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167章 周老的“最後一搏”
2003
年仲夏的南方電子,辦公樓的空調嗡嗡轉著,卻吹不散總經理辦公室裡的凝重。周老攥著厚厚一疊
“輕量化晶片”
測試報告,指節因用力而發白,老花鏡滑到鼻尖也沒顧上推
——
這份報告裡,藏著建軍團隊熬了四十多個通宵的心血,也藏著他對國企技術人最後的期許。
“王總,您再看看這組資料。”
他把報告攤在辦公桌中央,指著
“定位精度
±20
米”“成本
85
元
\\/
片”
的字樣,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咱們的晶片比高德同類產品精度高
8
米,成本低
40%,還能申請
50
萬政府補貼
——
這不是‘畫餅’,是能救模組業務的實招!您說公司難,可難就難在‘捨本逐末’:放著能創新的技術人不用,逼著大家去賣過時的模組,這不是越賣越虧嗎?”
王總靠在椅背上,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茶杯沿。桌上還堆著西安地鐵的退貨函、營銷部門的業績報表,每一份都在說
“公司缺錢、缺訂單”。他抬眼看向周老,這位在公司乾了三十年的老技術人,頭發已經全白了,卻還像年輕時一樣,為了技術跟管理層據理力爭。
“周老,我不是不想支援。”
王總歎了口氣,翻開報告裡的
“量產計劃”,“可試產需要改造生產線,至少還要投
30
萬,現在公司賬上沒這麼多流動資金。而且……”
他頓了頓,聲音放低,“采購部那邊剛出了偷換料的事,現在董事會對‘技術投入’很謹慎,怕再出亂子。”
“怕亂子就不做事了?”
周老突然提高聲音,手掌重重拍在桌上,茶杯蓋都震得跳了一下,“當年咱們搞北鬥一代模組,也沒人敢保證能成,還不是靠咱們這群技術人熬出來的?現在晶片有資料、有政策、有市場需求,您卻還在等‘萬無一失’——
市場不等人,高德也不會等咱們!”
他指著報告裡的客戶反饋,“廣州地鐵說了,隻要晶片能批量供貨,他們就恢複合作;西安地鐵那邊,我也托老關係問過,隻要解決故障率,他們願意再給次機會!”
王總看著周老發紅的眼眶,心裡突然軟了。他知道周老明年就要退休,這份
“堅持”
不是為了自己,是為了建軍這群年輕技術人,也是為了公司最後一點
“技術底子”。他沉默了半晌,終於拿起筆,在報告上簽了行字:“同意給予
3
個月試產期,撥付
20
萬啟動資金,若成果達標,恢複研發預算。”
周老看著那行字,緊繃的肩膀突然垮了下來,眼圈也紅了。他小心翼翼地把報告疊好,放進隨身的帆布包
——
那包還是十年前公司發的,邊角都磨破了,卻裝著比什麼都貴重的希望。
走出總經理辦公室,周老沒回自己的辦公室,徑直去了研發部。建軍正趴在桌上焊晶片,烙鐵的青煙嫋嫋升起,把他的側臉熏得有些模糊。“建軍,”
周老拍了拍他的肩,把簽了字的報告遞過去,“成了,3
個月時間,20
萬啟動資金,好好乾。”
建軍接過報告,手指劃過
“王總簽字”
的字樣,突然覺得鼻子發酸。他抬頭看向周老,老人的白發在燈光下格外顯眼,老花鏡後麵的眼睛裡,滿是期許。“周老,謝謝您……”
他想說更多感謝的話,卻發現喉嚨發緊,一個字也說不出來。
“謝我乾什麼?”
周老笑了,拍了拍他的後背,“我快退休了,不怕得罪人,也沒什麼可顧慮的。但你不一樣,你還年輕,要守住技術人的骨氣。”
他拉過一把椅子坐下,聲音放得很輕,“國企就像棵老槐樹,樹乾粗、枝椏多,風一吹就晃,但根還在。市場會變,政策會變,甚至公司都可能變,但‘技術硬’永遠不會過時
——
隻要你手裡有真本事,走到哪都餓不死。”
這番話像一股暖流,淌進建軍心裡。他想起這半年來的委屈:專案停擺、被迫賣貨、舉報被批,好幾次都想過放棄,可現在看著周老的眼睛,看著桌上的晶片,突然覺得所有的堅持都值了。他攥緊拳頭,用力點頭:“周老,您放心,我一定把晶片做出來,不丟咱們國企技術人的臉。”
研發部的喜訊還沒捂熱,家裡就傳來了暖心事。秀蘭找了份電話營銷的工作,給一家做電商的小老闆推廣手工飾品。每天早上,她都坐在舊台式機前,對著筆記本上記滿的話術反複練習:“您好,我們的飾品是手工做的,材質是
925
銀,現在下單有優惠……”
剛開始打電話時,她總被客戶掛電話,掛了就紅著眼眶深呼吸,然後繼續撥下一個。建軍看在眼裡,想勸她彆太拚,她卻笑著說:“沒事,多練練就好了。你看,今天有個客戶問了細節,說不定就能下單呢。”
她的筆記本上,用紅筆圈著
“今日目標:5
個諮詢”,下麵畫著小小的對勾,每一個勾,都藏著她對生活的踏實期待。
更讓夫妻倆暖心的是李夢。幼兒園舉辦
“抗**演講”,女兒穿著小紅裙,站在台上,手裡舉著張畫滿彩色線條的紙
——
上麵畫著個圓腦袋機器人,旁邊寫著
“爸爸的晶片能定位病毒,媽媽的口罩能擋住病毒”。
“我爸爸是技術英雄!”
李夢的聲音清脆響亮,透過手機螢幕傳過來,“他做的晶片能找到壞人,也能找到病毒,以後大家再也不怕**了!我媽媽會做口罩,能擋住病毒,他們都是超級英雄!”
秀蘭舉著手機錄影,眼淚突然掉了下來。建軍湊在旁邊看,看著女兒認真的小模樣,聽著那句
“爸爸是技術英雄”,突然覺得鼻子發酸
——
這半年來的委屈、焦慮,在這一刻都化成了暖流。夫妻倆看著視訊,笑著笑著就濕了眼眶,客廳裡的燈光,暖得讓人心裡發顫。
好訊息還在往後趕。一週後,公司貼出通知:“采購部總監因‘物料管理失職’被調離崗位,即日起由副總監接任,全麵清查庫存物料,替換不合格元件。”
老張拿著通知跑來找建軍,臉上笑開了花:“你看!我說什麼來著?隻要堅持,體製也不是鐵板一塊!之前偷換的劣質電容,現在全要換成進口的,倉庫裡的舊模組也要重新檢測,合格了才能發出去。”
建軍看著通知上的字樣,心裡突然鬆了口氣。他想起之前實名舉報時的無助,想起周老為晶片據理力爭的堅定,想起自己掏腰包買電容的倔強
——
原來所有的堅持,都不會白費。體製的齒輪或許轉得慢,但隻要有人推著它,總有向前走的一天。
那天晚上,研發部加了個小夜班。小趙除錯著聯網模組的程式碼,螢幕上跳出
“聯網成功”
的提示;老張幫著檢測庫存模組,手裡的萬用表滴滴作響;建軍坐在中間,手裡拿著
“南芯”
的設計圖紙,筆尖在
“量產計劃”
上輕輕勾畫。
周老也來了,手裡提著袋剛買的西瓜,笑著說:“今天高興,請大家吃西瓜。”
他切開西瓜,紅色的果肉透著甜,分給每個人一塊。實驗室裡,鍵盤敲擊聲、說笑聲混在一起,不再有之前的壓抑,反而滿是希望的熱鬨。
窗外的夜色漸濃,南方電子的辦公樓裡,隻有研發部的燈還亮著。那盞燈,像黑暗裡的星星,不僅照著桌上的晶片、程式碼、圖紙,也照著一群技術人對理想的堅守,照著一個普通家庭對生活的踏實期待,更照著國企體製裡,那一點點正在鬆動、正在向前的微光。
建軍咬了口西瓜,甜汁在嘴裡散開。他看著身邊的同事,看著螢幕上的程式碼,突然覺得,未來好像不再遙遠
——3
個月後的晶片量產,政府的補貼,廣州地鐵的合作,還有家裡暖融融的燈光,都在前方等著他。而他要做的,就是握緊手裡的烙鐵,守住心裡的技術理想,一步一步,踏實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