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 > 第218章 燭光裡的媽媽(二)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1995回到衛校上學的日子 第218章 燭光裡的媽媽(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遞交活動方案的第二天上午,風平浪靜,蔡老師並沒有像詹曉陽期待的那樣,第一時間傳來關於方案審批的訊息。

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時間已經很緊迫了,詹曉陽心裡不免有些打鼓,難道方案有什麼問題?或是學校覺得不妥?

這種懸而未決的等待,一直持續到下午。

下午正是班主任蔡老師的英語課。上課鈴聲響起,蔡老師抱著教案走進教室,臉上帶著不同於往常的、略顯嚴肅而又隱含興奮的神情。

她沒有立刻開始講課,而是站在講台中央,目光緩緩掃過全班同學。

“同學們,在上課之前,先宣佈一個好訊息。”蔡老師清了清嗓子,聲音清晰地傳遍安靜的教室,“由我們班班長遊金彥同學、團支書許漢文同學牽頭策劃,組織委員詹曉陽同學具體執筆的,‘母親節感恩活動’方案,學校學生科和校領導已經審閱完畢,並且——給予了高度肯定!”

教室裡頓時響起一陣低低的騷動,同學們的臉上都露出了驚喜的表情。詹曉陽的心也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蔡老師停頓了一下,等大家稍微安靜,繼續說道:“校領導認為,這次活動主題深刻,形式新穎,具有很強的教育意義和現實關懷,是弘揚中華孝道文化、培養學生感恩之心和社會責任感的良好契機。因此,學校決定,將本次活動的規格進行全麵升級!”

“升級?”同學們麵麵相覷,充滿了好奇。

“是的,升級!”蔡老師肯定地點點頭,公佈了具體安排:“活動時間不變,依然是明天,五月八日晚上七點半。但是,活動地點由我們班教室,更改到教學樓一樓的電教室!”

“哇!電教室!”下麵一陣驚呼。電教室是學校最大、裝置最先進的教室,通常隻用於重要會議和大型公開課。

“這還不是全部,”蔡老師微笑著,丟擲了更重磅的訊息:“屆時,學校將啟動視覺化視訊係統,向全校所有班級進行同步直播!

也就是說,明天晚上,我們班的這場母親節活動,將成為一場麵向全校師生的公開活動!”

這個訊息如同投入平靜湖麵的巨石,瞬間在教室裡激起了巨大的波瀾!

同學們都驚呆了,隨即爆發出熱烈無比的掌聲和歡呼聲!

向全校直播?這陣仗也太大了!這在他們潮城衛校的曆史上,除了校領導重要的年度講話或慶典,一個班級自發組織的活動享受到這種“待遇”,幾乎是破天荒的第一次!

蔡老師抬手示意大家安靜,語氣變得鄭重:“同學們,這是學校對我們班的信任,也是巨大的考驗!距離活動開始隻有不到24小時的準備時間了!時間緊,任務重!要求我們每一位班委,每一位同學,都必須全力以赴,精心準備,確保活動圓滿成功!展現出我們95級口腔班最好的精神風貌!大家有沒有信心?”

“有!”全班同學異口同聲,聲音洪亮,充滿了激動和鬥誌。

此時的詹曉陽,感覺自己的心臟在胸腔裡劇烈地跳動著。

規格提升到全校直播,這完全超出了他最初的預想,壓力陡增!他下意識地握緊了拳頭。

劉小惠在不經意間回過頭,飛快地看了他一眼,眼神裡充滿了鼓勵、驕傲和一絲不易察覺的擔憂。詹曉陽對她微微點頭,示意自己沒事。

接下來的時間,蔡老師英語課講了什麼,詹曉陽幾乎沒聽進去多少。

他的大腦飛速運轉,迅速調整著活動方案的細節,思考著在直播條件下需要注意的每一個環節——現場佈置、燈光、音響、機位、主持人串場、嘉賓情緒、觀眾互動、應急預案……他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但也有一股熱血在奔湧。

五月八日,在緊張而有序的籌備中終於到來。

晚自習時分,潮城衛校的校園彷彿迎來了一個不尋常的夜晚。

每一間教室都燈火通明,同學們沒有像往常一樣埋頭自習,而是坐姿端正,目光齊刷刷地投向教室前方那台平日裡並不常開的彩色電視機。

螢幕上,清晰地顯示著教學樓電教室的實時畫麵。

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這種全校範圍的視訊直播,本身就充滿了新鮮感和莊嚴感。

他們翹首以盼,想知道這個由口腔班策劃的、竟能驚動全校直播的母親節活動,究竟有何特彆之處?

此刻的電教室,已經佈置妥當。講台前方,用課桌拚成了一個簡易的主席台,鋪著乾淨的藍色桌布。

台前擺放著幾盆綠植。最引人注目的是,台上一字排開,點燃了數十支細長的白色蠟燭,溫暖的燭光跳躍著,將整個講台區域映照得溫馨而莊重。

攝像師已經就位,調整著鏡頭。氣氛緊張而又充滿期待。

晚上七點三十分整,新聞聯播的片尾曲剛剛結束,全校各個教室的電視螢幕畫麵統一切換到了電教室。

活動準時開始!

擔任主持人的團支書許漢文,深吸一口氣,整理了一下衣領,邁著穩健的步伐走到主席台中央的立式話筒前。

他今天穿著整潔的白襯衫和深色褲子,顯得格外精神。

他手中拿著的串詞卡,正是詹曉陽熬夜修改、精心打磨的版本,融入了那篇通訊稿開篇的精華。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晚上好!”許漢文的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校園每一個角落,清晰而富有磁性,“五月的康乃馨,綻開了笑顏;五月的陽光,灑滿了溫暖。在這個充滿感恩的季節裡,我們迎來了一個特殊的節日——母親節。”

他的開場白,引用了詹曉陽稿件中的句子,語言優美而深情:“世上有一位最善良、最偉大的女性,她就是我們平凡而偉大的母親!世上有一種最動聽、最永恒的聲音,那就是母親的呼喚!然而,今晚,我們要認識的這位母親,她既平凡,又不平凡……”

許漢文用簡潔而真摯的語言,介紹了活動的背景和主題,並隆重請出了今晚的特殊嘉賓——周姨母女。

當周姨牽著她女兒的手,有些拘謹但步伐堅定地走上台時,全場,無論是電教室現場還是各個班級通過電視觀看的同學,都自發地報以了熱烈而持久的掌聲。

這掌聲,是歡迎,更是敬意。

活動按照詹曉陽方案設計的流程,有條不紊地進行。第一個環節,是主持人許漢文與詹曉陽的合唱——《燭光裡的媽媽》。

許漢文和詹曉陽站在燭光旁,沒有伴奏,他們用清亮而飽含深情的嗓音,緩緩唱響了那首感人至深的歌曲:

“媽媽,燭光裡的媽媽,您的黑發泛起了霜花……媽媽,燭光裡的媽媽,您的臉頰印著這麼多牽掛……”

歌聲透過電波,傳遍校園。

起初,隻是台上的兩個人在唱,但很快,電教室裡有同學開始輕聲跟唱,接著,像是被某種無形的力量牽引,各個班級裡,也陸續響起了合唱聲。

歌聲由小變大,由零星變得整齊,最終,彷彿變成了潮城衛校當晚的大合唱!

許多同學唱著唱著,眼眶就開始濕潤了。

這歌聲,是對母愛的集體致敬,也為接下來的分享營造了無比莊重和感人的氛圍。

歌聲落下,主持人許漢文走到周姨身邊,引導她開始分享。

全場鴉雀無聲,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這位看似普通,卻蘊藏著巨大能量的母親身上。

周姨顯得有些緊張,雙手緊緊攥著衣角。她看了看台下,又看了看身邊始終帶著懵懂微笑、專注玩著手中那支康乃馨的女兒,深吸了一口氣,彷彿從女兒身上汲取了力量。

她沒有拿稿子,開始用帶著濃重本地口音的、平緩甚至有些木然的語調,講述起她的故事。

她講述丈夫早逝後,獨自撫養女兒的不易;講述為了給女兒籌集藥費,她如何起早貪黑,去做最臟最累的清潔工,去幫人洗衣服、做飯,去建築工地搬磚挑沙……

她講述著一次次被雇主挑剔、被旁人誤解、被生活重壓幾乎擊垮的瞬間。

她的語氣始終是平靜的,沒有哽咽,沒有流淚,彷彿在講述彆人的故事。

但正是這種近乎麻木的平靜,這種將巨大苦難輕描淡寫的敘述,反而更具有一種震撼人心的力量!

她提到女兒時,眼神會變得格外柔和。“小美小時候可聰明瞭……後來病了……但她很乖,不吵不鬨,就是喜歡笑,喜歡花……”

周姨的女兒,自始至終,都安安靜靜地坐在母親身邊的椅子上,臉上掛著純真無邪、彷彿不諳世事的笑容,專心致誌地擺弄著那朵同學們送給她的康乃馨,對母親講述的苦難渾然不覺,彷彿活在一個隻有她和鮮花的美好世界裡。

這巨大的反差——母親平靜敘述下的驚濤駭浪,與女兒無憂無慮的純淨笑容——

像一把鈍刀,狠狠地切割著每一位聽眾的心!電教室裡,已經能聽到女同學極力壓抑的、低低的抽泣聲。

通過電視畫麵,許多班級裡,不少同學早已紅了眼眶,悄悄抹著眼淚。

周姨的講述接近尾聲,她抬起頭,目光掃過現場和鏡頭,語氣依然平靜,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今天,我來跟孩子們說起這些不堪的往事,不是來跟大家訴苦,博取同情。日子再難,總得往前過。我看著你們,就像看著希望。你們是學醫的,是將來要救死扶傷的人。我希望你們能好好學本事,學好本領,將來可以造福一方百姓,讓人世間,能少一些像我們這樣遭罪的人,少一些像我們這樣不容易的家庭。”

這番話,從一個飽經滄桑的母親口中說出,沒有了之前的個人悲情,而是升華到了一種對社會、對未來的樸素期盼和囑托!

話音落下,短暫的寂靜後,電教室內外,爆發出了雷鳴般的、經久不息的掌聲!

這掌聲,是對這位母親堅韌品格的最高敬意,也是對她殷切期望的鄭重回應!

掌聲稍歇,周姨突然站了起來,用儘全身力氣,幾乎是喊出了最後一句話:“我會努力的!努力的活好我自己!不為彆的!就為了能照顧我的小美,更長久一些!再久一些!”

說完這最後一句,兩行滾燙的、忍了太久的淚水,終於從周姨那布滿細紋的眼角,無聲地滑落。

而她的女兒,依舊對著母親,露出了一個燦爛的、不染塵埃的笑容。

這一刻,情感達到了!詹曉陽看到,電教室裡,許多女同學再也控製不住,紛紛趴在課桌上,肩膀劇烈地抖動,發出無聲的痛哭!

男同學們也紅著眼圈,用力地鼓掌!這淚水,是為偉大的母愛而流,也是為生命的堅韌而流!

同學們起立,用長達數分鐘的熱烈掌聲,歡送周姨母女下台休息。

副班長黃梅華紅著眼睛,上前小心翼翼地攙扶著周姨,帶著她們母女到隔壁的休息室稍作平靜。

接著,班主任蔡老師上台做了簡短而動情的點評,她讚揚了周姨的堅強,也肯定了同學們策劃這次活動的意義。

隨後,學生科的章科長也上台發言,他高度評價了這次活動,並勉勵全體同學要牢記醫學生的使命,不負周姨的期望。

活動的最後一個環節,是現場募捐。班長遊金彥和團支書許漢文各端著一個鋪著紅紙的捐款箱,神情莊重地走向電教室裡的口腔班同學們。

同學們早已準備好,默默地將自己的一份心意——或多或少,都是他們從生活費中節省下來的——鄭重地放入捐款箱中。整個過程安靜而有序,充滿了莊嚴感。

與此同時,電視直播的畫麵,適時地切換到了各個班級。

令人感動的是,其他班級的同學雖然不在現場,但也自發地組織起了募捐。

他們沒有統一的捐款箱,就靈機一動,拿出了實驗室裡用的不鏽鋼托盤!同學們排著隊,依次將錢放入托盤中,場麵同樣感人。這份跨越空間的愛心彙聚,讓今晚活動的意義得到了極大的升華。

很快,捐款統計結果出來。口腔班現場募得善款3150元。黃梅華再次將周姨母女請回台上。

由蔡老師和班長遊金彥作為代表,將封裝好的善款和一個象征著全班同學祝福的禮物,一起交到周姨手中。

緊接著,更令人動容的一幕出現了。各個班級派出的學生代表,陸續來到電教室,將他們班級募集的善款,一份份地交到周姨手裡。

詹曉陽早已準備好紙筆,在一旁飛快而清晰地記錄下每一個班級的名稱和捐款金額。

數字在不斷累加,愛心在持續彙聚。周姨捧著沉甸甸的、凝聚著全校師生深情的善款,激動得渾身顫抖,語無倫次,隻是一個勁地鞠躬,說著“謝謝!謝謝同學們!謝謝老師們!”

突然,她雙腿一彎,就要跪下去謝恩!“使不得!周姨!”站在她身邊的班長遊金彥眼疾手快,一個箭步衝上前,牢牢地扶住了她的雙臂,堅決不讓她跪下。

這個瞬間,通過鏡頭,清晰地傳遞到每個班級的電視螢幕上,深深地烙印在了所有師生的腦海中!

這不是施捨與受助,這是愛與尊嚴的傳遞,是生命對生命的支撐!

晚上九點十分左右,這場感人至深的母親節特彆活動,在溫暖與感動的氛圍中圓滿落幕。

班長和團支書負責護送周姨母女安全回家。

而詹曉陽則顧不上休息,他快步走到隔壁休息室,拿出早已寫好的通訊稿,借著現場尚未散儘的激情,迅速補充了活動的最後部分——特彆是詳細、準確地記錄了每一個班級的捐款數額和那感人至深的現場細節。

寫完最後一個字,詹曉陽拿起稿紙,衝出電教室,幾乎是跑著來到了教學樓三樓的廣播站辦公室。

廣播站站長林師姐果然還在值班,等著收取各班的通訊稿。

“林師姐!通訊稿寫好了!抱歉來晚了!”詹曉陽氣喘籲籲地將稿紙遞過去。

林師姐接過稿紙,快速瀏覽了一下,臉上露出讚賞的笑容:“不晚不晚,你是最後一個,趕得正好!詹曉陽,今晚的活動非常成功!影響力巨大!這篇通訊稿寫得也很及時、很生動!這場活動能辦得這麼好,你這策劃者和主筆,功不可沒!”

“師姐過獎了,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結果!”詹曉陽謙遜地抱拳致謝。

離開廣播站,詹曉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但心情卻久久無法平靜。

夜晚的校園,安靜了許多。他習慣性地走向教學樓下的花圃。

果然,劉小惠、汪胖子、黃朝彬、林珊珊等幾個最要好的夥伴,已經等在那裡了。

汪胖子默默地遞過一瓶冰鎮的可樂。

沒有人說話。大家隻是靜靜地坐著,手裡拿著可樂,偶爾喝上一口,任由冰涼的液體滑過喉嚨,卻難以冷卻心中那份因感動而激蕩的熱流。

今晚,對於這群十七八歲的少年來說,無疑是一次深刻的心靈洗禮和成人禮。

那燭光裡媽媽平靜而堅韌的麵容,那純淨無邪的笑容,那彙聚愛心的托盤,那險些跪下又被牢牢扶住的身影……這一切,都將成為他們青春記憶裡,最珍貴、最沉重,也最溫暖的一頁。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