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影視之我到處簽到 第138章 穿越小歡喜
第一百三十八章:穿越小歡喜
車子駛離深圳市區時,韋七望著窗外飛速倒退的風景,腦海裡還回蕩著四個女孩揮手的模樣。忽然,一陣強烈的眩暈襲來,他下意識地閉上眼,再睜開時,眼前的場景已徹底變了
——
不再是熟悉的高速公路,而是一條滿是老北京衚衕韻味的街道,路邊的梧桐樹上掛著
“高三家長須知”
的紅色橫幅,空氣中飄著糖炒栗子的香氣。
“這是……
哪裡?”
韋七下車環顧四周,發現自己站在一所中學門口,校門上方的牌子寫著
“春風中學”,正是《小歡喜》裡的標誌性場景。他低頭看了看手機,螢幕上顯示的日期是
“2018
年
9
月”,恰好是高三開學的時間。原來,他的下一段穿越旅程,竟來到了這個充滿青春與家庭溫情的世界。
就在這時,腦海裡突然響起一個機械音:【叮!檢測到宿主進入新世界,開啟
“校園成長”
簽到任務,首次簽到可獲得
“高中全科知識大全”,是否立即簽到?】
韋七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這是新的金手指。他在心裡默唸
“簽到”,下一秒,腦海裡便湧入海量的高中知識
——
從數學的函式導數到物理的電磁學,從語文的古詩文鑒賞到英語的語法句型,甚至連化學的方程式配平、生物的遺傳規律都清晰明瞭,彷彿這些知識早已刻在他的腦海裡。
“有了這個,倒不怕在這個世界找不到事做了。”
韋七鬆了口氣,正琢磨著接下來的計劃,就看到一對母女朝他走來。母親穿著精緻的連衣裙,手裡拎著名牌包,嘴裡還在不停叮囑;女兒紮著高馬尾,穿著春風中學的校服,臉上帶著幾分不耐煩,正是王一笛和她的媽媽。
“笛笛,你說你這文化課成績怎麼回事?上次模擬考總分才剛過四百,北電表演係去年的分數線可是四百五!再這樣下去,就算你專業課過了,文化課也得拖後腿!”
王媽媽皺著眉頭,語氣裡滿是焦慮,“我跟你說,我托人找了好幾個補課老師,今天這個韋老師據說特彆厲害,帶出過好幾個‘藝考生文化課逆襲’的案例,你可得好好聽,彆再像以前那樣滿腦子隻想著練台詞!”
王一笛撇了撇嘴,小聲嘀咕:“知道了知道了,不就是補文化課嘛,我又不是不想學,可那些數學公式、英語單詞,記了又忘,有什麼辦法?”
兩人走到韋七麵前,王媽媽上下打量了他一番,試探著問:“您就是韋七老師吧?我是王一笛的媽媽,之前跟您約好今天來談補課的事。”
韋七心裡瞭然,看來這就是他在這個世界的
“初始身份”。他笑著點頭:“您好,我是韋七。咱們找個安靜的地方聊聊吧,比如旁邊的咖啡館?”
三人來到街角的咖啡館,王媽媽開門見山:“韋老師,我知道您擅長幫藝考生補文化課,笛笛想考北電表演係,專業課沒問題,就是數學和英語太差,您看能不能幫她把這兩科提上來?課時費您儘管開,隻要能讓她過線,我們都願意!”
韋七看向王一笛,發現她正低頭刷著表演類的公眾號,手指還在輕輕比劃著台詞動作,顯然對文化課的事提不起興趣。他笑著說:“王女士,課時費的事好說,不過在正式補課之前,我想先跟笛笛聊聊她的‘北電夢’,說不定咱們能從她感興趣的地方,找到學習的突破口。”
王媽媽連忙點頭:“好好好,你們聊,我去買杯咖啡。”
等王媽媽離開後,韋七才開口:“王一笛同學,我看你剛纔在看北電的招生簡章,是不是已經想好要考哪個方向的表演了?是話劇還是影視?”
王一笛抬起頭,有些驚訝地看著他:“你也知道北電表演係?”
“略懂一些,之前接觸過幾個考表演係的學生,他們跟你一樣,對專業課熱情滿滿,對文化課卻有點犯怵。”
韋七笑了笑,“但你知道嗎?北電的老師其實很看重文化課
——
比如考台詞時,要是你能理解古詩裡的情感,朗誦《再彆康橋》時就能更有代入感;考即興表演時,要是你懂點數學邏輯,在設計‘分蛋糕’這類生活化場景時,細節會更真實。”
王一笛眼睛亮了一下,身體不自覺地坐直了:“真的嗎?文化課還能幫到表演?”
“當然。”
韋七拿出手機,開啟提前準備好的文件,“你看,這是我整理的‘藝考生文化課學習方案’,專門結合表演專業設計的。比如學語文古詩,咱們可以把‘情景交融’和表演裡的‘情緒代入’結合起來;學英語時,咱們可以分析英文劇本的台詞語法,既練了英語,又能積累表演素材。至於數學,咱們不用追求難題,先把基礎題吃透,比如計算‘舞台燈光角度’‘道具擺放距離’,這些其實都能用得上數學知識。”
王一笛湊過去看手機,發現文件裡不僅有知識點,還附了幾個經典影視劇本的片段,比如《雷雨》的台詞解析、《哈利波特》的英文劇本節選,甚至還有用數學公式計算
“鏡頭構圖比例”
的案例。她指著其中一段劇本問:“那咱們學英語時,真的能分析這些台詞嗎?我之前看《老友記》,總覺得他們的對話很自然,卻不知道為什麼。”
“當然可以。”
韋七指著劇本裡的一句台詞,“你看這句‘i’ll
be
there
for
you’,用的是將來時態,結合語境能看出角色的承諾感,這就像表演時的‘潛台詞’,語法背後藏著情緒。咱們學英語時,就從分析劇本台詞入手,既能記住語法,又能提升台詞理解能力,一舉兩得。”
王一笛的抵觸情緒漸漸消散,眼裡多了幾分期待:“那數學呢?我連一元二次方程都算不明白,怎麼跟表演結合啊?”
“咱們從簡單的來。”
韋七拿出一張紙,畫了一個舞台草圖,“比如你要設計一個小品,需要在舞台上擺放三張椅子,讓它們形成等腰三角形,這就需要用幾何知識計算距離。咱們先從‘三角形邊長計算’學起,下次補課我帶個小舞台模型,咱們邊擺道具邊學,保證你記得牢。”
這時,王媽媽買咖啡回來,看到兩人湊在一起討論劇本,心裡鬆了口氣。韋七趁機說:“王女士,我跟笛笛聊得很投機,她對‘文化課助力表演’很感興趣。我打算每週給她補三次課,每次兩小時,數學從基礎幾何、代數入手,英語從劇本台詞分析開始,課後佈置的作業也會結合表演相關的案例,讓她覺得學習不枯燥。”
王媽媽連忙答應:“沒問題沒問題,就按韋老師說的來!笛笛,你可得好好學,以後能帶著韋老師的‘方**’去北電考試!”
王一笛這次沒有反駁,用力點了點頭,還主動把手機裡的表演公眾號關掉:“韋老師,下次補課我能把我準備的朗誦稿帶來嗎?你幫我看看,能不能結合語文裡的‘情感分析’,讓我的朗誦更有感染力。”
“當然可以。”
韋七笑著說,“咱們不僅要補文化課,還能順便打磨你的專業課,一舉兩得。”
當天下午,韋七就去了王一笛家,開始了第一次補課。他沒有一上來就講公式,而是拿出王一笛準備的朗誦稿
——
朱自清的《春》,先和她一起分析文中
“盼春、繪春、讚春”
的情感層次,再結合語文裡的
“修辭手法”,講解如何通過語氣起伏傳遞情感。等王一笛理解透了文字,韋七才順勢引出
“文中‘春雨像牛毛,像花針’用了比喻,就像數學裡的‘類比思想’,都是用熟悉的事物理解陌生概念”,自然而然地過渡到數學知識點。
王一笛聽得格外認真,還時不時拿筆記錄,遇到不懂的地方會主動提問,比如
“那‘春風像母親的手’這個比喻,能不能用數學裡的‘相似性’來理解?”
韋七耐心解答,還鼓勵她把這種
“跨學科思維”
用到表演裡,讓她漸漸覺得,文化課不再是
“拖後腿的負擔”,而是
“提升表演的工具”。
補完課離開時,王一笛主動把下次要學的英文劇本找出來:“韋老師,我選了《羅馬假日》的片段,下次咱們分析台詞時,能不能順便學裡麵的時態?我覺得赫本的台詞節奏特彆好,想跟著學。”
“當然可以,我回去先把劇本裡的重點語法標出來,下次咱們一邊聽原聲,一邊學英語。”
韋七笑著答應。
走出王一笛家所在的小區,韋七抬頭看著夕陽,心裡滿是期待。在深圳的三年,他見證了四個女孩的成長;而在這個世界,他或許能幫助王一笛實現
“北電夢”,讓她在追逐表演理想的路上,不再被文化課絆住腳步。
【叮!宿主完成首次補課任務,獲得
“春風中學教師通行證”,可自由進入學校參與教學活動,是否立即領取?】
韋七在心裡默唸
“領取”,手裡頓時多了一張印有春風中學校徽的通行證。他握著通行證,嘴角揚起笑容
——
看來,他在這個世界的旅程,才剛剛開始。
接下來的幾天,韋七每週按時給王一笛補課,她的文化課成績慢慢有了起色,就連朗誦和劇本分析的能力也同步提升。王媽媽每次看到韋七,都忍不住感慨:“以前笛笛一提到數學就頭疼,現在居然會主動跟我聊‘劇本裡的語法’,真是多虧了您!”
這天,韋七剛補完課,就看到喬英子和方一凡從樓下經過,兩人正討論著週末去看話劇的事。韋七看著他們的背影,想起劇中那些關於青春、夢想與家庭的故事,心裡忽然湧起一陣暖意。他知道,在這個充滿煙火氣的世界裡,還有很多像王一笛這樣追逐夢想的孩子,等著他用獨特的方式,幫他們打通
“理想與現實”
的橋梁。
“或許,這就是穿越的意義吧
——
用自己的力量,幫更多人實現夢想。”
韋七輕聲說,轉身朝著家的方向走去。夕陽將他的影子拉得很長,也照亮了他在這個世界的新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