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44章 陝北局勢變化
這孫老爺在關中地區訓練軍隊、清理軍屯、整肅吏治、招撫流民開墾荒田興修水利之際,那洪承疇洪老爺則是在平涼、寧夏領著一幫子將帥收拾正在當地鬨騰的拓養坤、高汝利、李萬慶等流寇。
所以這崇禎九年的三月份到五月份,這陝西的兩個最高軍政大員都被眼前之事給弄的分不開一絲一毫的精力,於是那在陝北地區暗中發展壯大的李自成、張天琳等義軍開始乘機出來整活了。
這李自成在山陝活躍之時碌碌無為一直都跟著大部隊隨波逐流,在崇禎七年渡過黃河之後雖然實力發展壯大,但也沒有什麼耀眼的戰績,在官軍和義軍看來李自成是跟拓養坤、馬守應他們是坐一桌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那洪承疇對李自成也產生了誤判,認為這李闖賊不過也是一個草莽之輩一時之梟雄罷了,沒有什麼大的本事。
所以這洪承疇也就沒有領著手下的將帥去陝北剿李自成、張天琳賊群,而是在平涼、寧夏一帶對付那拓養坤、高汝利、李萬慶等流寇賊寇。
當然,這也不是洪承疇輕視李自成,而是這李自成、張天琳他們紙麵實力和鬨出來的聲勢遠不如拓養坤、高汝利、李萬慶這些人,再加上平涼、寧夏又有藩王,且寧夏鎮又剛剛經曆了一場兵變守備力量空虛。
這但凡隻要不是來自後世的穿越者,那都會選擇去對付拓高李流寇集團,而非是去對付李自成流寇集團。
所以這洪承疇將重心放在對付拓高李賊群是符合現實邏輯的,但這現實往往是不講邏輯的。
...
李自成在延西的保安縣擊敗榆林總兵俞衝霄一路向東殺回老家米脂縣招兵買馬,很快就招募到了好幾萬老鄉加入闖營。
這李自成手下的幾萬大軍那可不是路上拉進來當炮灰餓的皮包骨頭的流民,而是這陝北地區的各路土匪以及逃兵、驛卒、民間的精壯勞動力。
而且這幾萬大軍的核心是那幾千寧夏鎮的逃兵以及跟著李自成南征北戰多年的一兩千老本勁賊,李自成如今紙麵上的實力已經不比鐵營差多少。
那在榆林的延綏巡撫高光鬥見盤踞在米脂的李自成聲勢一天比一天大,便判斷出這李自成下一步定然是要進犯延安府城,於是這高光鬥就帶著他標營進駐延安府城加上守備力量。
果不其然,這李自成在米脂老家擴軍擴的差不多了之後,便從米脂發兵圍攻延安府城,但這延安府城城池堅固,再加上有巡撫標營駐守,所以這李自成圍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攻下來。
這高光鬥被李自成圍在延安自然是到處搖人求援,高光鬥除了找洪承疇、孫傳庭求援之外,還派人去中原找路老爺尋求援助。
洪承疇因為在鎮壓拓養坤、高汝利等賊寇,所以這手頭上的兵力也不多,於是便將那白廣恩給派到延安去幫忙,孫傳庭這個陝西巡撫手下也沒有多少的機動兵力,於是就將西安副將賀人龍派去支援陝北。
至於那在中原地區的盧老爺理都不理高光鬥,畢竟這盧老爺自己防區內那也是一地雞毛那還有多餘的兵力去支援陝北?!
那在榆林的延綏總兵俞衝霄自然是不可能看著李自成打進延安城殺了巡撫高光鬥,於是俞衝霄便領著延綏鎮東協副總兵(孤山副將)李得成部還有神木所、清水營、木瓜堡等延綏鎮長城沿線的堡寨邊軍,總計大概有個一萬五千名官兵南下去救援延安。
這李自成早就料到那在榆林城的總兵俞總霄不會坐視不理,李自成圍攻延安不過是想把那延綏鎮的主力給他釣出來,然後聚而殲之一股將這延綏官軍給打垮,所以這李自成攻打延安不過是搞的一出圍點打援的計策罷了。
當李自成在榆林的細作偵查到俞衝霄集結兵力南下來救援之後,便留下他的隊友“過天星”張天琳繼續圍困延安府城,然後李自成帶著他手下的精銳人馬劉宗敏、李過、袁宗第、黨守素等悍將前去伏擊這俞衝霄。
這不知道是李自成的情報係統給力,還是李自成的軍事嗅覺敏銳,這李自成精準的預料到這官軍會從榆林走米脂、綏德、清澗這一條線路,所以李自成便在那綏德附近選了一個風水寶地埋伏俞衝霄、李得成等部官軍。
這俞衝霄、李得成等部官軍的偵查、情報係統也像是失靈了一樣,愣是沒有發現李自成在綏德附近對他們設伏。
所以這俞衝霄、李得成這一萬多官兵被這李自成打了一個埋伏,雖然這李自成的伏擊兵力不過幾千人遠沒有官兵的兵力雄厚。
但是這官軍將帥因為貪腐腐敗喝兵血導致上下對立非常嚴重矛盾及其尖銳,當這些官兵發現進了賊寇的伏擊圈之後,瞬間便作鳥獸散丟盔棄甲四散而逃不做任何抵抗,基本上沒有多少官兵去為這些將帥們拚命。
這幫平時受儘欺壓的官兵在這個要命的時候能夠丟盔棄甲的跑路,而不是乘機放冷箭或者是反戈一擊就已經算是很對的起這幫將帥。
雖然這官軍中普通的營兵跑路了,但是那幫將帥的家丁依舊在保護著自家將主與李自成血戰,不過最終那也隻是螳臂當車。
延綏鎮的總兵俞衝霄、延綏東協的副總兵李得成兩人都被李自成斬殺,其中李得成是被李自成陣斬,俞衝霄則是被李自成被抓到之後處決的,至於他們手下的家丁也是被擊斃俘虜了差不多將近兩千人。
這俞衝霄被李自成俘虜之後李自成曾經勸他投降一塊做賊,但這俞衝霄比那張應昌的氣節要強上不少,不僅沒有向李自成投降,而且還大罵李自成,所以李自成也就隻好送他去見大明朝的列祖列宗了。
...
這自從陝西首義以來,義軍擊殺俘虜的總兵一共有三個,曾經當過大同總兵的曹文詔被王鐵擊殺,掛援剿總兵銜但實職僅為副將的艾萬年被高迎祥擊斃,宣府總兵張應昌俘虜。
而在這崇禎九年的五月,李自成終於也達成了擊殺總兵的成就,這李自成打死的這個總兵的含金量那可比王鐵、高迎祥要高的多。
高迎祥那不用說了,艾萬年不過是一個雜號的援剿總兵,真要論起來還算不得真總兵,而曹文詔和張應昌的宣府、大同總兵,在地位上遠遠不如大明朝總兵排行榜中排第二的延綏鎮總兵。
不僅如此,這李自成此戰的戰績那也是遠超鐵營當初湫頭鎮一戰的斬獲戰績,湫頭鎮一戰鐵營不過斬獲一千多曹文詔手下的關寧軍。
而此戰李自成殺傷俘虜官兵的總數量則是達到了將近四千多人,至於繳獲的軍械那更是堆積如山不可勝數。
很多在李自成包圍網中逃不出去的官兵都向李自成投降,有的從李自成包圍網中跳出去的官兵最後也因為李自成這邊的待遇好轉頭回去投奔李自成。
所以經此一役那李自成也算是威震山陝揚名立萬,讓這天下人知道這賊寇中不僅有一個高闖而且還有一個李闖,從此之後李自成也就可以與王鐵、高迎祥坐一桌,把八大王張獻忠往後麵擠一擠。
...
李自成在綏德州打了這個大勝仗之後便繼續作戰擴大戰果,一路將這陝北的綏德州、吳堡縣、米脂縣、葭州、神木縣、府穀縣及以孤山堡為中心的延綏鎮東協長城堡寨全部攻克。
並計劃下一步放棄圍攻延安府城調轉槍頭去進攻延綏鎮的鎮城榆林衛。
如果這榆林衛被攻克,其對官軍的惡劣影響不亞於江北義軍攻克滁州,到那個時候恐怕這延綏鎮將不為大明朝廷所有。
所以這在延安府城的巡撫高光鬥聽說俞衝霄、李得成被李自成殺了之後,便立刻放棄延安府城帶著標營返回榆林準備應對接下來闖賊的攻勢。
就在這陝北形勢岌岌可危之際,那洪承疇跟孫傳庭派過來的援軍及時趕到,白廣恩部從慶陽殺到了延西的保安縣,賀人龍從西安殺到延中的甘泉縣,這兩路官軍一塊在安塞縣會師。
這賀人龍手下有李自成部的叛徒高傑,白廣恩也是農民軍何崇渭部的叛徒,所以這兩對反賊那也非常的熟悉。
這兩人聚到一塊對李闖賊的情況進行了一番討論,兩人得出結論這李自成看似聲勢浩大其實不過是“虛胖”罷了。
李自成手下有寧夏鎮的逃兵,延綏鎮的逃兵還有陝北本地的土匪、流民、驛卒,可以說是各路牛鬼蛇神都有。
而李自成興起不過這短短幾個月的時間,根本就來不及削平內部的刺頭整合這些優質資源,這些優質資源如果得不到整合的話,那就有會成為負擔甚至是危險。
可這李自成雖然打仗在行,但是對於處理內政這方麵則完全是一個外行。
這主要還是作為頭領的李自成以身作則下麵的弟兄跟著好人學好人,所以闖營沒有像其他義軍那樣爭權奪利明爭暗鬥不斷。
如此一來定然就會導致闖營內部從李自成到下麵的弟兄都缺乏政治鬥爭的經驗,處理這種錯綜複雜的內部局勢自然也就非常生疏甚至是亂搞一通。
所以這闖營看似兵強馬壯實則內部矛盾不斷,之所以沒有完全爆發主要是李自成一直在贏,以及沒有外部因素的誘導。
那賀人龍跟白廣恩看出來闖營這一點,於是對症下藥四處煽風點火散播謠言,挑撥李自成本部人馬與那些投奔李自成的各路人馬之間的關係,這賀人龍和白廣恩甚至還策反了幾個剛加入闖營不久的逃兵頭領。
這火候差不多了之後,賀人龍跟白廣恩主動向李自成發起進攻,雙方在陝北的安定縣爆發大戰,官軍策反的那幾個逃兵頭領在關鍵時刻背刺李自成。
而這闖營本身內部就軍心不穩,所以李自成部直接就全線崩盤打了一個大敗仗,李自成本人僅率幾百老本兵狼狽的逃亡他的老家米脂縣,李自成聚集起來的這幾萬大軍瞬間就土崩瓦解,打下的那些州縣堡寨又重新被官軍奪了回去。
不過在此之前,鐵營安插在綏德州的細作成功的將張應昌的家屬從綏德衛監獄中救了出去,李自成還非常講義氣的派出手下精明乾練的弟兄護送張應昌的家眷與鐵營細作一道去往中原地區。
李自成雖然吃了這麼一個大敗仗導致實力大損,但是相對於李自成在接收那群寧夏逃兵之前還是增長了不少的。
這一波官軍可以說是為李自成部進行了一次提純,把那些意誌不堅定的搖擺分子給清除出隊伍。
所以安定一敗之後,李自成並沒有被賀人龍、白廣恩給打的一蹶不振,而是很快又重新聚攏部眾與賀人龍繼續在陝北對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