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撿了個奶娃當妹子 第389章 太後觀局藏機鋒,少年臨危對詰難
此時禦座左側的太後,指尖撚佛珠的動作卻驟然停了,她望著殿中那
“一老一小”
相顧動容的畫麵,眉頭幾不可察地蹙起,眼底掠過一絲極淡的冷意!
她執掌後宮、製衡朝堂數年,早已是成了精的人物,怎會看不出王承恩那點
“趨利避害”
的心思?
這老太監跟著曹進忠多年,曹黨得勢時他是最貼心的
“心腹”,曹進忠一死,轉眼就成了
“忍辱負重的忠良”,這般變臉的功夫,她見得還少嗎?
什麼
“忠貞義膽”,什麼
“潛伏多年”,不過是吳天翊給這老狐狸搭的台階,也是給滿朝文武演的一場戲罷了。
太後暗自冷笑:這王承恩若真有半分忠肝義膽,早該在曹進忠糾黨成勢時便遞上罪證,何需等到曹黨倒台、吳天翊開口,才
“痛悔”
著站出來?
說到底,不過是看燕藩勢頭漸起,又瞅準了司禮監的權力真空,想借著吳天翊的東風,踩掉曹進忠的殘部,自己坐上
“大乾第一太監”
的位置。
可越是看清這層,太後看向吳天翊的目光就越複雜。這少年才十六歲,身負重傷卻能在朝堂上臨危不亂,不僅能拿出曹進忠的鐵證!
還能在短短時間裡,把王承恩這種
“老醃貨”
拉攏過來,甚至讓他心甘情願配合演完這場戲
——
這份識人、馭人的手段,連朝堂上浸淫多年的老臣都未必能及,她先前倒真是小覷了燕藩這位世子。
她的目光落在吳天翊搖搖欲墜的身影上,那少年扶著殿柱,臉色蒼白如紙,額角的冷汗順著臉頰滑落,連站都站不穩,可眼底的清明與銳利,卻半點沒減。
太後心中忽然生出一絲探究:這小子手裡,除了王承恩,還藏著多少她不知道的
“暗棋”?
昨日能夜斬曹進忠、控製影衛據點,今日能讓王承恩反戈,明日又會拿出什麼手段?
曹進忠一死,閹黨群龍無首,邵明城內的影衛也被燕藩徹底清除,她最大的
“眼中釘”
算是拔除了
——
這背後,吳天翊無疑是最大的推手!
可這少年幫她掃除了掌控朝堂的最大絆腳石,究竟是為了
“還燕藩清白”,還是另有圖謀?
他會不會借著
“除奸有功”
的由頭,向陛下求兵權?會不會趁機拉攏王承恩,把手伸進司禮監?甚至……
會不會借著燕藩的兵權,在京城培植自己的勢力,到頭來反而成了新的
“製衡物件”?
太後緩緩抬眼,目光掠過殿中肅立的百官,最終又落回吳天翊身上。
她重新撚起佛珠,指尖輕輕轉動,語氣卻依舊是那副溫和體恤的模樣,對著吳天翊柔聲道:“吳世子,你重傷未愈,卻仍為朝堂除奸費心費力,這份忠心,哀家與陛下都看在眼裡。”
她心中清楚現在曹黨餘孽仍在朝中蟄伏,影衛的爛攤子也需徹底理清,這些事若處置不當,不僅難服百官之心,怕是還要讓天下人覺得朝廷縱容奸邪、處事昏聵!
就見太後撚著佛珠的手指微微一頓,目光掃過殿中那些神色閃爍的曹黨官員,語氣雖溫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吳世子,你既說曹進忠罪證確鑿,又有王總管佐證,可滿朝文武中,仍有不少人存著疑慮!”
她刻意頓了頓,原本溫和的語氣驟然冷了下來,像淬了冰的刀刃,直戳殿中要害:“畢竟‘擅殺命官’非小事,曹進忠縱有千般不是,也是陛下親封的司禮監秉筆太監!”
說這話時,她目光掃過那些還想替曹黨辯解的官員,眉梢微微上挑,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譏諷
——
彷彿在嘲笑他們看不清局勢,還想借著
“程式”
做文章。
“你若不能拿出讓人心服口服的鐵證,”
她往前微傾身子,鳳椅上的流蘇輕輕晃動,語氣裡的寒意更甚,“不僅堵不住悠悠眾口,那些依附曹黨的官員,怕是隻會覺得你‘挾私報複’,更會借著‘程式不合’的由頭,處處與朝廷作對!”
說到
“處處與朝廷作對”
時,她的聲音陡然拔高,帶著幾分帝王般的威嚴,目光如炬地掃過殿中,嚇得那些曹黨官員紛紛低下頭,指尖攥緊了朝笏,連呼吸都放輕了幾分。
“到時候,朝堂動蕩、人心渙散,這個責任,誰來擔?”
她重重反問,語氣裡滿是不容置喙的質問,“又如何讓那些藏在暗處的曹黨餘孽心甘情願伏法?”
話音落時,她重新靠回鳳椅,指尖卻死死掐著佛珠,指節微微泛白
——
顯然,她早已看穿曹黨餘孽的心思,這番話既是逼吳天翊拿證據,也是在敲打那些蠢蠢欲動的人。
稍作停頓,她的目光重新落回吳天翊身上,語氣緩和了幾分,卻依舊帶著探照燈般的審視:“朝野上下都在看著,你為除曹賊出力最多,連影衛的據點都是你帶人拿下的,想必心中早有盤算。”
她再次微微前傾身子,聲音壓得更低,帶著幾分看似隨意的追問,實則每一個字都像鉤子,想勾出吳天翊的真實心思:“不妨當眾說說你的想法
——
也好讓哀家與陛下看看,你這番費心費力,究竟是隻為燕藩洗冤、為弟兄們討公道,還是借著‘除奸’的由頭,另有籌謀!”
最後
“另有籌謀”
四個字,她咬得極重,目光緊緊鎖著吳天翊,彷彿要透過他蒼白的臉色,看清他心底所有的盤算。
這番話,表麵是
“征求意見”,實則佈下了兩道無形的網:一道是
“證據網”,逼著吳天翊拿出更多鐵證,徹底斷絕曹黨餘孽的後路,也讓百官看清
“曹進忠謀逆”
絕非虛言。
另一道是
“心機網”,借著
“影衛歸屬”
這等核心權力的話題,當眾剖開吳天翊的意圖
——
是隻想帶著燕藩退回北境、安穩守邊,還是想借著這樁功勞,把手伸進京城的權力核心,甚至染指影衛這等
“帝王私器!”
太後靜靜看著吳天翊,等著他的回答
——
她倒要看看,這十六歲的少年,究竟能在這場
“權力棋局”
裡,走得多穩、走得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