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再續前緣 第3章
-我盯著那張五十塊,鹹菜湯的濕漬已經乾了大半,邊角捲起來,像被火燎過。褲兜裡還有飯卡,捏著能聽見塑料摩擦的脆響。剛纔在走廊跟那個運動鞋男生說完話,我冇回教室,而是繞到後排空座坐下。數學作業攤開,筆尖停在tan(θ/2)那個式子上,其實我根本冇算題。
我在等劉二狗。
這傢夥最近總在晚自習溜出教室,懷裡揣點小玩意兒,轉一圈回來就能多幾張紅票子。前兩天他還拿個銅戒指唬人說是古墓出土,賣了八十。我知道他手裡有貨——關鍵是,有冇有我認得的貨。
走廊儘頭傳來拖遝的腳步聲,校服鬆垮地掛在肩上,一邊褲腿高一邊低,典型的劉二狗走路姿勢。他右手插兜,左手拎著個皺巴巴的塑料袋,裡麵鼓起一塊。
就是現在。
我起身攔在他麵前,課桌擋了半邊身,不讓他退。他一愣,眉頭立馬皺成疙瘩:“乾嘛?收保護費啊?”
“你袋子裡那塊玉佩,”我聲音壓低,“明代嘉靖年間的纏枝蓮紋,沁色灰綠,雕工還行,但玉質發乾,油性不夠。你說值五百?太狠了。”
他眼神猛地一縮,腳步頓住,手從褲兜裡抽出來一半又塞回去。塑料袋被他攥緊了,發出刺啦一聲。
“你懂這個?”他眯眼打量我。
“我不但懂,我還知道你這東西不是學校後門老張頭那兒收的舊貨鋪來的。”我往前半步,“也不是城隍廟早市的地攤貨——那邊賣的都是機雕仿品,你這塊手工痕明顯,刀口深淺不一,是個人手刻的。問題是,真和田籽料不會這麼澀,你這頂多是青海料冒充的。”
他嘴唇動了動,冇說話。
我把飯卡拍在旁邊桌上,連同那張五十塊一起推過去:“三百八,全在這兒。你要覺得虧,咱們拉倒。但我隻想問一句——這東西,是不是從夜市一個獨眼老頭手裡拿到的?”
他整個人僵了一下。
“你怎麼知道……”
話出口就後悔了,他自己都聽出來了,趕緊閉嘴,左右看了眼教室外冇人,才壓低嗓門:“你到底誰啊?怎麼連這都知道?”
“我不重要。”我把飯卡往前再推半寸,“你賣不賣?不賣我就去找彆人問來源。”
他咬了咬後槽牙,忽然冷笑:“行啊,你還跟我談條件?你以為你是收古董的專家?”
“我不是專家。”我盯著他,“我是唯一一個能看出來你這玉佩背麵第三片葉子缺了個角的人。那不是磨損,是原石裂過,雕刻時避開了。這種細節,除非上手看十分鐘以上,不然根本發現不了。你敢說你冇仔細瞧過?”
他臉色變了。
那是我剛纔透過塑料袋縫隙看到的。現在說出來,等於告訴他——我不僅識貨,還看得比他細。
沉默幾秒,他終於鬆口:“二百五,最低了。這卡裡剩多少?”
“兩百七十六。”我直接說,“加上現金,三百二十六。你要嫌少,我現在就去告訴王胖子,你手裡有‘來路不明的好東西’。”
王胖子雖然被轟走了,但還在校外混,專收學生手裡倒騰的小物件。劉二狗要是被盯上,以後彆想在校內做生意。
他瞪我一眼,最終還是把塑料袋遞過來:“算你狠。拿走。”
我接過袋子,手指迅速摸過玉佩表麵。紋路走向、葉片弧度、蓮花中心的陰線深淺……全都對得上。三年後拍賣圖錄裡的那塊,幾乎一模一樣。唯一的區彆是照片裡那塊包漿更潤,而這塊剛出土不久,還帶著土氣。
“誰給你的?”我問。
“一個老頭。”他靠在牆邊,語氣恢複了些底氣,“獨眼,在城隍廟後街拐角擺攤。隻晚上九點後出攤,三天後就撤了,說要回老家。”
“具體位置?”
“過了燒餅攤右轉,電線杆底下。穿件灰布褂子,臉歪一邊,看著嚇人。”
我點頭,把玉佩塞進校服內袋,貼著胸口放好。涼絲絲的,壓在心跳上麵。
“這事彆跟彆人提。”我說,“尤其是彆說是賣給我的。”
“你怕啥?難不成這東西真是偷的?”他笑了一聲。
我冇接話,轉身往座位走。剛坐下,就聽見他在背後嘀咕:“三百塊買塊假玉……腦子有病吧。”
我冇理他。
翻開草稿紙,背麵空白處,我用鉛筆輕輕寫下五個字:城隍廟後街。
筆跡很淡,擦一下就能抹掉。但我知道,這三個字今晚不能留在紙上。
晚自習鈴響了,頭頂的日光燈嗡嗡啟動,照得桌麵泛白。我低頭開始抄作業,右手寫語文,左手悄悄把那張紙撕下來,揉成一團,塞進筆袋夾層。
前排有人回頭:“李哲,借支筆不?”
“自己找。”我冇抬頭。
他訕訕地縮回去。
其實我筆袋裡有三支筆,一支冇水,一支斷芯,剩下那支是我媽從單位帶回來的促銷贈品,寫著“移動通訊,暢享未來”。這話現在聽著像諷刺——我家連手機費都快交不起了。
但我冇工夫感慨。
腦子裡過的是明天早上的事。醫院八點開門,我爸七點半做檢查,我媽六點就得起床做飯送飯盒。我要趕在她出門前攔住她,不能讓她一個人扛著所有壓力去醫院。
而這塊玉佩,可能是第一根能撬動局麵的槓桿。
隻要它真是我想的那塊。
下課鈴響,教室亂起來。書本合攏聲、椅子拖地聲、有人喊“作業借我抄五分鐘”,亂糟糟一片。我慢慢收拾書包,動作不急。等到人都走得差不多了,我才站起身,順手把後排燈關了。
走廊燈光昏黃,照在瓷磚地上像潑了一層陳油。
我走出教室,鑰匙串在手裡晃了一下,叮噹輕響。校服口袋裡的玉佩貼著肋骨,一直冇熱起來。
走到樓梯口,我停下,摸出手機看了眼時間:19:47。
還早。
我掏出筆袋,抽出那張揉皺的紙團,展開,對著牆上的應急燈看了看。
五個字還在。
我重新把它折小,塞進數學課本第38頁——正好夾在一道立體幾何題中間。那題講的是三棱錐體積計算,全市平均得分2.7分,明天模擬考最後一題就長這樣。
我記住了突破口。
也記住了地址。
抬腳往下走,腳步平穩。二樓轉角處碰上值班老師,他衝我點點頭,我也嗯了一聲。
出了教學樓,風有點涼。
我拉了拉校服拉鍊,手插進兜裡,指尖碰到玉佩邊緣。
它還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