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25章 再戰盧象升(中)
王鐵在這淮河邊上燒完浮橋給大夥們鼓完勁之後,便趁著這盧象升的大軍還沒有殺過來之前趕緊排兵布陣給大夥們佈置作戰計劃。
此時隻見王鐵跟著親軍部、騎兵營還有其他部隊中高階軍官都已經聚集到一起,把作為主帥的王鐵圍在中間看著蹲著的王鐵拿著匕首在地上給大夥們劃著建議的作戰示意圖。
此次與官軍交戰也隻有王鐵有那個能力來指揮這幾千步騎火器部隊,那李子建雖然軍事能力極為突出,但李子建的長處是在大方向的戰略規劃以及情報工作上。
這臨陣對敵的戰術素養彆說是周兵、楊英他們這些久經沙場的老將了,就連王鐵這個不怎麼指揮打仗的統帥李子建也是不如。
而這親軍部雖然有兩個千總但這兩個千總的能力都不行,親軍部實際上的千總其實是王鐵。
騎兵營的管營劉體福雖擅長騎兵作戰,但劉體福當上管營一年都不到,且這步騎火器混合作戰劉體福那也是把握不足,所以這仗那也隻能由王鐵來指揮了。
此時王鐵已經拿著匕首在這地上畫了好幾個方方塊塊出來,這些方塊到底是什麼意思那也是隻有王鐵知道,所以大夥們都瞧著王鐵等著王鐵給大夥們講解。
王鐵畫完這簡易的地圖之後,拿著那匕首指了一下親軍部的右司把總楊四毛,然後又將匕首插在自己在地上畫的那個簡易地圖上。
那楊四毛見王鐵拿著匕首指著他,於是趕緊從那人群後麵走到了前麵來。
“四毛,你帶著右司的炮哨把那十二門弗朗機小炮給我架起來,擋在咱們軍陣的最前麵,此戰右司的銃槍隊另外有人指揮!”
楊四毛聽到王鐵的命令後便立刻對王鐵抱拳行禮道:“屬下明白!”
說罷這楊四毛便從這圍觀開會的人群中走出去趕緊去帶著炮兵去佈置陣地。
等楊四毛走後王鐵指向那新任的親軍部左司把總陳鳴鳳,這陳鳴鳳見王鐵指向他也趕緊出列準備接受王鐵的命令。
此人原來是親軍部左司的一個管哨,在郝搖旗離任之後按照資曆順序接替了左司把總這一職,這位那也算的上是鐵營的老弟兄了。
雖然不是跟著王鐵上山做土匪的那批原始股,但也是跟著王鐵在中部縣起義的那一批最早的老員工。
待著陳鳴鳳出列之後,王鐵拿著刀子指向地上的簡易地圖對他說道:“鳴鳳,你帶著左司的六隊步軍三百人緊靠在楊四毛的炮隊後麵,一旦官軍意圖前來搗毀我軍炮陣,你要竭儘全力保護炮兵的安全!”
這王鐵說的是保護炮兵而不是保護炮陣,這意思很明顯就是炮兵陣地不重要但是炮兵必須得保住,畢竟這不管是在官軍還是義軍中,一名合格的炮兵那是比騎兵都還要寶貝的存在。
“屬下遵命!”說罷,這陳鳴也趕緊帶隊去排兵布陣。
緊接著王鐵又指了一下那憲兵部的都司鄭彥夫,然後又將匕首指向了地上。
“老鄭,你帶著憲兵還有子健的細作把親軍部和騎兵營的輔兵都給組織起來,在陳鳴鳳步軍的後麵用輜重車給我圍出一個方型車陣將我軍的輜重還有牲畜給圍在中間保護起來。”
“屬下明白!”鄭彥夫得令之後,也趕忙帶著圍觀在這裡的憲兵部以及情報部的軍官去組織佈置車陣。
由於這附近一馬平川沒有地方可以藏這些輜重,雖然這渡口北麵有一個曹集村,但鐵營這邊隨時有可能緊急撤退,所以隻能將輜重給圍在軍陣的中間,到時候如果情況不對可以直接跑路。
...
隨著王鐵這一通安排下來,在王鐵身旁圍觀的鐵營軍官也是越來越少了,緊接著王鐵拿著刀子指向那騎兵營的五個領哨對他們挨個點名。
這騎兵營的五個管哨見狀趕緊出列,隨後王鐵指向那地上的地圖對那騎兵營的中軍官張況說道:“張況,你帶前、後兩哨在咱們軍陣的左側翼衛!”
緊接著王鐵又對那騎兵營的左哨領哨和右哨領哨命令道:“李暉、嚴獲,你二人領麾下騎兵在我軍陣右側翼衛,由左哨領哨李暉統領。”
“屬下得令!”這騎兵營的中軍官還有這四哨領哨得令之後便立刻招呼手下的軍官離開了。
等這幾名騎兵軍官離開之後,王鐵便指向那王小靖命令道:“小靖,此戰你領右司的銃槍隊與左司的兩哨騎兵跟隨我左右為中軍!”
“屬下明白!”
王鐵安排好中軍之後便看向那騎兵營的管營劉體福說道:“體福,你率中騎兵營中哨的弟兄在我中軍之後,隨時聽我命令出擊!”
“屬下遵命!”劉體福聽後立刻便對王鐵抱拳行禮答應道。
王鐵把這作戰計劃都安排完之後便站了起來對大夥們說道:“諸位兄弟,如果沒什麼問題的話,那就這麼著吧!”
聽到王鐵的話後大夥們都搖頭表示沒有什麼問題,於是王鐵擺手示意他們趕緊歸隊去帶著手下的弟兄行動起來。
王鐵這邊散會之後,這淮河北岸的渡口處便響起了一陣陣的戰鼓聲和號角聲以及那信炮聲響,同時還伴隨著各種叫罵聲和嘶吼聲。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就這樣鐵營的弟兄們在他們軍官的帶領下,按照王鐵的命令迅速的進行排兵布陣,不到半個小時的時間,這幾千兵馬便擺將這陣型給擺好了。
從這也充分體現了這麼多年來鐵營的軍隊建設是有一定成果的,這要是換了一般的流寇隊伍,莫說是半個小時將這七八千兵馬擺弄好,哪怕是一個小時可能還是亂作一團混亂不堪。
...
就在這鐵營擺好陣勢之後不久,隻見那渡口的北方向突然出現了一大批的官兵,這批官兵大部分都騎著軍馬或者是騾子和驢子其中純步兵隻是占少部分。
隻見那官軍的前鋒部隊打著一麵高大的盧字旗幟,在盧字旗幟之後則是許多麵比這盧字旗要低上不少的祖字旗和楊字旗。
這盧老爺帶著的官兵殺過來的路上那陣勢也是不小,一路上又是敲鑼又是打鼓吹號的,等到這盧老爺大軍前鋒進抵距離鐵營前鋒還有一裡地的時候。
隻聽見那盧老爺大軍的後隊傳來了一聲響亮的信炮聲響,這聲信炮聲響後那盧老爺大軍的前鋒和中隊的將旗處便傳出了幾聲回應的信炮聲。
這幾聲信炮聲結束之後,原本如同一條長龍一般的官軍隊伍迅速如同仙女散花一般的散開,在這鐵營軍陣前開始排兵布陣,這排兵布陣的速度甚至比鐵營還要快上不少。
僅用了一刻鐘的時間這官軍就擺出了左右兩個大型的方陣與鐵營進行南北對峙。
當然,官軍排兵布陣的速度之所以比鐵營快,主要是官軍那邊人少沒有隨軍攜帶輜重,盧老爺的輜重都放在下蔡鎮(鳳台)碼頭的船上,所以這排兵布陣才能如此的迅速。
...
鐵營中軍處。
這王鐵的中軍處佈置是這樣的,王小靖領著右司的四百多名火銃手和長槍手弟兄們在前擺出了一個火銃長槍陣,而楊雄則是帶著兩哨左司的騎兵在王鐵的身後。
此時那王鐵正騎在他的那匹黑馬之上拿著望遠鏡觀察著對麵官軍的動靜,這王鐵本來是想等盧象升大軍殺過來之後派出騎兵去給其迎頭痛擊的。
但王鐵沒有想到這盧象升的部隊排兵布陣的速度居然如此之快,所以王鐵為了避免這迎頭痛擊變成頭撞南牆也就打消了這個念頭。
此時在王鐵左手邊騎在馬上的李子建,也在拿著望遠鏡觀察著對麵官兵,在李子建的望遠鏡中,那打著祖字旗號的官軍方陣其前鋒部隊,是一群拿著鳥銃與王鐵中軍這邊一樣擺出的專門對付騎兵的火銃長槍陣。
對於這個情況李子建並沒有感覺到奇怪,這祖寬手下的關寧軍長期在遼東跟韃子騎兵打仗,其麾下官兵擅長佈置對付騎兵的陣術也是很正常。
但那打著楊字旗號的官軍方陣前鋒部隊則是有些奇怪,這楊部的前鋒擺出的既不是炮兵那也不是像祖寬部這樣的火銃長槍陣,而是拿著在這個時代已經快要被淘汰的弩機。
這楊部官兵拿著的弩機長度大概有將近六十厘米,弩弓張開後的長度有將近有一百五十厘米,裝到弩機上的箭桿大概有七十厘米長,箭頭非常的粗大差不多有十厘米長二兩重。
這種大型弩機自然是不可能一個人操作,隻見那楊部的官兵一人專門負責用腿蹬著弓片給拉弦上弓,另一人則是負責舉著弩機瞄準。
這也幸虧這麼多年來李子建博覽群書善於學習,隨後這李子建便放下望遠鏡對那王鐵說道:“大帥,據《武備誌》記載,這明初的時候曾經複原了宋代的神臂弓,想必那楊部官軍前鋒部隊拿著那個弩機就是那明軍複原的神臂弓。”
王鐵一聽這盧象升居然拿弩機來對付他就感覺有些好笑,於是便有些不屑一顧的對那李子建說道:“我看著盧象升真是讀書讀傻了,都什麼年頭了還玩弩機,有著兩個錢還不如去多造兩把鳥銃。”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