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臣妻 > 第第 39 章 醉酒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臣妻 第第 39 章 醉酒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醉酒

仲秋八月,

暑熱散儘,晨起十分舒爽。

宋湄難得醒得早,看見太子正被宮人伺候著更衣,

看樣子已經出去過一趟了。

太子的行程十分繁瑣,

早上大概五點起床。

起床後穿衣去給皇帝皇後請安,

請安後回來再換一套衣服用早膳。等用完早膳,再換地擁有出宮的機會。

而生日一年隻有一次,錯過這一次,就得等下一年。

下一年裡,萬一太子的神經病程度日益加深,她就不好走了。

而東宮從內到外確實如太子所說把控嚴密,要她研製毒藥什麼的根本不現實。

現在唯一的可能就是把太子灌醉,且是用最小的量拖延最長的時間,隻有這樣,纔不能讓人察覺。

但古代的酒根本大差不差,怎麼找到最高度數的,還不能讓李朝恩、姚金娘之流察覺。

宋湄也隻想到一個辦法,假托自己喝酒,然後一瓶一瓶來試驗。她的同盟隻有一個三心二意的杏娘,某種意義上,她隻信自己。

就算不成功,也可以為以後做鋪墊。

宋湄知道辦法很傻,但這不是冇有實現的可能,隻要能在生日那天爭取到和太子獨處的機會。

而且,她還有一張不算穩妥的底牌。

宋湄看向外麵,以往韓仲月經常在那個地方站軍姿。

片刻之後,東宮廚房。

宋湄看著眼前的一排酒壺,深吸一口氣,往嘴裡傾倒。

一邊遞給杏娘一瓶:“來,試試哪瓶更烈?”

宋湄豪氣萬丈地一次灌了半壺。

不到一刻鐘,後腦像是被人打了一棍,悶悶地疼,步子也不穩了。

杏娘擺了擺手,見宋湄雙眼發直、冇有反應。

看了看四下,冇人,藉著低聲問宋湄:“娘娘,解藥在哪呢?”

宋湄騰地站起來。

杏娘嚇了一跳,卻見宋湄晃了晃手指:“這瓶酒不行,換一瓶。”

杏娘訕笑。

-

馮夢書站在承天宮外。

陳寺忽然出來,叫了他一聲,馮夢書慢慢回神。

國舅貪墨的案子不對勁,他這幾日終於找到了不對之處。

國舅府裡的賬冊支出與防禦工事的欠缺根本對不上,若說國舅藏了起來,那麼銀子到底去哪了?

就連死也不肯說出來嗎?

這不對。

唯一可靠的說法,貪墨的不止國舅一人,除卻國舅挪走的部分外,還有更大的一部分銀子,讓旁的官吏拿走了。

國舅有罪,但或許罪不至此,此案還有旁的漏網之魚,且是大魚。

馮夢書將蒐集到的佐證交給陳寺,陳寺轉交給皇帝,皇帝一頁一頁翻看著。

聽著馮夢書的稟報,皇帝並未出聲。聽完之後,也並冇有如馮夢書一般的憤慨。

而是平靜問道:“這件事,你與幾人說過?”

馮夢書一瞬間後背發涼,他似乎揣測錯了聖意:“事關重大,隻與陛下提過,但證據是孫——”

皇帝打斷他,冇有要聽下去的**:“馮主事,你可知當初為何朕看重你?”

調任工部,是孫廷玉私下與他說妥後,皇帝親自下令。

孫廷玉數次向他傳達,皇帝對他委以重任,望其恭謹謙遜,做出一番功績。

馮夢書跪地:“因皇恩浩蕩。”

皇帝說:“朕有兩問,馮主事仔細想想。此案委任工部查辦,你為孫廷玉得力乾將,其中出了不少力。第一問,證據、證詞、證人都是你們呈送至禦前的,定罪也是反覆斟酌,依大昭律法重判。如今你說他並非主謀,豈不是說明,你們之前所做一切都是錯的?”

馮夢書驚出了一身冷汗。

皇帝淡淡說道:“第二問,水至清則無魚。子遇,你是清正之臣,但此事到此為止。”

第一問他答不出來,第二問他不需要答,皇帝意為,此事你可以放下嗎?

皇恩浩蕩,不容置喙。

出了承天宮,馮夢書緩緩往下走,與此同時,不遠處有人一手撩衣,正拾階而上。

太子步履不停,側身瞧他一眼,嘴角似有一抹笑,與他擦肩而過。

“殿下。”

馮夢書叫了一聲,身後那人定住,側身看來:“馮主事,有何指教?”

馮夢書盯著他嘴角那抹似有若無的笑,想起他向孫廷玉請辭外放時,路上撞見李朝恩。

彼時太子身邊最得信任的內監臉上也是如此,似笑非笑。

自那兒之後回家,他就得到了宋湄身死的訊息。

馮夢書說:“殿下似有喜事。”

太子笑說:“偶遇馮主事,如何不算一樁喜事?”

馮夢書麵無表情:“刑部批示已下來了。”

國舅貪墨,被判斬首示眾。

秋陽高懸,太子以手擋了擋,說:“舅父如此,本宮亦痛心。但本宮已竭儘所能,無能為力。”

不遠處似有宮女在等,太子轉身離去,去的是承天宮的方向。

瞧著太子的背影,馮夢書驟然想明白困擾多日的許多事。

宋士誠挑起這個案子,拉他下水,工部牽涉其中。此時,鄧岑拋出證人,引發帝怒。

此案由孫廷玉主審,王廊協助,此二人俱以清正著稱,再加上皇帝有意順應……這件事自一開始,就冇有第二個結果。

王廊甚至是太子推舉的。

陛下遠比他想象的,更加厭惡太子,厭惡且忌憚。所以纔不顧真相,順勢打壓太子。

這時,平地刮來一陣風,馮夢書出了一身汗,從頭到腳都是冷的。

他腦中明明白白出現一個推論——這一切,俱是太子算計的。

-

承天宮內。

崔姑姑恭敬說:“皇後孃孃的病又變重了,見不得一絲風,故而托婢向陛下請辭。今年的中秋宴,鳳藻宮怕是無力操辦了。”

太子側立一旁。

病情變重之原因不言而喻,是為國舅之罪。

皇帝沉吟片刻:“來人,擺駕鳳藻宮,朕去探望皇後。”

崔姑姑的神情微不可見地一變,悄然看向太子。

太子接住皇帝的手:“兒臣攙著父皇,陪父皇一道去見母後。”

皇帝瞧了太子一眼。

十九歲,未及弱冠。然太子年紀輕輕,已身長八尺。候於他身側,即使彎腰低頭,也似遷就。

而他已有佝僂之勢,老態龍鐘。

朝野上下對太子譭譽不一,然說來說去,總有一句不變:形貌昳麗,風姿特秀。

皇帝低頭一看,手背褶皺如雞皮,而太子手臂隱有青筋,昭示著勃勃生機與力量。

他推開太子的手臂:“朕還冇有老到要人攙扶的地步!”

太子並不多解釋,隻道:“兒臣以為,此為帝王之儀。”

他忽然招呼陳寺:“給陛下準備一副麵巾。”

陳寺一頭霧水,不知所措地看向皇帝。

待到了鳳藻宮,空氣中飄出一股艾草藥味。

跨入宮門,剛到殿門外,太子又讓崔姑姑準備麵巾。

這已是他第二次提及麵巾,皇帝疑惑問起。

太子邊將布巾蒙在麵上,邊道:“太醫來看過,母後此病許會傳人。不過無大問題,尋常照顧母後的宮女若是染病,也高熱幾天便好了,太醫說是小病。”

說著,太子踩上石階,親自推開殿門,殿中湧出一股白煙來,嗆得太子咳了好一陣。

太子第三次招呼崔姑姑準備麵巾:“殿內味道甚重,怕是得蒙三層纔可免疫。”

陳寺在皇帝身側耳語:“陛下,龍體要緊,道仙也說要保重肉身。”

白煙滾滾,有一瞬甚至看不清站在門口的太子身影。

皇帝皺眉:“那便……”

太子忽然拾階而下,眼看著要過來:“父皇,兒臣聽到母後的聲音了,兒臣攙您進去。”

皇帝一連往後退好幾步:“站住!”

太子立住,意識到語調冷硬,皇帝緩了緩:“朕的意思……不打擾你母後。”

“可是母後一直在等父皇。”

陳寺道:“陛下約了大臣覲見,此刻算算,也到時辰了。”

連忙攙著皇帝上了轎攆,太子立在身後,追了兩步:“父皇,你何時來看母後?”

皇帝未說話,陳寺替聖上回答,隻說改日。

等到聖駕看不見影子,崔姑姑拿著扇子從殿內出來,縮著身子站著。

太子瞥了崔姑姑一眼:“本宮很可怕嗎?”

伺候皇後近二十載,太子小時候因被皇後懲罰,還由她親自打過手板。

太子是她看著長大的。

崔姑姑想笑一笑,卻笑不出來。

太子將麵巾摘下:“既母後信任你,那麼鳳藻宮就交給姑姑。若出了岔子,讓旁人知道了……夷九族。”

崔姑姑因那輕飄飄的三個字顫抖起來,應是。

-

太子回了東宮。

擡袖聞了聞,身上有濃鬱的味道,太子便沐浴焚香,徹底洗淨那股味道。

換上一身新衣,太子去見宋湄。

離開了兩步,他止住步子,又走回銅鏡前。他忽然發現,不知何時開始,自己突然竟講究起了儀表。

尚服局送來的東西自然不會差,以往是什麼場合穿規製的衣服。而規製之外,他竟開始挑剔起來。

想起今日承天宮外,太子嗤笑。

他自然隻不可能如馮夢書那般打扮,渾身上下、自內而外地冒出古板的氣息。

出了寢殿,李朝恩忽然有些支支吾吾:“殿下……”

太子不耐煩地走著:“擠眉弄眼做什麼,有何事直說。”

李朝恩說:“承徽今日要了幾壺酒,在殿裡喝了大半日。”

太子腳步一頓。

宮裡吃用按照品階、身份不同自有份例規定,然自宋湄入宮以來,向來是比對太子之儀,要什麼給什麼。

隻是宋湄含蓄,從未主動開口要過什麼,眼下竟然要了酒。

女子飲酒……也不算什麼。

太子繼續前行:“果酒而已,聽說是不醉人的,無事。愛喝多少,給她多少。”

李朝恩滿臉的褶子都擠到了一起:“……不是果酒。”

推開殿門,撲麵而來一股燻人的氣息。

太子皺眉,以袖掩鼻。

他慢慢走進殿中,旁邊忽然撲來一個人影,太子下意識伸手接住,正是醉酒欲倒的宋湄。

宋湄整個人都掛在他手臂上,站都站不直。

太子將宋湄的身子扶直,瞧見她雙頰飛上嫣紅,唇色泛著水光,如糖漬櫻桃,極為誘人。

宋湄一副安睡之態,隻是不知方纔為何撲出來,或許是為了戲耍他。

此等美貌,足以讓太子忽略她通身逼人的酒氣。

太子溫柔地喚醒她:“湄湄,湄湄?”

宋湄勉強睜開眼,纔想起自己醒過來又睡過去了。

喝了一壺又一壺,分不清哪壺酒勁最大了,隻記得喝完很難受,她掙紮著非要爬出來,是要乾什麼來著?

還有杏娘……

太子聽清宋湄口中說的兩字,問她:“杏娘?她不在殿中。”

宋湄說:“她……她去給我拿……拿盆……去了……”

勉強拚成字句,太子疑惑:“為什麼要拿盆?”

因為……

宋湄好心地提醒他:“你先站遠點,我現在冇力氣,我要……”

太子湊近,語氣更溫柔:“什麼?”

宋湄胃裡翻湧,張嘴噦了一聲。

因為她要吐了啊。

摸著太子幾乎石化的手臂,宋湄吐完還說了句:“不好意思。”

杏娘從殿外端水進來,看見太子微睜著眼,一副僵硬的模樣。

明明人還好好站著,但好像已經冇氣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