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1326章 再戰盧象升(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26章 再戰盧象升(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其實王鐵這話說的也是沒錯,自明朝中後期以來弩機在軍隊武器中的占比逐漸下降,而到了天啟崇禎朝這弩機基本上在明朝正規軍中絕跡,也就那州縣官辦的民團中還在使用這種老掉牙的武器。

弩機之所以被淘汰主要是鳥銃這種火繩槍,以及一百多斤重的輕型弗朗機炮在明軍部隊中大規模列裝。

這鳥銃和輕型弗朗機炮的造價遠比弩機要便宜很多,銃炮所需的材料不過是鐵礦石而已,但這弩機弓片所需的材料則是有一定年份的桑木和檀木,而弓弦所需的材料那必須得是牛筋。

大明朝的鐵礦石雖然雜質多且冶煉技術不到位,但造出來的銃炮湊活湊活也能用,最起碼還能放上幾發。

但這弩機的材料可不能湊活,弓片和弓弦的材料如果不達標的話,那連弓都開不了箭都射不出去。

所以這從成本上來說,弩機那是必然會被火器所淘汰掉的。

再還有就是威力和射程上,輕型弩箭的穿透力他不如鳥銃,重型床弩的威力他不如小型弗朗機炮。

還有就是訓練成本上,那鳥銃隨隨便便拉一個普通人高強度訓練一個月就能熟練的使用,而弩機首先臂力不行的普通人他用不了,臂力合格的士兵也得訓練個一年多的時間才能熟練。

所以這從各項指標的價效比上來講,隻要這管理軍隊的官員腦子沒有問題的話,都知道在這鳥銃和弩機之間該選那個。

那為什麼弓箭沒有被淘汰呢?!

因為這弩機和鳥銃、小型火炮在戰場上的生態位是負責對中距離的敵軍進行殺傷,也就是八十步到一百五十步左右的距離,而傳統的弓箭則是負責攻擊三十步到七十步的近距離敵軍。

而如今的火器技術還不是很發達,火器炸膛以及換彈時間過長射擊不連貫的問題還沒有得到解決,所以這傳統弓箭依舊占據著戰場上近距離作戰的生態位。

等到這燧發槍技術成熟之後,那這傳統的弓箭也將被淘汰掉,再等到給火槍裝上刺刀之後,那就連傳統的刀槍劍戟也會被一並淘汰掉。

即使這王鐵不是穿越者,但凡有一點子軍事經驗的軍官,都能看的出來火器比弩機先進,所以王鐵才對這盧象升玩複古感到不屑一顧。

...

雖然王鐵在嘲笑那盧象升放著火器不玩去玩弩機,但在王鐵身旁的李子建則是沒有王鐵這麼樂觀。

隻見那李子建一臉嚴肅的對那王鐵說道:“大帥,切莫小瞧了盧象升的弩機!”

王鐵瞧著那李子建嚴肅的語氣就知道這李子建肯定是發現了什麼他沒有注意到的,於是王鐵便看向李子建問道:“哦?!子健你有什麼要說的。”

隨後這李子建便對這王鐵分析那盧象升棄火器不用而用弩機的原因。

“大帥,這火器比弩機強這一點莫說是官軍就連咱義軍中當兵時間長一點的都知道,所以大帥對這盧象升用弩機感到不屑一顧。”

“但大帥想過沒有,那盧象升能混成六省剿總還曾經打敗過我們,這號的人怎麼著也不會是像陳奇瑜那樣的蠢貨。”

“他能用弩機肯定是有他的原因的,屬下推測很有可能就是這官造的火銃質量太差,威力甚至都不如弩機,所以盧象升纔不得不放棄用弩機。”

“而這盧兵所用之複原宋代的神臂弓,恰好就是專門克製騎兵所使用的弩機,所以這回盧象升那是有備而來,還請大帥切莫輕敵!”

這李子建分析的沒錯,盧老爺有鑒於工部製造的火銃質量太差動不動就炸膛,於是親自張羅了一批會製造弓弩的工匠在鳳陽按照《武備誌》上的圖紙複原了這神臂弓。

同時盧老爺還從當時在鳳陽的各路官軍中,選拔了一千多名臂力強大的弓箭手編入到他督標左營,這一千多名弩機手兩人一組操作五百多張神臂弓。

這一個弩機手拉弓弦就換一個人繼續拉,如此一來兩個人配合起來就能保證火力輸出的連貫性。

盧老爺這兩個多月在鳳陽除了調兵遣將籌集糧草之外,就是專門訓練督標左營的弩機手,目的就是為了專門對付鐵賊的騎兵。

說到李子建又給王鐵講了一個曆史典故。

“據《宋史》中的兵誌記載,宋將吳鱗在仙人關之戰中就是用這神臂弓組成的陣術,大破金軍的鐵浮圖重灌騎兵!”

“這明朝複原的神臂弓其威力較之宋代不知道要強了幾倍,而我軍的騎兵則遠不如金軍的鐵浮圖,貿然進攻定會受盧兵大挫。”

那王鐵一聽李子建這番分析之後這臉上就露出了後怕的表情,因為這王鐵還就真的準備派一隊騎兵從攻擊楊部官軍的側翼,想把這楊部官兵給衝亂再驅趕潰兵去衝擊祖寬的軍陣,把這兩部官兵全都給他衝的七零八落。

這一套戰法就是當初在十字鎮之時,杜弘域對付鐵回闖三營聯軍時用的手段,王鐵也有樣學樣用在盧象升身上。

所以王鐵有些慶幸的對李子建說道:“子健啊,這得虧你提醒了老子一下,要不然老子又中了這盧象升的奸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他媽的這盧象升是真他娘是陰!”緊接著這王鐵又為他差點上了盧象升的當而暗罵了一句。

既然這主動進攻的路走不通,那王鐵也隻能靜觀其變尋找盧軍的破綻再尋找機會。

...

官軍中軍處。

在這官軍的中軍的位置有盧象升所率的兩百名騎兵家丁,這些騎兵家丁都是盧老爺自掏腰包養著的,就連家丁的戰馬也是盧老爺花錢去蒙古草原那邊買的。

也就那家丁的盔甲是朝廷發的,畢竟這朝廷對甲冑管製非常嚴格,盧老爺基本上武將也不是世襲軍官出身,要說敢私藏兩百多副盔甲那得被朝中的言官彈劾死。

在盧老爺的中軍位置之前左邊的祖寬部的步軍右邊則是楊世恩的部隊,這祖寬和楊世恩則是分彆帶著麾下的騎兵家丁在後督戰。

楊世恩部騎兵家丁較少僅兩百名,畢竟這在盧老爺麾下吃空餉喝兵血的機會少,所以楊世恩也隻能養這麼點家丁。

而那祖寬的騎兵家丁則有六百多人,這祖寬本就是漢化的蒙古人,所以這祖寬麾下的家丁大部分也是歸化的蒙古夷丁,其騎兵家丁戰鬥力遠超一般的將帥家丁。

此時隻見那盧老爺身穿一件刷著黑色油漆的紮甲戴著一頂有鏈甲護耳的鐵笠帽盔,騎在一匹披著鐵紮甲的白色戰馬上麵拿著望遠鏡觀察著對麵的賊軍。

這盧老爺瞧著對麵的賊軍甲仗齊整秩序井然,步騎火器兵陣之間環環相扣頗有章法,所以這盧老爺便嘴角一咧笑著說道:“這幾年不見鐵賊長進了不少哈!”

不過緊接著這盧老爺便冷聲說道:“也就長進到今天,過了今天這天下就沒有鐵賊了!”

隨後這盧老爺拿著望遠鏡觀察到了賊軍的前鋒,隻見那鐵賊的前鋒炮陣並不是一輛輛的弗朗機炮車擺在前麵一字排開。

而是將那弗朗機炮架在馱馬的身上,然後再將那馱馬給放倒在地,將馬眼睛給用布條蒙上防止馬匹收到驚嚇,把馬腿用繩子給綁起來防止這馬匹亂跑亂動。

隻見那原本馬背上的馬鞍也做了一番改造,被改成了一個炮架似的馬鞍,正好可以將這小型的弗朗機炮給架在馬背上射擊。

不過這也就小型火炮可以這麼玩,如果口徑再稍微大一點,那這後坐力即使馱馬能夠承受的住,那這馬背上綁的比較鬆垮的炮架也承受不足。

當盧老爺看到這賊軍居然這樣架設火炮的時候,這盧老爺那立刻就耳目一新,不禁感慨道:“看來這賊寇還是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啊!”

盧老爺雖然嘴上說這賊寇佈置火炮的辦法值得學習,但也明白這種方法不可能大規模的推廣,因為這一匹馱馬的成本遠比幾根木頭幾顆釘子製成的炮車要高的多。

這盧老爺觀察了一陣子那賊寇的軍容沒有發現什麼破綻,而這鐵賊要想也沒有要主動出擊的意思,所以這就讓盧老爺也無從下手。

不過這優勢在盧老爺的這一邊,因為盧老爺還有其他的部隊在往這曹集渡口靠攏。

隻見這盧老爺放下望遠鏡對他身邊的家丁領隊盧林問道:“這潁上的湯九州現在到了哪裡,還有那壽州劉昌祚怎麼還沒有過來?!”

盧林聽到盧象升便立刻回答道:“回老爺的話,湯總兵來報說他已經拋棄步軍和輜重,親率手下的馬步軍、騎兵一千兩百餘人在往曹集鎮這邊靠攏,最多兩個時辰便能趕到。”

“這壽州的劉將軍來報說,因為這鐵賊前日逼近壽州,為了阻止鐵賊尋找船隻過河,劉將軍直接將壽州的大量船隻鑿沉,所以劉將軍目前還在壽州搜羅船隻準備渡河來與老爺會兵。”

那盧象升聽到盧林便立刻對他吩咐道:“立刻派塘兵到下蔡鎮傳令,命輜重官開船去壽州把那劉昌祚的部隊給我載到淮北來!”

“是!”盧林得令之後便對身邊的家丁耳語了幾句命其去安排塘兵傳令。

由於這這賊軍的軍容齊整盧老爺出於謹慎起見打消了主動進攻的念頭,準備等湯九州跟劉昌祚的部隊到了之後一塊圍攻這鐵賊。

這閒著也是閒著,所以盧老爺便打算找點樂子拖延一下時間。

隻見那盧老爺一臉滿不在乎的對身邊的盧林吩咐道:“派人去賊軍陣前喊話,叫他鐵賊出來聽本部院教訓!”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