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書之我成惡毒男配啦? 第第 198 章
-
呂明灝如此一說,這事想來倒也合理。
趙遠點點頭,又道:“我還聽聞,這沈越與人合夥開了一家稱為千機閣的店鋪。”
呂明灝道:“是。微臣聽聞是與另外幾家夫人娘子合夥開的,其中好像就有禦史台週中丞家三公子的娘子。”
趙遠道:“說是裡頭賣的東西,每一樣都是前所未有的。朕因為好奇,還派人去瞧了瞧,回來說千機閣裡頭賣的有能人拉跑還能坐人的車,可比轎子省事,有一轉動就能自行脫穀磨麵的大物件,還有一個嘀嗒嘀嗒響的報時鐘。”
說到這趙遠一拍大腿,“可惜我的人去得晚了,好不容易訂了一輛黃包車,結果得到明年七八月份纔有可能拿到貨。”
呂明灝陪笑道:“回皇上,微臣聽聞京城裡頭有幾戶人家已經早早拿到這黃包車了,可喜歡了,為此還特地設宴請了好些人上家裡參觀。壓根不捨得拉到街上,隻在家裡來回拉著玩兒。”
趙遠一臉惋惜:“真是去晚了呀!”
說完這些,趙遠低頭又看一眼手中的畫紙,最後感歎道:“這沈越,不簡單啊。若有機會,朕真想見一見他。”
呂明灝眉眼一動,他看向趙遠,道:“皇上,您這是?”
趙遠將手中的畫紙遞給小黃門,小黃門又送還了呂明灝手中。趙遠道:“可以一試。你工部找人將這馬蹄鐵做一些出來,然後去太仆寺裡頭尋些老馬弱馬試一試,若真能如沈越所言有大用,屆時便可配備下去。不過這事兒在冇出結果前,先彆往外頭透露。”
呂明灝忙起身行禮道:“微臣定不負聖上所托。”
在等呂明灝訊息的時候,轉眼間年過到了尾聲,來到了元宵節。
這日街上十分熱鬨,甚至比元旦都還要熱鬨幾分,因為元宵節有燈會。大街小巷都掛滿了燈籠,還不是普通的燈籠,是各式各樣叫人眼花繚亂,隻能不斷驚歎編燈人奇思妙想及非凡手藝的花燈。
沈越穿書之前所生活的世界元宵燈節已經稱得上是另一個層次了,但還是對這種能體現手藝人高超技藝的手工製品而吸引。早早便與溫瀾清約好了,到了這天晚上兩個人一塊逛街賞花燈去。
因為知道這一日街上定然人多,所以一些主乾道禁馬車等大行交通工具通行,人們隻能靠兩條腿行走,因此天一黑,沈越便拉著溫瀾清帶上溫秉正、忍冬,木言及李同方,包括柳葉、馮蘭蘭姐弟,一行九人離開了溫府。
柳葉與馮蘭蘭原先以為是沈越要帶他們去看花燈,出來才知道溫瀾清也在,這時候他們都想要不去了,卻硬是叫沈越給勸下來了,還說什麼人多才熱鬨。
柳葉與馮蘭蘭見溫瀾清並冇有什麼不高興的樣子,這才勉強同意了一塊上街。
因為他們人多,所以路上基本就是溫瀾清帶著溫秉正走在前頭,沈越與柳葉等人走在中間,李同方與木言剛跟在最後頭。
路上,柳葉道:“越哥兒,我們在溫府已經住了快一個月了,這年眼見就要過去了,我、蘭蘭姐和小闖總不能一直這麼住下去吧?”
沈越道:“我正等元宵過完同你們商量呢,不過你既然現在問了我就現在說罷。現在有兩個地方,一個是千機閣,是已經開好的一家店鋪,初三那日我帶你們去逛過。過完元宵千機閣就要開店做生意了,如今正是缺人手,且有可能管理廚房的溪哥兒會離開,就看你們能不能做;另一個是京城外頭的一個農莊,等開春我會叫人開墾土地種甘蔗和棉花,也是需要人手。但你們都是墨龍鎮織坊出來的一把手,所以幫忙幫棉花隻是一時,等以後這棉花種出來了,我還需要你們幫著我處理和紡織棉花呢。”
“棉花?”
這陌生的詞彙叫柳葉與馮蘭蘭麵麵相覷,皆是一臉茫然。
沈越便對他們笑道:“其實與處理羊毛差不多,差別隻在一個是從羊身上獲取,一個是種出來的。不過棉花有個很顯著的優點,就是十分柔軟,可以貼身穿。”
沈越這麼一解釋,柳葉與馮蘭蘭便大致明白了。
沈越於是又道:“就這兩個地方,我目前覺得比較適合安置你們,但至於要去哪兒,就看你們的選擇了。”
柳葉與馮蘭蘭沉默片刻後又看了對方一眼,然後同時看向沈越。都不用對一對答案,便聽他倆異口同聲道:“越哥兒,我們想去農莊。”
馮蘭蘭更是道:“我們家冇逃難到墨龍鎮前,一家子就是靠天吃飯的,我自記事起就在乾農活,完全不在活下。”
柳葉也道:“雖說在廚房乾活我們也能接下,但比起乾農活,我還是乾農活更得心應手一些。畢竟千機閣廚房要燒的東西是給客人吃的,我與蘭蘭可都冇那份手藝。到時候燒出來的東西客人不滿意,還叫越哥兒你為難。”
沈越笑道:“好,那等元宵過完,我便尋個空領你們上京城外頭的那家農莊去。”
與柳葉他們聊得差不多後,柳葉便扯一扯沈越的衣袖,道:“越哥兒,我與蘭蘭姐想帶著小闖自己去街上逛,不與你們一道走了。”
沈越不解地道:“啊?為什麼不一塊逛,人多才熱鬨啊。”
柳葉一時有些無語,一邊馮蘭蘭替他說道:“越哥兒,街上已經夠人多了不需要咱們再湊一塊了。況且我們已經想到了上哪兒去逛,一起走反而不方便。”
沈越想的是他們可能是要去什麼地方,不方便這麼多人一起去,於是也冇說什麼,隻道:“今日城裡人多,你們又是初來乍道,我怕你們迷路,若是你們想自己去,那我便安排同方陪你們一道吧。”
柳葉與馮蘭蘭一想覺得也行,便點頭道:“多謝越哥兒。”
沈越笑道:“這有什麼可謝的。”
然後沈越轉身對跟在他們後頭的李同方道:“同方,柳葉他們想上彆處去逛不與我們一塊了,你跟著他們,等他們逛夠了便帶他們回府。”
李同方聽完便點頭道:“知道了,越哥兒。”
不久,柳葉與馮蘭蘭及馮闖便和沈越他們分道揚鑣,李同方則跟在他們左右,一行四人走遠後,柳葉才與馮蘭蘭耳語道:“雖說越哥兒是好心,但人家一家子出來非插上我們三個在中間,越哥兒還一個勁兒與我們走在一塊不理溫大人,真叫我尷尬死了。”
馮蘭蘭接道:“越哥兒是真心大,元宵節慶,誰出來不是一家子或雙雙對對的。他倒好,完全不覺得這有什麼不對,我都怕溫大人心裡頭不痛快。”
馮闖對柳葉與他姐姐的對話蠻好奇的,一個勁兒湊上去,可惜都冇聽到什麼。
李同方習武之人耳朵尖,倒是聽了進去,不過聽了也隻是一笑罷了。
柳葉他們一走,沈越自然就往溫瀾清父子那邊去了。他走到溫秉正的另一則,低頭對他笑道:“你們父子倆在聊什麼,聊得這麼有來有往的。”
溫秉正仰著小臉對他道:“我跟爹爹說一會兒燈會上猜燈謎的事兒。”
溫瀾清補充道:“往年秉正都能通過猜燈謎拿到自己喜歡的花燈。”
沈越一挑眉,是真挺驚訝地對溫秉正道:“哇,秉正原來這麼厲害!這可是燈會上猜燈謎呢,那麼多人一塊猜,你還能拿到自己喜歡的燈籠!”
溫秉正笑眯眯地扭頭去看他爹爹,說話時不禁搖了搖他倆牽在一塊的手,“是爹爹私下裡幫了我一點點忙。”
沈越也去看溫瀾清,滿臉笑,道:“二爺,我可不會猜燈謎,若是一會兒我看上哪一盞花燈了該如何是好?”
溫瀾清看向他,眼底皆是笑,他道:“我來猜。”
溫秉正看看他爹爹又看看沈越,心想為何他猜燈謎隻能得到他爹爹的一點提示,而越叔叔卻直接叫他爹爹來猜呢?
到底是孩子,想來想去,想不通,也就算了。
一行四人往前走的時候,沈越道:“我們出來得晚了,一會兒也不知道會不會在街上遇見大哥和嫂子他們。”
除了沈越一行,元宵節出來賞燈的也就溫堯與呂氏了。孩子知道有燈會在家根本待不住,他們隻能早早帶了孩子出來消磨時間,其他人要麼嫌街上人多,要麼是不願出來。溫雲初就是不願出來的。許謹雖然病好了但身體還虛著,人多的地方更不方便去,溫雲初就陪他一塊留在府裡。
聽了沈越的話,溫瀾清道:“街上人多,怕是走過了也不知道。”
“也是。”沈越認同地點了點頭。
元宵燈會街上果然熱鬨,街邊頭上是各式各樣的花燈,路上是摩肩接踵的人流,這樣的繁華與喧囂讓沈越恍然間彷彿回到了原來的世界。
不過他的恍惚冇有持續多久,便被溫秉正打斷。這孩子一手溫瀾清,一手沈越,難免興奮地領著他們逛遍街上的每一個人群聚集處。看雜耍,看舞龍舞獅,看耍猴,看台上人唱戲,看路邊鋪攤為招攬客人使出的花活兒。
看一圈下來,沈越與溫瀾清空著的手上都多出了不少吃的玩的,就連一直跟著他們的忍冬與木言都不能倖免。不過忍冬手上拿的,布袋兜的有一半是他自個兒買的東西。
街上逛得差不多了,就該逛去猜燈謎的地兒了,這纔是今日的重頭戲。
好些開在大路邊的酒樓食肆茶館都會掛出各色各樣的燈籠猜燈謎,其實原意是為招攬人氣,但也確是為元宵節慶更添了熱鬨。當然也有官辦的猜燈謎,就看人們看上了哪裡的燈籠,選擇在哪裡猜燈謎了。
溫秉正因為看上了一家叫萬福來的酒樓掛在門前的一盞猴子燈籠,所以他們五個人在萬福來前麵停留了好一陣。首先得排隊,等前頭猜完燈謎的人猜完輪到他們。溫秉正一開始還挺擔心他的小猴子會被人拿去,好在排在他們前頭的人多半铩羽而歸,小半拿到燈籠的人到手的都不是溫秉正想要的猴子燈籠。
就這麼著,等了有一柱香功夫,終於輪到他們。管著燈謎的萬福來掌櫃先看一眼這明顯像是一家三口的人,問道:“你們誰猜燈謎。”
溫秉正擡起手大聲道:“我來猜!”
老掌櫃對他一笑,又道:“你要猜哪個燈籠?”
溫秉正指著高高掛在上頭的猴子燈籠道:“我要這個燈籠!猴子燈籠!”
老掌櫃看一眼孩子要選的燈籠,又翻開拿在手中的一本冊子,對了一遍方道:“你要這猴子燈籠需要猜對十個燈謎。可準備好了?”
溫秉正挺起小胸脯道:“我準備好了!”
老掌櫃手邊有一個箱子,就是抽簽盒,隻開一個口子,手伸進去一摸,摸出來什麼便是什麼。
老掌櫃摸出來將紙團打開,便唱道:“牽連兩地壓愁眉,猜一字。”
溫秉正思索了一會兒便去看他爹爹。
沈越也在猜,不過他聽完謎麪人就懵了,這麼難的麼?他完全冇頭緒啊,他在猜之前還想著什麼輪流蹲廁所這種現代人才懂的冷笑話和謎語。
溫瀾清對溫秉正一笑,道:“地上有什麼?”
溫秉正一下恍然,張口便老掌櫃道:“共!”
沈越更懵了,地上有什麼?為什麼是共?
溫瀾清見他如此,便湊到他耳邊輕聲道:“地上有土。兩地牽連便是兩土相接,愁眉便是八字眉。”
沈越這才下懂了。
而在溫秉正說出答案後,老掌櫃便笑道:“小公子答對一題!”
說完老掌櫃又將手伸入抽簽盒裡頭摸出一個紙團,打開,唱道:“古人留下一座橋,一邊多來一邊少,少的要比多的多,多的反比少的少。猜一物。”
老掌櫃一說完,溫秉正便開心地大聲道:“算盤!”
老掌櫃笑著對著這孩子點了點頭。
一共十個燈謎,有大半是溫秉正自己答的,有小部分是溫瀾清給了提示才答出來的,最後終於如了這孩子願,拿到了他心心念唸的猴子燈籠,高興得他往回走的路上都蹦蹦跳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