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糊豆後成了頂流導演 第第 110 章 晉江原創首發
-
晉江原創首發
河承美閉嘴。
吳世勳耳尖地聽見了她說的話,
早已過了會在意這種尖酸刻薄的言論,所以無所謂。
倒是他好奇的是,徐承熹認識的人範圍非常廣,形形色色的,
而她竟然能與每個人和諧相處,
這得有多大的容人之心?還是跟他一樣,
已經進化到,
冇有什麼討厭的。
回到家,
徐承熹聯絡了邊鶴賢,和她說了閔熙珍有個項目想找他投資。
邊鶴賢問她對方和她什麼關係,她說冇什麼關係,隻是見過一次,對方找上了她。
邊鶴賢說不想投,“這種製作人帶藝人脫離原公司的項目,價值不大,
處理起來還很麻煩。”
既然如此,徐承熹就直接把與邊鶴賢的聊天記錄傳給了閔熙珍,
說人家不想投。
閔熙珍問她是否還認識其他的投資人,
她稱冇有。
第二天,
徐承熹就看見了閔熙珍猝然舉辦記者釋出會,控訴方時赫、hybe。會上,閔熙珍一臉憔悴,
聲淚俱下,
利用女性職場困境,聊天記錄,引發共鳴,博得同情,
立馬占據輿論高地。
她確實遇到了女性職場困境,但是為什麼要把其他無辜的組合扯出來,說些似是而非的話傷害跟這事無關的人?大吃女權飯?私下口無遮攔羞辱女生的樣子忘了?
徐承熹反應過來,自己矯枉過正了,強調以人為本,關鍵時刻卻忘了以人文字,有的女生不是受到社會規訓,是真的刻薄利己,善與惡之間趨向惡。
因為對方是女生,泣不成聲,她有意識地站了對方。
這本質是用情緒做事,而非理智做事。誰知道她閔熙珍是不是真的不懂合同裡的漏洞?她可不是剛畢業的大學生,職場新人,而是有了十幾年職場經驗的高級打工人。
但有一點她需要明白,她不能要求一個社會人善良,她自己都選擇性善良,冇資格對人家評頭論足,所以這事她無視之,不參與評價。
這事她無視,但現在全網都在討論閔熙珍與方時赫的大戰,事情越扯越多,閔熙珍疑似ltp、抄襲墨西哥女團的事被扒出,還附帶職場霸淩女員工、讓女職員陪酒被性騷擾等等。
人性的醜陋再次上演,徐承熹內心已經毫無波瀾,鐘新語說這事在中網韓網都鬨得沸沸揚揚,閔熙珍已經被奉作女權鬥士,大家都站她,維護她。“現在不站她,都會被罵是方時赫的妻子。”
站閔熙珍說明很多女生共情能力強,關鍵時刻能幫助同類,雖然跟自己一樣不夠理智。徐承熹不理解的是,“為什麼要說是方時赫的妻子?”
“害,網絡罵戰唄。”
徐承熹思索,為什麼會這麼罵人?底層邏輯是又用那檔子事來羞辱女生,認為這是對女生最大的攻擊。
因為這事,徐承熹同意了李美敬《情事判決》刪除部分尖銳台詞與片段,對方說有挑起男女對立之嫌,屆時正式上映有影響票房的影響。
“我現在隻要求一點,宣傳這部電影,彆打女性主義的旗幟。”徐承熹說,“這就是個簡單的故事,一個揭露老男人利用閱曆、權力剝削掠奪年輕女孩的現實故事,跟其他的無關。”
截至目前,她見過太多濫用女性主義、女權來說事謀利的,不想自己參與其中,影響真正女性主義者、女權傳遞的內容。
人人都在大聲說,人人都在黨同伐異,混亂而迷茫,所以她寧願選擇從根源上斷絕,避而不談這類內容,就從電影本身出發,其他的,就讓觀眾自發去理解與討論。
邊鶴賢發訊息跟徐承熹說,“幸虧冇投,你說的這個閔熙珍,完全冇有投資價值,各方麵一塌糊塗。”
從客觀地角度看的話,各方麵一塌糊塗,方時赫當初怎麼會花重金聘用她?除非方時赫各方麵也一塌糊塗。她回覆:“我還是太天真了。”容易輕信彆人。
邊鶴賢說:“你才知道?”
徐承熹仔細想了一想,她雖然見識過職場社會的部分險惡,但本身冇有接觸過殘酷的高位者的職場廝殺,因為她出道後就一直處於一個相對真空的環境,很多人圍著她做事,替她摒除了社會職場中的不堪,她真正能瞭解到的有限。即使做了導演,也是自顧自做事,冇有誰反駁她,與她纏鬥。
遂她遇到的都是‘善良’的人。除了那些財閥。
她忽然有點想問,邊鶴賢之前為什麼勸邊鶴晟放棄自己,他卻緊追自己不放?
但細想,問出來,意義不大,除了讓人難堪。而邊鶴賢還不至於讓她想讓他難堪。
她完善《死亡倒計時》的劇本,《另一個世界》名字取得太文藝,就用《死亡倒計時》。
因為設定的一個角色是富二代,她便去瞭解各式各樣的富二代,中韓皆有。
抑鬱的幾乎冇有,獨立的也不多。他們可以一輩子‘啃老’,哪怕一事無成都不愁吃喝穿,一輩子快樂的活下去。
她笑著問其中一個剛留學回來的一個女生,小a,“會不會覺得自己不夠獨立?現在主流的聲音是追求女性獨立。”
“獨立?是指上班?”小a笑著說,“朝九晚六的工作,我不需要。”
徐承熹平和地問,“那會不會擔心,突然之間家裡破產,冇有誰托舉你了。”
“不會,我家裡早就給我安排信托金了,就算破產,也破不到我頭上。
徐承熹笑,“你父母很愛你。”
“是啊,我不需要向誰證明,我有多獨立,能乾,能吃苦,我隻需要開心自在地生活。”小a笑著說,“我發現,現在很多人獨立,他不是真的想去獨立,他隻是為了謀生,他需要工作,他必須獨立,他不獨立,他就會完蛋。”小a說她見過她一個家境不太好的同學獨立能乾,但有一天崩潰的樣子,因為冇有人真正愛她,即使是父母,都盼著她趕緊畢業掙錢,給家裡創收,冇想過她對知識感興趣,想繼續待在校園裡,所以她必須獨立能乾,去職場拚搏。“那個時候她獨立嗎?不,相反,她非常脆弱,渴望愛,但是她知道背後無人,她隻能靠自己。”
殘酷又真實。徐承熹道:“你們這種人很幸運。”有家裡做後盾,不需要去努力,獨立,一輩子都衣食無憂。
“是啊,我知道我很幸運,我感謝我的父母。”小a是出身優渥,不會覺得徐承熹是大明星大導演就跟粉絲見麵似的自己矮了一截,玩笑說,“您會不會嫉妒?”
“不會,隻是羨慕。”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人生下來就要吃苦,有人生下來就得到了命運的饋贈,本身冇有高下之分,隻是人的命不同,手握的劇本不一樣。“冇什麼好嫉妒的,你過得安逸自在,我也能苦中作樂,雖然吃苦不是好事。”
對方笑,說她有一顆寬宏的心。“很多人都嫉妒我,我在網上分享自己的生活,就說我這個全職女兒,冇了父母什麼都不是,還嘲諷我是英國留子,冇本事水學曆裝逼,但是他們不知道,我真的隻是在分享我的日常,我也不需要去取得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來標榜自己,我就是每天吃喝玩樂,跟小姐妹男朋友見見麵,旅旅遊,就簡單開心地活著。”
徐承熹微笑,“他們不瞭解你,你也不瞭解他們。對有些人來說,你的幸福與不獨立,刺眼又傷人。本質他們不是討厭你,而是厭惡生活給他們的苦難。但是你既然選擇分享,就給了彆人評頭論足的機會,你在互聯網平台,得到了很多網友的羨慕,追捧,這一定程度上能讓你得到精神上的愉悅,自然也要去接受相反的聲音,不能讓你占儘好事啊,不是嗎。”
小a笑了,“你說的有道理,對負麵評論,我確實需要客觀看待。”
徐承熹道:“人身攻擊,惡意羞辱的肯定要反擊回去。”
徐承熹拒絕了小a的聚餐邀請,按照對方給的地址,訪到了一個有抑鬱症的富家公子,小b,家裡開廠的,父母不怎麼管他,但跟他父母關係還不錯,不會像電視上演的那種富二代跟父母關係不好,見麵就爭吵,一家人都斯斯文文,和和氣氣的。
“從高三起,我就一直覺得人生很無聊,冇有意義,活著挺費勁,不如死了算了。”
“您冇有愛好?信仰?”
“我以前喜歡打遊戲。”小b說沉浸在虛擬世界能讓他投入專注,但是後來他發現,遊戲隻是一群聰明人發明給笨蛋玩的,賺笨蛋錢的,以及一群有錢人為了讓冇錢的人,壓力大的人,去放鬆,不去反抗有錢人,維持社會安定而製造的奶頭樂,他對遊戲就喪失了興趣。
這個邏輯似乎有點通。就像韓國財閥投資拍攝的打倒財閥的電影,讓群眾發泄一陣,放鬆一下,就完事,問題冇有得到解決,錢還被財閥賺去了。徐承熹問:“您是不是同情窮人?”
“對,我小時候是住鄉下的,我家以前挺窮的,我奶奶還撿過垃圾賣,所以我不喜歡像我身邊有些人那樣,去嘲笑窮人,每次看到我身邊那些人那樣,我就害怕,就想跑。”
徐承熹時刻注意著他的言行舉止,包括眼神。“你可以選擇用自己的能力,財富,去幫助你眼中的弱勢群體。”
“我在幫,但是有限,幫不過來,改變不了這個世界。”小b說他還去非洲做過誌願者,去鄉下給人送物資捐款,可他發現世上苦的人太多了,作惡的更多,就連窮人都會互相廝殺起來,明明前一秒還很友愛。他受不了,不懂為什麼這個世界是這個樣子。
徐承熹發現他是承受不了人性的惡,選擇性逃避,她跟著對方去簡單瀏覽了下他的書房,看的都是些哲學、人性之惡的內容。她建議道:“可以懷疑人性,嘲諷人性,但是要相信和熱愛人性中美好的瞬間,你的存在,不正好證明瞭,人性存在美好。”
小b笑了一笑,“說的對,但是我冇什麼感覺。”
徐承熹笑了,“等你悟道了,你就有感覺了。”
“希望有那一天吧。”
徐承熹連夜回了首爾,根據采訪者的內容和一些想法,在飛機上完善劇本,加入了小a這樣的角色,小a冇有錯,她隻是得到了命運的恩賜,還無需要付出任何代價,但正是她這樣的存在,才硬生生地刺痛了一些人,襯得這些人的苦苦掙紮無力得悲哀,似乎隻有死亡才能結束這一切。
她開始為《死亡倒計時》選角,聽說她籌拍新電影,李美敬再度邀她合作,她給予婉拒,說這片子就是小成本片子,很小眾,衝突、矛盾不激烈,故事性不強,可以遇見票房不高,賺不了多少錢,不創收。
李美敬給她推了田雪潔。
她知道李美敬這麼積極合作她的戲的原因,她的戲上的快,容易過審,很多內容她能獨自完成,節省人力資源與財力,同時方便xi錢避稅。“有個角色適合田雪潔,但是是霸淩者,她願意不願出演?”
有個角色是大學生,是被室友霸淩的孩子,普通不起眼,貧窮弱小,但霸淩者漂亮、成績好、家世好,三分善良有三分假,其餘全是天真的惡,但她未來偏偏去做了懸壺濟世的醫生。
田雪潔願意。
徐承熹問安貞願不願出演自己新劇的一個邊緣人物角色
從未紅過的糊咖愛豆,下崗做十八禁主播,最終選擇輕身。安貞自然願意,“但是我馬上要去好萊塢拍戲,檔期不一定調得過來。”
徐承熹扶額,“那行,到時候再說吧。”
這個角色暫定。
得知她在籌拍新劇,海選角色,尹淨漢給她發了訊息,毛遂自薦。
徐承熹第一反應是,他有些不易暴露的大男子主義,肯定做了不小的心理建設,纔會主動向她說這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