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1991:從發財證開始逆襲 > 第163章 巨人大廈爛尾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1991:從發財證開始逆襲 第163章 巨人大廈爛尾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陸家貴確實被李千授的集團總部大廈計劃吸引住了。

他靠在椅背上,神遊天外地回憶著前世那些屹立在各大城市核心區的摩天大樓,不僅僅一棟樓而已。

他們是財富的圖騰,是地位的象征,更是吸引頂級人才和資源的超級磁石。

尤其是作為特區的鵬城,未來的房價,將是令人震驚的高。

如果有一棟自己的總部大廈,那將來能節約多少租金?

雖然他不炒房地產,但建來自己用,還能在此後幾十年大幅升值,他還是樂意的。

建,必須建。

在大家的沉寂中,陸家貴回過神來,眼放精光,斬釘截鐵地道:“很好,千授這個提議,深得我心。”

他環視全場,每一個字都清晰有力地傳進在場所有人耳朵裡:“租房辦公,確實已經與我們的地位不相匹配了。我們陸氏集團,應該要有一棟屬於自己的、夠高、夠氣派、夠現代化的總部大廈。”

“建,必須建,而且要建得更高。”

“千授說的30層太矮了,未來可能跟不上我們集團的人員擴張及資產規模。”

“找全世界最頂級的設計師,給我設計個四五十層,甚至六十層都行。”

“位置選最好的,錢不是問題,要的就是位於核心區,直接成為地標建築,讓人隔老遠就能一眼看到我們的大廈和名字。”

“到時候用最好、最先進的材料裝修,保證二三十年都不要落伍。”

陸家貴那股老子有錢、就是要建最高最好的總部大廈的氣勢,感染了會議室裡的所有人,大家也都有些隱隱興奮和期待起來。

陸氏集團有了自己的總部大廈後,他們這些屬於陸氏集團旗下的人,出去也同樣有麵子。

但就在這時,主管財務的總裁周明易打斷了大家興奮的勁頭:“陸董,我有異議。”

陸家貴詫異地看著這個幾乎老好人一般的元老,他原來隻是瓊州島一個小型國營廠的財務主管,現在跟著自己走到如今的地步,已經是莫大的機緣,因此他很少反駁過自己的決定。

沒想到在這個重大決定上,他竟然有異議。

陸家貴倒是挺好奇的,問道:“老周,你有什麼問題嗎?”

周明易深吸了一口氣,道:“陸董,建總部大廈我是同意的,但如果你要建超過50層的話,我是不同意的。”

“雖然我們現金流很富裕,寶壇老窖和腦白金的銷量看起來也很好,神舟電腦也未來可期,但您知道建一棟超過50層的地標建築需要多少錢嗎?”

“李總監預計30層隻需要4億,但樓層越高,所需材料、成本會越來越高。超過50層的話,甚至能進入鵬城大廈高度榜前三名,我估計10億投資都打不住。”

“現在鵬城最高的地王大廈也才69層,高度達到了380多米。”

“第二高的國貿大廈也才53層。”

“因此,建一座超過50層,甚至60層的大廈,壓力會非常大,一個不測,就有可能拖垮集團的財務。”

“你們都知道史玉柱的巨人大廈吧?”

周明易提到史玉柱,提到巨人大廈,在座所有人都猛然一驚,包括陸家貴。

雖然前世他對史玉柱瞭解不是很深,但也聽說過巨人大廈爛尾樓、史玉柱破產負債過億,後來又重回巔峰的故事。

現在陸家貴天天在鵬城總部辦公,史玉柱、巨人大廈的新聞還是能經常看到的。

再結合前世的部分記憶,他猛然驚醒,史玉柱就是因為各方推波助瀾加上他自己的麵子心作祟,要強行建華國第一高樓最後導致資金鏈斷裂破產的。

因此,強行上馬一個超過50層、甚至60層的麵子工程總部大廈,確實風險太大了。

看著陸家貴赫然色變的麵孔,周明易就知道,陸董聽進去了。

於是周明易繼續道:“史玉柱想要建華國第一高樓,預算投資12個億,但他的腦黃金支撐不了他這個夢想。而且他從腦黃金大量抽血,也影響了腦黃金的廣告投入以及生產、鋪貨,腦黃金的銷量也在急劇下跌。”

“目前巨人大廈僅僅完成了地基和三層樓的主體結構修建,但已經基本上要停工了。”

“華國第一高樓,隻能停留在設計圖上。”

“買巨人大廈樓花的客戶都在鬨,喊他退款,隻差發起訴訟了。”

“史玉柱的資金鏈已經完全斷了。”

“我看巨人大廈距離停工、徹底爛尾,史玉柱距離破產也要不了多少時間了。”

周明易的話,讓會議室裡的所有人都有些暗暗心驚,特彆是剛才心裡也有股衝動想要建鵬城,乃至華國第一高樓的陸家貴。

陸家貴拿出中華,抽出來點了一支,並讓章程運都給大家發了一支,吸了兩口煙後穩了穩心神,對周明易道:“老周,謝謝你,提醒得很及時,是我衝動了。”

然後,陸家貴再看向其他人:“這樣,根據周總裁的提醒和建議,我認為,集團總部大廈還是要建的,但我們就不要和任何人攀比了,就按我們現有的收入和現金流進行設計建造,大家覺得如何?”

眾人紛紛點頭叫好,並且說總部大廈分期付款建設的話,剩餘的錢還能支援各個子公司繼續擴張,這纔是良性發展之路,而不是強行上馬一個超高大廈專案,把所有資金都抽完了,像史玉柱那樣反而把自己賺錢的腦黃金拖死了。

大家又討論了一會兒,周明易還提到了史玉柱跟陸家貴是一樣的性格,都不願意向銀行貸款,隻想用自有資金搞巨人大廈的建設。

結果等他現在流動資金陷入困境了,再想貸款繼續建巨人大廈時,各家銀行卻因怕他還不起而不敢貸款給他了。

沒有一家銀行敢貸一分錢給史玉柱。

因此,周明易建議,陸氏集團如果同時上馬總部大廈建設專案、神舟電腦二期工程、寶壇老窖山東分廠計劃、通達物流開設各省分公司的話,即使以寶壇老窖和腦白金的吸金能力,也是很危險的,因此必須趁現在現金流還很富餘、在銀行那裡信譽很良好的情況下,趁機貸點款出來搞建設和擴張,將集團現金流一直保持在安全線以上。

不要等自己缺資金了,再去找銀行貸款,那銀行反而不會搭理人。

銀行最擅長的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越是有錢人,越是現金流富裕的企業,銀行越喜歡給他們貸款;越是窮人,越是經營困難急需資金的企業,他們反而不貸。

因為怕收不回貸款變成爛賬嘛,那銀行貸款出去的人是要負責的。

跟紅踩白,人之常情,銀行也是一樣。

根據周明易的經驗和檢視各種財經雜誌得來的資料,負債比例在集團總資產60%以下,都是比較健康的,40%以下就是非常健康。

如果陸家貴實在怕危險,或者不願意讓銀行賺自己太多的利息,那將負債比例控製在30%或20%以下就可以了。

這是一種非常安全的比例,還能借銀行的錢發展自己的事業,賺更多的利潤,不用像史玉柱那樣頑固,非得等火燒眉毛了纔去找銀行,那銀行搭理他纔怪。

藉助史玉柱的例項,陸家貴從善如流地接受了周明易的批評,或者叫善意的提醒和建議,同意適當的時候可以進行貸款擴張。

但他也給總部和各子公司設定了紅線,陸氏集團及旗下各個子公司,負債率絕不能超過資產規模的30%,最好維持在20%左右。

一旦超過30%的內部紅線,他就要問責的。

周明易用自己的財務專業性展示了自己的價值,也讓大家認可了他的能力,不再將他僅僅視作跟隨陸家貴打天下而坐享其成的吉祥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