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之撿了個奶娃當妹子 > 第414章 醫理暢談驚老叟,機緣巧獲入端木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之撿了個奶娃當妹子 第414章 醫理暢談驚老叟,機緣巧獲入端木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就在這時,吳天翊已撚起最後一根銀針,指尖輕提慢轉,待針尾微微顫動後才緩緩拔出,隨手用帕子擦淨收進針囊。

幾乎是銀針離體的瞬間,原本蜷縮在長凳上的男孩忽然輕輕動了動,小眉頭舒展開些,先前急促的喘息竟平順了不少,甚至還虛弱地哼了一聲,伸手想去抓老婦人的衣角。

“呀!這也太神了,孩子不喘了!”

圍觀人群中有人率先驚呼,緊接著便是一片此起彼伏的讚歎

——

方纔還麵色青灰的孩童,此刻臉頰竟透出了一絲淺淡的血色,連呼吸都勻淨了許多,這般立竿見影的效果,便是不懂醫的人也瞧得明明白白。

那少婦更是

“撲通”

一聲跪在地上,雙手捂住臉喜極而泣,眼淚順著指縫往下淌,嘴裡反複唸叨著

“多謝先生救命”。

柳鶴年見狀,心中最後一絲疑慮也煙消雲散,他快步上前,對著吳天翊深深拱手,語氣滿是歉意:“方纔是老夫有眼不識泰山,錯將高人當遊醫,言語間多有冒犯,還望先生海涵!先生這針灸之術與方藥配伍,實乃杏林一絕,老夫自愧不如!”

他這番話姿態放得極低,全然沒了先前的倨傲

——

能讓急症孩童片刻間好轉,這份本事絕非僥幸,他雖好麵子,卻也分得清真才實學。

說罷,柳鶴年便想請教吳天翊如何辨證這孩童的

“風寒夾瘀”

之症,誰知吳天翊竟似未聞,轉身徑直走向一旁的藥童,拿起藥方細細叮囑:“這藥方需用文火慢煎,先煎石膏一炷香,再下其餘藥材,煮至藥液剩兩碗即可,分三次溫服,切記不可用猛火,以免藥性散失。”

這番

“無視”

讓柳鶴年僵在原地,臉頰一陣紅一陣白,尷尬得手都不知往哪放。

可他也不敢有半分不滿

——

畢竟是自己無禮在先,眼下隻想拜師求教,隻得像個聽話的學生般,垂著手站在吳天翊身後,連大氣都不敢喘。

吳天翊餘光瞥見他這副模樣,心中暗自好笑,麵上卻依舊一副沉穩模樣。

待叮囑完藥童,吳天翊又轉向那少婦,伸手搭在她腕上診脈,不多時便提筆添了一張藥方:“你也染了風寒,這方子你一並用著,喝兩劑便能緩解!”

話音剛落,門外傳來老婦人的腳步聲,她拎著布包和食盒快步進來,裡麵裝著兩套厚實的棉衣和幾樣熱食,還冒著熱氣。

剛跨進門檻,她眼角餘光瞥見長凳上的外孫

——

先前還咳喘不止、麵色青灰的孩子,此刻竟能安靜靠在少婦懷裡,呼吸也平順了許多,連眉頭都舒展開了。

老婦人頓時大喜過望,手裡的布包和食盒

“咚”

地落在地上,快步衝到吳天翊麵前,“撲通”

一聲跪倒在地,對著他連連磕頭:“恩人!真是恩人啊!我孫兒好了!真的好了!”

額頭撞在青磚地上發出輕響,她卻渾然不覺,隻一個勁地叩拜。

吳天翊連忙俯身將她扶起,雙手托住她的胳膊,語氣溫和地安慰:“老夫人快起來,孩子隻是暫時穩住了病情,還需按時吃藥調理,不必行此大禮。”

老婦人被扶起身,抹了把眼淚,突然像是想起什麼,急忙從懷裡掏出一小包用布裹著的碎銀子,顫巍巍地遞到吳天翊麵前:“先生,這是方纔您給的銀子剩下的,您收回去……



吳天翊並沒有伸手去接,目光轉而落在地上的布包與食盒上

——

布包裡隻露出一套孩童棉衣的衣角,食盒裡也隻有兩個白麵饅頭和一小碗稀粥,顯然隻夠孩子果腹。

他眉頭微微一皺,語氣帶著幾分嗔怪問道:“老夫人,您怎隻買這些?您與兒媳的棉衣、吃食何在?”

老婦人聞言,臉上頓時露出幾分侷促,眼神閃躲著低下頭,手指緊緊攥著衣角,聲音也低了下去:“我們母女已然麻煩先生太多,哪能再讓您為我們破費……

能給孫兒添件暖衣、買口熱食,已是天大的恩情了!”

吳天翊聽罷,長長歎了一口氣,語氣沉了幾分:“老夫人,您此言差矣!銀錢耗儘尚可再掙,性命若失則萬事皆空!”

“您不顧自身也罷,怎可為孫兒著想?您二人若有不測,這稚子孤苦無依,又該托付何人?老夫能救你們於一時危難,卻難護你們一世周全啊!”

他頓了頓,見老婦人眼圈泛紅,又放緩語氣補充道:“你我雖萍水相逢,亦是一場緣分。老夫雖隻是走街串巷的翎醫非富甲之輩,然這點銀錢,憑醫術再掙便是。”

“煩請老夫人再去添置些

——

你們母女逃難至此,囊中空空,身邊怎可無半分應急之資?若有餘銀,也不必歸還於老夫,你們留著買些吃食、添些零碎,皆能派上用場。”

吳天翊這句話一出,堂內頓時響起一片讚許聲

——

圍觀的百姓本就覺得他醫術高明,此刻見他不僅治病救人,還對窮苦人這般體恤,更是讚不絕口:

“這位先生真是仁心啊!不僅醫術好,心腸更好!”

“是啊是啊,比那些隻認銀子的大夫強多了!”

“仁心堂要是多些這樣的大夫,才配得上‘仁心’二字!”

……

誇讚聲此起彼伏,那老婦人捧著銀子,眼淚又忍不住掉了下來,嘴唇哆嗦著說不出話;一旁抱著男孩的少婦也紅了眼眶,看向吳天翊的眼神裡滿是感激與敬重,若不是懷裡抱著孩子,怕是也要跟著跪下磕頭。

柳鶴年站在一旁,看著這一幕,那是汗顏不已,對吳天翊的敬佩又深了幾分

——

這般醫術與德行兼備的人,難怪能有這般本事。

交代完這些,吳天翊才轉頭看向仍站在一旁的柳鶴年,臉上帶著幾分溫和卻不容置疑的神色說道:“柳老,不知可否借貴堂一間淨室,讓老夫的病人還有這對母女洗漱更衣?孩子身子弱,總穿著臟衣怕是不利於恢複。”

“自然!自然!”

柳鶴年忙不迭應下,生怕慢了半分,當即喊來夥計:“快!把後院那間朝陽的淨室收拾出來,再備些熱水!”

吩咐完,他又對著吳天翊躬了躬身,語氣帶著幾分惴惴不安:“先生一路辛苦,不如隨老夫去內堂歇息片刻,喝碗熱茶?”

吳天翊這才慢條斯理地點頭應允,跟著柳鶴年往後堂走去。剛走兩步,他又轉身看向那對母女,語氣溫和地叮囑:“洗漱更衣後便在淨室歇息,藥好了會有人送過去,不必擔心!”

那少婦和老婦人聞言,眼圈瞬間又紅了,對著吳天翊連連躬身道謝,看向他的眼神裡滿是感激與敬重

——

眼前這位

“老郎中”

不僅救了他們的命,還這般細致周到,連衣食住行都替他們考慮到,這般仁心,比那些高高在上的大夫不知好上多少倍。

吳天翊看自己

目的已然達到,便不再多言,對著母女倆微微頷首示意後,便跟著柳鶴年往後堂走去。

穿過前堂的藥櫃,後堂是一間雅緻的廳堂,案幾上擺著醫書與筆墨,牆角還放著一盆青翠的蘭草,倒比前堂多了幾分清幽。

柳鶴年連忙將吳天翊讓到主座,又轉身吩咐身邊的藥童:“快,去煮一碗上好茶湯過來,仔細著點,莫要怠慢了先生!”

藥童應聲快步退下,柳鶴年纔在吳天翊對麵坐下,臉上帶著幾分拘謹與急切,客套了好一會兒,才搓著手尷尬地開口:“先生,方纔觀您施針與開方,實在精妙……

不知您方纔辯證那孩童之症,是如何斷定他是‘風寒夾瘀’而非單純的‘風寒入肺’?”

他支吾了半天又繼續問道“還有那藥方中桑白皮與麥冬的配伍,老夫實在參不透其中玄機,想向您請教一二。”

吳天翊端起剛送來的茶盞,淺啜一口,也不藏私,緩緩道來:“那孩童雖以咳喘為主症,但唇泛青、脈澀滯,此乃‘瘀阻肺絡’之兆,若隻以風寒論治,恐難除病根。”

“桑白皮清肺利水,減桔梗用量是為防其宣散太過耗氣;麥冬滋陰,看似與石膏清熱相悖,實則能防熱邪傷津,令肺氣得潤而咳喘自平

——

治病需辨‘標本兼治’,不可隻看錶麵症狀。”

說著,他還將前世所學的

“辨證論治”“整體調理”

等中醫理念,結合例項粗淺道來,聽得柳鶴年頻頻點頭,眼中滿是驚歎,隻覺自己行醫數十年,竟從未想過這般治病思路,當真是

“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

兩人聊了約莫一炷香的功夫,柳鶴年突然一拍大腿,像是想起什麼要緊事,湊近幾分說道:“先生,老夫有一事相求!大乾端木家您可知曉?他家二小姐染了‘胸痹心痛’之症半載有餘,遍請名醫都束手無策,近日還貼了求醫告示,懸賞銀三千兩。”

“老夫前幾日也去瞧過,那脈象紊亂、胸痛徹背,實在是疑難之症,老夫苦思冥想也沒找到對症之法……

您醫術如此高超,不知可否隨老夫去端木府一趟,給二小姐瞧瞧?”

吳天翊心中暗喜,麵上卻裝作一副沉吟模樣

——

他正愁沒機會接近端木府,柳鶴年這一提議,簡直是

“瞌睡送來了枕頭”,有這老大夫代為引薦,可比自己貿然遞帖方便多了。

他故意皺了皺眉,語氣帶著幾分猶豫:“嗯,老夫略有耳聞,隻是端木家乃名門望族,而老夫是個遊醫,貿然前往,怕是會唐突了人家……”

柳鶴年見狀,連忙勸道:“先生多慮了!您有這般醫術,何懼身份?再說有老夫在旁引薦,端木家定然歡迎!”

他再三懇請,語氣滿是懇切,生怕吳天翊不肯答應。

吳天翊見時機差不多了,才故作勉為其難地鬆口:“罷了,既然柳老這般盛情,老夫便隨你去一趟。”

“隻是有一事相求

——

前堂那對母女與孩童,還需留在仁心堂繼續治療,他們的藥費、食宿,還望柳老能多費心,暫且免了。等日後端木家的賞銀下來,再從其中扣除便是。”

柳鶴年聞言,哪裡還會猶豫?連忙拍著胸脯應下:“先生放心!這點小事包在老夫身上!他們的食宿我讓人安排在後院淨室,藥費也全免,定讓他們安心調理!”

在他看來,能讓吳天翊答應去端木府,這點

“付出”

根本不算什麼

——

若是真能治好端木小姐的病,不僅吳天翊能得賞銀,仁心堂也能借著這股勢頭名聲大噪,到時候受益的還是自己。

吳天翊見他應允,心中徹底放下心來

——

既解決了母女三人的安置問題,總算沒落了個虎頭蛇尾,又能順理成章混入端木府,這一趟仁心堂之行,當真是

“一舉兩得!”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