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83:長白山上采參忙 第316章 舍參救人
晨曦刺破黑鬆林濃密的樹冠,將斑駁的光斑灑在布滿苔蘚和落葉的地麵上,也照亮了草北屯采參隊伍一張張疲憊、沮喪卻又帶著劫後餘生慶幸的臉。曹大林那句「收拾東西,準備下山」的話語,如同最終落下的槌音,為這次充滿波折和凶險的深山尋參之行,畫上了一個出乎所有人意料、卻又在情理之中的句號。
沒有人提出異議。曹德海沉默地磕淨煙袋鍋裡的灰燼,開始指揮還能動彈的人收拾散落的裝備和那台早已被遺忘的探礦儀。吳炮手和另外兩個老把式,用砍下的樹枝和攜帶的繩索,迅速而熟練地製作了一副簡易擔架。劉二愣子雖然醒了過來,但身體極度虛弱,蛇毒並未完全清除,根本無法行走,需要人抬著下山。
栓柱紅著眼睛,和其他兩個年輕後生一起,小心翼翼地將劉二愣子挪到擔架上。當他觸碰到曹大林那包紮厚重、依舊隱隱滲血的手掌時,這個之前還有些浮躁的年輕人,喉嚨哽嚥了一下,低聲道:「曹支書……對不住……都怪我……」
曹大林因失血和蛇毒影響,臉色蒼白,嘴唇腫脹未消,他搖了搖頭,聲音有些沙啞:「山裡的事,誰也預料不到。人沒事就好。」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那片幽深的、守護著「坐佛參」的黑鬆林方向,眼神複雜。放棄唾手可得的百年參寶,說不遺憾是假的,那是能讓草北屯合作社瞬間擺脫困境、讓所有參股社員看到巨大希望的財富。但當他看到劉二愣子逐漸恢複生氣的臉龐,感受到掌心那陣陣刺痛提醒著他的抉擇,他心中更多的是一種如釋重負的平靜。有些東西,比眼前的利益更重要。
隊伍開始沿著來路艱難地返回。來時滿懷希望,腳步輕快;歸時背負著傷員和失落,每一步都顯得沉重。曹大林雖然自己也是傷員,但他拒絕了彆人攙扶,堅持自己行走,隻是步伐明顯有些虛浮踉蹌。他不能讓隊伍看到他的虛弱,他是主心骨。
山路崎嶇,擔架行進尤為困難。需要前麵兩人抬,後麵一人托扶,遇到陡峭或狹窄處,更是需要所有人合力。曹大林時而走在前麵用柴刀開路,砍斷攔路的藤蔓枝杈,時而換到後麵幫忙托舉擔架。他掌心的傷口在用力時不斷被撕裂,鮮血漸漸浸透了包紮的布條,但他咬緊牙關,一聲不吭。
日頭升高,林間的霧氣散去,溫度也升了上來。劉二愣子在擔架上時而清醒,時而昏睡,清醒時便愧疚地看著曹大林忙碌而略顯搖晃的背影,昏睡時則發出痛苦的呻吟。他的情況並不穩定,蛇毒的餘威仍在侵蝕著他的身體。
走到一處溪流邊,隊伍停下來短暫休息,取水,也給劉二愣子喂些水。曹大林靠在溪邊一塊大石頭上,拆開被血浸透的布條,用冰冷的溪水清洗傷口。那傷口周圍的皮肉已經腫脹發黑,看起來觸目驚心。他自己也感覺一陣陣頭暈目眩,知道自己也中了毒,隻是程度較輕。
曹德海走過來,看著他的傷口,眉頭緊鎖,拿出隨身攜帶的、用多種草藥研磨的解毒散,重新給他敷上,又用乾淨的布條包紮好。「撐住,大林,眼看就快出老林子了。」老人的聲音裡帶著擔憂。
曹大林勉強笑了笑,示意自己沒事。他目光落在溪邊幾株不起眼的、葉片呈心形的草藥上,心中一動。那是「金錢草」,有利尿排毒的功效。他讓栓柱采了一些,搗出汁液,混合著水,先給劉二愣子灌下去一些,自己也喝了幾口。
就在這時,他忽然想起懷裡還揣著幾根之前在那片蒿草地附近,從一株偶然發現的、年份不算太長的「五品葉」野山參上,小心掰下來的參須。當時想著或許有用,便留了下來。此刻看著劉二愣子灰敗的臉色和自己掌心不斷惡化的傷口,他猶豫了一下,取出了那幾根細如發絲、卻蘊含著精純藥力的參須。
「德海叔,把這個,混合著紫花地丁,再給他敷一些在傷口周圍。內服……也加上一點試試。」曹大林將參須遞給曹德海。百年老參他不敢動,但這幾根來自普通野山參的須子,為了救命,也顧不得許多了。
曹德海接過參須,眼中閃過一絲訝異,但也沒多問,立刻照辦。他將部分參須搗碎,混合著新采的紫花地丁和解毒散,敷在劉二愣子腳踝的傷口上。又將幾根參須放在水壺裡,用隨身攜帶的小銅壺架在火上,小心地煎煮起來。
參須特有的、帶著土腥味的甘香氣息,隨著水汽彌漫開來,讓疲憊的眾人精神都為之一振。
給劉二愣子灌下參須煎煮的湯藥後,不到半個時辰,效果竟然出奇地明顯!他原本急促而微弱的呼吸變得平穩悠長,灰敗的臉色也泛起一絲紅潤,甚至再次清醒過來時,眼神都清亮了不少,虛弱地表示感覺身體裡那股陰寒刺痛的感覺減輕了很多。
「這參須……吊命的寶貝啊!」曹德海驚歎道,看向曹大林的目光更加複雜。舍棄了百年參王,卻用這普通的參須救回了兄弟的性命,這其中的得失,難以用世俗的價值衡量。
曹大林自己也喝了幾口參須湯,一股暖流從喉嚨滑入胃中,隨即擴散到四肢百骸,那頭暈目眩的感覺減輕了不少,連掌心的劇痛似乎也緩和了一些。人參補氣固脫、回陽救逆的功效,在此刻展現得淋漓儘致。
這個發現,讓隊伍低迷的士氣振奮了一些。至少,他們這趟深山之行,並非全無收獲,他們救回了一條命,也驗證了人參神奇的藥效,這更堅定了曹大林搞參園的決心——隻要技術得當,即便是人工培育的園參,其藥用價值也足以造福鄉裡。
稍作休整後,隊伍繼續趕路。有了參須湯的藥力支撐,劉二愣子的狀態穩定了許多,曹大林自己也感覺好了些。但路途依舊艱難,尤其是對於抬著擔架的人來說。山路陡峭,荊棘叢生,每個人的體力都消耗巨大。
曹大林依舊堅持著自己行走,甚至多次替換抬擔架的人。他的腳步沉重,額頭上不斷滲出虛汗,臉色也越來越差。他知道自己是在硬撐,但他不能倒下。他是支書,是隊長,是大家的精神支柱。
在一次攀爬一個陡坡時,曹大林在後麵奮力托舉擔架,腳下突然一滑,整個人向後仰去,幸好被旁邊的吳炮手一把拉住。但他掌心的傷口再次崩裂,鮮血瞬間染紅了剛換上的乾淨布條,劇痛讓他眼前一黑,差點暈厥過去。
「曹支書!」
「大林!」
眾人驚呼,趕緊扶住他。
「我沒事……繼續走……」曹大林咬著牙,推開攙扶他的手,聲音虛弱卻不容置疑。他看了一眼擔架上擔憂地望著他的劉二愣子,努力擠出一個安撫的笑容。
這一刻,所有人都清晰地看到了曹大林的付出和堅持。他不是鐵打的,他也會受傷,也會虛弱,但他為了同伴,為了帶領大家安全返回,將所有的痛苦和疲憊都扛在了自己一個人的肩上。那種無聲的力量,比任何言語都更具感染力。
栓柱猛地抹了一把眼睛,和其他兩個後生一起,更加賣力地抬起擔架,腳步變得異常堅定。曹德海和吳炮手一左一右,默默地守護在曹大林身邊,隨時準備伸手攙扶。
隊伍的速度雖然緩慢,但意誌卻前所未有的凝聚。
日頭偏西時,他們終於走出了最艱險的原始林帶,來到了相對熟悉的山路。遠遠地,已經能看到草北屯方向升起的、象征人間煙火的淡淡炊煙。
希望就在眼前。
而此刻,曹大林幾乎已經是靠著意誌力在強撐。失血、中毒、勞累,讓他的身體達到了極限。他感覺雙腿像灌了鉛一樣沉重,每邁出一步都無比艱難,視線也開始模糊,耳畔嗡嗡作響。
但他依然挺直著脊梁,走在隊伍的最前麵,為歸家的人,指引著方向。
他的腦海中,反複回響著趙把頭在《參譜》扉頁寫下的那句話:「七兩為參,八兩為寶,見寶莫貪,留種養山。」或許,他這次「舍參」,救回的不僅是一條人命,更是草北屯人與山林和諧共處的未來,是那份比任何參寶都更加珍貴的、敬畏自然、守護傳承的「山心」。
當草北屯那熟悉的屋舍輪廓終於清晰地出現在視野中時,曹大林腳下一軟,再也支撐不住,向前倒去。
「曹支書!」
「大林!」
在眾人焦急的呼喊聲中,他陷入了昏迷。但在他失去意識的前一刻,嘴角似乎勾起了一抹極其微弱的、釋然的弧度。
他們,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