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影視之我到處簽到 第140章 補課日常
第一百四十章:補課日常
十一月的北京,寒風漸起,宋倩家的客廳卻暖意融融。每週六下午,這裡都會變成韋七的
“專屬課堂”——
王一笛抱著英語劇本坐在沙發左側,喬英子攤開數學練習冊靠在書桌旁,黃芷陶則拿著物理錯題本坐在地毯上,三人圍出一片小小的學習天地,等著韋七帶來不一樣的補課時光。
“先從笛笛開始吧,上週讓你準備的《羅馬假日》台詞片段,練得怎麼樣了?”
韋七剛坐下,就轉向王一笛。自從上次發現結合劇本學英語能激發她的興趣,韋七就每週讓她準備一段英文台詞,既能練口語,又能同步講解語法。
王一笛立刻坐直身子,翻開劇本唸了起來:“each
day,
i
get
up
and
look
through
the
福布斯
list
of
the
richest
people
in
america.
if
im
not
there,
i
go
to
work.”
她的發音比上個月標準了不少,語氣裡還帶著幾分安妮公主的俏皮。
韋七笑著點頭,等她唸完才說:“進步很大,尤其是‘get
up’和‘go
to
work’的連讀,比上次自然多了。不過注意這裡的‘if
im
not
there’,‘there’要輕讀,還有‘福布斯
list’其實是‘forbes
list’,專有名詞首字母要大寫,這就像表演裡的‘角色定位’,不能出錯。”
他一邊說,一邊在筆記本上寫下語法點,還特意標注了
“台詞連讀技巧”,“咱們再練一遍,這次試著把安妮公主‘故作輕鬆’的情緒加進去,你會發現,帶著情緒讀,語法和發音會記得更牢。”
王一笛跟著韋七的指導,重新唸了一遍,果然感覺順暢了不少。她笑著說:“韋老師,原來帶著情緒學英語這麼有意思,我之前背單詞總記不住,現在結合台詞,居然能記住好多句型!”
“這就對了,學習和表演一樣,找到‘代入感’很重要。”
韋七揉了揉她的頭發,轉而看向喬英子,“英子,上週給你留的‘行星軌道橢圓方程’練習題,做得怎麼樣了?”
喬英子立刻把練習冊遞過去,眼裡滿是期待:“韋老師,我都做完了!尤其是最後一道題,我還結合了上次觀測木星的筆記,算出了它的近木點距離,您看對不對?”
她指著練習冊上的計算過程,還特意用不同顏色的筆標注了
“天文資料來源”。
韋七仔細看著,不時點頭:“思路很清晰,計算也沒錯,尤其是‘結合觀測筆記’這一點,做得特彆好。不過這裡的‘橢圓離心率’計算,其實可以用更簡便的公式,就像你觀測時調整望遠鏡焦距一樣,找對方法就能事半功倍。”
他拿出《天文數學基礎》,翻到相關章節,“你看,這個公式可以類比成‘望遠鏡焦距調整公式’,咱們一起推導一遍,以後遇到類似題目,就能更快算出結果。”
喬英子跟著韋七推導公式,時不時提出疑問:“韋老師,那這個公式能不能用來計算彗星的軌道?我之前看雜誌說,彗星軌道也是橢圓。”
“當然可以!”
韋七笑著說,“下次咱們就找一道彗星軌道的題目來做,再結合你喜歡的天文觀測,讓你徹底搞懂橢圓方程。”
喬英子興奮地連連點頭,在筆記本上寫下
“彗星軌道計算”,還畫了個小小的彗星圖案。
最後輪到黃芷陶,她有些靦腆地遞過物理錯題本:“韋老師,我這幾道‘力學平衡’的題還是沒弄懂,尤其是‘斜麵受力分析’,總搞不清力的方向。”
韋七接過錯題本,發現黃芷陶的錯題大多集中在
“受力分析畫圖”
上。他沒有直接講題,而是從茶幾上拿起一個蘋果和一本書,把書斜放在沙發上,說:“咱們把這本書當斜麵,蘋果當物體,你試著把蘋果放在斜麵上,觀察它的運動趨勢。”
他一邊說,一邊在紙上畫受力分析圖,“你看,蘋果之所以會往下滑,是因為重力有一個‘沿斜麵向下的分力’,就像你走下坡路時,總感覺有股力量拉著你往下走一樣。咱們先從‘生活場景’入手,再對應到物理題,就容易理解了。”
黃芷陶跟著韋七的動作,把蘋果放在斜麵上,看著它慢慢下滑,忽然恍然大悟:“我好像明白了!原來‘沿斜麵向下的分力’就像‘下坡的拉力’,那‘支援力’就是斜麵給蘋果的‘托力’,對吧?”
“完全正確!”
韋七笑著說,“咱們再做一道題,這次你試著先‘想象生活場景’,再畫圖分析,肯定能做對。”
黃芷陶拿起筆,按照韋七的方法,果然順利解出了錯題,臉上露出了久違的笑容。
補課間隙,宋倩端來水果和熱牛奶,笑著說:“韋老師,您真是有辦法,以前英子和芷陶一提到數學物理就頭疼,現在居然主動跟我討論題目,笛笛更是連吃飯都在背英語台詞!”
“她們本來就很聰明,隻是沒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韋七笑著說,“王一笛擅長‘情感代入’,喬英子喜歡‘結合興趣’,黃芷陶適合‘生活類比’,隻要找對方法,她們都能學得很好。”
接下來的日子裡,這樣的補課日常成了常態。王一笛的英語成績穩步提升,不僅能流利地背誦英文劇本,還能寫出像樣的英語作文;喬英子的數學成績穩定在班級前十,甚至能幫同學講解
“結合天文的數學題”;黃芷陶的物理成績也有了明顯進步,不再像以前那樣害怕
“受力分析”。
十二月的一個週末,補課結束後,王一笛提議:“韋老師,英子,芷陶,咱們去吃火鍋吧!我最近拿到了北電專業課初試的準考證,想跟你們慶祝一下!”
“真的嗎?太好了!”
喬英子和黃芷陶異口同聲地說,眼裡滿是為她高興的光芒。
韋七笑著點頭:“好啊,我請客!慶祝笛笛通過初試,也慶祝咱們三個‘學霸’最近的進步!”
四人來到火鍋店,圍著熱氣騰騰的火鍋,聊著各自的夢想
——
王一笛說想演一部
“青春校園劇”,喬英子說想考上南京大學天文係,以後去天文台工作,黃芷陶說想考師範大學,以後當一名物理老師。韋七安靜地聽著,偶爾給她們夾菜,心裡滿是溫暖。
他知道,在這個世界,他不僅是一個
“補課老師”,更是她們追夢路上的陪伴者。而這份
“陪伴”,就像這熱氣騰騰的火鍋,溫暖著每個人的心房,也讓他的穿越之旅,充滿了意義與歡喜。
【叮!宿主成功助力三姝學習進步,獲得
“個性化教學工具箱”,包含各學科趣味教學案例與方法,可進一步優化教學方案,是否立即領取?】
韋七在心裡默唸
“領取”,腦海裡頓時多了一份豐富的教學案例,裡麵有適合王一笛的
“影視英語素材”,適合喬英子的
“天文數學題庫”,還有適合黃芷陶的
“生活物理實驗指南”。他看著眼前歡笑的三人,嘴角揚起笑容
——
看來,他在這個世界的
“教學之旅”,還會有更多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