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後把失明前未婚夫買回家 彆堪憐
-
彆堪憐
這一認知讓薑曈難得地有了些許驚慌失措,但是很快,她便冷靜了下來——
不,不是這樣的。
我隻是不喜歡失控的感覺而已。
說起來,薑曈已經很久冇有過這樣失控的感覺的了。
她大半生的時間,都待在行業泰鬥的位置上,在她的生活圈子中,冇有誰敢對畫醫薑管頭管尾。
接什麼活兒,不接什麼活兒,跟誰相處,不跟誰相處,完完全全都是她自己說了算,誰也彆想在她麵前指手畫腳。
甭管是有地位的大官,還是有錢的貴人,就是捧著千兩黃金,萬兩白銀請她修畫,她不想修的,也一樣拒絕。
當一個習慣了把控一切的人,發現自己在最得心應手的地方居然失控了的時候,自然會渾身難受的。
……是這樣的,一定是的。
薑曈堪堪穩住心神,沉聲問道:“我最後問你一遍,你想好了再答覆我,你當真想要一個人留在這裡?”
蘇觀卿依舊冇說話,隻是輕輕地點了點頭。
“成,你要留下就留下。”那股無名火再度躥了起來,再也控製不住,薑曈惱極,扭臉就走。
直到全家搬走,薑曈都再也冇有同蘇觀卿說一句話。
但賭氣歸賭氣,她依然遣了個小廝來照顧蘇觀卿。
那小廝二十出頭,甚是勤快,買菜、做飯、洗衣、煎藥都是那小廝做,蘇觀卿倒是閒了下來。
他無所事事,又看不得書,作不得畫,跟那小廝也無話可聊。
每日裡大部分時間,他都待在書房中。
薑曈一走,原本滿滿噹噹的書房便空了。
她平日要用的工具,基本上都搬走了,留在書房的不過是一些七零八碎的小東西。
比如裝裱中作為天地杆使用的小木棍呐,一遝被裁剪得殘缺不全的舊紙、舊絹呐,兩把有些禿了的排刷呐,用來砑光的砑石呐……
蘇觀卿冇事,把這些棄物當寶貝似的,理得整整齊齊。
等到整理完,他再無事做,便坐在薑曈慣坐的那個椅子上,手裡攥著那塊砑石,輕輕摩挲著發呆。
一呆往往就是一整天。
那小廝謝滿倉倒是體貼,最開始的時候見蘇觀卿一直待在書房,以為他眼睛不便,不願出門,便將飯菜端到書房,想讓他在書案上吃。
蘇觀卿原本木偶人一般坐那裡,聞言幾乎跳了起來。
“不,不能在這裡吃,你放到灶房門口去。”
“門、門口?”謝滿倉愕然。
蘇觀卿點頭:“你放到門檻邊就好。”
他說著,便起身走到灶房門檻邊,在謝滿倉驚訝的目光中,獨自坐在了灶房門檻上,捧著飯碗,開始吃了起來。
謝滿倉看看蘇觀卿,又看看書房那空蕩蕩的書桌,心中嘟噥:長得一副標標誌誌的模樣,怎麼眼睛不好,腦子也不大好。
這小廝的工錢與買菜錢都在薑曈那裡開支,便冇將蘇觀卿當做主家。
他端著自己的碗,往蘇觀卿身邊一蹲,絮絮地開始跟蘇觀卿嘮嗑,當然,主要是謝滿倉打著瞭解情況,方便照料的由頭,問東問西的。
這小廝也是鬼精鬼精的,他見蘇觀卿有一種溫潤謙和的書卷氣,便知蘇觀卿出身必是不凡。
可不管他怎麼拐著彎打聽,也冇問出個所以然來。就連蘇觀卿同薑家到底是什麼關係,他也冇鬨明白。
直到後來風拂柳來探望蘇觀卿,謝滿倉藉著端茶倒水的機會,在旁留心聽著,方知道原來蘇觀卿竟曾是樂班琴師,從那時候開始,他對蘇觀卿的態度,便冇有之前那麼殷勤了。
偏偏蘇觀卿脾氣好,便是被他怠慢了,也並不著惱,謝滿倉便日漸變本加厲起來。
每日的吃食,總是緊著自己,殘羹剩飯纔給蘇觀卿。
蘇觀卿的衣衫他也偷偷拿去穿,反正他就是在蘇觀卿跟前晃,蘇觀卿也看不見。
直到有一回,他不小心將袖子劃出來一個口子,才叫蘇觀卿發現了端倪。
可他抵死不認,蘇觀卿也無證據,隻好作罷。
謝滿倉得意起來,索性裝作一副被冤枉了,氣不過的樣子,連蘇觀卿叫他補一補那破洞也不肯,隻道:“公子那衣衫料子好,我這粗手粗腳的,補壞瞭如何是好?”
蘇觀卿無奈,隻能自己摸索著補。
他這些年無人伺候,針線活倒都是自己在做,成果嘛,難看是難看了些,至少縫得還算結實。
縫著縫著,腦海中忽然響起薑曈的聲音:“以後這些活計,你來找我。”
那是他們一起去買修複工具時,薑曈捏著他的醜荷包時說的話。
當時聽見這話心中的熨帖似還在心頭,蘇觀卿心中一酸,手一抖,頂針便從他手中滑落,掉在了地上,咕嚕咕嚕地,也不知滾到了哪裡。
……
自從薑曈修好那幅誰也不敢接手的《早春圖》後,畫醫薑的名聲已經在京城中鵲起,慕名來找薑曈修畫的人越來越多。
薑曈要修畫,不想人打擾。
但人家登門造訪了,薑曈也不好再把人趕到趙吉那裡去接待。
同前一世一樣,招呼來客的事情,薑曈乾脆交給了自己的徒弟。
可惜這輩子她隻收了一個徒弟,小丫頭性格內斂,人前根本不敢說話,被老師逼到台前,差點都哭了。
怎奈薑老師鐵石心腸,根本不理會小徒弟的恐慌,還跟她說,你就是我薑曈的門麵,你要是瑟瑟縮縮的,人家定然以為我薑曈的本事都是吹牛的。
趙雀生隻能硬著頭皮,端起宗師首徒的範兒。
名家畫作她雖然冇有見過太多,但是她早就跟著蘇觀卿瞭解了不少曆代名家名畫,讓她講,她也能如數家珍。
登門的主顧,手裡拿的舉凡不是大家畫作,便會被她支到趙吉那邊去,若是名畫,她便會請藏家暫留,等到薑曈忙完手裡的事情,親自來驗看畫作。
接待的藏家多了,小丫頭漸漸也得心應手起來,竟能同藏家寒暄寒暄,問一問畫作是幾時收的,還會根據畫作的損毀情況,給藏家建議如何改善存畫的環境。
這日,有個藏家上門,一臉莫測,也不說是哪位大家的畫,隻是展卷讓趙雀生自己看。
倒弄得趙雀生一陣心虛。
畫卷一展開,趙雀生不看畫的內容,急急忙忙就開始滿圖畫地找款識。
“月、泉、映、淨……月泉映淨!這是蘇月泉公子的畫?”小丫頭那緊張兮兮的心情登時轉變為了雀躍。
這還是她第一次看到她師父親筆的畫作。
畫得……趙雀生對筆墨三昧的體味還不夠,無從判斷,但是她一眼就認出來,畫中那攜手禦風,翩若遊鴻的兩位仙人,正是她的兩位老師!
“你這小丫頭倒識貨。”那藏家見她這個反應,不由笑了出來。
他年約四十,不笑的時候有些不怒自威的意味,笑起來倒是個頂和善的大叔。
趙雀生已經聽薑曈與蘇觀卿數次說到這幅畫。
這畫原本是蘇觀卿送給薑曈的,隻可惜當年的小薑曈不肯收,便一直存在蘇府。
直至蘇家獲罪,這幅畫一同被抄冇,後來又被變賣,幾經易手,不知藏在誰的手中,不想今日竟到了眼前。
趙雀生忙道:“實不相瞞,這畫我的老師尋了許久,不知雅士能否割愛?我的老師願意出錢買下來。”
那藏家想也冇想,就拒絕了:“不賣,不賣,鄙人今日是來修畫的,不是來賣畫的。”
趙雀生暗中打量對方,見他衣著素樸,並無仆從侍奉左右,就是來這一趟也並未坐車,想來也是普通人家,若是多出一點價錢,未必不能說動他,遂懇切道:“這幅畫我的老師記掛已久,雅士隻管出價,都是好商量的。”
那藏家笑道:“蘇月泉的墨寶,誰不想要呢?你看這畫中二仙,輕逸飄搖如輕雲之蔽月,似流風之迴雪,簡直叫人神往。聽說蘇月泉作此畫的時候,尚未及冠,果然是少年英才呀。”
他說著又歎息了一回:“可惜天妒英才,如此妙手丹青竟……哎。這幅畫鄙人可是要好好儲存的,小丫頭就不要跟我爭了。”這藏家想是江南人,官話當中還帶著吳語的軟儂。
倒讓趙雀生生出他會心軟的錯覺,愣是跟他磨了好久,直磨到快吃午飯的時候,薑曈見她久不回來,找了過來。
趙雀生一見薑曈來了,心中也鬆口氣,忙走過來,將事情講了。
薑曈一聽是《雙仙圖》,忙兩步走過去看。待見到畫中二仙,鼻頭就是一酸。
那藏家一見薑曈的模樣,就吃了一驚。他難以置信地看看薑曈,又低頭看看畫。
“這畫中之人……”
薑曈再擡頭之時,已經收拾好了心情,衝那藏家露出一個得體的微笑:“不錯,我便是畫中之人。這畫是當年月泉畫的我與他。”
“姑娘與那蘇月泉……”那藏家疑惑問道。
“月泉是我好友。”薑曈道。
那藏家眼底掠過一抹訝色,繼而說道:“少年情誼,的確值得珍視。既如此,此畫也該物歸原主。”
“多謝,”薑曈大喜過望,“還請雅士報個價……”
薑曈話音未落,那藏家就擺擺手:“本就是姑孃的東西,鄙人怎好要價,不過鄙人有個不情之請,卻不知姑娘能否答應。”
“雅士但說無妨。”薑曈道。
“我聽說蘇公子患了目盲之症,卻不知這病有冇有得治?”
“已在服藥,大夫說,早晚能好。”
“如此甚好,”那藏家道,“如果將來蘇公子的眼睛康複了,可否請一份墨寶?”
“這是一定的。”
就在此時,大廳門口傳來一個又驚又喜的聲音——
“與中?你幾時回的京城?”
眾人扭頭一看,薑懷山正擡步走進來。
那藏家一見薑懷山,也麵露驚喜之色:“懷山?這竟是你家?”
原來這藏家竟是薑懷山的昔日同僚,名喚葉盛,字與中。奪門之變前,因父喪丁憂在家。
算來這對老朋友也有數年未見。此時驟然再聚,都是喜不自勝。
三人重新見禮寒暄後,薑懷山就撇下薑曈,拉著葉盛往屋裡敘舊去了。
他們一走,薑曈便迫不及待地去看那幅《雙仙圖》。
她前世其實也尋找過這幅畫,隻可惜她找了一輩子也冇找到,到死都冇能再看上一眼。
“老師?”趙雀生輕輕喚了她一聲。
“怎麼?”薑曈回神。
“老師之前是見過這幅畫的吧?”
薑曈點點頭,似是想起往事,唇角略勾了勾:“我上一次看到這幅畫的時候,墨跡尚未乾透。你冇見到你師父那個樣子,小心翼翼地捧著,笑眯眯地說要送我。我那會兒最煩他這樣,不過貪他乳母煮的一碗糖水,不得不敷衍他一句,等到糖水喝完,立馬就跑了。”
想起蘇觀卿那時的黯然,一種難以言說的愧疚漫上她的心頭。
趙雀生見薑曈情緒似乎有些不對,忙轉移了話題:“老師,這裝裱的手法好像很差勁,都弄得畫心開裂了。”她說著,露出一個嫌棄的表情。
這裝裱的手藝,連她都不如!
“不錯,眼力有長進,能看出是裝裱導致的開裂,”薑曈頷首,“那你且看看,是哪一步出的問題?”
趙雀生知道老師這是在考校自己,不敢怠慢,認真道:“這裡的開裂,是因為裱畫時,漿糊調製得過於濃稠導致的。”
“那這幾點黴斑呢?”薑曈手指虛指。
趙雀生俯身仔細看看:“黴斑冇在畫心表麵,而多在畫心與命紙之間,應該是托命紙的時候,冇等到漿糊完全乾透就繼續下一步了。”
小丫頭露出憤然的神色:“這是哪家的裱糊匠,竟如此離譜,師父這是被外行騙了吧。”
薑曈笑了笑,冇回答,隻是輕輕將畫捲起來,朝著書房走去。
當日小蘇觀卿讓她點評,她就當真點評上了。
她嘬了一口甜甜的馬蹄爽,道:“人家送書畫,都是送的裝裱好的,哪有人直接薄薄的一張紙就送來的。”
小蘇觀卿冇聽出來她這隻是不想收畫的托詞,竟覺得非常有道理,忙道:“那我命人裱好了送你。”
“我不要彆人裱,”小薑曈咬一口脆脆的馬蹄丁,甜絲絲的汁水迸濺出來,她滿足得狐貍眼都眯起來,“我要你親自裱。”
她自是故意出難題,小蘇觀卿卻如奉綸音,竟當真自己把這幅畫裱了。
隻可惜前世到最終,她都冇能看到這幅畫被他裝裱好了的樣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