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後我靠抽象畫成了仙王 > 第464章 丹青之道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後我靠抽象畫成了仙王 第464章 丹青之道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白漪也上前一步,恭敬行禮,清冷的聲音帶著一絲後怕與感激:“弟子白漪,拜見師叔。多謝師叔出手相救。”

“行了行了,少來這些虛禮。”師叔公不耐煩地擺擺手,目光越過他們,最終落在了剛剛勉強站起的嚴瑾身上。

那一瞬間,老者原本慵懶渾濁的眼睛裡,爆發出了一抹銳利如電的精光,彷彿能穿透嚴瑾的肉身,直視其靈魂深處。這目光中蘊含的情緒極其複雜,有關切,有審視,有追憶,還有一絲難以言喻的沉重。

嚴瑾被這目光看得渾身不自在,彷彿所有的秘密都被看了個通透,他下意識地想要運轉力量抵禦,卻發現體內力量空空蕩蕩,隻能硬著頭皮,學著白漪的樣子躬身行禮:

“弟子嚴瑾,拜見師叔公。”

師叔公沒有立刻說話,隻是上下下下、仔仔細細地打量著嚴瑾,半晌,才幽幽歎了口氣,喃喃道:“像……真像啊……尤其是惹麻煩的本事,跟你那死鬼師父年輕時一模一樣……”

他的聲音很低,但在場幾人都聽得清清楚楚。

紀懷和白漪神色一凜,眼神中流露出複雜的情緒。陳漁則微微蹙眉,若有所思。

嚴瑾心中更是巨震!

“死鬼師父”?師叔公認識他的師父?而且聽起來關係匪淺!這是他第一次如此接近自己過去的線索!

師叔公似乎意識到自己失言,乾咳兩聲,恢複了那副懶洋洋的模樣,目光又掃了一眼站在嚴瑾側後方的陳漁,眉頭挑了挑:

“星河之力?還有點……怪怪的。小丫頭,你不是我們墨山的人吧?”

陳漁不卑不亢,微微頷首:“晚輩陳漁,暫隨嚴公子同行。”

師叔公意味深長地“哦”了一聲,卻沒再多問,轉而對著紀懷和白漪道:“此地方纔動靜太大,不宜久留。帶上這小子,還有這位……陳姑娘,先回山再說。”

他袖袍一拂,一股柔和卻無法抗拒的力量捲起四人。下一刻,眾人隻覺得眼前景物飛速變幻,空間扭曲,彷彿穿梭於一條光怪陸離的隧道之中。

這便是無上大能者的手段,縮地成寸,天涯咫尺!

片刻之後,周遭景象穩定下來。

眾人已然身處一片雲霧繚繞、靈氣充沛到令人難以置信的山脈之中。遠處,一座座奇峰聳立,有的如利劍指天,有的如神龜負圖,有的則彷彿巨大的畫筆斜插大地,充滿了自然的道韻與奇詭的美感。

空氣中彌漫著淡淡的墨香與草木清香,令人心曠神怡。

這裡,便是墨山!

“到家了。”師叔公鬆開眾人,背著手,佝僂著腰,慢悠悠地朝著雲霧深處走去,“跟我來,有人……等你很久了。”

老人並沒有讓紀懷白漪三人跟上而是單獨帶著嚴瑾走上了一條山路。

師叔帶著嚴瑾七拐八繞,引著他走向山脈深處一處看似尋常的瀑布。

瀑布如白練垂落,水聲轟鳴。

老人看也不看,徑直朝著瀑布走去,身影沒入水幕之中,消失不見。

嚴瑾略一遲疑,也緊隨其後。

穿過水幕,並無濕漉漉的感覺,眼前景象豁然開朗,竟是一處與世隔絕的幽靜山穀。

穀內奇花異草遍地,靈氣濃鬱得幾乎化不開,中央有一汪清潭,潭水清澈見底,倒映著天空流雲,彷彿彆有洞天。

“這裡是‘畫心潭’,墨山曆代弟子感悟丹青意境的地方。”

師叔隨意地坐在潭邊一塊光滑的青石上,掏出個酒葫蘆灌了一口,又恢複了那副懶洋洋的模樣,“小子,把你那半生不熟的‘畫道’,使出來給師叔瞧瞧。”

嚴瑾聞言,心中不免有些緊張。

他知道自己所謂的“畫道”,全賴造化筆的本能和小白的指導,粗淺得很,在真正的墨山大能麵前,無異於班門弄斧。

但他還是深吸一口氣,平複心境。

他閉上雙眼,溝通識海中的造化筆。乳白色的光暈自他周身散發開來,他並指如筆,以靈潭水麵為紙,緩緩劃動。

他沒有去畫具體的事物,而是試圖將這段時間的感悟——星輝的璀璨、殺戮的暴戾、生死的無常、以及造化之力的生機——融彙在一起,化作一種抽象的意境。

隨著他的指尖劃動,靈潭水麵上泛起點點漣漪,乳白色的光痕交織,隱約間彷彿有星辰生滅,有草木枯榮,有血色隱現,卻又被一股柔和的生機強行包容、調和。

畫麵顯得雜亂,卻蘊含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混沌而蓬勃的意蘊。

師叔公眯著眼看著,既不點頭,也不搖頭,直到嚴瑾力竭收手,水麵光影散去,他才慢悠悠地開口:

“花裡胡哨,狗屁不通。”

嚴瑾臉色一窘。

師叔公卻話鋒一轉:“不過嘛……這股子‘生造’的蠻勁兒,倒有幾分意思。你這路子,野得很,不是我們墨山正統的丹青之道。”

他站起身,走到潭邊,伸出那乾枯的手指,對著清澈的潭水,輕輕一點。

沒有光華,沒有聲勢。

但刹那間,嚴瑾感覺整個山穀的“意”變了!

潭水依舊清澈,倒映的流雲卻彷彿凝固,山穀中的花草停止了搖曳,連風都似乎屏住了呼吸。一切彷彿變成了一幅絕對寧靜、永恒不變的……畫。

不是創造,而是定格。

老人將眼前這一方天地的“真”,瞬間拓印了下來,化為畫中永恒之境。

“丹青之道,首重‘觀真’。”

師叔公的聲音變得縹緲起來,“天地萬物,皆有其理,有其韻。我輩畫者,當以心為鏡,映照萬物本真,而後方能‘留真’於筆端。你這般胡畫一氣,看似包羅萬象,實則無根之木,無水之源。”

嚴瑾若有所悟,但又覺迷茫:“觀真?留真?那……創造呢?”

“創造?”師叔公嗤笑一聲,“你小子連這潭水為何如此清澈,這雲為何如此飄逸都未曾看透,就妄談創造?不過是無知的蠻乾罷了。”

他手指再動,那幅“定格”的畫麵悄然變化。

潭水中的倒影裡,竟然緩緩生出了一株原本岸邊並不存在的、含苞待放的青蓮!這青蓮栩栩如生,與周圍環境完美融合,彷彿它本就該生長在那裡。

“此為‘添真’。”師叔公道,“基於萬物之理,添其應有之韻。非是無中生有,而是順其自然,補全其美。”

嚴瑾看得心神震撼。這與造化筆那種直接“畫”出實物靈果的方式,截然不同!

一種更貼近天道自然,一種則更偏向於蠻橫的“無中生有”。

“那……若我要畫一道風,該如何?”嚴瑾忍不住問道。

“蠢!”

師叔公毫不客氣,“風無相,你如何畫其形?當觀草木低伏,感肌膚清涼,聽鬆濤陣陣,悟其‘流動’、‘無形’、‘承載’之意韻!而後筆落,或許隻是一縷墨痕婉轉,或許隻是畫紙留白處氣息流動,觀者自能感受到風之存在!此乃‘意真’!”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