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崇禎重振大明 > 第815章 民間武裝定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崇禎重振大明 第815章 民間武裝定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武道大會還要不要辦?

這是一個問題。

作為朱由檢抬舉武將的舉措之一,武道大會本就受到一些文官反對。

在大寧之戰顯示勇武型將領的冇落後,舉辦武道大會,受到更多文官反對。

尤其是在軍中勢力越來越大的文職軍官,更是對武道大會普遍不感冒。認為這些勇士,已經被時代所淘汰。

和傳教士有了更多交流的徐光啟,就以西方騎士比武為例,在武英殿軍事會議上進諫道:

“臣聽說勇士營的一些勇士,如今隻能用來去演戲。想到一二百年前,騎士比武在泰西風靡一時。”

“但是如今卻已冇落,冇有多少人熱衷這種比賽。”

“陛下舉辦的武道大會馬戰比賽,和泰西騎士比武極為相似。”

“臣以為當效法泰西,取銷這種比賽。”

闡述騎士比武在西方的現狀,認為這種殘酷落後的比賽,在大明應該取消。

其他官員紛紛附和,甚至還舉出一些民間馬戰受傷的例子,闡述騎士比武的危險。

尤其是法蘭西國王亨利二世因為騎士比賽去世,更是被很多官員提起——

顯然這些人在皇帝多次提到泰西的事情後,對泰西國王的事蹟也有了關心。

朱由檢對此雖然很欣慰,但是他對文官這個時候針對武道大會,卻是頗為生氣。

如果時間早些就罷了,如今各地的武道大會都已經舉辦了,還選拔出來了明年進京參賽的武人。

朝廷在這時候取消,不是逼著那些武人造反嗎?

所以他斬釘截鐵地道:

“武道大會不可取消,馬戰比賽也要繼續。”

“都說‘學成文武藝,貨與帝王家’,朕若不收他們,豈不是讓他們走投無路隻能造反?”

“這種把人才往外推的話不要再提,武道大會不但要辦,還要再擴大些規模。多設一些項目,招攬更多人才。”

這番話語太過直白,明明白白地說明瞭舉辦武道大會的用意。

以至於群臣聽到後都有些語塞,不知道如何繼續勸諫——

皇帝都明說了舉辦武道大會是為了吸納人才、不讓那些人造反,難道他們還勸皇帝不接納那些人,就逼他們造反?

想想如今大明各地的亂象,群臣都知道他們在這點上說服不了皇帝。

那些出身西北的官員,更是在聽到這番話後改變立場,認為確實應該多吸納武人。

負責戡亂救災的袁可立,更是道:

“如今天災不斷,饑民遍地。”

“隻要有人振臂高呼,就能生出一夥盜賊。”

“臣以為與其讓有勇力的人在鄉間,不如讓他們在朝廷。”

“若有高迎祥、張獻忠之輩,更是能為大明拓邊。”

朱由檢點頭頷許,對袁可立如此配合還是很滿意的。他說道

“朕設立武道大會的目的就是如此,把更多潛在的盜匪提前招安。”

“這些人有勇力就用,立功就要封賞,甚至賜他們爵位。”

“但是如果做了朝廷的官卻不用心,那就嚴懲不貸。”

“現在距離上一次武道大會已過三年,陝西的縣尉已經任滿。兵部和錦衣衛派人,同陝西戡亂救災委員會一起仔細查探。”

“戡亂有功的就升,讓他們去山西、河南,承擔更重的責任。”

“有過者就罰,調他們去九邊塞外。”

“總之朝廷用人,不可糾纏於文武出身,更不可區彆對待。”

“無論縣尉是何出身,當了這個官職,就能參加集議。”

反手給武道大會出身的官員一個政策,把縣尉製度推廣到山西、河南,並且推行有縣尉參加的集議會。

此前縣尉這個官職剛設置時,遭到很多文官反對。提出增設縣尉的孫傳庭,更是被文官視為叛逆。

但是到了現在,已經冇多少官員反對了——

因為有縣尉的陝西情況確實比較好,在災害比山西更重的情況下,竟然比山西更加安穩。

如此鮮明的對比,讓縣尉製度獲得有力支撐。那些家鄉被盜賊侵擾的官員,普遍支援增設縣尉。

就連南方,在李若璉南下迅速清理打行整頓治安後,增設衛尉署、治安署或縣尉的做法,也得到很多支援。

可以說縣尉製度的推廣,已經是大勢所趨,再頑固的文官也冇辦法反對。

不過樞密院的官員,還是爭取了一個政策:

那就是文職軍官,可以轉任縣尉。

朱由檢思索之後,對此點頭同意。

因為此前的縣尉製度是臨時定的,多有不完善之處。甚至為了安穩地方,允許那些被招安的強人在當地上任。

這種辦法實行時間長了,一定會在地方製造出豪強。如今大規模推行,肯定不能這樣來。

所以朱由檢要求:

“縣尉屬於官員,要遵守官員的迴避製度。”

“無論文官還是武官,對此都不能違反。”

“其中,高級吏員迴避本鄉,七**品官員迴避本縣,四五六品官員迴避本府。”

“更高品級的官員,則要對本省迴避,除非得聖旨特許。”

“如有違反,允許官員和公眾人物揭發彈劾相關官吏。”

這都是大明早就有的成熟製度,甚至監察官員不止要迴避原籍,還要迴避曾經的仕宦地點。

以前大明的低品級官員不多,對這些規定得不夠清楚。

如今朱由檢要大規模增加低級官員代替吏員,當然要把迴避製度完善。

不過都不用本地人也有壞處,那就是官員在當地冇有根基,一些政策可能無法落實下去。

這時典史的作用就體現出來了,他作為吏員之長,冇有品級卻能列席集議會,向當地吏員傳達縣集議會決議。

種種辦法,在經過君臣商議後,都定下了製度,作為任命地方官員的依據。

——

定下這些之後,朱由檢才把話題,重新轉回了武道大會。

他在費心安置勇士營的將士後,其實也察覺到了當前選拔勇士的辦法,有些不合時宜——

很多隻有勇武的人,並不適合當將領,讓他們做官他們也學不會。

所以他更堅定了把武術轉向體育的心思,下令道:

“明年武道大會已經即將舉辦,此時不宜再改。”

“但是崇禎七年的武道大會,就要想辦法變一變,選拔出朝廷需要的人才。”

“徐卿方纔不是說到泰西的騎士比武嗎?”

“崇禎七年的武道大會可以增設這個項目,看看人們接不接受這個比賽。”

“如果效果良好,那就在崇禎十年修改馬戰的規則,形成大明自己的騎士比賽。”

當前大明的馬戰,還是有些太傾向於實戰,對於觀眾來說,就顯得不那麼好看。

相比來說,西方騎士比武百年前就開始冇落,到現在已經轉變成娛樂性質的騎士競技表演。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