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成太子掌心書 > 第91章 困獸之鬥(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成太子掌心書 第91章 困獸之鬥(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困獸之鬥(上)

紫宸殿那場驚天動地的朝爭,如同投入深潭的巨石,餘波震蕩著整個皇城。塵埃落定的是蘇琰、趙嵩、沈氏的覆滅,掀起的卻是更深、更洶湧的暗流。

皇帝蘇衍彷彿被那場劇變抽走了最後一絲精氣神,徹底病倒了。乾元宮宮門緊閉,太醫日夜輪值,福安親自守在門外,隔絕了所有窺探。

朝政,在一種詭異的靜默中,名義上交由太子蘇宸“監國”,實則被一道無形的枷鎖禁錮。

這道枷鎖,名為“靜養思過”。

聖旨以皇帝病中口諭的形式傳出:太子蘇宸,雖洗刷通敵汙名,然禦下不嚴,致宮闈不靖,險釀大禍。著於東宮靜心反省,無詔不得出。一應政務,暫由內閣輔臣協同處理,緊要軍報,直呈禦前。

旨意看似溫和,實則冰冷徹骨。

東宮,這座象征著儲君威嚴的宮殿,瞬間變成了最華麗的牢籠。太子親衛被勒令撤出宮禁,隻留少量儀衛。

東宮詹事府屬官,凡與蘇宸關係密切者,或被尋隙申飭、罰俸,或被調離關鍵職位,更有甚者如左諭德陳勉,被大理寺以“協助趙嵩貪墨舊案”的模糊罪名帶走“協查”。一時間,東宮人心惶惶,門庭冷落。

林硯的處境,更是微妙而凶險。

他太子少傅、文淵閣大學士的顯赫官職,在皇帝這道旨意下,成了最紮眼的靶子。他因功獲賞的府邸尚未踏足一步,人便被“請”回了宗正寺寒潭獄——美其名曰“太子少傅亦需靜思己過,且其傷勢未愈,宗正寺清幽,宜於養傷”。

重入寒潭獄,心境卻已截然不同。

石室依舊冰冷,但地麵鋪著厚氈,角落燃著銀絲炭,桌上備著文房四寶和幾卷書。福安甚至派了兩個伶俐的小太監在外聽候差遣,待遇遠非昔日囚徒可比。

然而,林硯清晰地感受到,這並非優待,而是更高規格的軟禁。門外守衛增加了一倍,且眼神銳利,透著一股審視與疏離,顯然已非東宮舊部,而是皇帝直屬的禁軍或內衛。

左臂的箭傷在太醫精心調理下已開始結痂,但每一次呼吸,都彷彿帶著東宮上空無形的重壓。蘇宸被軟禁,他自身難保,謝蔓因救他之功雖未受牽連,卻也行動受限,被安排在尚藥局偏僻角落。所有的聯絡渠道,似乎都被精準地切斷了。

“林大人,該換藥了。”門外傳來小太監恭敬卻毫無溫度的聲音。

林硯收回望向高窗外陰沉天空的目光,平靜道:“進來吧。”

小太監端著藥盤進來,動作麻利地為他解開繃帶。傷口癒合得不錯,新肉粉嫩。小太監手法熟練,眼神卻低垂著,不與林硯有任何交流。林硯也不多問,任其動作。

換好藥,小太監收拾東西準備離開。林硯忽然開口,聲音不高:“今日……可有北境軍報?”

小太監動作一頓,頭垂得更低:“回大人,奴纔不知。外頭的事,奴才們不敢打聽。”

意料之中的回答。林硯點點頭,不再言語。小太監如蒙大赦,匆匆退了出去。

石室重歸寂靜。林硯走到桌邊,拿起一支筆,蘸了墨,卻懸在紙上良久。他在腦中飛速梳理著當前的局麵:

皇帝的態度:
蘇衍的猜忌已到頂峰。軟禁太子是第一步,剪除羽翼是第二步。自己作為太子最倚重的“佞幸”,首當其衝。

皇帝未必真信蘇琰、趙嵩那些構陷,但他需要藉此打壓太子膨脹的威望,重新確立皇權的絕對掌控。重病在身,更讓他對年富力強、功勳卓著的太子充滿不安全感。

敵人的動向:
蘇琰、趙嵩雖死,但他們的黨羽、以及那些對太子心懷不滿、或因利益受損而怨恨的勢力,絕不會放過這個落井下石的機會。他們必然會在皇帝耳邊煽風點火,甚至可能暗中串聯,圖謀更大的動作。誰會是新的幕後推手?平西王蘇烈?鎮北侯李崇?或是藏在更深處的?

蘇宸的處境:
被困東宮,訊息斷絕,親信被調離或下獄。這是最危險的時刻,任何輕舉妄動都可能被扣上“圖謀不軌”的帽子。蘇宸必須隱忍,也必須找到破局的關鍵點。

自己的價值與侷限:
他是蘇宸的智囊,是破局的關鍵鑰匙,但此刻他也是籠中鳥。唯一的優勢,或許是敵人對他“文弱書生”、“殘廢”的輕視,以及……宗正寺這個特殊地點本身。

寒潭獄,位於宗正寺深處。宗正寺掌管皇族事務,檔案、玉牒、甚至一些不為人知的皇室秘辛。這裡,本身就是一座資訊庫。

“篤篤篤。”輕輕的叩門聲打斷了林硯的思緒。不是小太監那種刻板的節奏。

“誰?”林硯警惕地問。

“林大人,是老朽。”門外傳來一個蒼老、略帶沙啞的聲音。

林硯心中一動,起身開門。門外站著宗正寺卿,那位須發皆白、古板嚴肅的老親王。他身後並無侍衛,隻有他自己,手裡提著一個食盒。

“王爺?”林硯有些意外,側身讓開。

宗正寺卿走進來,將食盒放在桌上,環顧了一下石室,歎了口氣:“委屈林大人了。陛下旨意,老朽也隻能照辦。這寒潭獄清冷,老朽讓人燉了點溫補的湯,大人趁熱用些。”

“謝王爺掛懷。”林硯拱手,心中警惕未消。這位老親王在處置蘇琰等人時表現得很配合蘇宸,但此刻皇帝旨意壓頂,他的態度難以預料。

宗正寺卿擺擺手,目光落在桌上未落一筆的白紙,低聲道:“林大人,非常之時,當行非常之法。保全己身,靜待天時,方為上策。有些事……知道得太多,未必是福。”他意有所指地看了一眼牆壁——那是通往宗正寺檔案庫的方向。

林硯瞳孔微縮。老親王這是在警告?還是在暗示?

“王爺教誨,下官謹記。”林硯不動聲色,“隻是不知,太子殿下在東宮……可還安好?”

宗正寺卿沉默片刻,緩緩道:“太子殿下乃國之儲貳,自有天佑。東宮……很安靜。”他特意強調了“安靜”二字,然後指了指食盒,“湯要涼了,大人慢用。老朽告退。”

送走老親王,林硯盯著那個食盒,心中波瀾起伏。老親王的話模棱兩可,但透露出幾個關鍵資訊:蘇宸目前安全,但被嚴密監控;他提醒自己不要輕舉妄動,尤其不要試圖去探查宗正寺的檔案(知道太多不是福);同時,他似乎對太子的處境並非全然冷漠(送湯,暗示保全己身)。

“保全己身,靜待天時。”林硯默唸著,目光漸漸堅定。他不能坐以待斃,也不能魯莽行事。他需要一雙眼睛,一雙耳朵,需要重新建立與外界,尤其是與蘇宸之間那脆弱卻至關重要的聯係。

突破口,或許就在這宗正寺之內,就在那位看似古板、實則深諳明哲保身之道的老親王模棱兩可的態度裡。他需要更耐心,更細致地觀察。

他開啟了食盒。裡麵除了一盅熱氣騰騰的參雞湯,底下還壓著一張折疊得極小、與食盒底部同色的素箋。

林硯的心,猛地一跳。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