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潮落無聲 > 第159章 廣州地鐵的 “抗乾擾程式碼”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潮落無聲 第159章 廣州地鐵的 “抗乾擾程式碼”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2001

年春的廣州,珠江邊的風帶著潮濕的暖意,卻吹不散廣州地鐵測試現場的緊張氣氛。

地鐵

3

號線的測試車廂裡,廣州地鐵的技術負責人張經理正急得團團轉,手裡的測試報告被捏得發皺:“李工,這已經是第三次閃退了!過隧道時軟體一崩潰,定位資料全丟,進口模組都沒這問題,你們的軟體是不是有

bug?”

建軍蹲在車廂角落,膝上型電腦連著定位模組,螢幕上的

java

介麵程式停在

“訊號接收中斷”

的報錯頁麵。他沒急著辯解,先從電腦包裡掏出示波器,探頭輕輕搭在模組的訊號介麵上:“張經理,先看硬體訊號

——

隧道裡的電磁乾擾超標了,比我們在實驗室模擬的強

3

倍,硬體抗乾擾電路扛不住,軟體自然會閃退。”

示波器的螢幕上,原本平穩的波形此刻像被狂風打亂的線條,高頻乾擾訊號密密麻麻地疊加在正常訊號上。張經理湊過來看,眉頭漸漸舒展:“原來不是軟體的問題?可進口模組怎麼能扛住?”

“進口模組加了納米吸波材料,我們的樣品沒裝。”

建軍開啟

java

程式碼資料夾,指著

“signalprocess



函式,“而且軟體裡沒加乾擾訊號過濾邏輯,一旦硬體接收的訊號紊亂,軟體就會報錯閃退。解決方案很簡單:硬體加吸波材料,軟體加過濾程式碼,雙管齊下。”

他邊說邊敲鍵盤,在函式裡新增了一段程式碼:先判斷訊號的波動幅度,若超過預設閾值,自動觸發

“乾擾剔除演算法”,隻保留穩定的有效訊號。“你看,這樣就算硬體接收的訊號裡混著乾擾,軟體也能把壞資料篩掉,不會再閃退。”

張經理看著螢幕上的程式碼,又看了看示波器上的乾擾波形,終於鬆了口氣:“那現在能改嗎?明天早上還要給領導演示,不能再出問題了。”

“今晚就能改好。”

建軍立刻給深圳團隊打電話,讓他們連夜送納米吸波材料到廣州,自己則帶著兩個同事留在測試車廂,除錯軟體程式碼。

夜幕降臨,地鐵隧道裡隻剩下裝置的嗡鳴聲。建軍坐在小板凳上,手指在鍵盤上飛快地敲擊,每寫一段過濾程式碼,就用示波器模擬乾擾訊號測試一次。同事小張負責記錄資料,另一位同事則在模組外殼上貼上吸波材料

——

銀色的薄膜貼在黑色模組上,像給模組穿了件

“防乾擾鎧甲”。

“李主管,這段程式碼能再優化下嗎?”

小張指著螢幕上的

“閾值判斷”

邏輯,“剛才測試時,還是有

1%

的誤判率。”

建軍湊過去看了眼資料,想了想:“把閾值調小

0.5db,再增加一次訊號驗證

——

第一次篩掉明顯的乾擾,第二次確認剩餘訊號的穩定性,雙重保險。”

修改完程式碼,再次測試時,示波器上的乾擾訊號被精準過濾,軟體界麵上的定位精度穩定在

±26

米,再也沒有出現閃退。小張興奮地拍了下手:“成了!比進口模組的

±28

米還準!”

建軍揉了揉發酸的肩膀,抬頭看了眼隧道頂部的照明燈

——

燈光在黑暗中連成一條光帶,像極了他十年前在深圳大學成教學院夜大的機房裡,熬夜學程式設計時看到的日光燈。那時他對著《程式設計》教材啃

“訊號過濾演算法”,總覺得這些知識離現實很遠;現在,他用這些知識解決廣州地鐵的難題,突然覺得,所有的堅持都有了意義。

第二天清晨,測試車再次駛入隧道。張經理站在螢幕前,緊張地盯著定位資料。當車廂完全進入隧道,軟體不僅沒閃退,反而實時顯示出

“定位精度

±25

米”

的綠色字樣,地圖上的列車圖示平穩地沿著軌道移動。

“成了!真的成了!”

張經理激動地握住建軍的手,力道大得讓建軍都覺得疼,“李工,您這技術太全麵了!既懂硬體抗乾擾,又懂軟體除錯,比那些隻懂一頭的專家厲害多了!以後廣州地鐵的定位模組,全跟你們南方電子訂!”

列車駛出隧道,陽光透過車窗照進來,落在車廂裡的

“數字廣州”

宣傳海報上

——

上麵印著

“智慧交通,北鬥賦能”

的字樣。建軍看著海報,又看了眼螢幕上穩定執行的程式碼,突然眼眶發熱:本科時在夜大機房裡學的

“軟硬結合”

理論,十年後終於在廣州地鐵的隧道裡,綻放出了實實在在的價值。

當天下午,廣州地鐵就與南方電子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首批訂單就有

500

套模組。離開廣州前,張經理特意送建軍到車站:“李工,下次來廣州,我請您吃早茶!咱們的地鐵能用上國產定位模組,您立了大功!”

建軍笑著道謝,心裡滿是成就感。他掏出手機,想給秀蘭報喜,卻先收到了秀蘭發來的彩信

——

照片裡,李夢正趴在地上,用彩色程式設計積木拚一個

“小火車”,旁邊放著一張

excel

表格,上麵記著

“紅色積木

10

塊、藍色積木

8

塊”。

彩信下麵還有秀蘭的留言:“用第一個月培訓員補貼買的程式設計積木,夢夢拚了個‘定位小火車’,說要跟你做的模組一樣,能找到全世界的路!我用

excel

記了積木數量,咱們全家一起學數字技能!”

建軍看著照片,嘴角不自覺地揚起。他立刻回複一條彩信,把廣州地鐵測試成功的現場照片發過去,配文:“廣州地鐵的模組測試成功了,以後爸爸的模組能裝在地鐵上了!夢夢的小火車真厲害,比爸爸的模組還可愛!”

沒過多久,手機又震動了

——

是周老發來的簡訊:“剛收到你的彩信,家庭版數字啟蒙做得好!公司決定,北鬥二代專案讓你當總負責人,團隊再擴

5

人,爭取年底把模組裝到全國的地鐵和公交上!”

握著手機,建軍站在廣州火車站的月台上,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心裡突然充滿了力量。

高鐵緩緩駛離廣州,建軍靠在座椅上,開啟膝上型電腦,開始構思北鬥二代模組的優化方案。螢幕上的

java

程式碼與硬體框圖相互映襯,像在訴說一個關於堅持與成長的故事。他知道,未來還會有更多的技術難題等著他,還會有更多的城市等著用國產定位模組,但他不怕

——

因為他有十年積累的複合技能,有團隊的支援,更有家人的陪伴。

與此同時,深圳的家裡,秀蘭正帶著李夢用程式設計積木拚

“北鬥衛星”。李夢舉著一塊黃色積木,興奮地說:“媽媽,這是北鬥衛星的‘定位眼睛’,能像爸爸的模組一樣,給公交車和地鐵指路!”

秀蘭笑著點頭,拿出手機,把李夢拚積木的過程錄成視訊,準備發給建軍。窗外的陽光正好,落在桌上的

excel

表格和程式設計積木上,溫暖而明亮。這個普通的家庭,正在用自己的方式,跟著數字時代的腳步,一步步向前走,而廣州地鐵隧道裡的

“抗乾擾程式碼”,則成了他們成長路上,最閃亮的勳章。

夜裡,建軍回到家時,秀蘭和李夢還在等他。餐桌上擺著油潑麵,旁邊放著李夢拚好的

“定位小火車”

和秀蘭做的

excel

積木統計表。“爸爸,你看我的小火車!”

李夢拉著他的手,把小火車放在地上,按下開關,小火車沿著預設的路線前進,還會時不時發出

“定位成功”

的提示音。

“真厲害!”

建軍抱起女兒,在她臉上親了口,“以後爸爸的模組裝在地鐵上,就跟你的小火車一樣,能帶著大家安全到達目的地。”

秀蘭端來一碗熱湯:“快吃飯吧,麵都快涼了。”

建軍接過湯碗,看著眼前的妻女,心裡滿是踏實。他知道,無論是廣州地鐵的

“抗乾擾程式碼”,還是家裡的

“數字啟蒙”,都是他人生中最珍貴的財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