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潮落無聲 > 第143章 模組化裡的 “中國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潮落無聲 第143章 模組化裡的 “中國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1998

年深圳的初夏,研發部實驗室的日光燈管嗡嗡作響,建軍手裡的鉛筆在圖紙上劃過,“訊號接收”“抗乾擾”“資料處理”

三個子模組的輪廓,終於在第七次修改後清晰成型。

“李主管,國產鉭電容的測試資料出來了!”

小王抱著膝上型電腦跑進來,螢幕上的波形圖穩穩停在

±31

米,“深圳產的

ct4

鉭電容完全能滿足抗乾擾需求,比進口的

nec

電容成本低

30%!”

建軍湊過去看資料,指尖在

“國產元件”

那欄輕輕點了點。這是他推動模組化設計的第三個月,從拆分模組到元件選型,團隊熬了無數個通宵

——

最初選抗乾擾模組的電容時,年輕同事都勸他:“用進口的吧,效能穩定還不用擔責。”

但他想起原公司用劣質電容差點出事故的教訓,還是堅持試國產件。

“把三個子模組組裝起來,再測一次。”

建軍拿起烙鐵,親自焊接抗乾擾模組的線路。錫絲融化的青煙裡,深圳產的鉭電容、國產磁遮蔽罩、本土研發的訊號晶片依次就位,像一群聽話的士兵,在電路板上站成整齊的佇列。

測試機啟動時,實驗室裡沒人說話。螢幕上的定位精度從

±33

米慢慢回落,最後穩定在

±31

米,比進口方案的

±32

米還精準。小王激動地拍了下桌子:“成了!咱們的模組化設計,真能用國產元件!”

團隊成員圍過來,看著圖紙上

“進口率

50%”

的標注,眼裡滿是不敢相信

——

要知道,半年前南方電子的定位模組,80%

的元件都要靠進口,光采購成本就占了專案預算的六成。

“這纔是‘自主可控’該有的樣子!”

周老聽說訊息,特意跑到實驗室。他拿著組裝好的模組,在手裡翻來覆去地看,手指在國產電容上摩挲:“以前總說要替代進口,今天纔算真落地了。李建軍,你立了大功!”

公司大會上,周老把模組化模組擺在主席台上,對著全公司員工展示:“大家看,這就是李主管團隊做的模組!以前咱們買進口模組,不僅要花高價,還得看人家臉色;現在用國產元件,精度更高,成本還低

30%!”

他舉起模組,聲音洪亮,“這就是中國芯的力量,是咱們技術人的底氣!”

台下掌聲雷動,建軍站在團隊後麵,看著台上的模組,突然想起

1993

年在夜校學電子電路的日子

——

那時他對著進口電路板發呆,連電容型號都認不全,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能帶領團隊做出

“國產替代”

的模組。

大會結束後,一個穿西裝的男人攔住了他。是進口元件供應商的代表,手裡攥著個厚厚的信封:“李主管,久仰大名。”

男人把信封往他手裡塞,“要是你們改用我們的進口鉭電容,我給你

10%

的回扣,這可是筆不小的數目。”

建軍的手一沉,信封裡的鈔票硌得手心發疼。他想起原公司老闆為了回扣偷換元件的事,想起測試時爆掉的劣質電容,突然覺得這信封像塊燙手的山芋。

“抱歉,我不能要。”

他把信封推回去,語氣堅定,“我們要的是中國芯,不是你的回扣。國產元件能滿足需求,為什麼要花冤枉錢買進口的?”

男人的臉瞬間沉了下來:“李主管,你彆給臉不要臉。沒有進口元件,你們的模組根本做不長久!”

“那就等著瞧。”

建軍轉身就走,沒再回頭。他知道,拒絕回扣可能會得罪供應商,但技術人的底線,不能丟。

晚上回家,出租屋的窗戶開著,風裡飄著花椒的香味。秀蘭正站在小廚房門口,往沸騰的鍋裡撒蔥花,老家寄來的花椒粉放在旁邊,紅得發亮。“你回來啦!”

她笑著遞過筷子,“今天做了你愛吃的油潑麵,放了新寄來的花椒粉,嘗嘗香不香。”

建軍坐在小桌邊,夾起一筷子麵。熱油潑過的花椒香在嘴裡散開,帶著老家的味道,比任何山珍海味都好吃。“香!太香了!”

他豎起大拇指,“比公司食堂的菜好吃一百倍。”

“那就多吃點。”

秀蘭又給她盛了碗,“行政部那邊有訊息嗎?宿舍什麼時候能搬進去?”

“快了,張姐說下週就能出結果。”

建軍放下筷子,看著廚房狹小的空間

——

灶台緊貼著冰箱,轉身都要小心翼翼,“等搬了宿舍,我給你整個小廚房,買個新灶台,讓你天天做家鄉菜,再也不用在這擠著了。”

秀蘭的眼睛亮了:“真的?那我再把老家的鐵鍋帶來,用鐵鍋做的油潑麵才夠味。”

她坐在旁邊,看著建軍吃麵,突然說,“今天超市的張姐還問我,你是不是在做什麼大專案,說全公司都在誇你。”

“就是做了個模組化設計,用了些國產元件。”

建軍說得輕描淡寫,卻把下午拒絕回扣的事告訴了秀蘭。

秀蘭聽完,沒勸他

“變通”,反而點了點頭:“你做得對。咱們窮過,但不能為了錢丟良心,就像當年我不做假有機棉一樣。”

她拿起花椒粉,“你看,這花椒粉是老家最好的,雖然便宜,但真材實料,吃著放心。你的技術也一樣,用國產元件雖然麻煩,但踏實,心裡安穩。”

建軍握住她的手,心裡暖暖的。這輩子能遇到秀蘭,是他的福氣

——

她懂他的堅持,支援他的選擇,從不抱怨日子苦,隻會用一碗油潑麵,溫暖他所有的疲憊。

夜裡,建軍躺在床上,想起白天供應商的威脅,想起周老在大會上的肯定,突然覺得渾身充滿了力量。他摸出枕頭下的模組化圖紙,月光透過窗戶,照在

“中國芯”

三個字上,像一層溫柔的鎧甲。

1998

年的深圳,電子元件產業還在起步階段,國產電容、電阻隻能替代中低端進口件,高階晶片還得靠進口。但建軍知道,隻要有人堅持做

“國產替代”,隻要技術人守住底線,總有一天,中國芯能撐起自己的一片天。

第二天去公司,小王拿著份新的元件清單跑過來:“李主管,深圳又有家元件廠能做磁遮蔽罩了,價格比之前的還低,效能還更好!”

建軍接過清單,看著上麵

“國產”

兩個字,突然笑了。他想起秀蘭說的

“真材實料才放心”,想起鍋裡翻滾的油潑麵,想起團隊成員熬夜測試的身影

——

這些平凡的堅持,終將彙聚成中國芯的力量。

實驗室裡,模組化模組的測試還在繼續。±31

米的精度穩定在螢幕上,像道不變的誓言。建軍知道,這隻是

“國產替代”

的第一步,未來還有更多的技術難題要攻克,還有更長的路要走。但隻要身邊有靠譜的團隊,有支援他的家人,有一顆堅守技術的心,就沒有跨不過的坎。

傍晚下班,他特意繞路到元件市場去看了看。深圳產的鉭電容、磁遮蔽罩擺在最顯眼的位置,老闆笑著說:“現在國企都在用國產件,質量好還便宜,以後肯定越來越火!”

建軍走出市場,夕陽把天空染成了金紅色。他想起家裡飄著的花椒香,想起宿舍申請表上的

“兩室一廳”,想起模組化圖紙上的

“中國芯”——

這些平凡的期待,正慢慢變成現實。而他,會帶著這份踏實,在技術的道路上,繼續堅定地走下去,為中國芯,為這個家,拚儘全力。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