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149章 萬的猶豫
中介的電話在早晨八點就炸響,聽筒裡的聲音帶著急吼吼的焦灼:“李主管!最後一套90平的!昨天跟您說的44萬那套,現在有三個人在售樓處等著訂!您再不來,真就沒了!”
建軍握著電話,看著窗外還沒亮透的天,指尖有些發涼。秀蘭也被吵醒了,揉著眼睛坐起來:“還是那套?”
“嗯。”建軍掛了電話,心裡像壓了塊石頭——那套房子他和秀蘭看了一次,南北通透的客廳,能看見深圳水庫的陽台,次臥的飄窗正好能擺李夢的書桌,每一處都戳中了他們對“家”的期待。可一想到要借4萬首付,要承擔每月1800元的月供,還有看不見的風險,又覺得腳步沉重。
“去看看吧。”秀蘭掀開被子,“就算不訂,也得跟人家說清楚,彆耽誤人家。”
九點半的梅林一村售樓處,已經擠滿了人。穿西裝的中介看見建軍,像抓著救命稻草似的跑過來:“李主管您可來了!那套房子在5樓,現在還有客戶在談,您趕緊跟我去看看,看中了咱們馬上簽意向書!”
跟著中介上樓,開啟房門的瞬間,晨光正好透過陽台灑進來,把客廳照得亮堂堂的。秀蘭走到陽台,風帶著水庫的水汽吹過來,她下意識地比劃著縫紉機的位置,眼裡閃過一絲不捨——這裡比家屬院的陽台大兩倍,夏天能在這兒晾衣服,冬天能曬太陽,是她夢想中的樣子。
“您看這主臥,”中介指著飄窗,“采光多好,夢夢小朋友在這兒寫作業,眼睛都不費勁。客廳夠大,擺個鋼琴都沒問題,以後孩子練琴也不用擠在小房間。”
李夢拉著建軍的手,小聲說:“爸爸,我喜歡這裡,我想在這裡彈鋼琴。”
建軍蹲下來,摸了摸女兒的頭,心裡像被針紮了一下。他掏出計算器,指尖在按鍵上飛快地敲:90平總價44萬,首付30%是13.2萬,中介說能申請優惠,首付12萬就行;剩下的32萬貸20年,按5.8%的優惠利率算,每月月供1800元。
“加上物業費,每月1.2元\\/平,90平就是108元;水電按咱們現在的用量,每月大概500元。”秀蘭也湊過來算,聲音越來越低,“這樣每月固定支出就是1800
108
500=2408元,就算按2400算,再加上夢夢的學費。”
她頓了頓,抬頭看向建軍:“夢夢明年上公立小學,雖然不用交借讀費,但雜費、校服費每月至少200元;你說要給她報鋼琴班,一節課50元,每月4節課就是200元,這又是400元。加起來每月固定支出就快3000元了。”
中介在旁邊聽著,趕緊說:“李主管,您月薪8500元,嫂子每月1200元,加起來快1萬了,3000元支出不算多。而且房價肯定漲,過兩年您再賣,至少能賺10萬!”
“可首付12萬裡,有4萬是借的。”秀蘭的聲音很輕,卻字字清晰,“我哥那邊要借2萬,張姐那邊借2萬,這錢總得還。萬一你被調去彆的專案,工資降了怎麼辦?或者專案黃了,失業了怎麼辦?咱們手裡一點應急錢都沒有,要是誰生病,或者夢夢要補什麼課,都拿不出錢來。”
這話像盆冷水,澆滅了建軍心裡的期待。他看著客廳裡光亮的地板,突然想起1996年原公司倒閉時的場景——他抱著一摞測試報告,在空無一人的辦公室裡發呆,傳呼機裡全是催債的訊息,秀蘭在菜市場撿菜葉的樣子在眼前晃。那時候他們沒存款,沒穩定住處,連吃飯都成問題,現在好不容易有了穩定的工作、家屬院的宿舍,還有8萬存款,真的要為了一套房子,再把自己逼到絕境嗎?
“咱們還是再等等。”建軍突然開口,聲音很穩,“先把夢夢上學的錢留夠,再攢點應急錢,等手裡寬裕了,再考慮買房。”
中介愣住了,張了張嘴想說什麼,最後隻歎了口氣:“李主管,您這真是太保守了。過了這村,可就沒這店了。”
走出售樓處,李夢拉著秀蘭的手,小聲問:“媽媽,我們不買這裡了嗎?”
秀蘭蹲下來,擦了擦女兒臉上的汗:“等爸爸媽媽再攢點錢,給你買個更好的房子,好不好?”
李夢似懂非懂地點點頭,卻還是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小區裡的鞦韆。建軍看著女兒的背影,心裡有些發酸,卻也鬆了口氣——他知道,這個決定雖然讓女兒失望,但至少不會讓這個家再次陷入風險。
下午上班,老陳聽說他們沒訂房,特意跑到研發部:“你們怎麼回事啊?那麼好的機會,怎麼說放棄就放棄?”他靠在桌邊,手裡拿著剛買的二哥大,“我當年買房的時候,比你們還緊張,手裡隻有5萬存款,借了7萬首付,現在不也過來了?你們就是太保守,怕這怕那,什麼時候才能跨越階層?”
建軍看著老陳手腕上的金錶,想起昨天晚上在家屬院門口看到的場景——老陳抱著一堆檔案,一邊走一邊接電話,bp機在兜裡不停地響,連跟保安打招呼的時間都沒有。“陳經理,您現在每月要還1800元房貸,還要跑業務,是不是很累?”
老陳愣了一下,眼神有些閃躲:“累是累點,但值得啊!你看我現在,有房有車,在公司也是中層,比在基層乾技術強多了。”他頓了頓,又說,“你彆總想著安穩,安穩能當飯吃嗎?房價漲得比你工資快,現在不買,以後更買不起。”
建軍沒再反駁。他知道老陳說得有道理,可他也明白,老陳的“跨越”是用沒日沒夜的加班、24小時不關機的bp機換來的。他是技術人,習慣了踏實做事,受不了那種“今天不知道明天有沒有業務”的焦慮,更不想讓秀蘭和李夢跟著擔驚受怕。
下班時,正好遇見周老。老人手裡拿著個保溫杯,看見建軍,笑著說:“聽說你在看房子?怎麼沒訂?”
“覺得壓力太大,手裡沒應急錢,心裡不踏實。”建軍如實說。
周老點點頭,在花壇邊找了個石凳坐下:“技術人求穩沒錯。我年輕的時候,也遇到過類似的情況,那時候有人勸我炒股,說能賺大錢,我沒去,還是守著我的技術。現在想想,幸好沒去,不然早就栽了。”他喝了口茶,又說,“你現在的專案穩定,每月能攢不少錢,以後機會還多。彆被外界的聲音亂了陣腳,守住自己的節奏最重要。”
“可是周老,房價漲得很快,我怕以後真的買不起了。”建軍的聲音有些猶豫。
“買不起就先不買。”周老的聲音很平靜,“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你現在住的職工宿舍,月租低,環境好,離公司近,已經比很多人強了。等你把北鬥二代專案做好,工資還能漲,到時候手裡有錢了,再買房也不遲。技術人靠的是本事吃飯,隻要本事在,什麼時候都不怕沒房子住。”
夕陽把周老的影子拉得很長,他的話像顆定心丸,讓建軍心裡的焦慮漸漸散去。是啊,他靠技術從工棚走到職工宿舍,靠技術獲得“技術進步獎”,靠技術撐起這個家,隻要技術還在,就不用怕沒機會。
回到家,秀蘭正在“小廚房”做油潑麵。看見建軍回來,她笑著說:“張姐剛才來,說她女兒的鋼琴老師那裡有個試聽班,免費的,週末帶夢夢去聽聽?”
“好啊。”建軍走過去,幫她把麵條撈進碗裡,“今天周老跟我說,讓我彆著急,以後機會還多。”
“我就說嘛,咱們慢慢來。”秀蘭把油潑麵端上桌,“雖然沒買成房子,但咱們有安穩的工作,有住的地方,夢夢能上公立小學,這就很好了。等以後手裡有錢了,再買也不遲。”
李夢從房間裡跑出來,手裡拿著張畫:“爸爸,你看我畫的家!有陽台,有鋼琴,還有媽媽的縫紉機!”紙上的房子歪歪扭扭,卻畫滿了太陽和小花,透著股天真的期待。
建軍把女兒抱起來,在她臉上親了口:“等爸爸把專案做好,一定給你買個有陽台、有鋼琴的家。”
夜裡,一家人坐在客廳裡,秀蘭織毛衣,建軍看技術手冊,李夢在旁邊畫畫。家屬院的路燈亮著,暖黃色的光透過窗戶灑進來,落在桌上的油潑麵碗裡,也落在牆上的“技術進步獎”證書上。雖然沒有商品房的寬敞明亮,卻有著讓人安心的煙火氣。
中介的bp機留言還在繼續:“李主管,最後一套43萬的,您真的不考慮嗎?”建軍看著留言,沒有回複,隻是把bp機放進抽屜。他知道,自己放棄的不是“階層跨越”的機會,而是一場沒有把握的賭局。對普通家庭來說,安穩不是懦弱,而是對家人最大的負責;理性不是保守,而是在時代浪潮中守護幸福的方式。
窗外的月光很亮,照亮了家屬院的小花園,也照亮了建軍心裡的方向。他知道,未來的路還很長,房價可能還會漲,還會有很多誘惑,但隻要守住技術人的踏實,守住對家庭的責任,就一定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不一定有商品房的光鮮,卻一定有安穩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