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_校花真是我女朋友 第142章 家宴
曉英酒樓。
今天的小酒樓格外安靜。
晚餐時段隻接待了一波客人,就早早地打了烊。
廚房裡,熱氣氤氳。
穆桂英圍著圍裙,正親自掌勺燉著排骨,
鍋裡咕嘟咕嘟地冒著香氣,整個廚房都溢著溫暖的肉香。
外頭,阿娟在擦桌收拾;
水池邊,老周低頭在洗碗,嘴裡還嘟囔著:
“今天什麼日子啊,還特意喊周嶼回來吃飯?家裡誰生日了嗎?”
穆桂英沒吭聲,抬手輕輕掀開鍋蓋一角,
香氣撲鼻,她用勺子舀了一口嘗了嘗,滿意地點點頭。
然後頭也不回地回了一句:
“就不能是我忽然想給兒子做頓好的?”
她頓了頓,又補了一句:
“錢是掙不完的……你碗洗好了就把番茄炒蛋先端出去。”
“還沒洗完呢,催什麼催。”老周不耐煩地回了一句。
穆桂英一隻手揉了揉痠痛的腰,嘴上接著道:
“今天你那個大姐又給我打電話了,說什麼讓幫她曬點梅乾菜。”
老周嘴角一撇:“......她就喜歡使喚你乾活,乾嘛搭理她?”
他也頓了頓,又補了一句:“你要不去歇歇,排骨我盯著。”
穆桂英語氣不疾不徐:“這都沒什麼,習慣了。
就是她今天又唸叨她那小兒子,說在師大附中考進了年級前一百,
說得眉飛色舞的,還故意提了好幾次咱們小嶼上次分班考試的事。
明裡暗裡拐著彎兒說什麼‘厚積薄發’、‘潛龍在淵’……
哎呀,我沒讀過幾個書,說不來那些詞,
但聽著真叫人不舒服。”
她頓了頓,又道:
“以前我們小嶼在課改班的時候,
她兒子還在擦線上師大附中,
咱也沒拿這事去她麵前顯擺過吧?”
“你倒是脾氣好。”老週一邊刷碗一邊嘀咕,“我姐姐說話那麼難聽,你也不吭聲。要是我,早罵回去了。”
“你說你啊,天天對我暴脾氣。對我姐姐,忍氣吞聲乾什麼?她就是看你好欺負!”
“我罵她乾嘛?”穆桂英沒好氣道:
“你又不是不知道她性子,
說不定以後小嶼大學畢業了,還得靠你大姐夫幫忙安排個單位呢。”
每個家庭裡,大概都有那麼一個混得最好的親戚。
在周家,老周這一輩一女四男,
混得最好的就是他那個大姐。
年輕時嫁了個潛力股,
這些年步步高昇,前幾年剛提了“副處”。
老週一聽這話,火就上來了:
“我兒子需要她安排工作?笑話!”
穆桂英翻炒著鍋裡的菜,也沒忍住懟了回去:
“你說你,人一天天的,自己沒出息,
還看不起這個,看不起那個。
要是當年大姐夫給你安排進個單位,也不至於現在這樣吧?
非要自己考,考到現在天天在家拖地,有什麼用?”
“我有什麼用?他那個虛職沒實權的,又能安排什麼?”老周梗著脖子反駁,
“至少我不用像二哥三哥一樣,逢年過節給她家遞禮送茶。
在她麵前唯唯諾諾,永遠抬不起頭。
我堂堂正正靠自己,坦坦蕩蕩做事。
憑本事做人,憑本事吃飯!
我兒子也一樣!”
穆桂英哼了一聲:“能求人也是本事了。”
這邊廚房裡“刀光劍影”剛起,
門口那頭,“哢噠”一聲忽然響起。
門被推開,晚風帶著街頭的煙火味跟著灌了進來。
“我回來了。”
周嶼背著書包走進來,聲音不大,語氣也不急,
聽不出喜怒。
老兩口隔著廚房門互瞪了一眼,
眼神裡交流著一個共識:暫時休戰。
不過對於像他們這樣,隔三差五就抬幾句杠的夫妻來說,
所謂“休戰”其實也不需要儀式感,翻篇往往就在呼吸之間。
穆桂英立馬從廚房探出頭來,聲音裡透著幾分急切:
“餓了吧?快洗手,就差個排骨了。其他菜都好了,你們先吃。”
一邊說著,手上沒停,
還回頭招呼老周:“還愣著乾嘛?菜都端出去!”
老周嘴上嘀咕:“來了來了……”
手上動作麻利,抹乾淨手,拎起菜盤朝飯桌走去。
飯桌上熱氣蒸騰,香味氤氳。
廚房的煙火、父母的爭吵、和這句“我回來了”,
都像是這個家的日常:吵歸吵,飯終究還是要坐下來一起吃的。
周嶼放下書包,說:“還是等媽媽一起吧。”
清清淡淡一句話,讓廚房門口的穆桂英愣了愣。
其實,從小到大,家裡吃飯的場景幾乎都是這樣——
最辛苦的媽媽,還在廚房忙前忙後,
鍋裡燉湯,爐上熱菜,圍裙都沒解,
飯桌前卻已經筷子碰碗、香氣四溢。
那時候他還小,大人說什麼是什麼,隻覺得理所當然,
做飯的媽媽總說“你們先吃就是!”
媽媽也總像是不在意的樣子。
但長大以後,周嶼越來越覺得,這其實不妥。
也沒有對錯。
隻是這不應該成為習慣。
雖然他從小就是在那樣的氛圍裡長大的,
可經曆過社會,也和不同的人一起生活之後,
他慢慢有了自己的價值觀:什麼是真正的體貼,什麼是被忽視的尊重。
也許將來有一天,
周嶼會這樣告訴自己的孩子:“飯,一定要等做飯的人一起吃。這是最基本的尊重。”
穆桂英愣了愣,回頭看了他一眼:“彆啊!等下菜都涼了。”
“沒事的,不差這一會兒”周嶼笑道。
穆桂英沒再看他,隻是低著頭,鍋鏟在鍋裡一圈一圈地翻著。
小聲叨叨了一句:“等我乾嘛呢......”
十幾分鐘後。
飯菜都上桌了,鍋蓋也掀了,油煙散去。
一家人終於圍坐在桌邊,熱氣升騰,燈光溫暖。
穆桂英依舊給周嶼盛了滿滿當當的一碗“冒尖”飯,和小山似得。
一邊還嘟囔著:“都說了彆等我啦......”
桌上,是排骨、番茄炒蛋,還有那碗燉了兩個小時的湯。
看得人食慾大開。
但周嶼沒急著動筷子。
他從椅子上站起來,彎腰從書包裡抽出一份檔案袋,
先是拿出一張本次月考的成績單,
是學校統一發的,列著各科分數、總分和年級排名。
然後,他又從檔案袋裡拿出了兩張彩打圖片,
一張是總分“天榜”,另一張是單科的“天榜”。
這兩張,學校是不發的,
但他特意跑去列印店彩打了一份。
倒不是為了浮誇顯擺,
隻是他知道爸媽喜歡這種紙質的儀式感。
從小到大,他的每一張獎狀、每一個證書,
老周和穆桂英都收得比戶口本還認真。
哪怕是幼兒園的“好孩子”獎狀、那種人人都有的,
都整整齊齊地裱好,壓在塑封袋裡,
放在床頭櫃的抽屜裡,和結婚證、房產證放在一起。
父母,大概是這世上唯一會無條件、無理由,永遠為你驕傲的人。
哪怕你隻是拿了個安慰獎,
哪怕你隻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人,
在他們眼裡——
你,就是全世界最棒的孩子。
周嶼自己倒是從來不在意這些,
獎狀丟了、證書褶了,他都無所謂。
可每次都是老周默默撿回來,撫平摺痕,小心裝好。
後來他問過,為什麼不貼出來?
老周隻說了一句:
“貼出來了,搬家的時候不好拆,折了就不好看了。收起來,偶爾拿出來看看,也蠻好的呀。”
事實上。
老兩口還真的會時不時拿出來翻翻。
尤其是後來,周嶼去上了大學,
一年在家待不了幾天,
整個家都安靜得像封存了的舊磁帶。
他們便時不時翻出那些相簿、獎狀、證書,
一頁頁地看,像是在重溫一場怎麼都不會看膩的老電影。
彷彿,隻要看著這些,
兒子就還在身邊,還沒長大,還沒離開。
當然,這些事,周嶼是不知道的。
他隻是有一次偶然的下午,
穆桂英叫他幫忙清手機記憶體,說是“老提醒空間不足”。
周嶼皺眉,說:“那我給你換個新手機,配置更好,記憶體更大。你這手機也用好幾年了。”
穆桂英卻死活不同意,說這手機她用習慣了,換了反而不會用。
無奈之下,周嶼隻好一點點排查,
刪軟體、清快取、清相簿。
然後,在老媽的相簿裡,
他看到了一整屏、密密麻麻的照片。
每一張幾乎都差不多。
都是他小時候的照片,和一張張獎狀一起被擺在床上、茶幾上、地板上,
整整齊齊,拍得格外認真,
像是生怕漏掉了哪一張,或是沒拍清楚字。
獎狀、證書、畫畫比賽的安慰獎、幼兒園的“好孩子”……
全都有。
也許。
很多的媽媽一生都沒有收藏過珠寶首飾,但卻用心收藏了孩子每一刻的成長。
那一刻,周嶼沒有說話。
隻是盯著螢幕有些出神。
然後,小心翼翼地刪了很久很久。
所以這次,高中的第一次年級第一,
周嶼特意去圖文店彩打了兩張榜單。
對他來說是成績,
對父母來說,是一份獨一無二的珍藏。
周嶼將三張紙遞過去,笑嘻嘻道:“爸、媽,這次我考第一了!”
“年級第一是我。數學第一也是我!”
老周愣了愣。
穆桂英已經放下筷子,一把拿起那張天榜,
眼神一晃不晃地盯著“總分第一”的位置,
然後,那笑意就像水墨暈開一樣,止不住地漾上來。
“哈?我兒子考第一啦?!”
她瞪大眼睛確認了一遍,接著就忍不住大笑出聲——
“哈哈哈!我兒子考第一啦!!”
“老周這麼木、這麼軸,但他兒子考第一啦!!”
換做平時,老周高低要和穆桂英抬上幾句。
但現在,他是真開心啊。
臉上的笑意怎麼也藏不住,
笑得眼角全是褶子,連耳根子都泛著紅光。
“第一啊……要是能保持,豈不是能上清北了?”老周感慨著說。
“嗯。”周嶼點點頭,語氣卻很冷靜,
“不過這次情況特殊,題目偏難,不能完全代表高考水平。”
穆桂英倒是一點也不在意,眼睛還亮著呢:
“哎呀,要是你大姑晚一天打電話來就好了!我高低得駁她兩句!”
“我大姑又怎麼了?”周嶼好笑地問。
穆桂英擺擺手,說:“沒事沒事!沒關係,反正最近她天天給我打電話,我有的是機會告訴她!”
臉上那點壓不住的小得意卻快要溢位來。
老周接過話茬:“還不是老毛病——讓你媽幫她做這做那,
嘴上還得順便炫耀一通她家那年級一百名開外的小兒子。”
“不是我說什麼,她那小兒子,門門課都在外頭找老師一對一補習。”
“簡直是靠花錢補課堆上來的,時間久了,這孩子也受不了的。”
老周頓了頓,又問:“話說回來,師大附中年級前一百能上什麼學校啊?”
“一百名的話,211應該是穩的。”周嶼說。
然後他又想了想。
和自己同一年出生的表弟後來考去哪兒了?
印象裡當年是考的很不理想,還沒有開學就去高四報道了。
後來第二年考去哪兒周嶼也沒留意了。
反正,還不如第一年考的好,更彆提和周嶼比了。
老周點點頭,又看了兒子一眼,語氣認真了幾分:
“那你可得好好保持,考就考最好的學校,衝衝清北,給自己爭口氣。”
“我們家,誰都不靠。”
周嶼看著父母,笑了笑,點點頭:“我會儘力的。”
穆桂英卻在一旁嘟囔起來了:“首都那可太遠了,而且又冷得很。”
她放下成績單,皺著眉頭道:“我聽說北方冬天都零下十幾度,
小嶼去了哪能受得了?從小在南方長大的孩子,凍都凍壞了。”
“咱們這雖不說四季分明,但冬天最多也就穿件羽絨服,到那邊要是手都伸不出來可怎麼辦?”
說著說著,眼裡竟透出幾分心疼。
老周笑了一聲:“那你還想讓他考個好大學,就得挑地方暖和的?”
穆桂英瞪了他一眼:“那你捨得你兒子去挨凍啊?我覺得臨安讀讀大學,也蠻好的嘛。再遠點,魔都也不錯的。”
“嗐,我不想和你這個沒文化的女人說話了!清北和其他學校,哪能一樣啊!
彆說零下十幾度,你讓我去西伯利亞種幾年土豆回來再上清北,我都樂意!”老周嘖了一聲,端起碗嘟囔。
“是是是,你大學生,你最有文化了。”穆桂英反駁:“你有本事就彆吃沒文化的人做的飯。”
“骨氣呢?你不是最講究骨氣了?”
周嶼默默低頭吃飯,嘴角卻止不住地笑。
這一場家宴。
依舊是以老兩口的吵吵鬨鬨作結。
但鍋裡的湯還熱,桌上的菜還香,也沒有人會離席。
......
......
ps:這一章大概4200字,今日一共更6368左右的樣子。謝謝大家,明天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