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158章 QQ 頭像與幼兒園程式設計課
2001
年早春的深圳,南方電子家屬院的玉蘭花剛開,秀蘭就踩著花香去超市上班了。她手裡提著個嶄新的帆布包,裡麵裝著
excel
培訓手冊和那台磨白的卡西歐計算器
——
昨天超市正式任命她為
“收銀係統培訓員”,負責教新入職的收銀員用
excel
錄庫存、做報表,而她
“用計算器核對電子資料”
的嚴謹習慣,成了同事們學習的榜樣。
“秀蘭姐,這個
vlookup
函式我還是不會,您再教教我唄?”
剛到超市,新員工小吳就拿著筆記本跑過來,眼裡滿是依賴。
秀蘭笑著翻開手冊,指著上麵的示例表格:“你看,咱們把‘商品編碼’當‘鑰匙’,就像用計算器對賬時找對應的商品名,隻要‘鑰匙’對了,資料就不會錯。”
她邊說邊在電腦上演示,手指在鍵盤上靈活移動,再也沒有了當初的生澀。演示完還不忘掏出計算器,當場核對資料:“你看,電腦算出來是
580
元,計算器算也是
580
元,雙保險纔不會出錯。”
小吳佩服地點頭:“秀蘭姐,您這又懂
excel
又懂計算器,比純靠電腦的會計靠譜多了!”
秀蘭心裡甜滋滋的。想起一個月前還在為考覈哭鼻子,現在卻能站在同事麵前當老師,她突然覺得,數字時代的門檻雖然高,但隻要肯學、肯琢磨,普通人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
中午休息時,秀蘭想起小趙昨天幫她申請的
qq
號。她開啟超市的辦公電腦,雙擊桌麵上的
qq
圖示,輸入賬號密碼
——
這是她第一次用即時聊天工具,心裡既緊張又期待。好友列表裡隻有兩個人:小趙和建軍,小趙給她設的頭像還是個卡通計算器,跟她的
“老本行”
格外契合。
她猶豫了半天,點開建軍的對話方塊,敲下一行字:“今晚做油潑麵,等你回家。”
剛傳送出去,螢幕上就跳出
“對方正在輸入”
的提示,她的心突然跳得快了些
——
以前用
bp
機,發完留言要等半天才能收到回複,現在連
“正在輸入”
都能實時看到,這種即時的連線感,比任何語言都讓人覺得踏實。
很快,建軍的訊息彈了出來:“好!今晚我早點回,還要跟你說個好訊息
——
幼兒園請我去給孩子們上程式設計課!”
秀蘭看著螢幕,忍不住笑了。她想象著建軍在幼兒園裡,跟孩子們講定位模組、講程式設計的樣子,突然覺得,他們一家人都在跟著數字時代慢慢成長:她從隻會用計算器的會計,變成能教彆人
excel
的培訓員;建軍從專注硬體的工程師,變成
“軟硬通吃”
的技術專家;連五歲的李夢,都開始接觸程式設計積木,這大概就是最幸福的生活吧。
下午下班,秀蘭特意繞到社羣書店,買了本《excel
高階函式教程》。她想趁著現在勁頭足,多學些技能,以後不僅能做好超市的工作,說不定還能幫建軍整理專案資料
——
上次看建軍用
excel
做測試報告,她覺得自己也能幫上忙。
另一邊,建軍正在幼兒園的
“數字啟蒙教室”
裡,準備晚上的程式設計課。教室裡擺著十幾套彩色的程式設計積木,這是
2000
年剛興起的兒童程式設計工具,不用寫複雜的程式碼,隻要把不同功能的積木拚在一起,就能控製小機器人動起來。
“爸爸!”
李夢背著小書包跑進來,手裡還拿著她畫的
“定位機器人”,“我要跟小朋友們一起聽你講課!”
建軍抱起女兒,指著桌上的程式設計積木:“你看,這些積木就像爸爸做的定位模組,紅色的是‘前進’,藍色的是‘轉彎’,拚對了順序,小機器人就能按咱們的要求走路,跟定位模組按程式碼工作是一個道理。”
李夢似懂非懂地點點頭,拿起一塊紅色積木:“那我要讓小機器人走到媽媽麵前,給媽媽送花!”
晚上六點,程式設計課正式開始。十幾個孩子圍坐在桌子旁,眼睛亮晶晶地看著建軍。他先拿出一個小機器人,演示怎麼用程式設計積木控製它前進、轉彎、唱歌,孩子們立刻興奮地歡呼起來。
“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嗎?”
建軍舉起一塊藍色積木,“這個‘轉彎’積木,就是定位模組裡的‘方向控製電路’,硬體電路決定了機器人能轉多少度,就像積木決定了機器人要往哪轉。咱們生活中的公交車、地鐵,能準確地找到路,就是因為有定位模組裡的‘硬體’和‘軟體’在配合工作。”
他邊說邊教孩子們拚積木,李夢學得最快,很快就拚出了
“前進
—
轉彎
—
前進”
的程式,小機器人真的按照她的要求,移動起來。
“爸爸真棒!”
李夢跑過來,抱著建軍的腿,“我以後也要像你一樣,既會做硬體,又會寫軟體,讓小機器人能找到全世界的路!”
台下的家長們紛紛鼓掌,有人拿出手機拍照,還有人圍過來要建軍的聯係方式。“李老師,您太會教了!能不能也教教我們家孩子?”
一位媽媽遞來名片,“我們家孩子對電腦特彆感興趣,就是不知道怎麼引導。”
“是啊是啊,”
另一位爸爸也附和,“現在都說是數字時代,讓孩子早點接觸程式設計,以後肯定有好處。您要是開培訓班,我們第一個報名!”
建軍笑著接過名片,跟家長們交流:“其實不用急著報培訓班,平時可以多讓孩子玩些拚圖、積木,培養邏輯思維,等他們再大些,再接觸簡單的程式碼就好。最重要的是讓孩子覺得‘技術是有用的’,能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這樣他們才會真正感興趣。”
家長們聽得連連點頭,紛紛表示要向建軍學習,用孩子能理解的方式,引導他們接觸數字技術。
晚上回家,秀蘭已經做好了油潑麵,還特意加了建軍愛吃的豆芽。飯桌上,建軍把幼兒園程式設計課的事講給秀蘭聽,李夢在旁邊補充:“媽媽,爸爸教我們用積木控製小機器人,我還讓機器人給你送花了呢!”
“真厲害!”
秀蘭給女兒夾了口麵,又給建軍盛了碗湯,“我今天也有個好訊息
——
超市老闆說,下個月給我漲工資,還讓我負責整理全超市的電子賬本!”
“太好了!”
建軍放下筷子,握住秀蘭的手,“我就說你能行!以後咱們家就是‘數字家庭’了,你負責財務資料,我負責專案技術,夢夢負責‘未來程式設計’,咱們一起進步!”
李夢舉起手裡的筷子,像舉著程式設計積木:“我要當最厲害的程式設計小老師,教爸爸媽媽玩新的積木!”
一家人的笑聲在小小的房間裡回蕩,窗外的月光透過窗簾縫,落在桌上的
excel
教程和程式設計積木上,溫柔而明亮。
第二天上班,建軍剛到公司,就被周老叫到了辦公室。“建軍,好訊息!”
周老遞來一份訂單合同,“上海公交和北京地鐵都追加了訂單,咱們的定位模組要擴產,你的團隊從
10
人增至
15
人,還要製定一套‘軟硬協同’的開發流程,以後就按這個流程推進專案!”
建軍接過合同,心裡滿是激動。他立刻召集團隊成員開會,把新製定的
“軟硬協同”
流程投影在螢幕上:“從今天起,硬體工程師在設計模組時,要提前跟軟體工程師確認介麵需求;軟體工程師在寫程式碼時,要瞭解硬體的引數限製,避免‘各做各的’。比如硬體確定抗乾擾閾值是
5v,軟體就不能設定超過
5v
的輸入訊號,這樣才能減少返工,提高效率。”
團隊成員們紛紛點頭,硬體工程師老張說:“以前總覺得軟體工程師不懂硬體,溝通起來特彆費勁,現在有了這個流程,咱們提前對接,能省不少事!”
軟體工程師小趙也笑著說:“我之前寫的程式碼,總因為沒考慮硬體的響應時間,導致執行卡頓,現在提前跟硬體工程師確認引數,再也不會出現這種問題了!”
接下來的一週,按照
“軟硬協同”
流程推進專案,團隊效率果然提升了
30%,之前需要兩周完成的模組測試,現在一週就能完成。周老在公司大會上特意表揚:“李建軍團隊的‘軟硬協同’流程,是咱們公司的標杆!這就是‘複合型人才’的價值
——
不僅自己懂技術,還能帶動整個團隊進步,讓技術真正為生產服務!”
台下的建軍看著團隊成員們驕傲的眼神,心裡突然覺得,所有的努力都值了。他想起自己在深圳大學成教學院夜大啃《程式設計》的日子,想起第一次用
c
語言寫
ic
驅動的緊張,想起熬夜學
java
的堅持,再看看現在的自己
——
能帶領團隊推進國家級專案,能給幼兒園的孩子講程式設計,能和家人一起在數字時代裡成長,這大概就是技術人最幸福的模樣吧。
傍晚下班,建軍路過幼兒園,看見李夢正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程式設計積木,夕陽照在孩子們的臉上,滿是純真與期待。他掏出手機,給秀蘭發了條
qq
訊息:“今晚咱們去吃頓好的,慶祝咱們家的‘數字成長’!”
很快,秀蘭的訊息彈了出來,還附帶了一個計算器的表情包:“好!我還跟超市的同事們分享了你的‘軟硬協同’思路,她們都說要向我學習,既懂老本行,又學新技能!”
建軍看著螢幕,忍不住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