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穿越之撿了個奶娃當妹子 > 第435章 紅河功成遭構陷,燕藩世子算良才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穿越之撿了個奶娃當妹子 第435章 紅河功成遭構陷,燕藩世子算良才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送走李山之後,吳天翊簡單洗漱一下,便帶上自己的藥箱往周靖遠院子走去。

如今他燕藩世子的身份已然被王順等人知道,在王順的特意吩咐下,周府侍衛對他都甚為客氣,不僅言行間恭謹有加,更放任他自由出入府中任何地方,連平日裡看管嚴格的兵器庫都對他敞開了門。

可吳天翊也並非不懂分寸之人,他深知“客隨主便”的道理,更明白眼下還需暗中觀察周靖遠的動向。

是以這些時日,他的活動範圍反倒十分固定:清晨會去練武場,看周虎帶著莊中子弟操練,偶爾也會下場與周虎切磋幾招,向他學習一些實戰中卸力與反擊的技巧。

上午則雷打不動地去給周靖遠針灸療傷,借著施針的機會,旁敲側擊地詢問一些南疆軍營的舊事。

其餘時間,便大多待在自己的客房裡,要麼翻看從周府書房借來的兵書,要麼閉目沉思,梳理著對周靖遠的觀察與對燕藩局勢的謀劃。

王順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對吳天翊的敬佩又多了幾分——這般年紀便身居高位,卻能做到不驕不躁、進退有度,難怪能創下以弱勝強的戰績。

他與周靖遠私下閒談時,不止一次感慨:“世子年紀雖輕,心性卻比許多老將還要沉穩,周虎若能多跟著學學,將來定能有大出息!”

周靖遠聽著,隻是撚須輕笑,眼底卻藏著更深的期許。

原本吳天翊計劃兩日後便啟程離開周家莊,可王順與周虎像是看穿了他的心思,日日找著由頭挽留:今日是“莊裡新釀的米酒熟了,請世子品鑒”,明日是“周虎練了套新的槍法,想請世子指點迷津”。

吳天翊本就等著李山帶回焚天宮的訊息,也樂得借著這份熱絡繼續留在周府,一來能就近觀察周靖遠,二來也可讓孟七和陳六稍作休整,便順水推舟地應了下來,這一留,便過了七日。

第七日午時,日頭正盛,周府的庭院裡飄著淡淡的藥香與飯菜香,吳天翊正跪坐於案幾前看著書,忽聽得院外傳來孟七的低聲通報,說李山帶回了一位客人。

他心中一動,起身走到門口,便見李山站在廊下,而他身旁立著的女子,竟讓吳天翊眼前一亮,腳步都頓了半分——那女子身著一襲玄色勁裝,長發高束於銀冠之中,露出光潔的額頭與線條利落的下頜線,臉上覆著一層薄如蟬翼的黑紗,隻露出一雙清亮銳利的鳳眸。

她肌膚勝雪,身形高挑,勁裝勾勒出玲瓏有致的曲線,尤其是胸前那高聳的雙峰,在利落的裝束下更顯惹眼,顧盼間帶著幾分迫人的英氣。

這身影既陌生又熟悉,讓吳天翊一時有些恍惚,卻又想不起在哪裡見過,直到瞥見她袖口繡著的赤焰暗紋,才心頭劇震——那是焚天宮統管刑殺的“烈火堂”專屬標記!

“沈清沅,沈姑娘?不對,該稱您淩焰淩姑娘?”吳天翊迅速收斂驚訝,側身將兩人讓進房間,聲音裡帶著幾分探究。

淩焰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抬手摘下臉上的薄紗,露出原本的容顏:“吳世子好眼力!那日醉春坊多有冒犯,還望世子海涵!”

她頓了頓,直接說明來意,“墨夫人收到世子密信後,既為周靖遠之事上心,更憂心世子安危!”

“您身邊如今隻剩三位侍衛,可趙承業此人,絕非尋常追兵——他武功高強倒在其次,”說到這裡,她鳳眸微眯,眼底閃過一絲冷冽“最可怕的是那份縝密到極致的心思,當年與淮南王作對的不少忠良都栽在他手裡!”

“夫人說,您是燕藩未來的希望,也是焚天宮好不容易攀上的可靠盟友,絕不能讓您折在這清溪村!”

淩焰說著,從懷中取出一卷密報,遞到吳天翊麵前,“正巧本姑娘近期無要務在身,便自告奮勇前來!”

“此外,世子要的周靖遠真實情況,焚天宮已查得一清二楚,都在這密報裡了!”

吳天翊接過密報,他望著眼前這位身份反轉的烈火堂堂主,心中既有重逢的驚訝,更有對焚天宮這般周到安排的觸動。

他開啟密報,借著油燈的光亮仔細翻閱,一行行字跡映入眼簾,周靖遠身份的真相,正隨著密報的展開,緩緩揭開神秘的麵紗。

原來周靖遠出身南楚沒落貴族周氏,其祖上曾是輔佐南楚開國君主的名將,奈何家道中落,到他這一輩僅剩薄田幾畝。

十六歲那年,南楚南疆蠻夷作亂,朝廷征兵,周靖遠為謀出路,帶著僅有的一柄家傳佩刀投軍,從最底層的伍長做起。

他天生驍勇,更兼心思縝密,在戰場上屢立奇功:十八歲孤身斬殺蠻族小首領,獲封什長。

二十歲率軍夜襲蠻族糧草營,助大軍破敵,升為校尉。

二十五歲在“青峰山之戰”中身中三箭仍死守陣地,擊退十倍於己的蠻兵,被破格提拔為將軍。

曆經大小戰役七十餘場,四十歲那年,他因戰功卓著被南楚先帝“昭文帝”封為鎮南將軍,統轄南疆六萬周家軍,成為南楚抵禦蠻族的一道鐵閘。

而讓他聲名鵲起的“紅河大捷”,背後竟藏著一段權臣構陷的陰謀。

彼時南楚戶部尚書張敬之子張衙內,在街頭調戲周靖遠之子周虎的未婚妻蘇柔絢,周虎性情剛烈,失手將其打死。張敬得知後怒不可遏,對周靖遠懷恨在心。

恰逢蠻族八萬大軍突襲紅河防線,周靖遠向朝廷求援,張敬卻故意扣押兵符,拒發援兵,妄圖借蠻族之手除掉周家軍。

危急關頭,周靖遠以兩萬殘兵佈下“背水陣”,利用紅河天險與蠻族展開周旋,硬生生憑著將士死戰與精妙戰術,創下以少勝多的奇跡,斬殺蠻族主將,逼退蠻兵。

訊息傳回京城,昭文帝龍顏大悅,禦賜“忠勇無雙”金匾一塊,令百官前往周府道賀,張敬的陰謀也因此落空。

可好景不長,昭文帝駕崩後,其子“元順帝”繼位,元順帝驕奢淫逸,沉迷酒色,不問朝政。

張敬趁機搜羅各地美女進獻宮中,很快深得帝心,權勢日盛。

他始終記恨周靖遠,便聯合朝中黨羽,開始處心積慮構陷周家。

先是暗中散佈“周家軍擁兵自重,意圖謀反”的流言,後又偽造周靖遠與南蠻首領的往來書信,誣陷他私通蠻夷。

元順帝昏聵無能,聽信張敬讒言,竟下令要將周家滿門抄斬!

行刑當日,周靖遠本在南疆軍中,得知訊息後率軍回援,卻中了張敬設下的埋伏。

混戰中,周靖遠與周虎被忠心部將拚死救出,而周家一百三十六口,上至耄耋老人,下至??褓嬰孩,皆慘死於屠刀之下。

為避追殺,周靖遠不得不隱姓埋名,帶著周虎與殘餘部將逃至大乾邊境的清溪村,從此過上了與世隔絕的鄉紳生活,昔日鎮南將軍的榮光,也漸漸被世人遺忘。

密報讀到末尾,吳天翊指尖捏著紙頁的力度不自覺加重,指節微微泛白。

油燈的光暈在密報上投下晃動的陰影,彷彿將周靖遠那跌宕起伏的半生都映在了眼前——從沒落貴族到鎮南將軍,從忠勇無雙到滿門抄斬,這位老將的人生本就是一部寫滿鐵血與冤屈的史書!

回想這些時日與周靖遠的接觸,吳天翊心中的認知愈發清晰:這位看似平和的鄉紳,絕非表麵那般安於現狀、淡泊名利!

他眼底深藏的銳利,談及軍務時不經意流露的掌控欲,甚至對周虎“一身力氣沒處使”的歎息,都藏著一股壓抑許久的勁——那是在蟄伏中蓄力待發的鋒芒。

這種從底層憑軍功拚殺上來的人,骨子裡既有對機遇的極度渴望,更有不容小覷的野心,就像一柄淬煉多年的寶刀,能用,且好用,可一旦握不住,便可能反傷自身!

矛盾感在心頭翻湧:燕藩缺帥才,周靖遠的兵法謀略、軍心掌控能力正是眼下最急需的!

可他的冤屈太深,野心太沉,若將來功高震主,或是找到機會向張敬與南楚複仇,會不會脫離自己的掌控?

吳天翊指尖無意識地敲擊著桌沿,腦海中閃過林霄的穩重、蕭晉的細致,卻都沒有周靖遠這般“能扛大旗”的魄力。

不過片刻,他眼中的猶豫便化為篤定,招納之策已在心中成型:這位昔日的鎮南將軍,不能用尋常手段拉攏!

首先要給的是“尊重”——承認他的功績,理解他的冤屈,甚至願意為他洗刷汙名。

其次是“信任”,眼下正是用人之際,疑人不用用人不疑,要先給予他足夠的兵權與施展空間,讓他看到燕藩的誠意與潛力。

但“製約”也必不可少,可這製約不能是明麵上的提防,而要藏在暗處——比如認周虎為義兄留在身邊委以直轄什麼將軍,既讓周靖遠無後顧之憂,也相當於多了一層羈絆!

再比如將他的舊部編入燕藩軍中,與原有將領交叉任職,形成相互製衡的局麵等等。

吳天翊合上密報,望著窗外正午的陽光,心中已有了計較,周靖遠這柄雙刃劍,他既要敢握,更要會握!

當前首要之事,便是找個合適的時機,與這位老將推心置腹——不是以燕藩世子的身份發號施令,而是以“盟友”的姿態,共商複仇與崛起之路。

隻是,這話要如何開口,才能既觸動周靖遠的心事,又不讓他察覺自己已洞悉一切,還需再細細斟酌一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