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落無聲 第243章 跑出來的“50家訂單”
2013年6月的深圳,像個燒紅的火爐。正午的陽光曬得柏油路冒熱氣,腳踩上去能感覺到鞋底在變軟,連風吹過來都帶著滾燙的溫度。建軍和小陳背著裝滿樣機的雙肩包,站在南山科技園附近的社羣超市門口,衣服已經被汗水浸透,緊緊貼在背上,額頭上的汗順著臉頰往下流,滴在胸前的商戶名單上,暈開一小片墨跡。
“李工,歇會兒吧,再走下去我怕咱倆要中暑。”小陳從包裡掏出最後一瓶水,遞給建軍,自己隻留了瓶快到瓶底一點點,潤了潤乾裂的嘴唇。他的球鞋鞋底已經磨破了一個小口,露出裡麵的鞋墊——這是他上個月剛買的新鞋,跑了半個月商戶,就穿得快沒法見人了。
建軍接過水,沒喝,先倒了點在手心,搓了搓臉,冰涼的水讓眩暈的腦袋清醒了些:“再跑兩家,前麵就是張老闆的水果店,他之前說等樣機出來一定要看,不能讓他等急了。”他翻出商戶名單,張老闆的名字旁邊畫著個星星,是之前標記的“重點關注商戶”——張老闆的水果店夏天損耗大,每次盤點都要扔掉十幾斤爛水果,對“臨期預警”的需求最迫切。
兩人咬著牙往前走,影子被陽光拉得很短,貼在滾燙的地麵上。路過一家便利店,小陳突然腳步踉蹌了一下,扶著牆蹲了下去,臉色蒼白得像紙:“李工,我……我有點暈……”建軍趕緊扶他到便利店陰涼處,買了瓶冰鎮礦泉水,又從包裡翻出藿香正氣水——是秀蘭早上塞給他的,說“天熱,防中暑”。
小陳捏著鼻子灌下藥水,過了幾分鐘,臉色才慢慢緩過來:“沒事,李工,咱們繼續走,張老闆還等著呢。”他站起身,把揹包往肩上提了提,眼神裡沒半點退縮——之前他在彆的公司做運營,天天對著虛頭巴腦的“流量報表”,從來沒像現在這樣,覺得“跑商戶”是件踏實的事。
張老闆的水果店就在前麵拐角,門口堆著剛到的西瓜,綠皮上還帶著泥。看到建軍和小陳,張老闆趕緊放下手裡的秤,迎了上來:“可把你們盼來了!我這兩天正愁呢,這批桃子放不了三天,不知道該怎麼賣。”建軍掏出樣機,開啟“臨期預警”功能,對著桃子的價簽一掃,螢幕上立刻彈出“桃子(2023.6.10-2023.6.13),剩餘3天過期,建議2天內做‘買二送一’活動”。
“還能這麼準?”張老闆湊過來看螢幕,手指在上麵點了點,“要是我每天進貨,它也能記著?”建軍笑著點頭,演示“掃碼入庫”——掃一下新進西瓜的條形碼,輸入數量和保質期,螢幕上就顯示“西瓜:20斤,保質期7天,已入庫”,還能自動生成“庫存明細表”,不用再手寫賬本。
張老闆越看越心動,當即拍板:“這機器我要了!500塊押金是吧?我現在就給你轉!”他掏出手機,點開轉賬界麵,又想起什麼,補充道:“對了,能不能加個‘進貨提醒’?比如西瓜賣剩5斤了,它能提醒我補貨?”
“沒問題,下週給您升級功能。”建軍掏出筆記本,把需求記下來,心裡暖烘烘的——商戶的需求很實在,不是“要流量”“要噱頭”,而是“能幫我管貨”“能幫我少虧錢”,這些需求,他都能靠技術滿足。
跑商戶的第三週,建軍和小陳遇到了王姐。她的超市在福田區老社羣裡,每天傍晚都擠滿了老街坊。試機時,王姐拿著樣機掃了袋洗衣粉,螢幕上很快顯示出庫存數量,她笑著點頭:“這比我手算快多了,就是有個小需求——能不能加個‘會員備注’?比如張阿姨不吃辣,下次她來買醬油,我好給她推薦不辣的;李叔有高血壓,鹽要推薦低鹽的。”
“您放心,明天我就把功能加上。”建軍沒猶豫,當天晚上回到辦公室,就對著電腦改程式碼——他把“會員備注”功能加在“掃碼結賬”界麵裡,掃完會員的手機號,就能彈出備注資訊,簡單又實用。第二天一早,他帶著修改後的樣機再來時,王姐正在超市門口等他。
試完“會員備注”功能,王姐從抽屜裡拿出500塊現金,遞到建軍手裡:“就衝你這態度,我信你!之前樂居的人來推專案,我提個需求,他們說‘做不了’,你倒好,連夜就改好。以後我身邊有商戶要,我都給你推薦!”
就這樣,從南山到福田,從水果店到早餐店,建軍和小陳跑了一家又一家。有的商戶會留他們吃碗麵,有的會塞瓶冰鎮可樂,有的會幫他們推薦隔壁的商戶——這些細碎的溫暖,像點點星光,照亮了滾燙的跑單路。
30天後的傍晚,團隊四個人圍在辦公室裡,看著桌上的簽單表——整整50家商戶,按區域排得整整齊齊,每個名字後麵都畫著個小勾,代表“已交押金”。2.5萬的押金放在桌上,雖然不多,卻是他們用腳步跑出來的成果。
“咱們貼個‘50家紀念牆’吧!”小陸提議,從抽屜裡翻出一張大白紙,裁成50張小卡片,每張卡片上寫著一家商戶的名字和地址。老王找來了膠帶,小陳搬來椅子,四個人一起把卡片貼在辦公室的牆上——紅色的字,白色的紙,在泛黃的牆麵上格外顯眼。
建軍站在紀念牆前,看著上麵熟悉的名字:王姐的超市、張老闆的水果店、李阿姨的早餐店……每一個名字後麵,都藏著一段跑單的故事,藏著商戶的信任,藏著他們熬夜改功能的堅持。他笑著伸手,輕輕碰了碰王姐的卡片,眼眶突然紅了——離開樂居後,他總懷疑自己“是不是隻會維護舊專案”,現在才明白,不是技術沒用,是沒用到對的地方。
“今晚咱們去吃火鍋!”老王拍著建軍的肩,語氣裡滿是驕傲,“慶祝咱們拿下50家!”小陸和小陳歡呼起來,辦公室裡的焊錫味似乎都被喜悅衝淡了。
建軍掏出手機,給秀蘭發了張紀念牆的照片,配了句話:“50家了,沒白跑。”很快,秀蘭回複了一個笑臉,還有一句:“晚上早點回,我給你留了西瓜,剛冰好的。”
走出辦公室時,傍晚的風帶著涼意,吹散了白天的燥熱。巷子裡的攤販還在吆喝,燈光一盞盞亮起來,像撒在地上的星星。建軍看著身邊說說笑笑的夥伴,想起這30天的辛苦——磨破的球鞋、中暑的小陳、連夜改的功能,還有商戶遞來的那瓶可樂、那碗熱麵,突然覺得,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他知道,這隻是開始,後麵還有批量生產、功能優化、更多商戶的需求在等著他們。但此刻,站在晚風裡,看著牆上那50個鮮紅的名字,他心裡隻有一個念頭:好好做,不辜負這些信任,讓技術真真正正幫到每一個商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