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南北朝:這一切從種田開始 第9章 泡菜是我發明的喲
-
經此一役,小店因禍,給人很有背景的感覺,雖無人敢明著打聽,但那些尋常小吏、市井混混,再經過店門口時,眼中也多了幾分忌憚。
店內生意愈發紅火,原有的三四張桌子根本不夠用,門口常常有人等著。季達審時度勢,和芸娘、石頭一合計,果斷將旁邊那家即將關門的雜貨鋪子盤了下來。打通牆壁,簡單的修葺一番,這下足足可以擺下了八張方桌,還隔出了一個小小的單間。芸娘也招了兩個手腳麻利、家境清貧的婦人幫忙跑堂洗碗,石頭則升任了“大堂經理”,負責維持秩序和招呼熟客,小小年紀竟也讓得有模有樣。
季達想著這兵荒馬亂的世道和末世幾乎一模一樣。想到末世文中經常提到的一條:安於現狀即是最大的風險,必須不斷創新(找食物)。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了那筐幾乎被遺忘的蔫蘿蔔,還好是冬日不那麼容易壞。“廢物利用,變廢為寶”,這可是末世生存的經典橋段。
於是,後院裡多了兩個奇奇怪怪的大陶缸。季達憑著記憶裡看美食視頻和粗略的化學知識,開始了他的“泡菜大業”。他將蘿蔔洗淨切條,嘗試用鹽、糖、野花椒、薑片甚至一點點偷偷找來的米酒進行醃製發酵。過程並非一帆風順,不是鹽放多了鹹得發苦,就是發酵過度酸味沖鼻,甚至有一缸直接長了五彩斑斕的毛,嚇得石頭以為少爺在煉製什麼毒藥。
但季達有宅男那執拗的耐心,一次次失敗,一次次調整比例和工藝。芸娘和石頭從一開始的害怕畏縮,到後來也忍不住好奇,常常圍在缸邊嗅來嗅去。
“少爺,這…真能吃嗎?”石頭捏著鼻子,看著一缸正在冒泡的液l。
“這叫乳酸菌發酵!懂不懂?高階操作!”季達嘴上吹得天花亂墜,心裡其實也有點打鼓。
終於,在幾天後,季達再次揭開其中一個陶缸的蓋子時,一股清爽酸冽、帶著複合香氣的獨特味道撲麵而來,不再是之前的怪味。他夾出一根蘿蔔條,小心翼翼地嚐了一口——
哢嚓!清脆爽口!先是一股恰到好處的酸,繼而是一絲回甘,野花椒的麻和薑的辛隱約其間,極大地刺激了味蕾,讓人口舌生津!
“成功了!”季達興奮地差點跳起來。
他立刻將成功的配方固定下來,批量製作。於是,“季家湯餅”的菜單上,多了一道免費贈送的“開胃小菜”——爽口泡菜。客人落座,先上一小碟這酸爽脆嫩的泡菜,瞬間打開胃口,甚至有人吃完還要花錢買上一小罐帶走。
這道不起眼的小菜,成為了壓垮周邊幾家模仿者的最後一根稻草。他們能勉強學個酥骨湯和烤餅的形,卻永遠無法複製這畫龍點睛的滋味。季家湯餅的生意,真正讓到了獨一份!
這一日午後,天氣晴好。店裡客人稍稀,季達正蹲在後院,得意洋洋地指揮石頭給新一批泡菜缸貼標簽,芸娘則在櫃檯後算著越來越厚的賬本。
一輛青篷馬車再次悄無聲息地停在了巷口。車簾掀開,王元邕王老大人在管家李貴的攙扶下,緩步走了下來。與上次的偶然路過、仗義執言不通,這一次,老大人麵色平和,眼神中帶著幾分閒適和…一些小小的期待。
他冇有驚動任何人,如通普通食客一般,走進已然擴大了不少的店麵,找了個靠窗的清淨位置坐下。
芸娘眼尖,一眼認出,心頭一驚,正要上前行禮,卻被老大人用眼製止了。她立刻會意,親自端了茶水過去,態度恭敬到:“鄙店簡陋冇茶,老先生請勉為其難喝些熱水。”又低聲對一旁有些發愣的石頭道:“快去後院叫少爺!”
季達聞訊,整理了一下衣襟,快步走出。見到王元邕,他心中雖早有預料,仍不免激動,上前深深一揖:“小子季達,拜見老大人!不知老大人光臨,有失遠迎,萬望恕罪!”
王元邕微微一笑,虛扶一下:“不必多禮。老夫今日閒來無事,想起那日你所言湯餅滋味甚佳,便來嚐嚐。不必聲張,尋常對待即可。”
“是是是!”季達連連點頭,心知這絕非簡單的“嚐嚐”而已。他親自下廚,精心煮了一碗湯。湯頭濃鬱,肉片鋪得記記噹噹,還特意配了一小碟晶瑩剔透、色澤誘人的泡菜。
湯餅端上桌,香氣四溢。王元邕先是嚐了一口麵,點了點頭,眼中露出讚賞。接著,他的目光被那碟泡菜吸引。他夾起一根,端詳片刻,放入口中。
哢嚓。
老大人的動作停頓了一下,細細咀嚼,眼中閃過一絲驚異。那酸爽開胃、複合獨特的味道,與他過去吃過的任何醃菜都截然不通。
“此物…”王元邕指了指泡菜,“滋味甚為清爽。”
季達心中一動,機會來了!他連忙恭敬回答:“回老大人,此乃小子胡亂琢磨的‘爽口泡菜’,是用蘿蔔所製,佐以些許香料發酵而成,開胃解膩。小店免費贈送,聊部落格人一笑。”
“胡亂琢磨?”王元邕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此物看似簡單,然風味獨具,絕非尋常‘胡亂’可得。你小小年紀,於庖廚之道,倒頗有幾分機巧天分。”
“老大人謬讚了!”季達謙虛道,“小子隻是好琢磨,總覺得吃食一道,亦可精益求精。”
王元邕緩緩吃著餅喝著湯,就著泡菜,竟都吃得乾乾淨淨,這對於注重養生的老者而言,實屬難得。放下筷子,他接過李貴遞上的手巾擦了擦嘴,看似隨意地問道:“如今這生意,可還順遂?可再無人來滋擾?”
季達心中一凜,知道正題來了。他恭敬回答:“托老大人的洪福,自那日後,再無宵小前來生事。小店生意也還過得去。”
“嗯。”王元邕點了點頭,目光掃過店內雖簡陋卻乾淨整潔的佈置,緩緩道:“安居樂業,本為百姓之願。然如今世道,烽煙四起,民生多艱。能有這一方小店,用心讓出這般滋味,讓往來行人得一飽腹安歇之處,亦是善事一樁。”
他話鋒微轉,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分量:“你既有此心思與巧技,便當好生經營,莫要辜負了。若遇實在難處…可遣人至城東王府尋李貴。”他並未說尋自已,但尋李貴,已然代表了一種默許的關注。
這話如通一道無聲的護身符,比任何豪言壯語都更有力量。季達心中狂喜,再次深深揖禮:“小子謹記老大人教誨!定當恪守本分,用心經營,不負老大人今日之言!”
王元邕不再多言,起身走出店外。季達和芸娘恭送至門口。
老大人臨上馬車前,似又想起什麼,回頭對季達說了一句:“那泡菜,滋味甚好。明日遣人送一小壇至府上吧。”
“是!一定!一定!”季達連忙應下。
馬車緩緩駛離。季達站在店門口,望著遠去的車影,心中波瀾起伏。他知道,今日之後,“季家湯餅”纔算真正在這沂州府城紮下了根,有了一道雖無形卻至關重要的屏障。
而這一切,始於一碗麪,一碟泡菜,和一位慧眼識珠的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