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明末:帶領農民起義 第1495章 趙陳相會(上)
在一旁打橫的張保義聽到趙勝這話後,那沏茶的手微微顫抖險些把茶壺都給掉在了桌子上,隨後這張保義便遞給了陳宗義一個眼神。
隻見那陳宗義沒有立刻回答趙勝這話,而是搖了搖頭輕笑了一聲,然後便見這陳宗義掏出了一杆旱煙槍掏出火摺子點上抽了起來。
待這陳宗義抽了一口煙後,那陳宗義看向大門外,眼神中無比複雜的繼續說道:「我這輩子那也彆無所求,隻求守住這一畝三分地那就夠了。」
「貴營若是想要在這當坐地戶本寨上下是歡迎的,到時候該給貴營交的保護費也是一份不會少的,隻是這嗬嗬」
說到這裡拿陳宗義就沒有說下去了,而是笑著看著坐著他對麵的趙勝。
這陳宗義的意思那也很明白,鐵營當不當坐寇他無所謂,反正這給官府交賦稅是交,給這反賊交保護費那也是交,不過但也僅限於交點錢糧買個平安罷了。
至於鐵營在這地方上的各項事務他們則是不想深度參與進去,不願意跟他們這些反賊攪和在一塊。
因為他們這些帶有宗族性質的土寨,與像「夜鷹」、「黑頭獅」他們這些賊匪型別的土寨是有很大區彆的。
像黑頭獅他們這種四處殺人劫道打家劫舍主動與官府為敵的匪寨,無論是在那朝那代都必須是堅決予以徹底消滅的物件,即使是像他們這種匪寨招安了那也不會有好下場。
其原因那也很簡單,像黑頭獅他們這些屬於是「反民」,像這種「反民」要是不從重處置,那這怎麼能在老百姓心中樹立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導向呢?!
這以後要是老百姓都學著像「黑頭獅」他們這樣,沒有飯吃不去餓死,而是去偷去搶去做賊,那這國家那豈不是全亂套了?!官老爺們還怎麼愉快的盤剝欺壓草民了?!
明太祖朱元璋在奪取天下之後,立刻與其他反元義軍劃清界限,把他們打成「妖人」、「醜類」、「賊人」的原因也就在這裡。
所以哪怕是明朝亡了換了一個新朝,像黑頭獅這樣的土匪也是不會有好下場的,除非他們加入的義軍最終奪取天下才能洗白上岸。
但像陳張寨還有蕭家寨那樣的宗族性質的土寨那就不一樣了,因為他們大多數初起之時並不是奔著跟官府對著乾造反去的。
主要還是以結寨自保為目的,最後逐漸的發展壯大成為了一方強大的勢力,不得已才捲入這亂世的鬥爭中去。
就比如那蕭家寨就是如此,蕭家寨起初就是以結寨自保為目的,並且蕭家的民團曾經還是鎮壓山中土匪的中堅力量,隻不過後來官府勢力退出山中沒辦法才倒向了土匪。
所以這些村寨在官府的眼中那屬於是「刁民」的一類,像這類「刁民」隻要能夠洗心革麵重新做順民,官府還是願意接納他們的。
新朝建立之後,隻要他們拆掉寨牆領著寨民們下山繼續種田給新朝交稅,那依舊是新朝的好老百姓。
這匪寨沒有好下場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在起家的原始積累過程中殺戮太過得罪的人太多,且他們殺的得罪的還都是有頭有臉的人。
而不管是新朝建立還是動亂平息之後,這些有頭有臉的人有文化大多數依舊是可以繼續當官掌權,所以自然是不會對這些匪寨客氣。
而那些村寨的前身是聚族而居結寨自保的村落,他們本身就有一定的耕地和財富,直接就跳過了血腥的原始積累階段不會得罪太多的人。
新朝建立或者是動亂平息隻要是這些村寨曾經做的不是很過分,當權者為了地方上的穩定是可以既往不咎的。
…
這陳張寨跟官府對著乾的原因雖然那兩個寨主被官府逼的造的反,但是這並不能改變這陳張寨的山寨屬性,他們依舊是以宗族為中心結寨自保的土寨,在官府眼中仍然屬於「刁民」而非「反民」。
且這陳張寨在陳宗義帶領下也並未仗著實力強大,主動出擊去找官府的麻煩,基本上都是自衛反擊。
更未領著寨子裡的嘍囉下山去打家劫舍吃大戶,而是老老實實的山裡種田采集做點山貨生意,最多也就是設卡收點過路費,但也從來沒有謀財害命。
所以日後這天下動亂結束之後,不管這明朝還存不存在,以他們山寨部眾平日裡的表現,依舊是可以下山重新當老百姓過安生日子。
當然,最主要的還是陳宗義對鐵營最終得天下並沒有多大的信心,這萬一押錯了寶,到時候自己沒命也就罷了,但把全家幾十口外加這整個陳張寨給連累他可就是千古罪人了。
再加上陳張寨寨又不是山中那些沒有退路的匪寨,他完全沒有必要去跟著鐵營瞎摻和。
那趙勝在這山裡待了也有將近一年了,對這山中的各種情況那也是非常的熟悉,自然是清楚這陳宗義為何拒絕跟著鐵營一塊乾的原因。
隻見那趙勝喝了一口茶之後,看著那陳宗義麵帶笑意的說道:「陳兄,您認為這大明江山還能撐上幾年?!」
那陳宗義聽到趙勝這話後毫不猶豫的說道:「能撐上幾年在下不清楚,反正照這樣下去那肯定是遲早要完蛋的。」
「這自古以來無不滅之朝不亡之國,朱姓的民心時至今日也早已丟失殆儘,朝中上有崇禎皇帝昏君帶頭亂來,下有一幫奸臣跟著逢迎胡搞,地方上遍地都是貪官汙吏盤剝逼反百姓,此等朝廷焉能有不亡之理?!」
這趙勝一聽這陳宗義居然稱那當今的崇禎皇帝為帶頭亂來「昏君」,立刻便對這個土寨的寨主有些刮目相看了。
因為這年頭有不少的老百姓甚至是一些中下級官吏,都被那當今皇帝表麵上簡樸自律勤政的個人作風給蒙騙,認為這皇帝還是個好皇帝,隻是下麵一幫奸臣貪官把這位「好」皇帝給耽誤了。
但趙勝他們這種反賊中的知識分子,通過對手的視角則是看出了這當今皇帝在用人和行事有很大的問題,完全就是一副昏君的做派。
而這陳宗義之所以能對大明朝的這位皇帝看的這麼清楚,主要因為他是商賈出身。
這商賈做生意就必須得關注各種資訊尤其是官方的訊息,並對這些收集到的資訊加以甄彆真假,以便在這些資訊中尋找到合適的商機。
這陳宗義上山做了賊頭之後雖然沒有再做生意了,但多年做生意養成的收集各種官方資訊的習慣還在,甚至這陳宗義每年都會專門花錢去搞朝廷下發地方的邸報。
陳宗義通過研究這些邸報中的詔書聖諭奏疏再結合當下的實際情況,便得出這朝堂上亂搞的並不是那幫奸臣,而是坐在龍椅上的那個昏君的結論。
趙勝聽完陳宗義這番話後點了點頭說道:「陳兄所言極是,這大明朝如今這副模樣的確是沒多少年了。」
說到這裡,這趙勝瞧著那陳宗義的眼睛問道:「陳兄,那既然是如此的話,您就難道沒有一點想法不成?!就這麼甘願在這山中終老這一生?!」
陳宗義聽到趙勝這話後,伸手指著他頭上的白發對那趙勝笑著說道:「趙先生,您看我這頭上的白發,我今年都已經五十了,那還有精力和魄力跟你們一塊去折騰啊!」
陳宗義這話一出,那趙勝立馬擺手對他說道:「誒!陳兄這話這麼說的,這有誌不在年高,那薑子牙七老八十一樣出山輔佐文王開周朝八百年的江山社稷。」
「您今年纔不過五十歲,這真是年輕該出山闖蕩的時候啊!」
那陳宗義聽到趙勝這話後抽了一口旱煙,然後看對那趙勝問了一句道:「趙先生啊,我這德行豈能跟薑太公相比?!」
「再說這天底下還有文王嗎?!」陳宗義說完之後眼神便盯著那趙勝麵帶笑意不語。
陳宗義後麵這句話問的那就有些深度了,這文王那可是儒家所推崇的上古三代的聖人王者。
這上古的聖王雖然也是起兵造反得的天下,但他們是為了天下蒼生萬方生靈的福祉才起兵造反推翻暴君的。
而三代以後的起兵造反奪取天下的開國帝王,那不過都是城頭變幻大王旗,換了一個新的肉食者上去繼續喝百姓的血吃百姓的肉罷了,在本質那是沒有任何的區彆。
不過趙勝並沒有體會到陳宗義這話中的深意,他僅僅是認為這陳宗義在懷疑鐵營有沒有像文王那樣奪取天下的實力,而非是懷疑鐵營有沒有文王那樣的德行。
於是這趙勝便對陳宗義說道:「陳兄,本營的實力是天下義軍中最強的一支。」
「本營從去年到今年,在陝北擊斃曹文詔、在沈丘擒獲張應昌、在全椒大敗杜弘域、在豫西淹死湯九州,現在又轉入到大彆山經營這方山水。」
「假以時日本營的實力積攢到一定程度之後,本營將會在我主上的帶領下,如同猛虎一樣下山,氣吞這萬裡山河,建立那不朽的基業!」
那陳宗義聽到趙勝這番話後便心中便有一絲的失望,心想這趙勝雖然做賊了,但瞧這番言談舉止也應該是一個讀書人,但沒想到這讀書人也認為奪取天下僅僅憑借武力就夠了。
於是這陳宗義便歎了口氣對那趙勝說道:「難道在先生看來,奪取天下僅憑這手中的刀劍便能行嗎?!這仁義道德就都不要了嗎?!」
這趙勝那也是一個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人,他在與讀書人討論如何奪取天下的時候,自然是講那些仁義道德的空話。
但在麵對像陳宗義這種的賊頭的時候,這趙勝那就專門講鐵營那是如何的厲害,鐵營的實力有多麼的強大。
而如今陳宗義這個土寨的寨主,居然能跟他說奪取天下需要仁義道德,這就有些讓趙勝對他肅然起敬了。
因為像陳宗義這樣手中掌握著武力的強人說仁義道德,絕非是像那些書生一樣的誇誇其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