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成太子掌心書 > 第146章 天策上將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太子掌心書 第146章 天策上將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天策上將

翌日,大朝會。紫宸殿內,氣氛莊嚴肅穆,卻隱隱透著一股山雨欲來的壓抑。李弘一黨的覆滅餘威尚在,百官垂首屏息,連呼吸都小心翼翼。

蘇宸高坐龍椅,冕旒垂旒,遮住了他深邃的眼眸,隻露出冷峻的下頜線。待日常政務奏報完畢,他緩緩擡起手。

福安立刻上前一步,展開一卷明黃聖旨,尖細而清晰的聲音響徹大殿: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朕膺天命,統禦萬方,夙夜孜孜,惟求國泰民安。然百年積弊,非革新無以圖強;千裡江山,非賢才無以共治。今察天策郎林硯,忠貞體國,智慮深遠,於肅貪腐、禦外侮、賑災黎、定國策,厥功至偉,實乃朕之肱骨,國之柱石!”

聖旨的開篇,便以極高的規格肯定了林硯的功績。百官心頭一凜,屏息凝聽。

“為廓清吏治,廣納賢能,通達民情,強我國本,特旨:設立‘天策府’,獨立於六部九卿之外,掌風聞刺探、度支審計、機宜謀略、格物研發之權!天策府主官,授‘天策上將軍’銜,秩同正一品,入則參讚軍國機務,出則欽命督察四方!府內設風聞、度支、機宜、格物四司,司官由天策上將軍遴選,報朕親批!”

“茲委林硯,為天策府首任主官,授天策上將軍!賜玄鐵‘天策令’,見此令如朕親臨!望爾克勤克勉,秉公持正,輔朕開創大雍新天!”

“欽此——!”

聖旨宣讀完畢,偌大的紫宸殿內,死一般的寂靜!落針可聞!

百官如同被施了定身法,瞠目結舌,難以置信地望著禦座上的帝王,又看向肅立在丹陛下首、身著嶄新天策上將軍玄色蟒袍、腰懸玄鐵令牌、額間一點淡紅硃砂痕猶在的林硯。

天策府!獨立於六部之外!風聞、度支、機宜、格物…這幾乎囊括了情報、財政、謀略、科技等帝國最核心的權力!天策上將軍!秩同正一品!位同宰輔!“如朕親臨”的玄鐵令!

這已不是簡單的封賞!這是在現有的朝堂格局之外,硬生生開辟出一個由林硯一人獨掌、權力通天的新機構!一個能與內閣分庭抗禮、甚至淩駕其上的龐然大物!

“陛下!萬萬不可啊——!”短暫的死寂後,一聲淒厲的悲鳴打破了沉默。禮部尚書錢有齡撲通跪倒在地,老淚縱橫,以頭搶地,“祖宗成法!朝廷體統!豈可輕廢!天策府之設,權柄過甚,淩駕六部,古未有之!此乃…此乃禍亂朝綱之始啊!陛下三思!陛下三思啊!”

“臣附議!”一位須發皆白的老禦史顫巍巍出列,聲音悲憤,“林大人雖有功績,然終究年輕,更兼…(他不敢明指林硯與蘇宸關係)驟然授予如此重權,恐非國家之福,更非林大人之福!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陛下,此乃置林大人於眾矢之的啊!”

“陛下!天策府掌風聞刺探,形同廠衛,恐開告密誣陷之風,令百官人人自危,朝堂離心離德!”

“度支審計之權歸於天策府,戶部形同虛設,國用如何平衡?”

“格物研發,奇技淫巧,豈能登大雅之堂,與國政並論?”

附議之聲此起彼伏,反對的浪潮比預想中更為猛烈。守舊派、清流、乃至部分利益受損的官員,在這一刻結成了暫時的同盟。林硯額間的硃砂痕,此刻在他們眼中,如同妖異的印記,象征著即將到來的恐怖權柄。

麵對洶湧的反對聲浪,蘇宸端坐如山,冕旒下的目光冰冷如霜。他並未立刻發作,而是將目光投向一直沉默肅立的林硯。

林硯迎著滿朝或質疑、或憤怒、或嫉恨的目光,神色平靜無波。他整理了一下蟒袍的衣襟,緩步走到大殿中央,對著禦座上的蘇宸,深深一揖。

然後,他緩緩轉身,麵向群臣。額間那道淡紅的硃砂痕,在殿內煌煌燈火下,竟透出一種神性的威嚴。

“諸位大人。”林硯的聲音不高,卻清晰地壓過了嘈雜的議論,帶著一種洞悉世事的沉靜力量,“天策府之設,非為爭權,更非為禍亂朝綱。其本意,陛下聖旨已明:廓清吏治,廣納賢能,通達民情,強我國本!”

他目光如電,掃過那些激動的麵孔:

“風聞司,刺探不法,糾劾貪瀆,是為廓清吏治掃除障礙!非為告密,而為正本清源!若無風聞司,清州吳良之流仍在魚肉百姓!李弘之謀仍在暗中滋長!諸位大人捫心自問,是願意生活在一個吏治清明、貪官伏法的朝堂,還是願意與蠹蟲同流,時刻擔憂東窗事發?”

“度支司,審計國用,厘清賬目,是為開源節流,強國富民!鹽票法推行,鹽稅增收,國庫稍裕,此乃度支審計之功初顯!戶部掌天下錢糧,職責重大,天策府度支司,意在協助查漏補缺,防範貪蠹,何來架空之說?難道諸位大人,反對的是國庫充盈,反對的是賦稅清明?”

“機宜司,參讚謀略,分析利弊,是為陛下決策提供臂助,集思廣益,減少疏漏!朝廷大政,多算勝,少算不勝。多一雙明察秋毫的眼睛,多一個洞悉全域性的頭腦,於國於民,有何壞處?”

“格物司,”林硯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堅定,“研製軍械,改良農具,探索天地至理,此乃強國之基!落雁坡之戰,簡易火器顯威;榆樹灣抗洪,新法疏導建功!諸位大人口中的‘奇技淫巧’,救過邊關將士的命!保過數萬黎民的家園!這,便是登不得大雅之堂的‘淫巧’之功嗎?”

一連串的反問,條理清晰,直指核心,將反對者的理由一一駁斥,更將天策府各司的職責與已取得的實效擺在明處!林硯的聲音並不激昂,卻帶著一種強大的邏輯力量和凜然正氣,回蕩在紫宸殿內,讓不少反對的官員啞口無言,臉色漲紅。

“至於林某,”林硯嘴角勾起一絲極淡的弧度,目光卻銳利如刀,“林某之才德,自有陛下明鑒,更有江山社稷為證!林某之位,非因僥幸,乃以朔方風雪中之智、清州濁浪裡之血、暖閣驚魂下之忠換來!林某既受此位,便擔此責!功過是非,留待青史評說!若因懼‘木秀於林’,便裹足不前,因噎廢食,則新政何行?大雍何強?!”

擲地有聲的話語,帶著一股孤勇與坦蕩,震得大殿嗡嗡作響。他站在那裡,清瘦的身軀在玄色蟒袍的映襯下,竟顯得無比挺拔高大,額間那點硃砂,此刻彷彿不再是帝王私印,而是功勳與忠誠的烙印!

“說得好!”蘇宸洪亮的聲音驟然響起,帶著雷霆般的威壓,瞬間壓下了所有殘餘的議論。他猛地站起身,玄色龍袍無風自動,冕旒玉珠碰撞,發出清脆的聲響。

“天策府之設,乃朕深思熟慮之國策!林卿之言,便是朕之意!”蘇宸目光如電,緩緩掃過下方噤若寒蟬的群臣,“誰讚成?誰反對?”

冰冷的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殺伐決斷。殿內一片死寂,無人再敢出一言。錢有齡等反對最激烈者,更是麵如死灰,匍匐在地,瑟瑟發抖。

“即日起,天策府開府建衙!一應章程,由天策上將軍林硯擬定,報朕禦批!”蘇宸一錘定音,為這場朝堂驚雷畫上了句號。他看向丹陛下肅立的林硯,眼中是毫不掩飾的激賞與信任。

朝堂驚雷,雖引風波無數,但天策府這艘承載著帝王意誌與改革宏圖的巨艦,已然在驚濤駭浪中,正式起航!而林硯,這位額點硃砂、手握玄鐵令的天策上將軍,正式站上了大雍王朝權力之巔,與他的帝王並肩,俯瞰這萬裡河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