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舟難渡舊時清 005
江重舟嗤笑一聲,冷冷道:
“你當初費儘心思嫁給我,現在又主動要求下鄉,你當我是傻子麼?”
宋何清揉著太陽穴,疲憊回應:
“信不信由你。”
江重舟搖頭:
“我不能讓蘇晴受到傷害。”
說著,就當著她的麵,把那份材料撕得粉碎。
宋何清看著滿地的紙屑,無助感如潮水般漫過心房。
那日之後,宋何清對江重舟更加疏遠。
她不再為他準備早飯、清洗衣物,連家務也懶得打理。
下班後就她鑽進自己的房間寫報告和翻譯資料,鐵皮盒的錢慢慢變多。
江重舟起初覺得清淨,但很快發現家裡亂了套。
換洗的襯衫找不到,早飯沒了著落,連他最愛用的那支鋼筆也不知所蹤。
一天早晨,他翻遍衣櫃後,問宋何清他的領帶在哪裡。
宋何清正對著鏡子梳頭:
“不知道。你自己放的。”
他看過來道:“以前不都是你收拾的嗎?”
宋何清放下梳子,拿起布包往外走:
“以前是以前。”
江重舟還想說什麼,但看見她已經出了門。
這樣的次數多了,江重舟難免感到疑惑。
但很快,蘇晴就來找他討論古籍展覽的事,他的注意力立刻被吸引了過去,也漸漸不再糾結宋何清的變化。
沒過多久,宋何清單位和文化館的合作展覽開始了。
上一世,宋何清知道江重舟對這次展出的古籍感興趣,軟磨硬泡讓他帶自己去。
為此她熬夜啃完了三本專業書,結果江重舟全程盯著展品,沒和她說一句話。
這一世,她憑借自己掌握的知識,參與合作專案,負責與文化館的接洽。
展覽當天,宋何清穿著深藍色工裝,早早來到展館。
她找了個位置坐下,開啟資料夾核對流程。
一個熟悉的聲音響起:
“何清姐?”
宋何清抬頭,看見蘇晴和江重舟並肩坐在前排。
蘇晴那件藍底碎花裙子格外顯眼,她笑著跟宋何清打招呼:
“好巧啊,你也對古籍感興趣?”
“該不會是特意來看重舟哥的吧?”
江重舟皺眉:
“你又查了我的行程?”
宋何清沒說話,繼續翻看手中的檔案。
江重舟沉聲道:
“這裡不是你該來的地方,看不懂就不要硬坐。”
蘇晴輕輕拉他的袖子:
“彆這麼說,何清姐可能是好奇。”
“籍展覽又不像菜市場,不是隨便就能看到的。”
宋何清懶得搭理他們,隻是翻過一頁檔案,依舊沉默。
研討會開始,老教授走上在台開始講解。
講到一處詞語的特殊含義時,教授指著古籍問:
“有誰知道這個‘關’字為什麼要用特殊字型?”
台下鴉雀無聲。
宋何清起身開口道:
“因為這個版本刻印時,山海關剛經曆過一次重修。”
“刻工特意把‘關’字刻得更加厚重,取‘固若金湯’之意。”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她身上。
江重舟眼神銳利地打量她:
“為了出風頭,一知半解就妄加評論,也是對古籍的破壞。”
蘇晴柔聲接話:
“何清姐也是好心。”
“不過這些專業知識不是外行能理解的,姐姐有不懂的可以問我和重舟哥。”
宋何清沒有分給他們目光,隻看向教授:
“這本《山海關誌》是在民間采風基礎上編撰的。”
“如果隻能由專業人士解讀,反而失了它記錄民生的本意。”
教授讚許地點頭:
“這位同誌說得對,古籍不該被束之高閣。”
台下頓時響起掌聲。
江重舟麵色一頓,不由得多看宋何清一眼,眉頭微蹙。
研討會結束後,蘇晴拉著江重舟去找教授。
“教授,我們想請教一下《山海關誌》不同版本的流傳情況。”
蘇晴說這話時,特意側身擋住了宋何清。
江重舟和教授討論起古籍的修繕技術,三人越說越投入,完全把宋何清晾在一邊。
宋何清看了看手錶,離送教授去招待所的時間還有半小時。
她找了個角落坐下,繼續完善工作日誌。
“……所以這個版本的扉頁應該是後來補刻的。”
江重舟指著展櫃裡的古籍。
蘇晴湊近細看:
“確實,刀法比內頁粗糙。”
老教授頻頻點頭:
“江同誌眼力很好。這套版本學最難的就是辨彆後補頁。”
宋何清又看了看錶,走上前:
“教授,車已經在外麵等了。”
蘇晴像是才注意到她:
“何清姐還在啊?我們這邊學術討論,你可能不太感興趣。”
江重舟頭也不抬:
“你有事的話就先走。”
宋何清沒理會他們,直接對教授說:
“招待所已經安排好了,您需要先休息一下嗎?”
教授看了看還在熱烈討論的江重舟和蘇晴,又看看宋何清:
“你是展覽的接洽人員,我自然聽你的。也好,年紀大了,站久了確實累。”
聞言,江重舟的聲音頓時停了,意外得看著她。
而宋何清隻笑笑,拎起教授的公文包,扶著他徑自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