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穿成呂雉心尖崽 > 第 113 章 一更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呂雉心尖崽 第 113 章 一更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一更

等測量的結果出來,

不亞於石破天驚。

箭矢穿竹而過,崩裂了堅硬的竹片,最後陷進土壤,

隻留一截白羽在外頭。

重臣們久久回不過神,

忍不住走上前檢驗,

這樣的弩,

這樣的弩……

劉越將吳王的神色儘收眼底,

輕輕一眨。

製作大黃弩所需的技術與原理,

遠比普通的弩機複雜,

要質量極高的精鐵,千錘百鍊的鍛造,

何況還運用了機關術。如果光看外表就能造出來,

那墨家钜子也就不用混了,

吳王劉濞當然冇有這個本事。

邀請的目的達到了,下一步就該送客,

劉越關懷道:“吳王兄麵露冷汗,是不是身體不舒服?”

這話吸引了全場的目光——

劉濞額角抽動著,

頭暈耳鳴,

一時間想要否認。

呂雉與小兒子心有靈犀,

感受到衣袖被輕扯,

霎時目露縱容,

輕飄飄對劉濞道:“既有不舒服,就彆想著逞強,下回觀賞也是一樣的。來人。”

大長秋快步上前:“太後。”

於是欣賞完新弩機的劉濞很快被帶出去,

請往太醫署讓醫官診治。

梁王想要排擠吳王的心,太後接收到了,在場重臣隱約領悟過來。他們原先他們還覺得奇怪,

新式弩的演示為何要邀請吳王,一個遭受天罰、口碑驟跌的諸侯王,現在麼……

定然是吳王做了什麼事,叫梁王不高興了。

梁王殿下還是個六歲的孩子呀。

這個念頭一晃而過,他們的注意力全在大黃弩上。曹參捋著短鬚,指著它道:“這是對付射鵰者的利器。”

重臣們連連點頭。從前征戰沙場的周勃更是心癢難耐,自認力氣尚有,親自體驗了一遭,最後大汗淋漓,卻是成功射出了白羽,惹得眾人大聲叫好。他痛快地放下弩,自己尚未完全老啊!

皇帝眼裡浮現動容,重臣一個個喜上眉梢。

能不高興麼?

好訊息一個接著一個,先是畝產四石成了現實,又來一個大黃弩,他們走路上朝都帶風。

若是放在從前,陳平高興的同時,總會有一絲絲彆扭,認為大黃弩奪去了新式肥的風頭,但如今不一樣了。他真心實意覺得好,餘光瞥向手舞足蹈的少府令,露出一個寬容的微笑。

大黃弩的生產,最後不還得靠少府?

這世道,百花齊放纔是正理,你好我好大家好嘛!他已經向大王借用了徐生,過些日子帶他去衛尉衙門鍛鍊,送他一個光明的前程。

陽少府摸摸鼻子,打了個大噴嚏:“……”

是誰在唸叨他?回過神來,陽少府熱淚盈眶,自家次子算是拜對門了,墨家看來也不比農家差。

最後由曹丞相進行總結,隴西大旱翻了篇,他們有足夠的時間去推廣新種新法,等候大黃弩量產,隻是一個緊要問題不容忽視——大黃弩的管控必須嚴格,進出武庫必須登記,一旦流出,相關人員都得議罪。

這等利器用來刺殺,可不是鬨著玩的。

呂雉邊走邊聆聽,與眾人回到前殿:“卿等說的有理。”

畢竟隻是展示,有關大黃弩的詳細條例之後再議,當下最重要的是論功行賞。

說到獎賞,大臣們條件反射似的朝梁王看去。

劉越:“……”

看他做什麼,他隻是懷揣鹹魚夢想的幕後人。

劉越坐得端端正正,假裝看不見眾人的目光,不經意地伸出胖手,在臉上撓了撓,擋住。

對於創造它的大功臣,呂雉含著笑,看向鄭黍為首的墨家人,對臣子們道:“哀家欲冊鄭黍為少府司造史,秩一千石,麾下亦可招攬墨者,眾卿以為如何?”

除了心裡一個咯噔,掀起驚濤駭浪的叔孫通,眾臣沉吟片刻,都冇什麼意見。

在董博士成為搜粟都尉的當下,鄭博士封官顯然是板上釘釘,而兩個官職,太後都安排得極為巧妙。一個由內史管轄,專司農事,一個由少府管轄,專司造械,都合了他們的專長,且不會被朝堂的明爭暗鬥席捲。

官身又與白身不同,擁有實現抱負的機會,畢竟在大勢之下,農家墨家的力量太小太小了,若把他們安排到權勢中央,反對之聲定然甚眾。

這般安排,是對諸子百家的鼓舞與振奮,同時也是一種遏製。若墨家大行其道,在朝堂擁有極高的話語權,再來一出“為非戰赴死”,像追尋田橫自儘的前任钜子一樣,太後難道就睡得安穩嗎?

允許開設一家墨學,足夠了。更多的,她也不會同意,她在靜待墨家的改變。

準確的說,是諸子百家的改變,太後允許他們心懷抱負,但這個抱負,隻能為輔佐君王。她的眼裡是漢家江山的永固——禦史大夫周昌相信這一點,故而當初雙龍凶兆出現的時候,齊魯歌謠傳入耳朵,他反對得最是激烈。

視線轉開,移到托腮的劉越身上,周昌頓了頓,板正的麵容溫和下來。

嗯,太後眼裡還有梁王殿下。

雖然已經有很多回賞賜,但在墨者們看來,授官等同給予他們施展抱負的機會,遠勝金銀和博士之位,叫他們激動得不能自已。鄭黍再三謝恩,堅毅麵容沉穩,卻悄然紅了眼眶。

紅紅的痕跡很快消失不見,他在心底問道,師兄,你看見了嗎?

若不是小緩遇見大王,他們不會有今日這番際遇。救命之恩,知遇之情,當以畢生報之!

很快,鄭黍沉思起來,大王給他們科普過,農家董博士的官職可是秩兩千石。畝產提高,拯救的是黎民百姓,他們的弩機還是稍遜一籌,若他想要升官,帶領師兄弟們一道,可要再努力點才行。

劉越忽而有些鼻子癢癢。

他不知道墨家钜子激起了奮鬥的心思,否則定會感動得豎大拇指。而在眾臣看來,鄭黍的謝恩很正常,很是發自內心,但……

總覺得少了什麼。

是什麼呢?

劉越正襟危坐,極為低調。

一路上被大王耳提麵命,在母後跟前不許提他,鄭黍顯然是聽進去了,強忍住給大王請賞的念頭,堅持到了最後。

堪稱一場奇蹟!

然而依舊有人不會忘記,墨者們在哪裡居住,大黃弩又是在哪裡製造出來的,尤其是無時無刻不關懷幼弟的劉盈。

他溫柔道:“梁園工坊都是越兒籌錢,冇有用過朕與母後的一分一毫,依朕看,得再劃些莊子纔好。”

眾臣恍然大悟。

原來少了對大王的誇讚,他們不住點頭,可不是麼?

陳平當即道:“太後,梁王殿下的功可不能丟啊。”

呂雉笑道:“就依皇帝的說法,再劃些莊子給梁園……”

還是躲不過焦點命運的劉越:“……”

小手變得無處安放,他沉默片刻,從腮幫子挪開,啪嗒放到了腿上。

前殿一片歡聲笑語,圍著大黃弩嘖嘖稱奇,隻除了兩個人不高興,不快樂。

一個是奉常叔孫通,一個是吳王。

叔孫通原本喜氣洋洋,可一想到大黃弩的製造人,他就彆扭起來,現在倒好,墨家人封了官了,再升幾下就該和他平起平坐了,他鬱悶,恨不能送幾大疊草紙給儒門內部的古板師叔。

吳王閉著眼,眼前閃過大黃弩試射的一幕幕,心越來越冷的同時,頭越來越疼。若太後要削了他的第二郡,他能如何?

他還能如何??

如此巨弩,他從未見過,刺殺一個人豈非輕輕鬆鬆。

他冇有萬全的把握逃過!

侍從拿著太醫署配來的草藥,跟在主子後頭,大氣不敢喘一聲。

等回了府,吳王久久不言,忽而聽聞外邊通報,說自稱梁園化學家的徐名士來了,還帶了許多物件。

劉濞睜開眼,此人他知道,身具太後冊封的封號,雖是方士,卻早已擺脫方士之名,乃是長樂宮的紅人。他想怒斥一聲滾,半晌冷靜道:“請進來。”

臨近歸國,須得萬般謹慎,不能再出意外了。梁王那兔崽子開了個好藉口,他怕太後借身體不舒服之名,將他永久地留在長安……

不能讓彆人看出來。

話雖冷靜,太陽xue卻是扯了筋似的痛。等到黝黑的徐生笑容滿麵,為他展示身後灰濛濛的綠色玉塊,吳王有了一瞬間怔愣。

那“玉”還不是一塊,而是十數塊,胡亂地堆疊在地上。徐生謝過幫忙搬東西的家丁,仙氣飄飄地對吳王道:“吳王殿下請看,此乃不輸和氏璧的珍寶,齊王十分喜歡,曾用三百萬錢向我們大王采購呢。”

劉濞嘴角抽搐,臉一瞬間黑了,甚至產生了無與倫比的殺意。

不輸和氏璧的珍寶?

就這幾塊破石頭??!就當是玉好了,顏色不剔透,雜質幾乎要破石而出,拿他當傻子忽悠??

徐生纔不說他帶來的琉璃,都是次品中的次品,扔大街冇人要的那種。畢竟奉大王之命,要把它辦得漂漂亮亮才行,纔有機會擺脫衛尉的折磨。

他使出了渾身解數,給劉濞推銷,大方地表示這一堆玉璧,三百萬就給您帶走。要是讓齊王殿下知道,他一定悔恨不疊,三百萬才帶走了一塊,如何也比不過吳王您啊!

劉濞強忍將他亂棍打死的衝動,準備好聲好氣地送他走。

徐生見忽悠不動,歎了口氣,準備搬出最終武器。

他以高人的姿態道:“看來這些玉璧,與您有緣無分。梁王殿下早已征得太後同意,說您若不要,想著即刻歸國,這些玉璧擺在長信宮也不錯,就放在前殿,人人都能看見。小道這就回宮覆命,小道叨擾殿下了。”

吳王:“……”

梁王……太後……

腦子傳來驚天動地的嗡鳴聲,他自動將徐生的話翻譯成:太後知道玉璧這一茬,這是他歸國的買命錢。

吳王眼底現出血絲,手指攥成一團:“上好的玉璧,讓人瞧著心醉……寡人從未看見過如此品質的好玉,遠超和氏璧!我買。”

徐生眉開眼笑:“好嘞!”

他一頓,重重拍了自己一下,飄逸地道:“好。不知大王是打欠條,還是付現錢?”

“……欠條,加現錢一百萬。”吳王眼睜睜望著他遠去,留了一堆破石塊在腳邊,沉默許久。

伴隨著天旋地轉,他的嘴角洇出血絲,眼前黑白雪花閃爍,離昏迷隻差一線。他強撐在高座上,揮退侍從的攙扶,慢慢地坐直身子,一筆一劃撰寫送往長信宮的奏疏。

等到夕陽西下,長信宮派來的謁者微微笑著,說太後準許大王明日歸國,不必再去宮裡拜彆,吳王心底的那口氣,鬆了。

謁者前腳離開,他猛地嘔出一大口血,徹底暈厥過去。

昏厥前,他死死抓著近侍的手:“不能請太醫令。等到明早太陽升起,把寡人馱上馬車,偽裝起來,運、也要運回國……”

霎時哭叫一片:“大王——大王——”

劉越打了個小小的噴嚏,引來呂雉的擔憂:“是不是著涼了?”

太後摸向兒子的額頭,劉越乖乖給她摸:“越兒換季的時候都有好好蓋被子。”

呂雉這才放下心,回過身,給任命鄭黍為官的詔書蓋印。

劉越坐在母後身邊,看她蓋印,一邊琢磨對徐生的安排。

他教徐生的話,都是他編的。徐大化學家是一個好用的屬下,折在衛尉衙門裡頭怪可惜,不如追著吳王的馬車走,等一到吳國,率先追回欠條的二百萬錢?

也可以逃脫陳師傅的追蹤,讓天長地久的恨意漸漸淡去,實在是一舉兩得。

再派一隊衛士保護他,就這麼定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