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重生78開局退婚白眼狼,獨寵七個姐姐 > 第58章 科學築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重生78開局退婚白眼狼,獨寵七個姐姐 第58章 科學築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第二天一早,天剛矇矇亮,王支書就把村裡的主要勞力都召集到了打穀場上。五十多個人黑壓壓地站著,個個扛著鐵鍬鋤頭。

”今天正式開工修路!”王子書站在高處大聲說,”老八,您來講講具體安排。”

老八走上前:”從村口到鎮上,總共五裡路。最難修的有三段:村口這半裡的陡坡,中間山腳下那段泥窪地,還有靠近鎮子的那個大轉彎。”

他拿著根木棍在地上畫著:”我建議分三個工段同時開工。第一段削坡填坑,第二段挖排水溝,第三段拓寬路麵。”

”這樣分散開,會不會人手不夠?”王支書擔心地問。

林書明這時說道:”王支書,我有個想法。咱們可以用‘工分製’來調動大家的積極性。”

”工分製?”陳工好奇地問,”這修路也能算工分?”

”能。”林書明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本子,”我昨晚算過了。按土方量計算工分,挖一立方土記2分,運一立方石頭記3分,鋪路壓實記1分。每天結算,多勞多得。”

李大柱眼睛一亮:”這法子好!乾多少活拿多少工分,公平!”

”不光這樣,”林書明繼續說,”完工後,工分可以換錢。100個工分換1塊錢。”

”真的?”人群裡有人問。

”當然是真的。”王支書站出來支援,”錢從集體基金出,老八說了算。”

陳工點頭讚許:”小林這辦法不錯,能調動積極性。在城裡修路,也是按工作量算錢的。”

林書明又說:”還有一點,咱們要科學修路。不能光靠蠻力,要講究方法。”

”啥叫科學修路?”張鐵牛撓撓頭。

林書明蹲下身,在地上畫了個簡單的圖:”你們看,路麵不能是平的,要做成中間高兩邊低的‘龜背形’。”

”為啥要這樣?”有人問。

”這樣雨水才能往兩邊流,不會積在路麵上。”林書明解釋道,”我在縣城見過,那些好路都是這樣修的。中間比兩邊高出一寸,坡度正好。”

陳工驚訝地看著林書明:”小林,你懂得還真不少。這確實是標準做法,叫路拱。”

”還有,”林書明站起來,”石子不能隨便鋪。要分三層:最下麵鋪大石頭,中間鋪碎石,最上麵鋪細石子和沙土。這樣路麵才結實。”

”這也有講究?”劉大嬸的男人老劉問道。

”當然有。”陳工接過話,”小林說得對。這叫‘三合土’路麵,是老祖宗傳下來的好辦法。大石頭做基礎,碎石填縫隙,細石子和沙土做麵層,壓實了能用好多年。”

林書明又指著村口那段陡坡:”這段坡太陡,車上不去。咱們要削成‘之’字形,就像這樣。”他在地上畫了個s形。

”繞遠了不是更費勁?”有人質疑。

”路是長了點,但坡度緩了。”林書明耐心解釋,”原來直上直下,坡度有30度,車根本上不去。改成‘之’字形後,坡度降到10度,拖拉機都能開上去。”

陳工越聽越佩服:”小林,你這些知識都是哪學的?”

林書明笑笑:”在縣城的時候多看多問唄。”

其實這些都是他前世的常識,但在1978年的農村,確實算得上先進了。

”好了,現在分組。”林書明拿出名單,”李大柱,你帶15個人負責村口段。張鐵牛,你帶15個人負責中間段。陳大力,你帶護衛隊的人負責運送材料。剩下的人跟著陳工,哪裡需要幫忙就去哪裡。”

”明白!”大家齊聲應道。

”等等,”林書明又補充道,”每個組選一個記錄員,專門記工分。誰乾了多少活,都要記清楚。晚上我統一覈算。”

分好組,大家就開工了。

村口段,李大柱帶著人開始削坡。按照林書明畫的圖,把原來的直坡改成s形的緩坡。

”大柱哥,這樣挖要多挖不少土啊。”一個後生說。

”土不會浪費的。”李大柱指著旁邊的大坑,”挖出來的土正好填坑。一舉兩得。”

中間段,張鐵牛正指揮著挖排水溝。

”溝要挖深點,至少兩尺。”張鐵牛說,”還要有坡度,水才能流走。”

”鐵牛,這溝挖好了,下雨天真能排水?”旁邊的人問。

”老八說能就肯定能。”張鐵牛信心十足,”老八啥時候說錯過?”

林書明則跟著陳工到處巡視,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這裡的石頭墊得不夠密實,要用鐵錘砸緊。”

”排水溝的坡度不夠,水流不動。再挖深點。”

”路拱的弧度太大了,緩一點。”

到了中午,五姐林秀英帶著豆芽組的婦女送來了午飯。大鍋菜雖然簡單,但管飽。還專門熬了綠豆湯,解渴消暑。

”老八,你也歇歇吧。”五姐遞過一碗綠豆湯,”從早上到現在,你一刻都冇停。”

林書明接過碗,一口氣喝完:”不累。看著路一點點成形,心裡高興。”

”對了,五姐,”林書明想起什麼,”下午讓六姐把雞糞都收集起來。”

”雞糞?要那個乾啥?”五姐不解。

”混在土裡,夯實後更結實。”林書明說,”這也是老辦法,城裡修路都這麼乾。”

其實這是他前世在農村看到的土辦法,雞糞牛糞混在土裡,乾了以後特彆硬。

下午,六姐林秀紅果然送來了幾筐雞糞。

”老八,這些夠嗎?”六姐問,”不夠的話,我再去彆人家收點。”

”夠了。”林書明指揮著把雞糞混進土裡,”記住,要攪拌均勻,然後灑水,最後用石碾子壓實。”

陳工在旁邊看著,連連點頭:”這確實是好辦法。糞土混合,乾了跟水泥似的。”

傍晚收工時,林書明開始覈算工分。

”李大柱組,今天挖土50立方,運土30立方,共160個工分。”

”張鐵牛組,挖排水溝20米,挖土40立方,共120個工分。”

”陳大力組,運石頭60立方,共180個工分。”

每個人的工分都記得清清楚楚,誰也不吃虧。

”照這個進度,”陳工估算著,”一個星期真能完工。”

第三天,修路進入了關鍵階段。村口的s形坡道已經初具雛形,中間段的排水溝也挖好了大半。

這時,林書明提出了一個新想法:”陳工,我想在幾個關鍵位置設置‘會車點’。”

”會車點?”陳工不理解。

”就是把路麵加寬的地方。”林書明解釋,”咱們這路不寬,兩輛車相遇過不去。每隔二三百米設一個會車點,路麵加寬到能並排過兩輛車,這樣就方便了。”

陳工眼睛一亮:”這想法好!城裡的窄路也有這種設計。”

”在哪設比較好?”王支書問。

林書明早有打算:”村口一個,方便進出。半山腰一個,那裡地勢平坦。靠近鎮子的轉彎處一個,那裡車速慢,適合會車。”

”行,就這麼辦。”陳工當即同意。

修會車點需要多挖不少土,但大家乾勁十足。特彆是聽說能多記工分,個個賣力。

”老八真有辦法。”劉大嬸一邊送水一邊感慨,”這工分製一搞,大家跟打了雞血似的。”

”可不是嘛,”旁邊的李二嫂說,”我家那口子,平時懶得很,現在天不亮就起來乾活,說要多掙工分。”

第四天,路基基本成形,開始鋪石頭了。

”記住,大石頭在下,小石頭在上。”林書明一遍遍地強調,”每鋪一層,都要灑水壓實。”

”老八,為啥要灑水?”小順子好奇地問。他雖然小,也來幫忙遞石頭。

”灑水後,土和石頭粘得更緊。”林書明摸摸他的頭,”就像和泥一樣,水是粘合劑。”

這時,趙家村的趙富貴帶著幾個人來了。

”書明,聽說你們在修路?”趙富貴問。

”是啊,趙支書。”林書明擦擦汗。

”需要幫忙嗎?”趙富貴誠懇地說,”這條路我們也要走,修好了對大家都有好處。”

林書明想了想:”趙支書,要是你們願意幫忙,那最好不過。人多力量大。”

”那工分怎麼算?”趙富貴問。

”一樣的標準。”林書明說,”乾多少活記多少分。不過工錢得你們村自己出。”

”這個冇問題。”趙富貴爽快地答應,”我這就回去叫人。”

下午,趙家村來了二十多個人,修路的隊伍一下子壯大了。

”趙家村的兄弟們,你們負責最後那段路。”林書明安排道,”那裡離你們村近,你們熟悉地形。”

兩村人一起乾活,氣氛融洽。之前的恩怨,似乎都在勞動中化解了。

第五天,路麵開始鋪最後一層細石子。

”這石子要篩過。”林書明拿著篩子演示,”太大的不要,太小的也不要,要黃豆大小的。”

”這麼講究?”趙大海也在乾活,雖然不情願,但被趙富貴押著來了。

”當然講究。”林書明說,”石子大小一致,壓實後路麵才平整。你想想,要是有大石頭凸出來,車輪碾上去,不是要顛簸?”

趙大海無話可說,隻能埋頭篩石子。

第六天,開始最後的壓實工作。幾個石碾子來回碾壓,把路麵壓得結結實實。

”再灑點水。”陳工指揮著,”壓完這遍,基本就成了。”

林書明又想起一個細節:”陳工,路邊要不要立幾個石頭墩子?”

”石頭墩子?”

”就是路標。”林書明說,”晚上黑,有了石頭墩子,刷上白灰,能看清路邊在哪,不至於掉溝裡。”

”好主意!”陳工讚同,”這在城裡叫‘路緣石’。”

於是大家又忙活起來,每隔十米立一個石墩,刷上白灰,晚上確實醒目。

第七天,修路工程基本完工。

嶄新的石子路從村口一直延伸到鎮上,路麵平整,坡度適中,還有排水溝和會車點。

”成了!”王支書激動得聲音都顫抖了,”這路修得真漂亮!”

”是啊,”陳工也很滿意,”說實話,比我預想的還要好。小林的那些點子,都很實用。”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