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到六零當團寵 第一百三十章 沒本事
天不怕地不怕,就怕遇到話趕話。
高巧春那張嘴,本來就是香的臭的都敢往外噴,氣頭上更是刹不住車,沒有的事兒也能編出來說幾句。
羅彩兒本就有“前科”,高巧春便把她和宋大德編排到了一塊兒。
羅彩兒聽多了閒言碎語,倒是沒把這話放心上,可宋大德卻不依,吵著鬨著要離婚。
在一起生活了半輩子,什麼風風雨雨沒走過,現如今“大孫子”都抱上了,“老實人”宋大德要離婚?
高巧春一時間接受不了,眼前一黑,昏死了過去。
一下子急急忙忙把人給送到藥房,張仁德把了把脈,吩咐他們給高巧春冷敷一下,降降溫,又開了點降壓藥。
等人一醒,藥一吃,張仁德就把人給送了出去。
高巧春惜命得緊,總覺得張仁德的醫術不過關,嚷嚷著非要去軍醫院檢查。
宋誌宏犟不過她,隻能陪著她去了。
軍醫院根據病人要求,給高巧春開了一係列的檢查,確定高巧春除了血壓過高外,什麼毛病都沒有。
然後開了一個療程的降壓藥,讓她定時服用,並建議她長期持續的吃藥,確保血壓穩定。
高巧春一聽,那還得了?
藥都沒有拿,拿著檢查單子,拔腿就跑。
最後,還是宋誌宏看不下去,硬押著她去繳費、拿藥、盯著她吃藥。
親自生他的,沒辦法!
宋誌宏無奈認命的模樣,落到羅彩兒的眼裡,居然覺出了幾分可愛來。
不過,再看一看旁邊的作精婆婆,羅彩兒眼神立馬冷了下來,再看看一旁哭鬨不止的宋繼宗,羅彩兒更是冷笑了一聲,抱著宋繼祖,扭著小蠻腰,徑直出了門。
宋誌宏看著她的背影,嘴唇翕動了一陣,想讓羅彩兒體諒一下他和他媽的話,宋誌宏怎麼都說不出口。
讓羅彩兒幫忙帶宋繼宗?
那更是不可能!
他和羅彩兒的婚事是他們母子倆設計而來的,洞房的事兒是母親下藥促成的,宋繼宗是母親強逼羅彩兒認下的……
這一樁樁,都是羅彩兒一輩子的死結,也是他們夫妻倆的死結,更本不可能解開。
他們一家子釀的苦酒,宋誌宏隻能含淚往自己肚子裡麵吞。
宋誌宏歎了一口氣,默默的找了一條乾淨的褲子,替宋繼宗換上。
把一股子尿騷味的濕褲子搓了搓,晾到竹竿上,宋誌宏又忙不迭的跑去廚房做飯。
隻是打小嬌生慣養的宋誌宏,哪做過這些?
尿褲子依舊還是有味兒,一鍋紅薯,因為水摻少了,下麵已經糊了,上麵卻還是生的。
高巧春看不下去,拖著暈沉沉的腦袋,跑來給他收拾殘局。
至於羅彩兒?
早已經抱著宋繼祖進屋吃餅乾去了。
看著這一幕,宋誌宏的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流。
他們一家子,怎麼就淪落到了這個地步?
“是啊!怎麼就淪落到了這個地步了?”
宋大德的附和,讓宋誌宏意識到,自己一不小心把心裡話給說了出來。
他抹了抹臉上的淚珠,低低的叫了一聲,“爹!”
宋大德幽幽的歎了一口氣,無聲的拍了拍宋誌宏的後背。
女強男弱的婚姻,有多難維持,沒有誰比宋大德更清楚。
高巧春是高胖娃的獨女,長得不太好,又愛爭強好勝,宋大德本來是看不上的。
可錯都錯了,高巧春又懷了孩子,宋大德隻能將錯就錯。
誰知道,一步錯,步步錯。
他委屈了侄女,得罪了師兄弟,眼睜睜看著兩個女孩子跳了火坑……昧良心的事兒做了那麼多,不過是想孩子能好過些。
誰知道,卻一步步走到瞭如今這樣的境地。
“是你爹沒本事,不怪你!”
宋誌宏還沒說什麼,聽牆角的高巧春不樂意了。
“宋大德,既然知道自己沒本事,還不趕緊上工賺工分去,拉著誌宏嘀嘀咕咕說啥呢!
這說話是能當飯吃,還是能當衣穿啊!”
宋大德深深的看了一眼高巧春,最終還是扛著鋤頭下了地。
高巧春還以為自己又雙叒叕取得了勝利,還高高昂起了自己高貴的頭顱。
殊不知,她那副一手叉腰,一手指著宋大德鼻子,罵罵咧咧個沒完沒了的形象,讓宋大德想離婚的心更堅定了。
下了工,宋大德一聲不吭的跑去了一向沒人去的後殿,挨著打掃了起來。
當天晚上,宋大德直接把自己的東西收了收,包袱款款跑到後殿打地鋪去了。
高巧春隻瞥了一眼,確定宋大德沒乾什麼不要臉皮的事兒,便由得他去了。
高巧春本以為,這樣的日子宋大德撐不過三天。
誰知道,從初夏到深秋,宋大德一聲不吭的跑去了後殿住了六個月,甚至靠著三不五時采集而來的藥材,找張仁德換齊了鋪籠罩被,生活用品。
高巧春一哭二鬨三上吊,花招用儘,手段全上,宋大德依舊不為所動,堅定的把自己給“分了出去”。
宋大德的翅膀硬了,高巧春的天塌了。
宋大德鬨得很低調,但架不住以宋李氏為首的大娘大嬸們深挖啊!
聽說,宋大德搬去了後殿,一向和高巧春不和的宋李氏,笑得不要太大聲。
有宋李氏幫忙宣傳,宋大德和高巧春鬨離婚的事兒,越傳越遠,甚至就連遠在軍醫院的宋向文,都略有耳聞。
一時間,宋向文的心情很是複雜。
勸離,有損功德;勸和,對不起良心。
最後,宋向文乾脆假裝不知道。
正巧,宋立夏和宋小滿小哥倆極力的邀請他帶著宋大誌兩口子和宋南星去京市過年。
宋向文乾脆應了下來。
等宋家村分完糧,宋向文的短期培訓班課程也七七八八,大家收拾收拾包袱,接上即便上已經定居桃源縣的宋南星,直接殺向火車站。
四個“普通人”,沒關係、沒特權,還遇上了春運,哪怕宋向文手眼通天,也隻買到了四張硬座票。
好在四張票的座位緊挨著,正好圍著一張桌子形成了一個圈。
旁邊就是開水間、廁所和乘務員室。
宋向文和宋大誌大馬金刀的往靠走道那邊一坐,把宋苗和宋南星牢牢的護在裡麵,安全感一下子就上來了。
他們這節硬座車廂定員118,但實際上卻根本不是那麼回事。
去京市的綠皮火車長期超員,碰上春運這樣的高峰期,更是達到了可怕的百分之五十。
換句話說,還有54個人站在過道,虎視眈眈的盯著“空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