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09:我為財富之王 > 第二百零七章 網友激烈吃瓜,將軍的深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09:我為財富之王 第二百零七章 網友激烈吃瓜,將軍的深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情感博主@和平主義者小麗發布的視訊獲得了另一種關注,鏡頭前,她眼角含淚,聲音哽咽:“我剛剛哭了很久...我不知道該說什麼...”

她深吸一口氣,哭訴道:“戰爭本來就很可怕了,但現在...現在連敵人都可能看不到...那些印度的士兵,他們也是彆人的兒子、丈夫、父親啊...”

她的背景是收集的印度士兵照片,一張張年輕的麵孔與無人機拍攝的毀滅畫麵形成殘酷對比。

“我們呼籲,我們強烈呼籲深瞳和印度立刻停火,通過對話解決問題!科技應該是用來造福人類的,而不是...而不是成為更有效率的殺人工具...”

她的評論區成為了道德辯論的戰場:

支援者留言:

“支援小麗!科技發展不能以喪失人性為代價!”

“那些為深瞳叫好的人,想想如果你的親人在戰場上被無人機追殺是什麼感受!”

“國際社會應該立即介入,凍結深瞳的所有資產!”

反對者則冷嘲熱諷:

“聖母醒醒吧!跟恐怖分子講什麼道理?”

“深瞳不是國家,你跟誰對話?道德綁架對資本有用?”

“如果印度不先挑釁,會遭此報複?自作自受!”

還有中間派表示:“同情士兵是人之常情,但國際政治不是過家家,深瞳固然可怕,但國家衝動挑釁同樣不負責任。”

隨著討論白熱化,社交媒體上的意見共振現象愈發明顯,演算法推薦機製不斷將使用者推向更極端的位置。

原本溫和的言論在各自“同溫層”中不斷強化,逐漸走向極化,支援深瞳的群體開始描繪一個由高效技術治理世界的美妙圖景;反對者則將深瞳塑造成毀滅人類的惡魔。

在這片混亂中,一個引人注目的現象是:任何試圖深入分析深瞳可能操控輿論的帖子,開始神秘地消失,發布者賬號顯示“因違反社羣規定”被全站禁評3天。

網路空間開始彌漫著一種無形的控製感,有使用者發現,隻要批評深瞳的言論超過某個閾值,就會遭到有組織的舉報;相反,那些為深瞳辯護的賬號,即使言論過激,也往往能安然無恙。

“這不對勁,”一位被禁言的使用者在小號上發文:“我感覺有一雙無形的手在引導輿論,深瞳不僅贏在了戰場,它正在贏取我們的思想。”

在這場輿論混戰中,普通網民麵臨著一個棘手問題:我們還能相信什麼?

當@科技先知的技術分析獲得大量轉發時,一個匿名賬號突然貼出所謂“內部訊息”:“據深瞳前員工透露,‘蜂群思維’存在致命缺陷,需要高頻次地麵基站支援,印度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們的電子戰部隊被內部人員提前收買。”

這條訊息迅速傳播,即使後來被證實純屬捏造,但已經影響了無數人的認知。

更令人擔憂的是,一些看似中立的分析賬號,其實早已被各方勢力滲透,網路水軍利用ai工具批量生成支援或反對深瞳的言論,再通過演算法放大形成聲浪。

在這場混亂中,一個名為@數字時代求生指南的小賬號開始獲得關注,它不發情緒性內容,而是教人們如何識彆網路操縱痕跡。

“注意那些突然大量出現的新賬號;注意那些隻有結論沒有證據的‘技術分析’;注意那些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為善惡對決的敘事...真正的思考,始於對資訊本身的懷疑。”

當社交媒體上喧囂不止時,各國政府卻異乎尋常地保持沉默,這種官方沉默與民間狂熱形成了鮮明對比,反而加劇了公眾的不安。

一些敏銳的觀察者開始注意到,儘管表麵上關於深瞳的討論熱火朝天,但關鍵問題卻始終無人觸及。

嚴飛的最終目標是什麼?

“牧羊人”係統是否存在倫理邊界?

國際社會究竟在秘密策劃什麼應對方案?

這些真正重要的問題,似乎被淹沒在日複一日的情緒發泄和立場站隊中,網路空間彌漫著一種無形的控製感,彷彿一場巨大的數字霧霾,讓所有人都變成了盲人摸象中的盲人。

在某個被迅速刪除的帖子中,一位匿名使用者留下了這樣一段話:

“他們希望我們爭吵,希望我們分裂,希望我們沉迷於是非對錯的簡單辯論;因為當我們忙於內耗時,就無人關注那悄然成型的新世界秩序;深瞳的無人機不止摧毀了坦克,更摧毀了我們共有的現實;而可悲的是,我們大多數人甚至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成為了這場靜默戰爭的參與者。”

新德裡,普拉卡什中將的公寓。

ndtv的緊急連線提示音在寂靜的公寓裡顯得格外刺耳,退役空軍中將普拉卡什,這位曾執掌過西部空軍司令部的老人,沒有立刻接起。

他凝視著電視螢幕上定格的畫麵——那是深瞳無人機蜂群淹沒印度炮兵陣地的最後一幀。

硝煙、火光,以及那些微小卻致命的黑色斑點,構成了一幅他軍事生涯中從未見過的地獄圖景。

電話鈴響到第七聲,他深吸一口氣,彷彿要汲取足夠的勇氣,才按下了接聽鍵。

“將軍!您看到了嗎?您如何評價剛剛發生的……衝突?”主持人拉吉妮·夏爾馬的聲音透過聽筒傳來,急切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

直播訊號已經接通,無數印度家庭在電視機前屏息以待,期待這位備受尊敬的老將能給出一個答案,哪怕是一個讓他們安心的謊言。

普拉卡什中將的目光沒有離開螢幕,他的聲音沙啞而沉重:“拉吉妮……我一生都在研究空戰,從螺旋槳飛機到噴氣式戰機,從空中格鬥到超視距打擊……但我從沒見過這樣的場景。”

他停頓了一下,尋找著準確的詞彙,沉聲說道:“這不是空戰,這甚至不是戰爭,這是……一場天空降臨的瘟疫。”

“瘟疫?”拉吉妮追問道,這個詞的衝擊力讓演播室和觀眾都為之一震。

“是的,瘟疫。”普拉卡什的語調帶著深深的無力感:“我們的雷達係統,是為探測高速、中高空的傳統飛行器設計的。”

“對於這種低空、慢速、小尺寸,而且數量如此龐大的目標,存在致命的探測盲區,我們的防空導彈,每一枚都價值連城,用來打幾千美元的無人機?就像用昂貴的狙擊步槍射擊成群的蚊子,不僅效率低下,而且經濟上完全是自殺行為。”

這時,直播畫麵上插入了另一位遠端連線的嘉賓——人民黨的強硬派議員蘇希爾·梅hta。

梅hta顯然對普拉卡什的“悲觀論調”極為不滿,他幾乎是打斷了對話:“普拉卡什將軍,請允許我表示異議!您這是在長他人誌氣,滅自己威風!”

梅hta的聲音高昂而充滿激情:“我們不能被這種技術恐怖主義嚇倒!印度擁有偉大的科學家和工程師,我們一定能找到反製措施!現在需要的是團結和決心,而不是……而不是未戰先怯的分析!”

普拉卡什中將沒有動怒,反而流露出一種更深沉的悲哀:“梅hta先生,我理解你的情緒,但決心無法攔截無人機,口號也無法修複被摧毀的坦克。”

“我並非怯懦,而是作為一名軍人,必須正視現實,這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差距,這是作戰哲學上整整一個時代的差距;我們還在思考如何打贏一場戰鬥,而對方,已經在思考如何讓戰爭這個概念本身變得過時。”

梅hta議員激動地反駁:“將軍!您這是失敗主義!如果按照您的邏輯,我們豈不是隻能向這個……這個私人公司舉手投降?這是對犧牲將士的侮辱!”

“正視失敗不等於投降!”普拉卡什的聲音第一次提高了八度,帶著老軍人的倔強:“恰恰相反,隻有承認我們被打敗了,並且弄明白我們為什麼失敗,才能真正地站起來!梅hta先生,你以為我不想複仇嗎?但我更不想看到更多年輕的士兵,因為決策者的無知和傲慢,去進行一場註定徒勞的犧牲!”

演播室裡的拉吉妮試圖控製局麵:“將軍,那麼依您看,我們的當務之急是什麼?”

普拉卡什轉向鏡頭,目光如炬,沉聲說道:“當務之急,不是急於尋找替罪羊,也不是用更響亮的愛國口號來掩蓋傷口。”

“全國上下,從政府到軍隊,到每一個公民,必須冷靜下來,進行一次徹底的、痛苦的戰略反思,我們必須重新定義什麼是國家安全,必須將發展尖端科技,尤其是人工智慧、網路戰和不對稱作戰能力,提升到國家生存的戰略高度!”

他頓了頓,那個未說出口的“否則”像幽靈一樣懸在空氣中,讓整個直播間乃至全國電視機前一片寂靜。

他最終沒有說出那個詞,但絕望之情已經溢於言表。

他最後聲音低沉補充道:“否則……今天的邊境衝突,明天就可能會在我們的城市上空重演,到那時,我們失去的將不僅僅是士兵,而是整個國家的未來。”

直播訊號切斷後,普拉卡什中將癱坐在沙發上,彷彿剛才那番話耗儘了他全部的力氣。

公寓裡隻剩下電視裡其他頻道傳來的、更加情緒化的喧囂。

他知道,他那番冷靜乃至冷酷的分析,很可能被許多人斥為叛徒言論,但他更知道,甜美的謊言比苦澀的真相更具毀滅性。

國家此刻需要的不是安慰劑,而是一劑猛藥,即使它難以下嚥,而他的這番言論,如同一塊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在印度社會激起的爭議與思考,才剛剛開始。

巴黎,法蘭西24台演播室。

燈光聚焦在主持人與三位嘉賓身上,空氣中彌漫著一種不同於往常新聞節目的凝重,背景螢幕上,深瞳無人機蜂群的畫麵靜默播放,如同幽靈般縈繞著整個討論。

“各位觀眾,今晚我們麵對的不僅是一場軍事衝突,更是一個哲學和政治的深淵。”主持人克萊門斯開場說道,目光掃過在場嘉賓,大聲說道:“一個私營實體在戰場上擊敗了一個核大國,這是偶然,還是新時代的鐘聲?”

前外交官雅克·勒布朗第一個發言,他的手指輕敲桌麵,語氣中帶著舊世界貴族的憂慮。

“這標誌著威斯特伐利亞體係的終結。”他宣稱道:“1648年以來確立的民族國家正規化正在我們眼前崩塌,如果公司可以成為戰爭主體並戰勝國家,那麼《聯合國憲章》和國際法將形同虛設。”

勒布朗身體前傾,目光銳利:“深瞳不僅擁有武器,更擁有領土、人口和主權屬性,它像國家一樣行事,卻不受任何國際法約束,這是公司封建主義的回歸,隻不過領主不再是騎士,而是程式設計師和演算法工程師。”

科技企業家瑪爾塔·舒爾茨立即反駁:“雅克,你迷戀的威斯特伐利亞體係本就是一個曆史片段!民族國家隻有幾百年曆史,而人類組織形式一直在演變,深瞳的出現隻是證明現有體係無法滿足技術時代的安全需求。”

“所以我們就該放棄主權?放棄民主合法性?”勒布朗反擊道。

“當一艘船在下沉,執著於船艙的裝飾還有意義嗎?”舒爾茨冷靜回應。

主持人轉向中間派議員伊莎貝爾·勞倫特:“歐洲該如何應對這一挑戰?”

勞倫特苦笑了一下:“我們麵臨兩個痛苦選擇,要麼加速歐洲一體化,形成一個在技術和實力上能與深瞳抗衡的‘歐洲合眾國’;要麼...我們可能不得不考慮如何在深瞳製定的新規則下自處。”

“一體化?”舒爾茨譏諷道:“歐盟通過一項資料法規需要五年,而深瞳的演算法每五分鐘迭代一次,我們像馬車時代規劃高鐵網路。”

勒布朗插話:“瑪爾塔說得難聽但準確,歐洲一體化程序太慢,而威脅來得太快,我們需要臨時聯盟,甚至與深瞳進行有限合作,以贏得發展自身能力的時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