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重振大明 第811章 海權優先
-
迎著皇帝的目光,劉遵憲信心滿滿道:
“大寧之戰以後,大明和建虜的形勢,已經發生逆轉。”
“此前,遼東兵馬在野戰中難以取勝,故而隻能守城。”
“但是大寧之戰,表明裝備新式火器的大明軍隊,能夠輕易擊敗建虜。”
“臣以為建虜平定,不過時間問題。”
這話聽得朱由檢點了點頭,認同劉遵憲的判斷。
事實上,就是因為有了這個認識,朱由檢才答應英國公攻略安南。
劉遵憲能有這個見地,說明他在邊防部長上是合格的,稱得上乾練之臣。
想著劉遵憲上任後恪儘職守,朱由檢讚賞道:
“卿有這個見識,邊防部長是合格的。”
“大明的邊防交給你,朕是十分安心!”
對劉遵憲不吝誇讚,鼓勵他再接再礪。
群臣聽到這番話,對劉遵憲儘皆刮目相看。冇想到這個平時不怎麼顯山露水的邊防部長,此時出了這麼大臉。
劉遵憲心裡也極為高興,更覺得當今皇帝是位明君。他之所以謀求起複,本就是為了立功謀個爵位,如今更極力表現道:
“新軍野戰能勝,就可以尋求建虜決戰。”
“大寧之戰的時候,建虜在草原上,被他們逃了出去。”
“但是如果朝廷大軍按楊參謀長的十麵張網合圍,建虜在遼東就無路可逃了。”
“到時一鼓作氣,定能擊敗建虜大軍。”
這個策略,是參謀部戰略的延伸,樞密院的大臣都是讚同的。
不過朱由檢聽到之後,卻總感覺有些熟悉。
他思索大明和建虜的戰鬥,猛然想到了薩爾滸之戰,皺眉道:
“十麵張網是防禦封鎖策略,把它轉為進攻,能適合嗎?”
“當年楊鎬兵分四路,可是被建虜集中兵力,一路一路擊敗。”
“如果大明分進合擊,建虜會不會重施故伎?”
這個問題,劉遵憲是想過的。但他冇有自己表現,而是把舞台讓給了楊嗣昌。
畢竟誰都知道,楊嗣昌纔是皇帝著意培養的人。他在樞密院的發言權,僅次於袁可立一人。
此時,楊嗣昌就信心滿滿地道:
“陛下,當年薩爾滸兵敗,是因為大明太過輕敵。”
“如今則已不然,各軍都知道謹慎。”
“隻要如同宣大兵馬那樣安營紮寨,建虜縱然集中兵力,一時間也攻不下來。”
“其他各軍在接到訊息後快速合圍,說不定還能把建虜留下來。”
“所以臣以為十麵張網不但可以用於防禦,進攻同樣適宜。”
向皇帝詳細解釋了十麵張網在進攻中的用法,以及參謀部做出的預案。
這份方案,把各軍的兵力、相互間的距離、通訊方式、營寨搭建等等,全部考慮到了,讓朱由檢非常滿意。
認識到參謀部已經越來越合格,朱由檢很是讚賞地道: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楊卿準備的好啊!”
“這十麵張網之策,就是新時代的十麵埋伏。”
“建虜再是能打,也要被楊卿困死。”
“這份方案朕準了,以後作戰時看著辦!”
批準了楊嗣昌的十麵張網方略,讓樞密院為執行這個策略做準備。
如果將來還有其他方略,同樣也可以提出來。
群臣羨慕地看著楊嗣昌,知道這個策略若是執行,他必然是平定建虜功勞最大的人之一。
劉遵憲對這個後輩同樣極為羨慕,但是他知道作戰方略不是自己的責任,作為邊防部長的他補充道:
“以十麵張網之策對付建虜,至少需要十萬新軍。”
“臣以為可抽調五萬邊軍精銳進京,把他們編練成新軍。”
“如此五萬新軍,再加上遼東各軍,足以把建虜完全困在裡麵。”
“隻需幾次大戰,建虜在其中就必然覆滅。”
“如此遼東平定,就能夠承載千萬移民。”
詳細闡述了自己的方略,認為邊軍的重要性,絕不亞於海軍。
朱由檢微笑著點了點頭,像是認同劉遵憲的說法。
但他很快轉移話題道:
“五萬新軍,單是兵器就至少需要百萬兩銀子。”
“算上他們需要的餉銀,軍費就更多了。”
“如果能把遼餉用於編練新軍還好,可惜現在遼東那邊不願意。”
“卿有什麼辦法,解決這個費?”
劉遵憲聞言張了張嘴巴,一時也不知道如何解決。
他想說扣點遼東的餉銀練新軍,但是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幾個月前,朝廷要裁減遼東軍隊編練新軍時,遼東將領就表示寧可主動打建虜,也不願手下軍隊被裁撤。
所以才引發遼東大戰,之前草原上的戰鬥都是為這一戰做準備。
如今朝廷已為遼東之戰調動諸多兵馬和物資,這一戰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所有關於遼餉的事情,都要在遼東大戰結束後再論。
想編練新軍的話,也隻能從其他地方找財源。六百萬兩遼餉,暫時無法分潤。
樞密院群臣隻要想到好好的方略不能實行,就忍不住眉頭大皺。
他們現在和皇帝一樣,對吞噬軍費的關寧軍越來越看不慣。
正當這些人想發表對遼餉的意見時,忽聽皇帝說道:
“鄭和曾說:欲國家富強,不可置海洋於不顧,財富取之海洋,危險亦來自海上,一旦他國之君奪得南洋,華夏危矣。”
“開拓南洋,不僅關係到海防和移民,還關係到財源。”
“喻卿你來說說,今年海關稅收,一共收到多少錢?”
喻安性聽到這個問題,頗是得意地道:
“海關設立以來,關稅年年增多。”
“今年雖然還未過完,但是前十一個月的關稅,加起來已經超過百萬。”
“預計今年稅額,能有一百一十多萬。”
這是大明把海上力量投入緝私、並且允許鄭芝龍等人對逃稅者任意劫掠,所帶來的收益。
在官方和海盜兩個方麵的擠壓下,一些海商開始傾向於繳納關稅。
尤其是今年大明航運集團上市,對沿海的港口、燈塔等設施進一步完善,並且釋出海圖後,很多海商變得越來越遵紀守法,聽從海軍衙門的指揮。
那些擁有航運集團萬分之一以上股份、成為股東的海商,更是在這方麵不敢含糊,以免被取消優待。
這些因素,導致海關稅收一路猛增,今年已達到百萬之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