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呂雉心尖崽 第 114 章 二更
-
二更
吳王回到封地的那天,
王宮兵荒馬亂,醫者愁雲慘淡。
按名醫的說法,便是大王怒急攻心,
恐有損傷心脈之嫌。
這位名醫雖然年輕,
名聲卻很響亮,
是雲遊到此的扁鵲後人,
少時四處求師,
得到了扁鵲世家的真傳。他這般說,
眾人實在不敢相信,
可吳王一路昏迷,是被馬車運回來的,
這又怎麼解釋?
王後淚流不止,
召了隨吳王進京的近臣到後殿,
冷冷問:“大王何故至此?”
在他們不知情的情況下,長安來人,
持節將豫章郡正式切割,更收回了有關郡縣的印信,
從此之後,
豫章郡的賦稅收成、官員任命再與吳國無關。
豫章郡可是有延綿不絕的銅礦啊,
王後六神無主,
不敢反抗太後的決議,
因為她的丈夫還留在長安,可使者告訴她,這是吳王親自去求的!
“他說大王受了天罰,
可是真?!”王後的聲音愈發尖銳。
長安的使者不知有意無意,一路上半遮半掩,吳國百姓怕是都知曉了這件事。可偏偏私底下傳播得朦朧,
並冇有個確切的訊息,反而更引發吳地百姓的探究!加上豫章郡的劃分,倒讓他們更加相信天罰是真的,惶惶然了起來,更有愚昧的百姓,竟是期盼換個吳王。
單憑王後一人,如何控製得住洶湧的輿論,她問策吳國相,誰知國相隻是搖頭,並不言語。
她的心更沉,吳國相是先帝任命,等同於先帝心腹,從前輔佐大王儘心竭力,更不知道豫章礦脈的存在,可如今像是換了個人,是不是長安下達了什麼指令?
近臣嘴巴苦澀,像含了三斤黃連。
何止是天罰,大王進京一趟,實在被折騰慘了。不割一郡就要進太廟,誰受得住?緊接著又是煙花,又是畝產四石,又是新弩機和一大堆破爛玉璧,像是約好了一般,向他們展現太後治下的強盛,明晃晃的惡意襲來,便是鐵打的將軍也受不了刺激。
形勢不容樂觀,事關太後,他們更要謹言慎行,誰知道吳國有冇有長信宮安插的探子。他使勁搖頭,低聲說:“大王深有苦衷,還望王後不要追問了。”
王後便不再問,眼底浮現出驚懼。
幸而有扁鵲傳人在,說吳王的性命無憂,心病十分嚴重,能不能挺過來,全靠大王自身。他試幾次鍼灸,再開一方清心降火的藥,如果毫無用處,那他也束手無策了。
鍼灸很是成功,劉濞嘔出一口淤血,最後悠悠轉醒。扁鵲傳人精心照料了幾日,劉濞像是沉屙儘去,想通了,也能夠下床行走了,過了三日,騎馬變得不再困難。
近侍們欣喜若狂,又過了兩日,扁鵲傳人因為師父傳召,不得不北上儘孝,推拒了冊他為吳國太醫令的聘請。王後雖然遺憾,卻還是賞以重金盤纏,派人護送他至國界線。
如此年輕的國手,可遇不可逼迫,誰知道還有冇有求到他頭上的時候?但到底擔憂丈夫的心病再發,她暗地裡吩咐武士,悄悄跟著扁鵲傳人,看他的目的地在何處,以後也好明確去請。
誰知出發的當晚,吳國武士就跟丟了。
王後歎了口氣,不再強求,郡發現了銅礦。
銅能鑄錢,銅山放在此時,說是金山也不為過。
數座礦山組成的一大條礦脈,裸露出開鑿的痕跡,因為長安派人的速度太快,還來不及遮掩,暴露在新任郡守的眼皮子底下。郡守飛速上報長安,太後若有所思:“原來是這樣。”
隨即溫和道:“哀家可不能坐實與侄兒搶礦脈的名聲,就賜吳王上好的絹布,留做一年四季的孝服。”
大長秋差點笑出聲,連忙去準備了。
梁王殿下近來跟著一條亦步亦趨的小尾巴,小尾巴不是彆人,正是建成侯府的二公子呂祿。建成侯恨鐵不成鋼,希望他能學一學留侯世子與曲逆侯世子,再不濟,也彆成日在家裡鬼鬼祟祟,以為他做賊呢。
呂祿重新恢複了留宿生活而不是走讀,日日麵對恐怖的表弟,小心肝再次跳了起來。
幸而冇有抄書的活計,大王也得學騎馬,上完天祿閣的課,他能美滋滋地乾自己的事,而不被人發現……發現……
呂祿呆滯地看著去而複返的劉越,劉越居高臨下,朝他伸出手。
劉越實在不想揭穿他,最終改變了主意,因為呂祿簡直在腦袋上刻了四個大字“我不對勁”,不揭穿對不起自己。
他板著包子臉,示意周亞夫擒住呂祿的手,周亞夫頓時照做,劉越慢慢吞吞,從他的枕頭下取出一塊土。
說是土也不恰當,而是燒製的土印。劉越翻過來瞧,越看越覺得眼熟,那雕了大半的紋案,有億點點像軍隊的兵符。
還是很久以前在先帝的永壽殿瞧見的。
兵符的意義非同凡響,若有掌控一軍的將帥領兵在外,將帥一半,君王一半,可以說在絕大部分時候,士卒認符不認人。最高規格的總兵符叫做虎符,在他母後的手中,用以節製、調動天下兵馬。
而呂祿這塊,刻得還挺真。
劉越捧著土印,左看右看,實在不敢相信呂祿開竅了,靈光得連腦袋都不要了:“你摹的是誰的兵符?”
呂祿掙紮不過,耷拉著臉頰,十分誠實:“我爹。”
劉越:“……”
他沉思片刻:“你很孝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