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289章 滁州攻防戰
這城外的反賊用了二十多天將滁州城的護城河排乾之後,緊接著那就是慘烈的攻防戰。
官府這邊在去年年底杜弘域從全椒敗退滁州之後,城中的應天巡撫張國維便敏銳的判斷出,這鐵賊下一步的目標很有可能就是進攻滁州。
所以這張國維一麵在給朝廷上書求援的同時,一麵積極的組織準備滁州保衛戰。
由於這張國維的平時官聲還是不錯的,這滁州城中的士紳還是信的過他的,所以這張國維伸手找他們要錢要糧要人的時候,這滁州城中官紳那是出人出錢又出力,全力支援配合官軍守城。
當然,這張國維該少拿也是一樣沒有少拿,要不然他也不可能混到這個位置上,不過這表麵工作做得好,那還是能夠忽悠住一批人的。
不過這會滁州士紳破天荒的出錢出力支援官軍守城,這倒也不是他們良心發現要為大明朝儘忠,而是去年鐵營在和州的一波圖圖嚇壞了不少這江北江南的官紳。
所以這幫滁州官紳為了避免城破之後,被這鐵賊將他們的全家老小拉出去銃決,所以才如此竭儘全力的支援官軍守城。
這滁州本就設有衛所,再加上這滁州官紳願意出錢糧捐助,所以這張國維很快就在城中招募了四五萬民壯上城協防,張國維的這一波軍事動員幾乎將滁州城內的成年男丁全都都征調守城。
這張國維與城中的文武官員開會商議,神機營提督杜弘域守衛西門,抵禦鐵賊的進攻。
南京太仆寺卿李覺斯與山海關副將閻雄守衛南門,抵禦獻曹諸賊的進犯。滁州知州劉大鞏與神機營副將薛邦貞守衛東門,抵禦回闖諸賊的攻擊。
至於張國維本人則是領著滁州衛指揮使守衛北門,這北門沒有賊寇的進攻,是賊寇圍城戰術中圍三缺一的那個一。
張國維選擇守衛北門這倒也不是他害怕打仗,畢竟這老張敢以身犯險隻身前往滁州督戰,那就足以說明這老張不是一個怕死的人。
這滁州城外護城河上的四座石拱橋有三座被摧毀,且這四個城門中有三個已經被封土和石塊給堵死了,唯獨剩下這北門外的石拱橋沒有被摧毀城門沒有被堵死。
之所以留著北門不堵住主要有援軍前來的話,城中的守軍好從這北門外出城接應援軍入城,所以這即使要死守也不能將城門全部給堵死。
張國維守在北門自然是不可能等著接應援軍入城,他守北門的目的也不是為了防賊寇攻城,而是防著城中的官紳守軍從北門跑路!
這張國維作為應天巡撫看過很多近些年來的軍事檔案,這些檔案中多次提到這城池之所以動不動就被賊寇攻陷,主要就是城中的官紳守城在關鍵時刻頂不住跑路,所以才導致遇到賊寇不能堅守。
張國維為了避免這到時候賊寇攻勢太猛,城中軍心不穩有怯戰者偷偷跑路導致滁州失陷,所以張國維直接就運土運石堵住三個城門,然後唯一一個通道留給自己來看守。
這張國維怕城中的官紳守軍趁著晚上他不在的機會跑路出城,他甚至還將床鋪搬到了北城門樓子的閣樓中去,從早到晚盯著這滁州北門。
也正是因為這張國維的嚴防死守,這城中的守軍和官紳也就斷了想要跑路的念頭,一心一意的齊心協力支援張國維守城。
...
在護城河的水被排乾後的第二天,城外的義軍從三個城門發起了猛烈的進攻,一時之間這滁州城那是銃炮聲大作,哭喊聲震天動地。
滁州城內的守軍抵抗意誌頑強,但那城外進攻的賊寇也一樣是鬥誌昂揚。
王鐵與張獻忠、羅汝次啊、馬守應他們這幾十個掌盤一塊湊了差不多三十萬兩銀子賞銀,其中王鐵一人出五萬。
之所以是湊三十萬兩,主要是這義軍進攻三個城門,每個城門的賞銀就是十萬兩。
這三十萬兩銀子總共有十噸多重,王鐵他們將這些銀子熔煉成大概拇指那麼大,也就是一兩左右,然後將這些碎銀子堆在這滁州城的三個城門外,堆起了好幾座銀山。
那些推著攻城器械進攻滁州城牆的弟兄路過銀山的時候,王鐵、張獻忠他們這些掌盤就抓幾把銀子往地上一丟,讓那些攻城的弟兄去撿。
那些被強行選入攻城炮灰隊的義軍弟兄本來還十分不樂意,但當這白花花的銀子一落地撿到口袋裡去之後,這所有的怨氣也煙消雲散了。
當然,這其中肯定還是有不少人惜命不愛財,但總的來說愛財的還是占多數,畢竟這年頭有命沒錢也會遲早沒命。
這些能夠選為當炮灰的義軍弟兄,在其營中都是些不受重視的存在,除了能喝點稀粥維持生命之外,基本上不會有餘財。
所以這一波賺到錢僥幸不死的話,拿著這錢直接跑路到一個無人知曉其過往的地方,買上幾畝薄田娶個老婆過點安生日子。
...
這有賞那就有罰,這銀山的後麵那就是督戰隊的火銃和箭矢,往前衝就有銀子拿,在沒有鳴金收兵之前往後退的話,迎接他們的就是銃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所以在這銀子和銃箭的雙重激勵之下,湧現出了很多不要命的義軍弟兄,甚至有很多沒有被選入攻城炮灰隊的義軍弟兄,也踴躍的加入到攻城序列中。
在經過七八天的激烈攻城戰過後,義軍這邊差不多付出了將近一萬人的傷亡,不過官軍那邊的傷亡也不少。
最起碼也有個七八千,就連那負責守衛西門的神機營副將薛邦貞,都被一名僥幸爬上城頭義軍弟兄給一錘子砸死。
雖然滁州城依舊沒有被義軍攻克,但是義軍對滁州城牆的破壞非常的大。
這義軍在攻城的同時不僅僅是殺傷守城的官兵民壯,同時還要對那城牆進行破壞,如果從正麵突破不了的話,能夠從城牆鑿開一個口子也是一樣可以破城。
雖然這滁州城是一個石頭城,但架不住這城外的義軍人多勢眾,那些推著盾車衝到城牆下的義軍弟兄,拿著鎬子就對著那牆磚開撬。
在撬開了牆磚之後,就開始用鑿子對那牆磚包裹的條石開鑿,這條石雖然堅硬,但也扛不住一群義軍弟兄們拿著鑿子開鑿。
再還有就是王鐵他們頒下了賞格,鑿回來一塊牆磚賞一兩銀子,鑿下來一塊一尺長的條石直接賞十兩銀子!
所以在賞錢的激勵下,這些負責鑿牆的弟兄那也是一個個玩命似的乾。
不過這個鑿牆的過程中那也是非常血腥的,城頭上的官兵不可能就這麼看著城下的反賊鑿牆,所以那城頭上的石頭、木頭、開水、甚至是火油都不要錢一樣往下宣泄。
在某一天的攻城戰中,大概有二十多名弟兄在城牆下鑿石頭,雖然這鑿石頭的弟兄有人舉著盾牌幫他們遮擋,但是那城頭上的守軍直接就是幾罐子火油倒下來。
然後這二十多名弟兄全部都被燒的渾身是火,旁邊爬雲梯的義軍弟兄見狀,為了緩解他們的痛苦直接就放箭全部把他們解脫。
不過這一場火也為鑿牆的義軍弟兄啟迪了不少靈感,那就是這條石在被火燒過之後鑿起來比較輕鬆。
所以這接下來的鑿牆兄弟,義軍弟兄們兩人互相配合,一人拿著火把燒條石,一人拿著錘子和鑿子鑿石頭。
等到這鑿的差不多之後,這各營的工兵就拿著炸藥去對城牆進行爆破,但由於這年頭沒有TNT炸藥隻有黑火藥,所以這爆破效果不是太理想。
這各營的工兵炸不動了之後,那這攻城的義軍弟兄們又拿著鑿子上去鑿,鑿不動了那就接著炸,如此來回迴圈往複。
這七八天下來,那滁州城的三麵城牆下麵兩米左右的高度,那被義軍弟兄們破壞的到處都是坑坑窪窪的,這些城牆的坑洞最深處被義軍弟兄們搞出來一個兩米左右深的牆洞出來。
這滁州城是石頭城其建築結構穩定,不像夯土城那樣城下開洞過多容易坍塌,由於這滁州城牆的平均厚度在五米左右,所以這義軍弟兄們鑿出來的牆洞也就纔到了一半。
這城頭上的守軍對義軍爬雲梯、呂公車攻城可以進行反擊,可對這反賊們鑿炸城牆那就沒有任何的反製措施。
因為這城牆被鑿炸出一個可以容納身軀的口子之後,那城頭上的礌石滾木開水可就對鑿炸城牆的義軍弟兄造成不了任何的傷害。
這攻城的義軍如果持續這樣的攻勢繼續下去的話,即使城頭不被突破,那這城牆也會被義軍鑿出一個牆洞將城牆給貫穿。
這除了鑿城牆之外義軍還挖地道往城中突破,不過這地道挖的倒不是很順利。
雖然這護城河的水被排乾了地道不會有滲水的風險,但是這滁州城內到處都是聽甕,這義軍挖的地道還沒有挖過牆基那城內的守軍就判斷出來義軍的地道在那條線。
所以這城內的守軍也跟著一塊挖地道,當反賊與官軍的地道相通之後,這官軍就引水灌洞淹死了不少義軍弟兄。
最後王鐵他們見從地下走不通,也就隻好繼續鑿城牆和爬城頭。
隨著時間的流逝,很快就來到了崇禎九年的二月下旬,這江北地區的形勢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