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潮落無聲 > 第177章 網際網路轉型的“苦讀時光”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潮落無聲 第177章 網際網路轉型的“苦讀時光”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南山科技園旁的“深圳達內網際網路培訓班”裡,crt顯示器的嗡鳴聲裹著鍵盤敲擊聲,在透亮的教室裡織成節奏明快的網。建軍坐在靠窗的位置,麵前攤著的《springmvc實戰教程》上,在鍵盤上敲出“控製器接收請求”的程式碼,眼神裡閃著技術人對新領域的熟稔與敏銳。

“李哥,你這‘異常處理’的邏輯也太周全了吧?”旁邊的小李湊過螢幕來,指著程式碼裡的“多層try-catch巢狀”,“老師昨天才講基礎用法,你居然加了‘日誌記錄
異常分類反饋’,比我之前實習的公司寫得還規範!”

建軍笑著把遊標移到“異常分類”處:“做硬體時怕模組故障沒預案,寫程式碼也一樣——使用者點錯按鈕、資料庫斷連,每種異常都得有應對,不然線上崩了更麻煩。”他敲了下回車,執行結果彈出“異常處理成功”,小李看得眼睛發亮:“難怪老師總誇你,說你‘有工程思維,比畢業生穩得多’。”

其實建軍心裡清楚,自己能學得這麼快,是十幾年技術積累的“遷移能力”——本科時學過的c語言基礎、做北鬥模組時的“係統架構思維”,甚至除錯硬體時的“問題排查方**”,都能無縫用到程式設計裡。比如學mysql索引,彆人死記“b
樹結構”,他卻能從“硬體儲存的磁軌定址”角度理解“索引為什麼能提速”;寫servlet時,年輕人糾結“介麵引數格式”,他卻先考慮“高並發下的請求排隊機製”——這些藏在細節裡的優勢,讓他入學不到兩周,就成了班裡的“隱形大神”。

中午休息時,建軍和小李去樓下的快餐店吃飯。他點了份十五塊的叉燒飯,又給小李加了個鹵蛋:“昨天你幫我測程式碼到很晚,這蛋算我的。”小李不好意思地接過來:“李哥,你明明比我們都忙,還總幫大家解決問題,你到底為啥來培訓班啊?以你的水平,直接找工作都沒問題吧?”

建軍扒了口飯,看向窗外的科技園——玻璃幕牆反射著陽光,裡麵藏著無數網際網路公司。“以前做硬體,圈子窄,現在想轉網際網路,總得係統學下框架和工具,心裡才踏實。”他頓了頓,又說,“40歲轉行,不能隻靠老經驗,得跟年輕人站在同一起跑線,甚至跑得更快。”這話不是說給小李聽的,更像是給自己打氣——中年轉型的焦慮,比沒錢更磨人。

下午的實操課上,老師佈置了“使用者管理係統”的小組作業。其他組還在爭論“用哪個框架”,建軍已經畫好了架構圖:“前端用jsp
javascript,後端用springmvc,資料庫用mysql,加個redis快取減輕資料庫壓力,提升響應速度。”

組裡的年輕人都愣住了——redis還沒普及,隻有少數大公司在用。“李哥,你怎麼知道redis?”有個同學問。建軍笑著開啟收藏夾,裡麵存著幾篇國外技術部落格的譯文:“閒的時候看了點前沿技術,咱們做係統,不光要能用,還得考慮未來擴容。”

那天下午,他們組不僅提前完成了作業,還額外加了“使用者行為日誌分析”功能。老師看完後,在全班麵前表揚:“這個係統的擴充套件性和穩定性,已經達到初級後端開發的水平,尤其是李工提出的快取方案,很有前瞻性。”

下課回家時,建軍剛走到小區門口,就看見秀蘭提著個塑料袋從公交車上下來。她穿著超市的紅色促銷服,頭發有點亂,卻笑著衝他揮手:“今天超市搞活動,我賣了二十多瓶食用油,主管給了五十塊獎金,給你買了點你愛吃的鹵味。”

建軍趕緊接過塑料袋,裡麵裝著鹵牛肉和啤酒,還有一包李夢愛吃的話梅。“累不累?”他幫秀蘭揉了揉肩膀,“要不彆做促銷了,家裡又不缺錢。”

“怎麼不累?站了一天,腿都酸了。”秀蘭笑著說,“但我在家待著也沒事,做點事能跟人聊聊天,還能賺點零花錢給夢夢買文具。再說了,看著你每天去上課,我也不能總閒著,咱們一起加油,你才能更有乾勁啊。”

回到家,李夢正在寫作業,看見建軍手裡的鹵牛肉,眼睛立刻亮了:“爸爸,今天能吃牛肉啦?”秀蘭把牛肉倒進盤子裡,笑著說:“你爸爸今天在培訓班表現好,這是獎勵他的。”

晚飯時,秀蘭給建軍倒了杯啤酒:“我今天跟超市的同事聊天,她說她老公在網際網路公司做開發,月薪都一萬多呢。你這麼聰明,學完肯定比他還厲害。”她頓了頓,又說,“彆著急,慢慢來,就算一時找不到好工作,咱們還有存款,餓不著。”

建軍喝了口啤酒,心裡暖暖的。他知道,秀蘭不是不懂網際網路行業的競爭,隻是故意說些寬心話——她每天站著做促銷,不是為了那點零花錢,而是想讓他知道,他不是一個人在轉型,家裡還有人陪著他一起扛。

夜裡,李夢睡熟後,建軍坐在書房裡,開啟電腦繼續看技術文件。秀蘭端著杯熱牛奶進來,放在桌上:“彆熬太晚,明天還要上課呢。我今天整理了下家裡的快遞盒,賣了二十多塊,夠給你買本新的程式設計書了。”

建軍拉過秀蘭的手,她的手心有點粗糙,是做促銷時搬貨磨的。“謝謝你。”他輕聲說,“等我找到工作,就不讓你這麼累了。”

“我不累。”秀蘭笑著說,“看著你每天都有進步,我比什麼都開心。你以前做晶片那麼厲害,現在學網際網路肯定也能行——我相信你。”

秀蘭走後,建軍看著電腦螢幕上的“redis快取機製”文件,心裡突然很踏實。他發現自己在網際網路領域,不僅能跟上年輕人的節奏,還能憑借十幾年的工程經驗,走得更快、更穩。

他開啟白天寫的“使用者管理係統”程式碼,開始優化快取邏輯——用硬體“冗餘設計”的思路,加了“快取失效重試”功能,確保係統在快取宕機時也能正常執行。程式碼寫完時,已經快十二點了,他伸了個懶腰,看向窗外的夜空,深圳的星星很少,但書房裡的燈光,卻亮得讓人安心。

第二天去培訓班時,建軍把優化後的程式碼給老師看。老師看完後,驚訝地說:“你這思路太專業了!很多工作三五年的開發都想不到‘快取冗餘’,你居然在培訓班就做到了。我認識幾家網際網路公司的技術負責人,要不要幫你推薦下?”

建軍愣了一下,隨即笑著點頭:“謝謝老師,我想先把課程學完,再準備麵試。”他不是不想早點找工作,而是想把基礎打牢——中年轉型,不能隻圖快,還要圖穩,他要確保自己找到的,是一份能長期發展的工作,而不是另一個“風口泡沫”。

課間休息時,小李拿著筆記本過來請教:“李哥,你這‘快取冗餘’的思路,能不能給我講講?我之前麵試就被問過類似的問題,沒答上來。”

建軍耐心地給小李講解,從硬體的“雙模組備份”講到軟體的“快取重試機製”,小李聽得頻頻點頭:“原來還能這麼想!李哥,你這經驗也太值錢了。”

建軍笑著拍了拍小李的肩:“經驗都是慢慢積累的,你們年輕,以後比我厲害。”

陽光透過窗戶,照在兩人的筆記本上,上麵的程式碼和批註,像是兩代技術人之間的對話。建軍知道,自己的網際網路轉型之路,已經邁出了堅實的一步——他不僅沒有被年齡和行業壁壘困住,反而用十幾年的技術積累,在新領域裡找到了屬於自己的優勢。而這段苦讀的時光,不是對過去的否定,而是對未來的鋪墊——他要把硬體的“穩”和網際網路的“快”結合起來,走出一條彆人走不了的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