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1402章 王鐵迎接“高迎祥”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402章 王鐵迎接“高迎祥”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高迎恩部出了潼關進入河南境內後是一路跟著鐵營總部的後麵找過來的,所以這高迎恩部是走的洛陽到鞏縣虎牢關這條路線出的洛陽的盆地。

當高迎恩得知鐵營就在密縣之後,高迎恩便派人到密縣來致書請投並領著隊伍從汜水縣經滎陽縣南下密縣,而王鐵這邊得知訊息後也領著一部分弟兄北上去迎接高迎恩。

雙方的隊伍就在密縣與滎陽縣交界的伏羲山中的官道上相遇。

...

伏羲鎮。

這伏羲山是嵩山山脈東端的最後的一座大山,而這伏羲鎮則是在伏羲山的西南方向,此地雖然也在嵩山餘脈之中,但此地的山頭海拔高度和麵積非常低,已經不能算是山隻能是算是丘陵。

也正是因為如此,此地的地勢相對來說較低,從滎陽到密縣便能有一條官道穿過這伏羲山東段的丘陵。

目前的時間是下午的三四點鐘,那高迎恩領著他手下的闖營弟兄此時已經抵達了這伏羲鎮附近。

由於這闖營曾經在這附近活躍過,沒有滋擾百姓,所以這鎮中的百姓在看到闖營的旗號並沒有竄到山裡去躲著。

相反還有不是鎮中的百姓出門瞧著那從鎮子中穿過的闖營隊伍,而這些闖營弟兄也沒有脫離隊伍到鎮子裡麵去買賣東西或者是乾其他事的,可見這闖營的行軍紀律還是不錯的。

隻見那闖營隊伍的最前麵有兩名弟兄騎在馬上舉著黑色的招魂幡,在招魂幡的後麵則是有一輛四輪車,這四輪車並不是用馬拉著的,而是前麵四個人拉後麵四個人推著往前走。

這車上放著一具刷著黑色油漆的棺材,在棺材的前麵車板上還擺著一個牌位和一個香爐,香爐裡麵還一直都燒著檀香隻不過是三長兩短。

這也是為什麼這輛四輪車不是用馬拉而是用人來拉了,這馬拉車沒個輕重,搞不好會把這車上的牌位和香爐給弄翻,非常的不吉利,所以也就隻好用人來拉了。

這民間棺材刷油漆那也是有講究的,原木棺材不刷油漆代表著是壽終正寢,刷石灰的就代表著是英年早逝。

刷紅色油漆的喜慶棺材就代表著是八十歲以上喜喪,而這刷黑色油漆則是代表著非正常死亡死於非命。

當然,這些講究也是分地方的,有些地方的風俗就不講究這些,還有就是民間的普通百姓與達官貴人的喪葬製度也是不一樣的。

高迎祥造反之前是販馬的走私販子就一普通百姓,造反之後雖為手握數萬人馬的一方豪傑,但終究還是世人眼中的賊亦算不得貴人,所以高迎祥死後的喪事便用庶人之禮。

這高迎祥的犧牲的時間是在七月的中旬如今是八月的中下旬,民間習俗停棺四十九天之後纔能夠下葬,而如今時間還沒有到,所以這高迎祥的棺材被這高迎恩拖著到處跑。

等到這四十九天到了之後,走到哪裡便將這棺材給埋在哪裡。

這高迎祥總的來說還算是幸運的,不想他的前輩王二、王嘉胤等等一些犧牲的農民軍首領,在死後莫說是規規矩矩的辦喪事了,就連屍骨都沒人收斂甚至連衣冠塚都沒人立。

這也充分說明瞭有親族的好處,即使高迎祥沒有兒子,但他有親弟弟和侄子給他發喪,給他的燒幾張黃表紙敬上兩根香。

這後世之人不注重身後之事,但在這個傳統思想濃厚的古代社會,這身後事往往比身前之事還要重要。

所以這很多人在看到高迎恩為他哥哥發喪的時候,都非常的羨慕,認為這高迎祥雖然兵敗身死但也是一個有福氣的人。

這高迎祥的棺材裡麵那自然是高有祥生前的衣物不是屍體,高迎祥的屍體軀乾已經被官軍焚燒挫骨揚灰,頭顱則是被孫傳庭送到京城請功然後傳首九邊。

在這一點上高迎祥與他的前輩王二、王嘉胤等人沒什麼兩樣,都是死無全屍挫骨揚灰死了都不得安寧。

但作為一個反賊,有這種下場那也是很正常的,這在拿起武器反抗的那一刻開始,那就應該做好死無全屍不得善終的準備。

畢竟這造反不是請客吃飯而是暴動,是人世間最為暴力的一種集體行為,她雖然具有正義性,但是在鬥爭路上也充滿了冰冷的殘忍。

這農民軍動不動就想刨朱家祖墳的邏輯依據就在這裡,畢竟這落到官府手裡的農民軍首領不管是活的還是死的,那都是不留全屍死無葬身之地。

那既然是這樣的話,農民軍弟兄們又怎麼可能去尊重朱家人的屍骨?!

這明朝的官僚鄉紳以及走狗文人,經常大罵農民軍弟兄們禽獸不如刨它們的祖墳,但它們絲毫都沒有反思過,自己是怎麼對待農民軍首領的遺體。

不過這些人那也不會去反思的,因為在他們看來,這群泥腿子那就不能算是人,這殺一兩個牛馬難道還會去給這些牲畜挖個坑埋了不成?!

而在他們眼裡這群牛馬牲畜如果掘了它們祖墳的話,那這群家夥就會急的直跳腳。

...

在這高迎祥的棺材車的後麵,隻見那高迎恩領頭騎在一匹黑色的駿馬之上,那高迎祥的腰間綁著一根麻繩,頭上則是帶著一頂黑色的圓形尖頂的帽子,也就是那種農村辦喪事親人戴著的那種帽子。

這跟在高迎恩身後的也有不少人帶著這種喪帽,可見這些人應該是高家的族人,這些高家的族人時不時的還從馬背上的背囊裡麵掏出一把紙錢往天上一撒。

非高家族人的闖營弟兄僅僅是腰間綁著一根麻繩或者是胳膊上係著一根黑布,因為他並不是高迎祥的親戚也就不用服喪。

這按規矩發喪應該用的白布,但這軍中忌諱白色所以這些孝布就都換成了黑色,就連那隊伍的前麵原本應該是五顏六色的旗幟都被統一換成了黑色。

此時隻見那隊伍最前麵非高家族人的臉上都是一副麻木不仁的表情,看上去既沒有很高興也沒有多麼傷心,畢竟這跟著誰乾那也都是乾。

但那高家族人臉上的悲傷則是抑製不住,那些個五大三粗的大老爺們此時都一個個麵帶淚痕,甚至有的還在擦拭著眼中的淚水,就連那領頭的高迎恩也是時不時的唉聲歎氣。

這按道理說闖營得知高迎祥死訊已經快一個月,即使他們對高迎祥的感情再深,那這也不知道到現在還在悲傷之中。

這原因主要還是要不了多久他們就要並入鐵營,所以他們不僅是在為高迎祥悲傷,同時也是在為他們高家曾經的輝煌而哀痛。

這當初的闖營那是何等的強勢幾乎是與鐵營並駕齊驅分庭抗禮,而如今闖營這個曾經強大的軍事集團馬上就要消失了,這怎麼能讓他們不感到痛心?!

高迎祥在的時候可以慣著他們這些高家人給他們優厚的待遇,可等這並入到鐵營之中,那王鐵肯定是不會慣著他們的,這一點是基本上可以預見的,所以這些高家人也在為失去過往特殊的地位和待遇感到不捨。

還有就是這些高家族人中大部分本事也就一般尋常人的水平,也就靠著高迎祥才能在闖營中身居高位,這到了鐵營王鐵也是不可能讓他們繼續站著茅坑不拉屎,所以這些高家族人也在為個人的前途而感到擔憂。

...

就在這闖營的隊伍拉著棺材往前走的時候,突然之間在他們的前麵就出現了一隊約莫三四百人左右的馬隊,急速的朝著他們衝過來。

這支馬隊就是王鐵所率領的鐵營的弟兄,為了迎接“高迎祥”,王鐵帶著鐵營的全部高層前往伏羲山迎靈,僅留下劉體純一人留守雪花山大營。

由於這短時間內王鐵他們沒時間去製作黑色的旗幟和黑色的喪帽,所以王鐵他們這些人僅是腰間綁著一根麻繩。

...

駕!駕!駕!

籲!——

隻見那王鐵騎著高迎祥送他的那匹黑色神駒一馬當先衝到了高迎祥的棺材車前麵十幾步處,那在高迎祥棺材車前拉車的闖營弟兄見狀紛紛讓開。

然後那王鐵便翻身下馬一言不發,一步一步的朝著高迎祥的棺材走過去。

王鐵並沒有去跟那在棺材後麵的高迎恩他們他們打招呼,那高迎恩以及闖營的一些高層見狀便都下馬迎過去。

此時隻見那王鐵身穿藍色的箭衣腳上沒有穿靴子而是穿著草鞋,腰間沒有綁腰帶而是係著一根麻繩,頭上不知道從哪裡撤的一塊黑布纏在頭上充當孝帽。

這王鐵作為高迎祥結拜的兄弟,高迎祥死了,這王鐵給高迎祥戴孝帽服喪那也算是說的過去不算是自作多情。

當高迎恩他們這些闖營餘部的高層走到高迎祥的棺材後麵的時候,隻見那王鐵一個滑跪就滑翔到了高迎祥的棺材前麵,滑的那地麵上都出現了一道兩輪印記。

那在高迎祥棺材後麵的高迎恩等人瞧著這一幕那也都是瞠目結舌,心想這王大帥到底不是一般人,就連這跪著給人磕頭都能玩出花樣來。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