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古代,靠賣豬頭肉養活兒女 第23章 點石成金
將這份功勞推到趙德全身上,是他計劃中的一步。
一個被村民們絕對信服的村正,在這種危急時刻,比他這個「傻大個」有用得多。至少能管住這群愚昧的村民,彆在熊瞎子嘴邊晃悠,給他惹出不必要的麻煩。
他需要的是安穩,是時間。
一個能讓他關起門來,悄無聲息壯大自己的環境。
至於名聲,遠不如院裡那壇封得嚴嚴實實的壇子肉來得實在。
山裡的威脅,讓他徹底打消了近期外出狩獵的念頭。眼下的當務之急,是利用手頭的資源,把日子過得更好。
他的目光從鋒利的刀刃上移開,落在了院子角落裡。
那裡堆著一捆砍來當柴火的舊竹子,粗細不一,已經有些發黃。
一個計劃,在他心中迅速成型。
燒炭。
不是為了取暖,而是為了製造一種在這個時代,足以「點石成金」的寶貝——活性炭。
這個時代的糖,多是顏色黑褐、味道苦澀的粗糖,被富貴人家鄙夷地稱為「石蜜」。而精煉提純的雪白蔗糖,價值堪比金銀,是王公貴族才能享用的東西。
提純的關鍵,在於脫色。
而脫色效果最好的,就是活性炭。
一旦能製出白糖,那將是一條源源不斷的財路。在這人命如草芥的年景,錢糧,纔是安身立命的根本。
趙衡放下短刀,站起身。
他走到院子背風的角落,拿起那把沉重的鐵鍬,一鍬一鍬地開始挖土。
堅硬的地麵在他恐怖的力量下被輕易破開,泥土翻飛,一個半人深、直徑約三尺的圓形土坑很快成型。
鐵蛋和果果趴在屋門口,好奇地看著父親的動作。
「爹,你在挖坑做什麼?捉蚯蚓嗎?」果果奶聲奶氣地問。
鐵蛋學著大人的樣子,雙手抱胸,老氣橫秋:「笨!爹肯定是在挖寶藏!」
趙衡聞言,手上的動作一頓,回頭看了一眼兩個小家夥,笑了。
他脫下鞋,赤著腳走到村邊的河溝裡,和了大量的爛泥,又抓來許多乾枯的稻草扔進去,用雙腳反複踩踏。
「啪嘰、啪嘰……」
黏膩的泥漿從他的腳趾縫間擠出,鐵蛋看得新奇,也想跑下來學,被趙衡一個眼神給瞪了回去。
「站那彆動,小心陷進去拔不出來。」
他將和好的泥巴,一捧一捧地糊在土坑內壁,用厚實的手掌耐心地堆砌、拍打,慢慢築起一個圓錐形的、倒扣大碗似的土窯。
窯頂留了個碗口大的出煙口,窯底則開了個方便添柴的火門。
整個下午,趙衡都在重複這個過程。汗水浸透後背,泥漿沾滿手腳,讓他看起來像個泥猴。
鐵蛋看父親辛苦,邁著小短腿,端來一碗水:「爹,喝水。」
趙衡接過碗一飲而儘,用粗糙的手背,蹭掉兒子臉頰上的泥點子。
「爹在做個好東西。」他聲音裡透著一股神秘,「等做好了,給你們做甜得掉牙的糖糕吃。」
「糖糕!」
兩個孩子的眼睛瞬間亮了,口水不自覺地分泌出來。他們看著眼前那座醜陋的泥巴堆,眼神裡充滿了灼熱的期待。
土窯砌好,晾曬了幾日。
趙衡便利用這個時間,將院裡所有的竹子,都用短刀劈成了大小均勻的竹段。
等到土窯被太陽曬得乾硬,呈現出堅實的灰白色,燒製的時機終於成熟。
他將劈好的竹段,一絲不苟地碼進土窯,塞得滿滿當當,然後在底部的火門處,點燃了引火的乾柴。
火勢很快蔓延。
滾滾的濃煙從窯頂的煙口噴湧而出,像一條黑色的巨龍,撲向天空。
趙衡麵無表情,隻是默默地往火門裡添柴,用精準的經驗控製著火候。他需要先用大火將窯內溫度急速提升,讓竹子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被高溫「悶」熟,而不是直接燒成一堆灰。
這個過程持續了將近一個時辰。
窯頂冒出的煙,從最初的濃黑,漸漸轉為青白。最後,在那煙氣達到最濃鬱的白色繁體時,趙衡眼神一凝。
時機到了!
他迅速抓起一塊事先準備好的濕泥餅,精準地蓋在窯頂的煙口上,死死封住。接著,又用更多的泥巴和石塊,把底部的火門也堵得嚴嚴實實。
「悶窯法」製炭。驟然斷絕氧氣,窯內處於高溫缺氧的絕境,竹子裡的水分和雜質被儘數烤出,最終碳化。
接下來的兩天,村裡的氣氛因為熊瞎子的事而愈發壓抑,家家戶戶大門緊閉,一片死寂。
趙衡的小院,反倒成了這片死寂中最富生機的地方。
他趁著等待的功夫,用剩下的豬骨和一些野菜,給孩子們燉了濃白的骨湯。又用那熬油剩下的金黃油渣,烙了香噴噴的油餅。
簡單的食物,卻讓兩個孩子吃得心滿意足,小臉上泛著健康的光澤。
第三天清晨,天剛矇矇亮。
趙衡估摸著土窯已經完全冷卻,這纔拿來鐵鍬,小心翼翼地撬開了封死的窯口。
一股乾燥的熱氣,夾雜著獨特的煙火氣息撲麵而來。
窯內,原本青翠的竹段,此刻已變成一窯黑得發亮的竹炭。它們還保持著原本的竹節形狀,但重量輕了許多,表麵布滿了細密的裂紋。
他伸手取出一根,輕輕一敲,竟發出「鐺鐺」的清脆聲響。
成了。
但這還不是結束。普通的竹炭,吸附能力有限,要讓它變成能提純白糖的「活性炭」,還需要最後一道工序——活化。
他將燒好的竹炭全部取出,用錘子敲成碎塊,再一股腦地倒入那口熬過豬油的大鐵鍋裡。提起水桶,將清水灌入,蓋上鍋蓋,架起火,開始大火蒸煮。
高溫的水蒸氣會瘋狂衝刷竹炭內部,在原本就存在的孔隙基礎上,蝕刻出更加微小、複雜的微觀孔道,使其吸附能力呈幾何倍數增長。
「咕嘟咕嘟……」
鐵鍋裡的水劇烈地翻滾,大量的白色蒸汽從鍋蓋的縫隙裡嘶嘶冒出。
趙衡不時地往鍋裡添水,讓這個過程持續了足足一個時辰。
當他最後熄滅灶火,掀開鍋蓋時,鍋裡的竹炭已然變了一副模樣。它們的顏色更深,質地更脆,彷彿蒙上了一層看不見的、能夠吸附萬物的絨毛。
趙衡撈起一塊,放在手心掂了掂,又用手指撚了撚,終於露出一抹笑意。
這,就是他想要的。
萬事俱備,隻欠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