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462章 劫後餘生的黑頭獅
鷹巢寨,聚義堂。
鐵營這場進攻鷹巢寨的軍事行動大概持續了有三個多小時,但交戰的時長也就一個多小時,有兩個小時是大部隊在山路上挨石頭砸和小分隊在鑽地道。
雖然這交戰時長隻有一個小時,但這烈度那是一點也不低,那左營大部隊的弟兄被山上的石頭砸了兩個小時那火氣也是非常大,所以攻進山寨之後為了泄憤那是見人就砍隻認衣服不認人。
甚至有不少山寨的婦孺也在混亂之中被殺,那沒有穿鐵營軍服的蘄夫人和黑頭獅,要不是周方留了幾個弟兄護著他們,恐怕也有可能被亂軍所殺。
所以這鷹巢寨的核心聚義堂內也被殺成了一片屠宰場,此時這廳堂的內地麵上和柱子上到處都是血跡,甚至還能看到一些模糊的人體血肉組織,整個廳堂內一股子衝天的血腥味聞著令人十分的反胃。
不過目前在這聚義堂內的人那都不是正常人,此時這些人聞著這股子血腥味甚至還有些沉醉。
隻見那周兵此時正一屁股坐在堂上那原寨主夜鷹的那把蒙著老虎皮的板凳上,在堂下兩旁則是站立著兩排身穿盔甲渾身是血的鐵營軍官們。
而那黑頭獅因為被這鷹巢寨的嘍囉們折騰的不輕也就沒有站著,臉色有些虛弱的坐在一張位置靠前的椅子上靠著休養。
而在那堂下中間則是跪著幾個反綁著雙手渾身在顫抖身上帶有血跡的鷹巢寨的頭領。
那靠在椅子上的黑頭獅語氣有些微弱的對那周兵感謝道:「周協統,小人今日能活得一條賤命,那都是托了您的福,您的大恩大德小人記住了!」
說罷,這黑頭獅便要起身對那周兵跪地磕頭謝恩,那坐在堂上把握著一把匕首的周兵見狀,立刻對那在黑頭獅身邊的鐵營軍官說道:「快!快攔住嚴頭領,這是做什麼!」
那鐵營弟兄聽到周兵的命令後便將這黑頭獅給按在椅子上,隨後這周兵便一臉笑容的對黑頭獅說道:「嚴頭領,救你的是我家大帥,我不過就是替大帥當差的,您要磕頭等大帥來了您慢慢磕去。」
那黑頭獅聽後也笑著對那周兵說道:「這大帥的恩情小人得報,您的恩情小人那也不能忘啊!」
「既然周協統不願讓小人磕這個頭,那等小人回到山寨之後,定當為周頭領送來一份厚禮!」
說到這裡,這嚴威看向了這殿內的幾個鐵營軍官又補了一句道:「諸位兄弟的情義,兄弟我那也是不會忘的!」
那周兵和廳堂內的鐵營軍官聽到黑頭獅這話後臉色那都是非常的高興,畢竟這黑頭獅是這英山縣最有錢的一個大土匪,那他這禮肯定是輕不了的。
不過這周兵還是假裝推辭道:「嚴頭領您這說的哪裡話,咱們如今都是自家兄弟,自家兄弟何必弄這些勾當啊!」
那黑頭獅也清楚這是周兵在謙辭,於是便對他繼續說道:「這都是一些土特產,不值什麼錢,周協統還有諸位兄弟就不要推辭了!」
「哈哈哈!那既然如此,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這黑頭獅那也是真心的對鐵營表示感謝,雖然這黑頭獅是為鐵營辦事才遭的殃,但這年頭能有幾個人記得彆人的情?!
大多數人為他人死心塌地的賣命,其結果到頭來多數都是被吃乾抹淨後一腳踹開不管其死活。
而鐵營為了救黑頭獅可是想方設法對他不拋棄不放棄,王鐵還考慮到獅子寨可能有些彆有用人之人對他不利,專門派郝搖旗領兵上山去震懾這些人。
這鐵營視他黑頭獅為手足一樣的嗬護,而那黑頭獅又怎會不以腹心報之?!
所以這黑頭獅此時已經打定了主意,要為這鐵營好好的乾下去,哪怕最後沒有一個好結局也在所不惜!
這兩人聊了一陣子之後便將話題聊到了這被俘投降的幾個鷹巢寨頭領的身上。
隻見那黑頭獅咬牙切齒的看向這幾個家夥對那周兵說道:「周協統,小人這幾天那可是受儘了折磨,還請周協統能將這幾個畜生交給我處置讓小人報仇雪恨!」
「大王饒命啊!」
「我等既已投降,大王您不能壞了江湖規矩啊!」
那幾個跪在地上的鷹巢寨頭領聽到黑頭獅這話後,嚇的那趕緊向周兵求饒道。
「嚎尼瑪嚎,再嚎老子把你們全部殺了!」
由於這幾個家夥嚎叫的聲音非常的吵吵,所以那鐵營的軍官們上前一人一腳踹的他們都閉上了嘴巴。
隨後這周兵眼睛珠子一轉,便對這黑頭獅說道:「嚴頭領,我們這些流寇有規矩,隻要是主動投降的哪怕是官兵也一律不殺。」
「如果嚴頭領想要出口氣的話,還請等大帥來了之後,您到時候找他要人吧!」
這嚴威聽後狠狠的瞪了這鷹巢寨的幾個頭領一眼,然後歎了口氣對那周兵說道:「那好吧!」
這鷹巢寨原大當家夜鷹的那些嫡係頭領和嘍囉不是已經逃了出去,那就是因為負隅頑抗被鐵營的弟兄給當場擊斃,能夠留在這裡向鐵營投降的那都不是夜鷹的嫡係,所以這些人鐵營也就沒有必要趕儘殺絕。
這對於大彆山中與鐵營為敵的土匪山寨在被鐵營攻滅之後該如何處置,鐵營高層早就已經有過討論,並且還初步的形成檔案下發到各協各營作為指導方針。
鐵營將這山中的土寨分為四個型別,第一種是山寨附近資源豐富的,比如就像那獅子寨所在英山,那方圓數十裡之內好幾個茶山以及大量產生還算是不錯的山田。
像這種土寨被鐵營攻克之後肯定是不能將其給一把火燒乾淨取締掉,而是要將其給占住為鐵營源源不斷的提供資源。
這第二種山寨那就是像鷹巢寨這樣的,雖然這附近山中沒有茶場也沒有大量的山田,但是這位置險要處於石頭咀鎮這個水路津要處且山寨的地勢易守難攻。
日後鐵營肯定要麵對官軍的大規模進剿,那在山中占據的鄉鎮未必能夠守的住,所以到時候肯定是要退到這些山寨上去繼續堅持的。
而如果將這些山寨給拆了的話,那到時候鐵營占據的鄉鎮被官軍攻陷可就連一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所以這些地勢險要的山寨那也是鐵營日後的一條退路。
這第三種山寨那就比較特殊了,這種山寨的位置既不是險要地帶附近也沒有過多的資源,但這種山寨是建立在人口稠密的區域。
像這種山寨那也不能取締掉,因為這山中沒有那麼多的閒田可以種閒工可以開,如果將這種山寨給取締掉,那山寨裡麵的嘍囉可就沒地方去了。
這些沒地方生活的嘍囉們,那肯定會在山中到處流竄殺人放火打家劫舍弄的地方上雞犬不寧的。
鐵營進山是要建立一個穩定秩序的,而這些不穩定因素在山中會對鐵營建立的新秩序造成極大的惡劣影響,如果不把這些不穩定因素給消滅掉,那鐵營這坐寇豈不是當了一個寂寞?!
而大彆山這七山二水一分田的地方又沒法讓他們開工種田,所以也就隻能把這些嘍囉們養在山寨裡麵讓他們繼續當土匪。
當然,這也不是白養,張應昌前段時間通過對這大彆山的考察研究,向王鐵提出了一個「養兵於匪」的設想。
大彆山這窮地方要啥沒啥的,指望在這地方種田做生意積攢錢糧發展實力那是不可能的,甚至鐵營想要依靠山中的資源保持現有的軍隊騾馬化比例都有些困難。
雖然這地方物質資源極度的匱乏,但是這地方因為明朝的各項大缺大德的政策,導致這地方的人口資源非常的豐富,尤其是土匪資源則是更加的豐富。
在這個亂世中,那一條條能夠殺人放火的精壯漢子可比金銀糧食要值錢的多,而這些好漢大多數都被養在大彆山中的各大山寨裡麵,畢竟這年頭老實巴交沒本事的都在種田做工。
至於怎麼整合這些好漢資源為鐵營所用,那就看接下來鐵營怎麼操作了,因為這張應昌隻是提供了一個設想,具體方案他也拿不準。
畢竟隻用武力吞並這些山寨獲取人力資源也不太現實,而要想讓這些山寨頭領主動交出人口資源也不可能,所以也隻能是走一步看一步。
這以上三種都是有一定作用的山寨,而第四種則是與以上都不沾邊的山寨,像這種沒用的山寨,不管與不與鐵營為敵,鐵營都會想方設法將其給取締掉,避免浪費山中寶貴的物質資源。
而這鷹巢寨就占了兩個不能將其給取締的特點,首先這地方地勢險要可以在以後做鐵營的安全屋,其次就是這鷹巢山周圍有大量的村落集鎮附近無所事事的好漢都上山做賊。
如果鐵營將這些投降的山寨頭領一刀全給砍了,那這鷹巢寨及其分寨的嘍囉可就嚇的作鳥獸散竄的到處都是,白白的將這大好的人力資源給流失了。
所以鐵營隻能是留用他們穩住這鷹巢寨的嘍囉,然後從鐵營部隊中抽調精乾的弟兄上山充任山寨的頭領,順帶再提拔一些原來山寨中不得誌的嘍囉也當頭領。
最後達到徹底掌控這鷹巢寨的目的,讓這鷹巢寨成為鐵營的一個後備兵源基地,以後鐵營要外出打仗需要輔兵和炮灰就從這山寨中抽兵。
這就是張應昌提出的「養兵於匪」的設想,但這也不是張應昌原創,其靈感來自於明軍養兵於衛所的軍隊製度。
如果把大彆山的大小土寨換成百戶所和千戶所,再把這鐵營這換成明軍的營兵部隊,這兩者之間互相協調配合的執行邏輯其實是一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