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39章 寧夏兵變(上)
這個突如其來的變故就是陝西三邊五鎮之一的寧夏鎮爆發兵變,兵變的位置而且還是鎮城寧夏衛城,即後世的寧夏省會銀川市。
兵變發生的日期是崇禎九年的三月初,當時的洪承疇還在漢中前線監督指揮官兵跟農民軍大戰。
這寧夏衛距離漢中大概有個一千五百多裡地,且這從銀川一路到漢中一大半的路程都是山路,再加上這陝西三邊的驛站基本上處於是癱瘓狀態,各府州縣的驛站早已經是十不存一。
所以這當洪承疇收到寧夏兵備道丁啟睿發過來的八百裡加急軍情急報的時候,那已經是差不多半個月後的三月中旬。
洪承疇得知這個要命的訊息之後,立刻就放棄帶兵入川追擊闖賊高迎祥的計劃,轉頭帶著臨洮總兵曹變蛟、甘肅總兵柳紹宗等一眾將帥掉頭去寧夏鎮壓兵變。
洪承疇如此緊張的原因有二,其一是這蒙古土默特部和察哈爾部就在寧夏到甘肅這一片的邊牆之外活動,在崇禎七年還搞過一次大規模的犯邊行為。
所以這內憂必遭外患,寧夏兵變的訊息一旦被蒙古韃子得知,這蒙古必然會乘機進犯寧夏,到時候這內賊與外虜聯合到一塊把這寧夏三衛鬨的天翻地覆,那他這個三邊總督估計也當不了了。
這一個原因還不是讓他最緊張的,最讓洪承疇緊張的是這寧夏衛城內住著一個大明朝的藩王慶王爺,萬一這幫叛兵攻入慶王府殺了慶王爺,那他洪承疇這顆項上人頭可就不保了。
所以這洪承疇必須得儘快趕到寧夏,將這場兵變給他鎮壓下來,以免造成讓他難以承受的可怕後果。
而高迎祥部沒了後顧之憂也就成功的轉進到了四川,不過高迎祥部轉進到四川之後倒也沒有大殺四方,因為此時奢安之亂已經完全平定,四川的定海神針石柱營也就可以騰出手來鎮壓農民起義。
所以高迎祥在四川被秦良玉以及以四川總兵侯良柱為首的四川本地官軍聯合起來一頓暴揍,最後也灰溜溜的撤出四川返還陝西。
當然,這已經是後話,這裡暫且不表。
...
這寧夏兵變是怎麼回事呢?!
寧夏兵變要說起來跟王鐵還有高迎祥兩人都脫不了關係,首先這朝廷為了籌集軍餉鎮壓在江北鬨騰的王鐵賊群,就摞用了戶部本該轉移支付到寧夏鎮的幾萬兩軍餉給盧象升剿鐵賊用。
本來這邊鎮軍餉被摞用也沒什麼的,大明朝自萬曆朝以來就這麼乾,就沒有一年不摞用邊鎮的軍餉用做其他方麵,所以大明朝的戶部堂官摞用寧夏鎮的軍餉並沒有然後的擔憂。
但是今年就好巧不巧,那洪承疇也在陝西湊集錢糧軍資剿賊,這朝廷薅寧夏鎮的羊毛,這洪老爺也一樣薅寧夏鎮的羊毛。
不過洪承疇老爺薅的不是銀錢而是薅的糧草,洪承疇不僅將本該由外地起運往寧夏鎮的軍糧給截留了一部分,就連寧夏鎮本地軍屯的糧草也被洪老爺調發往陝南充做剿賊的糧草。
不過洪老爺辦事還算地道的,並沒有不顧這寧夏鎮官兵的死活,而是將這些被摞用的糧草由本色改為折色發給寧夏鎮的官兵。
這也就是將單位的食堂給取消,然後改成發餐費補貼,讓寧夏鎮的官兵拿著飯食銀自己去找本地的大戶買吃的去。
這洪老爺的本意雖然是好的,但這架不住下麵的歪嘴和尚把經給他念歪了啊!
這明軍官兵平常在部隊的夥房裡麵吃軍糧到時候,那都動不動被下麵的軍官聯合上麵管兵的文官剋扣軍糧大搞貪汙腐敗。
那朝廷製度規定當兵的不訓練每天吃一斤糧食,等到這吃到丘八嘴裡有個二兩就不錯了。
這發給官兵吃本色糧那些文官武將們尚且都敢如此的上下其手貪汙腐敗,那這給官兵們發折色銀那就可想而知了。
畢竟這吃本色糧不管怎麼說,那食堂裡麵到了點得要放飯,你拿麩子糠皮糊弄一下也是總歸也是要有的。
但是如果直接發錢的話,那就可能一分銀子也見不著。
究其原因也很簡單,這實物搞貪汙的腐敗過程比較複雜,貪起來特彆的麻煩,但是這銀子貪汙起來可就非常方便了,往那賬目上一劃拉改一兩個字幾千幾萬兩銀子就沒了。
這寧夏的巡撫、兵備道和寧夏的總兵、副將們這些高階文武官員們,或許在貪汙的時候也下麵的丘八們留了口吃的,可架不住下麵那些遊擊、守備千把總們也跟著一塊要分紅啊!
所以這洪老爺給寧夏鎮官兵發的餐費補貼,等到最底層的官兵手上的時候,那估計可能連一分銀子都沒有見著。
這朝廷挪用官兵的軍餉導致寧夏鎮官兵幾個月領不到餉銀,而這寧夏鎮的各級文武官員又貪汙丘八們的餐費補貼。
如此一來這寧夏鎮的官兵既沒有餉銀去買糧食吃,又沒有餐費補貼去買飯吃,所以這寧夏鎮的官兵一餓那就是餓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
在此期間不少官兵的家人因為領不到安家糧全家餓死,餓到父母把兒女給彆人家換著殺了吃,或者是家裡的壯丁把老弱給煮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本來這不發餉銀不發糧的情況在邊鎮中也不算是很罕見,沒有吃的沒有錢拿著刀出去搞零元購就是了。
但寧夏鎮這個地方有些特殊,這裡實行的是軍事化管理衛所製而非常規管理的郡縣製,且因為是邊塞這裡的衛所製並沒有完全崩壞,地方衛所兵仍然有相當強的戰鬥力,對付一些搞零元購的逃兵還是不在話下的。
所以這些沒飯吃的寧夏鎮官兵想要出去搞零元購,那也打不過這地方的有組織有戰鬥力的衛所兵,隻能是看著乾瞪眼挨餓。
而如果大規模組團去搞零元購的話,那這種行為跟造反沒什麼區彆,那既然是造反的話,那何不直接揚了這銀川城,這不比去鄉下禍害窮兄弟強的多?!
如此一來這寧夏鎮饑兵的頭領們便聚集在一塊密謀大事,不過這有造反想法的饑兵隻是少數,大多數也都是一些日子人想要安穩的過日子不想掀桌子。
所以最後這些饑兵頭領們經過商議決定,先禮後兵,采取溫和的方式來維護他們的權益。
於是這些寧夏饑兵們便集合到一塊去寧夏巡撫署門前跪地請願,請求巡撫王輯王老爺可憐可憐他們給口吃的。
巡撫王老爺對於饑兵們的這種無理要求自然是嚴詞拒絕!
開玩笑,老爺我好不容易從你們這些丘八的嘴裡把銀子貪出來,你們往地上一跪就想讓老爺們把辛辛苦苦掙來錢還給你們,你們這幫丘八們想屁吃呢!
於是巡撫王老爺命總兵祖大弼出兵彈壓這幫饑兵,狠狠的教訓了這幫不懂事的丘八,並抓了幾個帶頭鬨事的饑兵頭目,準備以衝撞巡撫衙門意圖反叛為名將其處決。
王老爺之所以派祖大弼去彈壓,那是因為祖大弼手下的關寧軍沒有欠糧欠餉,且還跟這鬨事的丘八不是老鄉,所以下手那是非常的毒辣,在鎮壓過程中打死打傷了不少饑兵。
本來這幫饑兵們大多數是不願意造反的,畢竟這放著好好的日子不過誰願意去玩命呢?!
但是這王老爺把事直接就做絕了,所以這寧夏鎮全體饑兵的態度經過王老爺的暴力鎮壓之後,直接就來了一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彎全部都支援武力討薪!
於是就在王老爺鎮壓討薪饑兵的第二天晚上,這寧夏鎮城的饑兵襲擊了寧夏鎮城的武庫搶奪盔甲火器等軍械,然後就去攻打巡撫署。
那巡撫王老爺在睡夢之中就被一幫全副武裝來討債的饑兵們給從被窩裡拖出去,拉到巡撫署門前的廣場上給淩遲處決。
那些被王老爺派祖大弼打死的饑兵們的兄弟以及家人,拿著小刀子在王老爺的身上一刀刀的割,割的王老爺嚎叫了一個多時辰才斷氣。
這寧夏鎮的饑兵的殺了巡撫王輯之後,下一步便是去進攻總兵署殺那祖大弼,但祖大弼這種老江湖見多了這種事,知道這鎮壓過後可能會有動亂發生。
所以這祖大弼當天晚上沒有住在總兵署衙門,而是住在城裡的關寧兵軍營裡麵。
這寧夏鎮的饑兵攻克總兵署找不到祖大弼撲了空,於是便一道去攻打慶王府,畢竟這大明朝的藩王一個賽一個有錢,這饑兵弟兄搞兵變不就是為了弄兩個錢錢花花嗎?!
而那寧夏兵備道丁啟睿就趁著亂兵們去攻打總兵署的空隙,在那關寧軍營房裡麵找到了祖大弼,並且這丁啟睿提前一步預判到這幫亂兵會去進攻慶王府,所以力勸祖大弼趕緊去保護慶王爺。
那祖大弼也明白這慶王府一旦被這幫亂兵攻陷,慶王爺以及王府中的龍子龍孫要是有什麼損傷的話,那他們兩這顆項上人頭可就不保了。
於是這祖大弼就帶著丁啟睿領著手下的關寧軍連夜進駐慶王府,這也幸虧這大明朝的王府都修有城牆等防禦設施,且修的還比一般的軍事要塞還要堅固。
所以祖大弼領著手下的兩千關寧兵外加一千多的王府護衛,硬是擋住了這上萬名饑兵用火器以及各種攻城器械幾晝夜的進攻。
...
喜歡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請大家收藏:()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