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女配之作死挖坑埋女主 第344章 安心在府中將養
金鑾殿上,晨光微熹,百官肅立。
幾樁要事商討過後,呂太傅算著時間整了整衣冠,手持玉笏,邁步出列,聲音中氣十足:“臣,有本奏。”
龍椅上的聖上甚為稀奇的抬頭看過來,呂家已經沒什麼公務在身,不過是等著老太傅歸家養老,他還有事?
“呂愛卿,請講。”
“臣要參工部新進主事——邱閱山!”
呂太傅深吸一口氣,將昨晚精心打磨的奏詞朗聲道出:“臣聞,君臣之分,猶天地之懸隔;朝覲之禮,乃綱常之根本。邱閱山蒙陛下天恩,由白身擢升至五品命官,此乃殊榮,理當時刻感念聖恩,謹守臣節。然,其近兩月來,臣屢觀朝會大典,竟從未見其身影!”
他頓了頓,加重了語氣,痛心疾首道:“此舉絕非疏忽,實乃心中無君無父,怠忽朝儀,藐視皇威!臣鬥膽揣測,皆因其出身鄉野,不通禮數,野性難馴所致。長此以往,若百官效仿,朝綱何在?禮法何在?懇請陛下,嚴懲此獠,革職查辦,以正視聽!”
一番話擲地有聲,在空曠的大殿裡回蕩。不少官員麵麵相覷,覺得這老頭一早吃錯了藥,去揪一個五品芝麻官的考勤?
這裡不得不說,呂家無人可用,不然一樁小事,哪裡會讓太傅親自出馬?找個小官去彈劾不是更合適?
工部尚書寧司賢斜著眼睛,像看傻子一樣掃了呂老太傅幾眼,抱著胳膊不吭聲。
禦案之後,聖上的表情也變得耐人尋味,身體微微前傾,看著呂老太傅,慢悠悠開口:“呂愛卿。”
“臣在。”
“愛卿這番年紀,還有什麼做出一番政績的決心不成?”
嗯?呂老太傅一愣,這是什麼話,他不由得語更為斬釘截鐵:“臣是為陛下考慮,此風,絕不可縱容!”
“嗬——”聖上輕笑一聲,目光轉向一旁置身事外,當悶嘴葫蘆的工部尚書:“寧愛卿,呂愛卿參的是你的人,你怎麼看?”
寧司賢怎麼看,他想站一旁看。當初是聖上親下口諭,讓邱閱山除了弩車一事,旁的都不要管,爭取早日把東西做出來。
現在連帶著他這個工部尚書,忙的跟個陀螺一樣,竟然有人這個時候雞蛋裡挑骨頭?
“回陛下,臣,回去罰邱主事一月俸銀,讓他引以為戒。”
怎麼辦?保密的差事,他又不能拿出來掰扯,隻能氣氣人了。
呂太傅被他輕描淡寫一句,氣的鬍子亂顫,指著他道:“就是有寧尚書這樣不作為的上峰,才讓邱主事分不清主次,亂了君臣之禮。”他回頭痛呼,“陛下!今日若因邱閱山罔顧君臣大禮不予追究,他日其他官員稱病稱忙,拒不入朝覲見,朝堂秩序何存?
老臣深知此舉不免得罪同僚,更惹陛下心煩。然,臣既食君祿,豈能因懼禍事而緘口?寧尚書說要罰俸,區區一月俸銀,豈能抵償藐視皇威之過?此例一開,後患無窮啊陛下!”
寧司賢掏了掏耳朵,煩不勝煩,老東西,不給你點顏色看,你就要開染坊?
“邱主事是我工部的官員,據下官所知,他不是最近不入皇宮,是半年多都沒有。不知呂大人為何——今日才鬨到早朝之上?是今日是什麼特殊的日子嗎?”
呂老太傅眼底閃過瞬間的心虛,接著質問回去:“原來寧大人一直知道,還長期包庇下屬,不知此等行徑,算不算是明知故犯呢?”
“哦?呂太傅這是也要參本官一道?”寧司賢虛心請教。
“你!”呂太傅氣歸氣,他還沒真的打算連寧尚書也得罪了,“我不過是就事論事。”
“那就是不打算。”寧司賢兀自點頭,“讓我想想,邱主事這兩日得罪了呂太傅不成?”
說完不等呂太傅開口,隨即否決:“不,他最近忙著,工部的門都沒出,根本沒機會湊到太傅麵前,更談不上得罪。那就是邱大人身邊的人得罪了呂太傅?”
“你,你胡說!”呂太傅一張老臉氣的通紅。
“說來也巧。”寧司賢纔不管他,自言自語道,“昨日晚間,不知何故,突然有人在傳——徐家最近深陷泥潭,不少人起了趁人之危的想法。其中就包括縣君的親事?”
呂太傅一聽此話,豁然變色,他從昨晚關著門在忙,根本不知道何時出了流言,難道是呂明淵做事被人抓到了把柄?
“哎呀,要說縣君好似到了該說親的年紀?不過怎麼這是好事,怎麼還能鬨到邱家頭上去?又與呂太傅有何關係?”立馬有與工部寧大人交好的官員,出來捧場道。
“這下官哪裡知道?不過就是聽府中下人說嘴,聽了那麼一耳朵。據說某些人找上縣君,承諾隻要她肯帶著功勞嫁過去,就幫助徐府東山再起。縣君年紀小,但不傻,就拒這等心思不良之人。這些人就覺得倒了徐家,縣君背後還有邱家,這不,就把主意打到了邱家頭上。”
寧尚書同樣盯著縣君府,他這個“盯”有保護之意,畢竟徐樂婉幾次做出的東西,都與工部有關。昨日鬨的那場,有寧家的刻意打聽,也有縣君府的放水,兩者湊一起,瞭解的比當事人還清楚。
“哎呀呀,邱家簡直遭了無妄之災。”
一唱一和,把呂太傅張老臉扒了個底朝天,他喘著粗氣道:“任憑你寧大人如何巧舌如簧,難道還能把邱主事不來覲見一事圓回去不成?”
“能。”寧司賢誠懇道,“邱主事不用來金鑾殿,是聖上金口玉言準的,不然老太傅問問聖上?”
呂太傅臉上的血色“唰——”的褪儘,他顫巍巍抬頭,果然見上座的聖上眸光微冷,透露著風雨欲來的架勢。
他“撲通“一聲跪倒在地:“臣,臣老糊塗了,不明就裡的情況下彈劾官員,還請陛下恕罪。”
“讓縣君帶著功勞出嫁”、“幫助徐家東山再起”等字眼狠狠的刺痛了聖上的心。他本不想與鬍子一大把的太傅計較,但,算計聖上親口禦賜的功勞、甚至為了一己私慾明目張膽的彈劾禦前紅人——呂家膽子真是不小。
聖上臉上表情明滅了良久,這才徐徐開口道:“呂愛卿年紀確實大了,如今又沒有什麼要職在身上,每日一早奔波入宮不說,還替朕整頓朝綱,朕心實有不忍。若是累壞了身子,反倒是朕與朝廷的過失。不若這樣,往後若非大朝會,愛卿便安心在府中將養,也免了這風雨無阻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