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 第1466章 設立分寨之議(下)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466章 設立分寨之議(下)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趙勝的這一番官賊之論讓王鐵那是耳目一新,王鐵不管是在上輩子還是這輩子,對於這治國理唸的認知也就是那千古名言「江山但在馬上取,治國需用讀書人」。

而這過去經常給王鐵唸叨這句話的趙勝,今天居然給他說這泥腿子出身的土匪,跟那飽讀詩書的文官士大夫之間沒有什麼區彆!

這一下子就讓王鐵的三觀遭受到了嚴重的衝擊,那看向趙勝眼神都有些複雜了,心裡都在懷疑這趙先生的秀才功名到底是買的還是考的,居然這麼抹黑自己所在的文人群體。

雖然現在的趙勝在底色上依舊是一個傳統的士大夫,但這環境也是能改變人的,現在的趙勝僅有那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社會責任感,以及對儒家文化的發揚傳承精神。

但趙勝身上那士大夫的臭毛病和缺點則是少了很多,尤其是讀書人的那種高高在上藐視一切,對農工兵商等群體的鄙視心理傲慢態度已經完全沒有了。

甚至在趙勝看來,這農工兵商等群體還要比文人要強上不少,因為搞壞這個世道的就是掌握國家權力與文化輿論的文人士大夫,而不是被其所統治的農工兵商這些社會群體。

所以趙勝在對這個亂世進行反思的過程中,那也是反思出來了不少的東西。

這趙勝瞧著王鐵那個眼神也知道他心中所想,於是便接著笑著對那王鐵說道:「大帥,屬下這番言論雖然有些聳人聽聞了,但是這話糙理不糙,以今日大明朝上上下下之亂象而論之就是這麼回事。」

「這官與賊實際上是一丘之貉,但如果能有製度、有律令、有條例、有章程對其進行有效的約束,那麼這惡賊也能變成好官。」

「可一旦這國家製度崩壞,律令條例形同虛設,那麼這好官也會變成惡賊!」

那在一旁一直沒有說話的李岩這個時候也出來插了句話:「大帥,這趙先生說的沒錯,就是這麼一個道理。」

「家父曾出仕為官久任地方,屬下少時就跟著家父在外當衙內,從萬曆末到崇禎初這十餘年間,屬下親眼所見這國家是怎麼亂起來的。」

「這官員的升遷調動,該升該貶朝廷具有條例在,但掌握人事之權的官員從來不按條例規則選賢任能。」

「隻看該員是否與自己同黨,同黨之人雖無能至極亦能竊據大位,而異派之人即使才能卓著那也不得升遷。」

「或是按以錢財進,有錢輸賄者雖腐敗透頂那也可以得要職肥缺,而清官廉吏一錢不送最後也隻能是在閒職苦缺終其一生。」

「這朝廷用人一途以是如此,而那司法、稅課等諸政更是視律令條例如同虛設一般,以至於國家綱馳紀鬆亂象叢生天下之事大壞矣!」

「若這朝廷上下各級官吏,能夠依律令治法斷案,照條例行政用權,按章程辦事當差,那麼這天下也就不會亂起來。」

「子曰『君子之德如風,小人之德如草,草上之風必偃』,為上者不尊律令條例胡作非為,為下者亦必有樣學樣寡廉鮮恥,這治亂之源皆因律令條例不修而始。」

李岩這話說的那也沒錯,這國家的崩壞混亂那就是從統治階級帶頭不遵守自己製定的律法開始的。

這被統治階級的普通人那也不是傻子,既然你們這些當權者可以不遵從律法肆意妄為為己謀利,那我們也何必也去遵守你們製定的律法?!

王鐵他們這群流寇土賊作亂一方的底層邏輯就在這裡。

你們這些朝廷的官吏那可以貪汙受賄撈銀子,那我們這些賊匪去吃大戶搞錢糧求活命又有什麼錯?!

你們這些朝廷的官吏收了有錢有權之人的紅包,在公堂上把那些不該殺的人給殺了不該判的人給判了,這種惡劣的行徑跟我們這些土匪到處殺人放火不也是一樣傷害無辜嗎?!

官府可以以征稅派役的合法名義刮地皮逼的老百姓沒有活路,那我們勒索大戶富家的錢財收他們保護費好像也很合理吧?!

這些事總不能你們做的,我們做不得吧?!

王鐵聽完趙勝和李岩的話後便深思了起來,這兩人已經說了很明白了,用土匪和用文人做官沒什麼區彆,關鍵就在於鐵營能否製定一個正當合理的條例和章程出來,並且將這條例和章程給執行下去。

如果這些條例和章程能夠落實到位,那麼這總寨、分寨的頭領是土匪還是文人不重要。

隻要他們能規規矩矩的按條例章程辦事,將鐵營的政策方針給貫徹落實,那麼他們也是可以將這一方水土給治理好。

反之,如果他們肆意妄為不按條例章程當差,那麼即使鐵營弄一幫人舉人進士過來當官,一樣會將這地方給治的是亂象叢生,今日之大明朝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想到這裡王鐵差不多已經被說動了,不過王鐵還是有一個疑慮,於是便對趙勝和李岩問道:「兩位先生,您二位所說我也是極為讚同。」

「隻是我還有一個擔心的地方,那就是這些大字不識幾個沒文化的泥腿子,他們不比文人的道德水平高多少,而他們又不在我的眼皮子底下,那又該怎麼保證他們按條例章程來辦差呢?!」

其實王鐵並非是不知道設立監察機構監督官員當差辦事,可這就像剛才趙勝和李岩兩人所說的那樣,大明朝一樣有監察官員的律令條例,但這些監察官員隻不過是把這些律令條例當做黨爭和牟利的工具而已。

這大明朝的監察官員若是能秉公執法,那這大明朝的吏治也不會出現當下這種全麵腐敗的情況。

所以王這話一出,這趙勝和李岩兩人都沉默了,兩人都很清楚,這曆朝曆代都有監察官員的律令條例,但就是沒有能使這些律令條例得到貫徹落實的律令條例。

良久之後,這趙勝便歎了口氣對王鐵說道:「大帥,這國皆有法,然無使法必行之法,此千古難解之難題,非獨我等為之困也!」

「所以咱們也隻能在選任官員的問題上做文章了。」

「這選任官員者有四,其一有纔有德之人為上等,但這等上人自古以來便很稀少的,曆朝曆代也就出那麼幾個。」

「其二則是有德無才之人,此輩中人較之有纔有德之上人略多一些。」

「其三則是無德無才之人,這類下等人最多,芸芸眾生中多為此輩之人。」

「其四則是那有才無德之人,這類爛人較之下人少但比中人多。」

「這四等人中,上人可遇而不求,得之既我鐵營之大幸,中人可求而不遇,得之亦我鐵營在之大幸。」

「然則這下人和爛人則是我鐵營可求可遇者,所謂有才無德之爛人即是今日遍地之無恥文人,而無才無德之爛人即是那山中的土匪山賊。」

「用這些有才無德的爛人,他們有腦子會利用他們的聰明去鑽咱們製定的條例章程的空子,從這其中上下其手謀取利益甚至是裡通外敵,而本營則很有可能被其給矇蔽一時之間難以察覺。」

「但用哪些無才無德的下人,這些人的腦子笨心眼少,咱們製定的條例章程他們沒法去鑽空子,隻能是最簡單粗暴的法子去竊取利益,而咱們對此則是可以一眼就將其看穿不會被其給蒙騙。」

這趙勝說的沒錯,當貪官汙吏那也是需要智商的,有的貪官汙吏撈起錢來的手段那是滴水不漏,不當得利的錢財全都能給搞成合理合法的正當資產。

而有的貪官汙吏則是不加掩飾或者是不會掩飾,直接就是公開的貪汙受賄,一查就是一個準根本躲不掉。

所以趙勝認為,在找不到德才兼備的上人和有德中人的情況下,在這有才無德與無才無德之人之間,最好選哪無才無德之人用,因為這號的人相對與前者來說破壞力較小。

因為這號的人破壞力有限持續時間也不長,而前者甚至能夠貪腐一輩子成功上岸逃脫製裁。

這也是為什麼趙勝主張用那幫土匪山賊的原因,因為這幫人沒那個頭腦在暗地裡亂來,隻要稍微有點苗頭鐵營就能發現並將其給按住。

這王鐵聽完趙勝這番話後也是歎了一口氣說道:「唉!他媽的,也隻能這樣辦了!」

緊接著那一旁的李岩便對王鐵說道:「大帥,雖如此,但咱們也應效法朝廷的禦史製度,建立一條從上到下的監察線,這不管怎麼說有總比沒有的好。」

王鐵聽後這李岩的話後眼睛珠子一轉略作思索,然後便對那李岩說道:「李先生,這我鐵營的監察條例以及章程就由您來負責起草。」

這李岩出身官宦人家跟著他爹當過很長時間的衙內,對著律令條例章程非常精通,鐵營的這些條文條例也都基本上是他製定的。

隨後王鐵又看向那趙勝說道:「趙先生,這監察官員的人選您與總管還有梁先生二人商議一番,草擬一個名單送到我這裡來。」

這監察官員的人選肯定是不能出自一派的,要不然的話這監察線就成了一塊抹布,隻看得到彆人的臟汙看不見自己的不乾淨。

就在王鐵與這趙勝李岩二人議事之時,隻見那楊雄走了進來對那王鐵稟報道:「大帥,獅子寨的嚴總杆,陶家河的蕭族長,還有草盤地天馬寨的大當家『倒拔柳』都已經到了。」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