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372章 豫楚交界局勢變化
這當坐寇畢竟不是當流寇,當流寇上哪裡去派出探馬、細作打探一番就可以行動了。
但這當坐寇那就得好好的調查研究一番,因為這坐寇一旦坐下去就很難在流動起來。
其原因除了當了坐寇組織結構會發生巨大的改變不再適合當流寇之外,就是那人們都是喜歡待在舒適區的。
這弟兄們坐寇當久了舒服的日子過慣了,你再讓他們到處顛沛流離風餐露宿那弟兄們肯定受不了。
所以即使王鐵被這李岩給說動了,那王鐵也不可能一拍腦袋就領著弟兄們往那大彆山裡麵鑽,這鑽進去容易再想出來可就難了。
再則就是這當前的局勢讓鐵營暫時還不能擅動,這倒也不是鐵營被官軍堵在山裡出不去。
而是鐵營要配合在南陽府內鄉、淅川,以及湖廣鄖陽、襄陽境內的其他義軍隊伍搞一波大規模的軍事行動。
...
這躲在鄖陽府房縣和襄陽府穀城縣境內的張獻忠、羅汝才他們幾個,自從今年四月份在承天府境內被湖廣巡撫王夢尹擊敗之後就琢磨著怎麼報複回去。
不過當時八大王新敗軍中士氣低落,再加上當時的大環境對關東地區的全體義軍都不太友好。
就連鐵營都被盧老爺攆到山裡去躲著都沒有放過,所以當時的八大王也隻能是暫時嚥下這口氣,另外再找機會保護回去。
等到四月底五月初的時候,那老回回、闖踏天等部義軍從淮北經中原過境陸陸續續竄入到豫楚交界與八大王取得聯係之後。
這八大王的心思就活絡了起來,並且跟羅汝才兩人商量了一番琢磨出了一個報複計劃,當時那從中原地區過境,被盧老爺、左大帥狠狠收拾了一番的馬守應還有劉國能也想報複回去,於是這幾個賊頭那是一拍即合決定乾這一票。
不過這幾人當時雖然把計劃都製定的天衣無縫,但因為關東官軍的士氣正盛而義軍則是士氣低落,所以這八大王他們幾個都不願意當出頭鳥打頭開第一槍。
畢竟大夥們都害怕自己挑頭出來打頭陣,那在後麵人全都吃瓜看戲不來幫忙想著摘桃子,萬一到時候出現這種情況,那肯定是會被官軍重點針對集中火力打擊的。
而一方有難友軍不動如山甚至是轉進如風這種情況,那是經過曆史驗證過的,大夥們都不敢去賭隊友良心發現在關鍵時刻頂上去。
所以八大王他們的計劃製定的倒是非常的不錯,但是到了執行層麵上那也就沒一個人願意出來打頭陣,所以這互相之間扯皮扯了一個多月將這報複計劃給暫時擱置了。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那李自成在陝北擊殺延綏鎮的總兵、副將,以及王鐵在豫西嵩縣擊殺原河南總兵湯九州的訊息傳到八大王他們這裡來之後,這八大王他們也就停止了扯皮槍口一致對外。
其原因也很簡單,八大王他們所擔憂的問題已經沒有了。
這八大王他們經過一番研究認為,那在中原的盧象升定然不會眼睜睜的看著李自成把陝北給占了,即使盧象升不管洪承疇防區內的事,那朝廷也不會坐視不理,到時候定然會抽調中原官軍前往陝西援剿。
而那王鐵在嵩縣擊斃湯九州之後,這定然也會對官軍在中原地區的軍事部署造成很大的影響。
這八大王他們幾個分析的也沒有錯,盧老爺抽調了洛陽地區周爾敬、王進忠等部以及在汝寧府的祖寬部前往陝西支援。
在那湯九州被王鐵擊斃之後,盧老爺把在南陽府鄧州的竿兵譚大孝部四千人馬調往登封接替湯九州,把在襄陽府的關兵李重鎮部五千人馬調往洛陽加強洛陽的防禦,以防止這鐵賊乘著洛陽空虛前去鬨事。
本來這盧老爺隻需要將在南陽府鄧州的譚大孝部抽調往登封縣去填補湯部的空缺就行了,但是這靈寶兵變導致晉兵王進忠部兵潰,盧老爺不得已才將那洛陽副將朱三纔派去陝西支援。
為了填補這朱三才部在洛陽的空缺,盧老爺才將那在襄陽的關兵李重鎮部調往洛陽。
...
這在五月份河南境內發生一場兵變外加一個總兵被賊寇擊斃,那作為六省剿總的盧老爺和河南巡撫陳必謙自然是在責難逃。
那在朝中的官員見此情況立刻便落井下石上書彈劾盧老爺,說盧老爺躲在鄭州裝病不親自領兵上前線打仗,導致這總兵湯九州被賊寇擊斃,靈寶王進忠部發生兵變。
雖然朱由檢並沒有把盧老爺給拿下,但盧老爺因為滁州戰功被授予不久的太子少師榮銜被削了,同時還將盧老爺的兵部尚書職銜被降級為兵部右侍郎,並且還被皇帝朱由檢下手敕嚴厲訓斥了一番。
這朝廷對盧老爺雖然隻是罰酒三杯不痛不癢,但對那河南巡撫陳必謙的處罰就非常嚴厲了。
總兵湯九州被鐵賊擊斃的賬雖然算不到陳必謙的頭上,但是那晉兵王進忠部在靈寶兵變的責任那陳必謙可就跑不掉了。
朝廷以陳必謙不能約束軍紀外加後勤供應不力為罪名,將陳必謙給革職判了一個流放雲南的處罰。
不過盧老爺上書給這陳必謙說了幾句好話,說這洛陽的錢糧因為連續幾個月戰事被呼叫一空,實在是難以短時間內供應幾支部隊往陝西開拔。
有了盧老爺的乾預,最後朱由檢大發慈悲免了陳必謙流放雲南的處罰,將其削籍為民回鄉閒住。
雖然這作為總理的盧象升和巡撫陳必謙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處罰,但是兵變事件當事人的王進忠卻沒有受到任何的處罰,後來還被委以重任調到南陽去當協守副將。
這倒也不是朝廷心善,而是那王進忠麾下的家丁在此次事件沒有受到衝擊,雖然兵變發生後不少山西兵逃回了老家,但是有相當一部分山西兵沒有逃回老家。
再加上這回王進忠麾下的亂兵搶劫所得不少上供給了王進忠,那王進忠用這些錢糧招募了一批散兵遊勇又把隊伍拉了起來,實力比之前也差不了多少。
所以這朝廷見王進忠還有用,也就沒有動這王進忠,留著這王進忠繼續發光發熱。
...
這接替陳必謙的河南巡撫是北直隸人丁寶楨,這丁寶楨天啟年間曾經在甘肅當過幾年的巡撫有一定的軍事經驗,在天啟末升任掌管部務的戶部左侍郎。
不過這丁寶楨戶部堂官的椅子還沒坐熱乎,就因為那遼東兵變巡撫畢自肅被殺而革職還鄉,革職的理由是那丁寶楨沒能及時的給遼東兵發放糧餉引發兵變。
其實這事根本就不賴丁寶楨,這當時遼東兵變雖是在崇禎元年爆發的,但是禍根是在天啟年間埋下來的。
其主要原因是那朝廷在天啟年間修皇宮和皇陵以及一些其他的大型工程,摞用了大量邊鎮的軍費,最終這顆雷在崇禎元年爆了,然後將那剛上任不久的戶部堂官丁寶楨拉出來當替罪羊。
這陳必謙被革職之後,朝廷也考慮到得找一個有軍事經驗的最好是當過督撫高階官員接替他,找來找去就把這在鄉下當地主老爺的丁寶楨給找了出來。
由於這丁寶楨就是那北直隸的人離著京城和河南近,所以這丁寶楨收到通知進京去麵完聖之後,在六月的中旬就到了開封府走馬上任。
...
那盧老爺除了抽調豫楚的李重鎮、譚大孝兩部官兵之外,還將在南陽府境內設立不久的鄧州守備營參將江樵部撤往襄陽府城,將在淅川設立的守備營都司錢繼功部撤往南陽府城。
由於這譚大孝與李重鎮部從豫楚交界處調走造成守備力量空虛,所以盧老爺也隻能進一步的收縮兵力保障這襄陽、南陽兩大府城的安全。
這盧老爺一口氣從鄖陽巡撫的轄區內抽調將近一萬名官兵,立刻便導致了鄖陽巡撫的防區內守備力量極度空虛,整個豫楚交界處基本上官軍的守備模式基本上已經是據點化。
鐵營轉進到豫西盧氏縣之後不久便跟在豫楚一帶的八大王他們幾個取得聯係,八大王偵查到豫楚一帶官軍在收縮兵力之後。
便立刻便派人去聯係在盧氏縣的鐵營,希望王大盟主能夠在豫西一帶鬨騰一番,將官軍的注意力吸引到他那邊去,給他們在鄖襄一帶的軍事行動提供支援。
王鐵對此給了那八大王一個模棱兩可的回複,王鐵在回複中極力支援八大王的軍事行動,但對出兵在豫西鬨騰則是隻字不提。
因為王鐵他們也不想去當那個冤種,畢竟那盧老爺可是把那李重鎮、譚大孝等幾路官軍調到了豫西專門來防著他鬨事。
再加上王鐵他們分析李自成在陝北肯定會栽跟頭的,而到那個時候陝北的危機解決之後,盧象升派往陝西的官軍肯定會返回河南,王鐵要是這個時候出去鬨騰指不定到時候就撞到這槍口上麵。
王鐵他們的推斷果然也沒有錯,這入陝的幾路官軍剛到西安沒多久,就收到了賀人龍、白廣恩大破闖賊的訊息,六月中旬便從陝西往河南迴師。
那從汝南府前往陝北的祖寬部在走到陝州之後,收到這個訊息就停了下來沒有繼續往陝西開拔,而王鐵要是按照圖圖哥的建議出去鬨騰的話,那指不定就會被這本地官軍外加返豫的官軍一塊圍毆。
不過這圖圖哥賣隊友賣習慣了的人自然是不可能指望鐵營出去鬨騰幫他吸引官軍的注意力。
八大王隻希望鐵營將那盧老爺從豫楚一帶調走的官兵牽製在豫西就行了,對此王鐵也明白,所以鐵營也就待在盧氏縣沒有動彈。
隻要鐵營在盧氏縣不走,那在登封的譚大孝、洛陽的李重鎮、汝州的羅岱包括在陝州停下來的祖寬就都不會擅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