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炮灰前妻,我替嫁反派成團寵 202
七十年代的時尚高定
遊青山本以為是什麼信之類的,取出一看,三張大團結,臉色一黑。
出了門的蕭樂一路狂奔,心在滴血,敗家哥哥出手太大方了,十八塊的衣服出去三十。
進了家門,燭光下,江知微拉著家裡人在吃炸饅頭片,金黃酥脆的饅頭片沾上煉乳,七十年代版的甜品。
“怎麼又吃起來了。”
心情低落的蕭樂進屋,嘴上說著,身體很誠實吃了起來,越吃越香,逐漸上頭。
趙百合隨口一問:“錢送去了?”
蕭樂悶聲點頭。
啃饅頭的江知微掃了一眼心裡知道怎麼回事,笑道:“沒事,你哥難得給你買一次衣服,彆心疼。”
蕭樂一向節約,過年的壓歲錢或者平時江知微給的零花錢她都捨不得花,吃喝拉撒都在家裡,每週的生活費是父母給的她都努力省下來,突然花出去這麼一大筆錢可不是心疼。
聽到江知微的安慰,她抬頭,笑著點了點頭。
趙百合也道:“男同誌的錢不能亂花,咱們寧可吃虧一點也不能占人便宜,你上週又考了年級第一,我還想帶你去買身衣服,現在正好,就當獎勵了,沒什麼的,錢還能再賺。”
你一句我一句的勸慰讓蕭樂很快放下心理負擔,開心的啃饅頭片,搖頭晃腦笑容不斷,一整個快樂小狗模樣。
吃完甜品回屋睡覺。
江知微倚靠在床頭,看著進屋的蕭著,眯起眼:“我搞不明白,你乾什麼讓遊支書去接妹妹,孤男孤女的。”
擦乾頭發的蕭著猛然回頭,愕然:“孤男寡女?”
他不由笑了,像是聽到什麼天方夜譚。
“遊青山和蕭樂算什麼孤男寡女,兔子還能吃窩邊草,再說了,蕭樂還是個孩子,遊青山人品在那,不至於。”
蕭著搖頭失笑,看不懂江知微的腦迴路,居然能把那倆人扯到一起。
江知微沉默,話到嘴邊嚥了回去。
“說是這麼說,但還是要有點分寸,以後你和爸能去就去,不能去我去,讓遊青山去算怎麼回事。”
蕭著略作思索,點頭:“這倒是,以後都我去,這次事發突然,確實太危險了。”
眼看著蕭著對好兄弟的信任,江知微心裡腹誹,麵上歎氣鑽進被窩睡覺,當無事發生。
萬一有一天蕭樂和遊青山真走到一起了,不敢想蕭著的臉色會有多精彩,隻要這麼一想,江知微都激動的熱血沸騰。
人在乾壞事的時候總是一股子勁。
不過很快江知微就打消了這個念頭,太禽獸了,蕭樂還是個學生。
……
山區農村的冬天格外的寒冷,清晨的冷風鑽進骨頭縫裡咬人,江知微不得不找出自己衣櫃裡最土的一件花棉襖。
感謝在現代時,前兩年流行過一段花棉襖,她湊單七十九買了兩件,可算是派上大用場了。
一件紅色的一件綠色的。
穿上趙百合織的白毛衣,再套一件花棉襖,暖和多了。
梳著標準的麻花辮,當穿著紅色花棉襖的江知微從屋裡走出時,全家震撼。
江知微腳指頭摳地,“怎,怎麼了?”
為了暖和,顧不上土不土了。
“太漂亮!”
準備去縣城學校的蕭樂激動不已,圍繞著江知微打轉,外麵天還沒亮。
趙百合誠然道:“知微啊!你咋把床單穿身上了?這大花色的床套我那有兩套,還是頭一回見這花色的棉襖。”
蕭樂不滿,摸著江知微的大花棉襖,“媽你懂什麼,多暖和多好看啊!”
江知微讚同趙百合的審美,作為資本家的大小姐,趙百合年輕時候穿的是貂和旗袍裙子,哪能欣賞大花棉襖。
“你要是喜歡,我屋裡還有件綠的……”
略作猶豫,江知微小聲開口。
蕭樂眼前一亮:“真的嗎?那嫂子我不客氣了,在哪裡,在哪裡!”
她激動的到處亂竄。
江知微進屋,從樟木箱子裡取出綠色的大花棉襖,“喏。”
蕭樂當即脫下在縣城買的新襖子,換上綠色碎花大花棉襖,笑容滿麵,在蕭家人麵前轉悠了一圈,“好看嗎?”
蕭建國直豎拇指:“太俊了,人本來就長的好看,再穿上這麼時髦的衣服,仙女下凡。”
他是真心的誇讚,蕭建國就喜歡這種樸實無華的風格。
趙百合無力吐槽,哪有仙女穿床單的。
但看她們穿的高興,努力迎合:“彆的不說,確實挺暖和的,這棉花真足,總之是新衣服,新衣服哪有不好看的。”
蕭建國和蕭著穿著軍大衣,坐在椅子上,看著姑嫂倆的花棉襖,連連點頭稱是。
江知微撓頭,還彆說,軍大衣和花棉襖最具價效比。
吃過早飯收拾好去學校的一路上,江知微和蕭樂成為街上最靚的仔,花棉襖引起無數讚歎,好比現代上百萬的高定。
村裡的大嬸們羨慕的眼睛都紅了,紛紛打聽這襖子在哪買的,太漂亮了。
無數人眼巴巴盯著,愛不釋手,眼裡全是羨慕。
王春花讚歎:“穿的比新娘子還好看,是蕭著給你買的吧?太有福氣了。”
在灰撲撲穿著爛襖子衣不蔽體的村子,有的家庭窮的隻有一件棉襖,誰出門誰穿,不出門就在床上待著,花棉襖的價值無數家庭想都不敢想。
江知微訕笑,有些不知所措,她也不想顯擺,可是太冷了沒有辦法,羽絨服不敢穿,翻箱倒櫃找到角落的兩件花棉襖,還成時尚高定了。
“哪的話,鐵蛋學習成績好,等他以後長大了,給你買一車新衣服。”
江知微的話說進王春花的心坎裡,笑得合不攏嘴,連連擺手,“哪的話哪的話,還得是江老師,把我們鐵蛋教的那麼好,他沒去上學前我都不敢想,那麼調皮搗蛋的孩子學習成績居然這麼好,真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
王春花一家子是真沒想打,李鐵蛋那性子一看就像是未來種地的命,沒想到還是個學習苗子,他們家三代貧農,人均小學二年級水平,出了這麼一個人才心裡那叫一個激動。
“好日子都在後麵呢,行了,我先去上課了。”
頂著寒風和一群人羨慕的眼光,江知微前往小學,早讀結束後上了第一節語文課,下課時接近十點,坐在辦公室喝了口熱水,埋頭寫教案,完事後準備回家做午飯。
忽然,周茹的身影出現。
“江老師,你能不能幫忙送來福回去,這孩子又發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