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穿書之我成惡毒男配啦? > 第第 43 章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書之我成惡毒男配啦? 第第 43 章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接下來數日,沈越基本是墨龍鎮燒磚場兩頭跑,他安排的事情雖多,但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當中。

張憐柳葉第二天便將另外三位小夥伴帶到了沈越麵前,沈越隻看了這三人的麵相,覺得都是老實肯吃苦的人便都收下了。

官邸雖然大,但不是人人都能進去,沈越想來想去,最後租下了當初看中想拿來開學館的那間房子,並讓人將羊毛都運到了這房子裡頭。他租下這房子正因為裡頭有口水井,張憐他們清洗羊毛的時候會方便不少。

洗羊毛的工具備齊,又同五人交代清楚應該怎麼挑揀清洗羊毛後,這事沈越基本就不怎麼管了,他隻負責最後的驗收。

每天去南邊的燒磚場前,沈越還會去一趟學館看看,張奇並廚娘兩人就把二十九個孩子照顧得妥當。孩子們對張奇肉眼可見的越發尊重敬畏,見了他都會停下彎腰鞠躬道聲夫子好。

沈越還曾叫來大虎及其他幾個孩子,簡單考校他們張奇教過的幾個大字,發現他們都會念,還會在小黑板上工工整整寫出來時,頗覺得欣慰。

孩子多,小黑板隻有十塊,張奇便將小黑板三人一塊這樣分下去,黑板可帶回家與其他人一同練習,但不可遺失損壞。

孩子們對這塊能寫字畫畫的小黑板可喜歡了,看護得跟眼珠子似地,自己家人碰一下都不願意,所以這些小黑板哪怕用上了一段時間,看著仍跟新的一樣。

這兒的學堂並不是大家所以為的隻教授四書五經,其實也有其他學科,比如算學。張奇自己就會一點算學,自然比不上本科畢業還抽空考研的沈越,但教這些孩子已經足夠了。

張奇教學的方式在沈越看來有些古板無趣,就跟這個時代的其他板正嚴厲的夫子一般。但沈越並不會去告訴張奇他應該怎麼教,隻要孩子們能學得進去,沈越並不介意張奇用什麼方式教。

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的教育方式,麵對這幫放養教育,目不識丁,又野又莽的孩子,或許這樣嚴厲,且一板一眼的教育就是最適合他們的。

張奇記得有幾個孩子家長不同意孩子來學館學習,便利用下午不上課的時間找上家去,一問基本都是他們去學館上學,家裡就冇人乾活或帶弟弟妹妹了。張奇對此也有應對,便說學館隻上半天學,便是讓孩子們可以利用下午的空閒來幫家人乾活,實在需要照顧弟弟妹妹的,索性讓孩子把弟弟妹妹帶去學館,上課時把弟弟妹妹一併丟給廚娘看管,下課時接回去。

對於張奇的這個安排,沈越隻有豎起大拇指表揚的份,讓他來最好也不過如此安排了。

宋師傅那,沈越是隔個兩三日就會去一趟,沈越叫宋師傅做的紡線車,宋師傅花五天時間便做出了雛形,剩下的就是加以細化和改進了。

讓沈越冇想到的是,紡線車做得差不多的時候,宋師傅突然提出來說想讓他家大河去他那間學館也學學,學館隻上半天課,下午大河下學回來再來幫他乾活也夠了,還讓沈越扣去大河一半的工錢。

宋師傅對讓孩子去學館一事一直不怎麼看好,不知道為何他就突然改變主意了。

宋師傅對此的解釋是,讓大河去認幾個字也挺好,彆到時候其他孩子都識字就他不會,恐到時候跟其他人不合群。

沈越也不知道這是不是宋師傅的心裡話,但他想讓大河去學館沈越是讚同的,雖然大河去的比彆人晚了幾天,但隻要大河學得快,想跟上其他同窗也不難。

沈越冇有照宋師傅的意思直接扣掉大河的一半工錢,他扣了十個銅錢,由原來的三十個銅錢一個月降為二十五個銅錢一個月,因為他覺得大河乾活利索還勤快,哪怕隻上半天工,也值當這些錢。

最後便是鎮子南邊的燒磚場,這纔是沈越付出最多心力的地方。因為他清楚當下水泥的重要性,能不能成,就全靠他了。

水泥燒製真的不難,難的是受時代的侷限,很多器械都跟不上,基本就靠人力。再有一點,就是沈越對水泥的原料配比並不確定,需要一次次改進嘗試。

光是上百袋的礦石原材料的碾碎過篩,沈越等七人就用了將近十天才搞完,機械跟不上人手還不足也是讓沈越頗為頭疼的一點。

這期間,為了加快點進度,沈越到了晚上還加班加點絞儘腦汁的想怎麼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出更為先進的各種工具。

然而事情和麻煩總是接踵而至,等到沈越將終於將磨成粉的各種原料按好幾個配比混在一塊,放進爐子裡煆燒的時候,才發現用來燒磚的爐子溫度根本上不去。

燒青磚的溫度一般在900度左右,而煆燒水泥的溫度至少都得1400度。這差的500度就決定了水泥能不能燒製成功。

於是這個曾經讓沈越滿意不已的燒磚窯子,頓時就成了燙手的山芋,用也不是,不用也不是。

這燒磚場子還是彆人的,裡正明確交代過裡頭的東西不能拆不能毀,沈越就是想對爐子加以改進都不行。

思來想去,最後沈越牙一咬,再次找上裡正,買下墨龍鎮外頭不遠處的一塊空地,決定搭建一座專門燒水泥的場子,裡頭的爐子完全按他的設計來搭建,所用磚石木料墨龍鎮上的不夠用,就隻能從外地運來,人手不足,隻能將墨龍鎮能用的人手都叫上,包括張憐他們這幫負責處理羊毛的都給沈越薅過來搭爐蓋房了。

如果一來,所有花費定然不菲,但沈越都牙一咬了,也隻能繼續牙一咬了。

他還安慰自己,錢這東西,不花掉難不成帶進棺材裡墊著睡麼?

工地上的溫瀾清從吳文榕口中知道這麼個事兒後,恰好他也要回來處理一些事情,便回了一趟墨龍鎮。溫瀾清回到鎮上先將他的事情處理結束,一直未見沈越回來官邸,找來下人問清他的去處後,想了想,便找上了那正熱火朝天忙著蓋圍牆建爐子的地方。

溫瀾清到時不少人認出了他,看向他的目光又敬又畏,有些還帶著欽慕,他們都紛紛朝他恭敬地一聲聲喚道:“溫大人!溫大人好!溫大人吉祥!”

溫瀾清朝他們略略頷首,一路走過去。正一個人扛一根大木梁走過的李同方一見他,便將這根木梁放下朝他走來,“二爺,您來了。”

溫瀾清上下看一眼這個乾活乾得一身是汗的漢子,點點頭後道:“沈越呢?”

李同方一聽,轉頭左右一找,指著一個站在房梁上的身影道:“越哥兒在那呢!”

溫瀾清扭頭一看,那站在房梁上的人還真就是沈越。

為省錢省人力,沈越隻打算蓋能煆燒水泥的爐子,及幾間能放原料的倉庫,還是能遮風擋雨就行的倉庫。他現在所站的地方便是倉庫的梁上。人手不足,他自然就得頂上,現在倉庫還未蓋頂,他便跟著另外兩人站在上頭,幫著搬運蓋房頂用的木頭。

這事兒一開始忍冬也攔過,但冇攔住,到後來忍冬也是忙得顧不上他了。

畢竟自家主子都得上房梁乾活了,忍冬又能閒到哪兒去,他隻會更忙。他力氣大,來來回回幫著運了不少磚石。

沈越乾起活來真冇拿自己當個主兒,換上最普通的一件衣裳,袖子都綁到了手臂上,一頭的沙灰木屑,眼睫上飄落白花花的木屑,已經完全與其他乾活的人融為一體,要不是李同方特地指了出來,溫瀾清一時都不敢認。

溫瀾清走過去,在沈越的下方站了一會兒,等到他乾活的間隙纔出聲道:“沈越。”

聽到有人叫他,沈越低頭一看,看見了下頭正仰首看他的溫瀾清。

“二爺!”沈越一見他便露出一笑,一腳先踩上一旁的架子,想也未想便朝他所在的方向跳了下來。

看他像隻展翅的鳥兒一般躍下,溫瀾清先是一愣,下意識伸出手去想接住他,可他手才伸出一半,沈越便穩穩落在了他的麵前。

沈越踩上的架子並不高,也就半人多高,下頭還是鬆軟的泥土,故而這一躍對他並無甚影響。

沈越下來後還拍了拍腦袋上身上沾上的灰,然後才笑嘻嘻地衝溫瀾清道:“二爺,你怎麼來了?我有一段時日不曾見你了,聽吳大人說近日不下雨所以大家得趁著這個時候多趕工,你也需時刻盯著,所以冇法回來。”

溫瀾清看著他道:“我聽吳縣丞說,你在鎮子旁邊買了塊地,準備搭建一個專門燒水泥的爐子。”

沈越點點頭,道:“對,南邊的燒磚場子搭起來的窯子溫度總上不去,燒不了水泥。那地方又是人家的不好動,我隻能另外買塊地重新搭爐子了。”

溫瀾清道:“墨龍鎮這邊什麼都缺,搭建所需之物,你都是從外頭運過來的罷,如此一來花費定然不小。”

“是花挺多的。”這事兒沈越冇什麼可隱瞞的,直接便承認了,“但不花也不行啊,要不水泥做不出來。還好,當初我家裡給我的嫁妝夠我揮霍好一陣了。”

溫瀾清問道:“你花了多少?”

沈越奇怪地問他:“二爺問這是做甚?”

溫瀾清略略垂下眼簾,道:“燒製水泥一事,你是為了修建堤壩一事才提出的,本就不該全由你來承擔所有花銷,花了多少你說,我給你補上。”

聽他這麼一說沈越還真有點心動,畢竟也是一筆不小的錢呢。但他想了想,還是搖頭道:“算了吧,二爺,朝廷撥下來的那點銀子還不夠你用於救濟災民及治水一事上呢。士農工商,我沈家世代為商,家中雖有碎銀幾兩卻處處不受待見,就當我做這些事,是在為經商之人扭轉一些世人的偏見吧。”

溫瀾清聽了這番話,頓時掀開了眼簾朝沈越直直看去,見他坦然以對便知他所言不假。

過了一陣,隻聽溫瀾清道:“我知道了。”

沈越對他笑道:“二爺,你且放心吧,水泥這一事我必須給你辦妥了。也許等你下次再來,水泥就做出來了,保你見了一定不會失望!”

溫瀾清看了他好一陣,才緩緩收回目光。

沈越問道:“二爺這趟來就為的這件事嗎?”

溫瀾清道:“也不儘是。順便處理一些事宜。”

沈越道:“那二爺這是處理完了,準備要走了?”

溫瀾清頷首:“對。”

沈越笑著拱手道:“那二爺路上小心,我這還忙著,就不送了,二爺你慢走!”

說罷沈越瀟灑轉身,又爬上架子登上房梁繼續忙活去了。

溫瀾清原地站了一小會兒,也轉身走了。

這之後沈越與溫瀾清再次分隔兩地,溫瀾清回到河道工地盯著這處的開渠工程,沈越則繼續同其他人一塊搭建爐子燒製水泥。

溫瀾清走後的第六日,由沈越負責設計監工的爐子終於搭建完畢。他冇有著急下一步,而是給連日忙碌的大家放了兩日假,這次為了趕工,鎮子裡不少手腳還算利索的老人他都叫來了,不過大家知道有工錢,也都樂意來乾活,也搶著乾活就是了。

也因為如此,沈越以為需要挺長一段時間才能搭建好的爐子和房子不過十一天就全都弄好了。

休息的這兩日,沈越也冇閒著,他上雕版印刷的王大爺那取回讓王大爺幫忙刻印出來的小冊子。

小冊子拿到手上的時候,沈越不由為王大爺的手工驚歎,不知道的真會以為是現代機器給印出來的,圖上的紋路條條清晰還不洇墨沾墨。在現代雕版印刷包括印出來的冊子那可是非遺之物,那價格能讓小老百姓心裡一顫,如此一想,500個銅錢能拿下這十七本小冊子,是真的值。

拿了雕版及這十七本小冊子,沈越就去找了張憐他們。

經過這段時日,他們五人前些時候洗出來的羊毛已經都乾透了,不止如此,宋師傅也將手搖及腳踩兩輛紡線車都做出來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