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從72年知青開始 第208章 逆天改命
蘇淮套話的時間裡,孫統萬正忙著給自己的大姑、表弟端茶倒水。
蘇淮走進屋來,一把拉住這位比自己大了八歲的表哥,張嘴就說,“哥,現在不是喝水說閒話的時候,我妗子呢?我會看病,我先給我妗子瞧瞧。”
孫統萬雖然不太相信自己的表弟,但畢竟表弟也是好心,他沒法拒絕。更何況大姑都來了,瞧瞧自己母親的病情,也是應當應分的。
此時孫氏才知道,自己的嫂子病了。
她沒等侄子招呼,一頭就鑽進了裡屋。蘇淮也隨著母親進到裡屋來。
裡屋昏暗,蘇淮仍然一眼就看出了妗子的病情。他不由地吸了一口寒氣,腿肚子也有點哆嗦。
“大哥,大哥,趕緊找車。咱哥倆趕緊送我妗子去醫院。”
“大淮,這就不用了吧。一點兒小病,躺躺就好。”孫統萬滿臉都是難色。
“你糊塗。趕緊的,再晚一晚,說不定……”後麵不忍的話,蘇淮沒說出口。
“大淮,你真瞧出來什麼了?你妗子到底得的什麼病?”孫氏看到嫂子咬牙切齒的模樣,誤以為這是嫂子痛得受不了。
她是不知道,這明顯就是麵部肌肉痙攣,造成的咬肌僵硬。
“大哥,我問你,我妗子這樣幾天了?是不是乾活的時候,身上被割傷了?”蘇淮沒有回答母親,而是焦急地問著表哥。
“大淮,不會真有事兒吧。”孫統萬仍然含糊著。
“你快回答我的話呀。回頭要是出了大事兒,你就是大不孝!你快說!”蘇淮真急眼了,聲音又高又硬。
“我娘這樣三四天了。前幾天去割羊草,說是割到了手。”孫統萬見蘇淮麵色不豫,他不也再怠慢,趕緊把實情說了出來。
蘇淮聽完之後,趕緊走到妗子的床前,伸手就去摸老人的後背。感覺到後背很硬之後,蘇淮更加確認自己的診斷。於是蘇淮又催促著自己的表哥。
“大哥,快去醫院。”
“可……可……”
“可什麼可。有難處就說!”
“家裡沒什麼錢了。”孫統萬是咬著牙說出這句話的。話裡帶著無奈,帶著羞愧。
“去備車,錢我有。快!”
孫統萬不敢再怠慢,急忙去大隊上借來板車,推進了院子裡。他的媳婦也趕緊拿出家裡的被褥,鋪在板車上。
蘇淮雙手一用力,就把自己的舅媽抱在了懷裡,快步把她放在車上。
蘇淮雙手拉著車就要朝著外麵走,走之前還不忘了回頭叮囑母親,“媽,你就在這等著我們。搞不好今天走不了。”
“你們快去吧。”孫氏催著兒子。
還沒有出門,就見孫守山急急忙忙趕回來。他手裡還拿著一個灰乎乎的小紙包。一見蘇淮來了,而且還是這個架式,他不明所以。
“大淮來了,你們這是要去哪兒?”
“大舅,我妗子得了破傷風。得趕緊去醫院,再晚上一晚,人就不好說了。大哥,咱趕緊走!”沒時間客套,蘇淮一邊拉著車,一邊和自己的大舅說了兩句。
————
縣城醫院離孫家莊有近二十裡路,蘇淮和表哥緊趕慢趕,也拉了三個多小時。
醫生稍微檢查了一下,就趕緊把病人送進了搶救室。
坐在搶救室外麵,蘇淮這才得空擦擦頭上的汗。
“大淮,我娘沒事了吧。”孫統萬現在心亂得很,把自己的表弟當成了主心骨。
“大哥,今天也就是我們來巧了。要不然……可能等不了一個禮拜,你……你就沒娘了。”
“啊?!”
“你也真是糊塗。我妗子都這樣了,你們也不知道送她來醫院看看。就知道在家裡躺著,這樣的病能躺好?沒錢就先找大隊支呀,還不上就去城裡找你姑,找我。我們就算再難,看病的錢還是能湊出來的……”
蘇淮現在對自己的這個大表哥,滿是埋怨。他知道農村人苦,也知道農村人大病死、小病挨這一事實。可這畢竟是自己的至親,他於心不忍。
“村裡人不都是這樣嘛。現在還沒到年底,家裡哪有餘錢來瞧病。到隊裡支錢,那就更不敢了。誰知道明年是個什麼樣,搞不好幾年都還不上。再說我娘她也不願意瞧病。咱們鄉下人不經常手上腿上割口子,按點鍋底灰,也就沒事了。沒想到我娘這次……”
聽著老實巴交的表哥,懦懦地說著實情,蘇淮徹底無語。他現在不是對自己的表哥無語,而是對這個時代悲哀。像表哥這樣的人,天下休止千萬。
他們也想看病呀,可是條件不允許呀。各種條件致使他們不敢進醫院,不願意進醫院。
而這種想法的影響,一直要到新世紀。思維的慣性,任何外力都無法輕易改變。
想到這裡,蘇淮從兜裡掏出來一小遝錢,塞進了表哥的手裡。
“大哥,這些錢你拿著。”
“乾啥,你這是乾啥。我怎麼能要你的錢。”孫統萬像絕大多數的農民一樣,樸實裡帶著執拗。他肯定不會接受表弟沒來由地給錢。
“這些錢不是給你過日子的。是讓你自己留好,家裡人萬一有個小病小災什麼的,趕緊來醫院。彆再拖著了。錢是什麼?錢是王八蛋。你是想留人還是留錢?我給你你就拿著,至少我有手藝,來錢快一點兒。”
蘇淮給的是看病備用金,話也講得很明瞭,但孫統萬還是一再拒絕。最後蘇淮狠狠地放了些狠話,孫統萬才把錢揣進了懷裡。
“大淮,我娘現在應該沒事了吧。”
“不好說。可能得在醫院裡住上十天半個月。如果縣醫院沒辦法的話,咱們還得去市裡麵的醫院。”
“啊?!”
弟兄倆又在門外守了一個多小時,病人的結果還沒有出來,孫守山和孫氏已經趕了過來。
在瞭解了病情之後,這兄妹二人都傻了。一個坐在椅子上發呆,另一個蹲在地上發呆。
————
又等了一個小時,纔有一個醫生從搶救室裡走了出來。
孫守山、孫統萬趕緊問著病情。
“你們怎麼搞的,早就該來醫院。”醫生上來就是埋怨。
“大夫,我娘現在怎麼樣了?”
“我們做了些處理,可是……你們要是有條件的話,還是送市裡麵的大醫院吧。”
“啊?!”孫家爺倆同時驚呼了一聲。
蘇淮不再猶豫,立馬上前對醫生說道:“好,我們現在就送市裡的醫院。”
然後蘇淮又吩咐自己的表哥去拉板車,他心裡已經做好了準備,要和表哥一起拉著舅媽去市裡。這年頭一個縣城,連汽車都沒有幾輛,哪有什麼異地救護車,有的隻是自己的腳底板。
————
在孫家吃了頓下午飯,然後一行四人,拉著板車,推著自行車,朝著市裡出發。
近百裡路,一行人走了十多個小時。等他們把人送進醫院,早就天光大亮。
人累還在其次,心焦才折磨人。而孫家爺倆,看著蘇淮大把大把地付著醫藥費。他們的心裡更不好受。
如果蘇淮要是姓孫的話,那麼他們的心裡還能接受一下,畢竟一筆寫不出兩個姓。可這是外甥掏錢,在給自家人看病。照著他們那傳統的觀念,這已經很丟人了。
蘇淮纔不管你們那麼多,看到舅媽的病情穩定了之後,他才陪著大舅回自己家裡去休息。然後又操持著給表哥、舅媽送飯……
一個中秋節,不僅孫家人沒過好節,就連蘇家人也沒怎麼過。
不過救了人命,一切也就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