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雀折腰 第33章 追蹤
-
他猛地抬手,一把攥住了李觀月纖細的手腕。
向來養尊處優的郡王府二小姐頓時痛撥出聲。
“李觀月!”他的聲音陡然拔高,“是我太縱容你了,讓你以為,這郡王府裡,是你想怎樣就怎樣,連我的事情你都敢插手。”
“哥哥……我……”
李知行眼中的戾氣徹底嚇到了李觀月。
她有些無力得抓住李知行的手,求他放開她。
李知行最終將手裡的妹妹甩了出去。
她踉蹌了幾步,重重摔倒在地。
手掌擦過冰冷的地磚,傷口瞬間滲出血絲。
李知行不再看她,目光掃過伏在地上依舊瑟瑟發抖的劉婆,“拖下去,杖責二十,趕出郡王府!”
“大公子饒命!二小姐救我啊——”劉婆子絕望哭嚎。
“哥哥不要!”李觀月掙紮著,想要繼續爬起來求情。
李知行卻早就已經轉過身,對著秦十三下令,“帶人再徹查一遍府內所有門戶,日後若在發現有當值人員擅離職守者,一律重處。你若再有疏漏,提頭來見!”
“是,公子。”秦十三領命,轉身大步離去。
到了此刻,李知行終於再一次看向了呆坐在地上的妹妹,她的身形狼狽,滿臉都是淚水。
他的眼中,是真的冇有絲毫的兄妹親情,隻有對背叛的痛恨。
“至於你……”他的懲處終於降了下來,“在你自己的院落中禁足,冇有我的命令,不得踏出一步,任何人不得探視!每日隻送一頓清水和饅頭!李觀月,你給我好好想想,什麼事情該做,什麼事情不該做!”
“哥哥。你……”
對於這樣的重懲,李觀月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聽錯了。
“帶下去。”李知行拂袖轉身,聲音冰冷。
兩位嬤嬤上前來,將李觀月從地上拉起來,帶離了書房。
房內,重新陷入了死寂。
燭火劈裡啪啦得響著,他依舊負手,立於窗前。
身影孤絕而冰冷。
他緩緩抬起手,看著掌心那道先前被瓷片劃破的,剛剛結痂的傷口。
他猛地攥緊了拳頭。
眼眸深寒。
翌日清晨,秦十三風塵仆仆得踏入書房,發現李知行雙目通紅,分明是一夜未睡。
“大公子。”他朝著李知行,單膝跪下。
從堆成山的奏摺中抬起頭,李知行的眼神銳利如鷹,“說。”
“屬下連夜帶人排查城西所有可疑之處,在城西的‘明德書齋’附近,發現了與西角門巷口幾乎一致的新鮮車轍印記,據我們調查,這個書齋的主人姓陳,是個落榜的書生,曾經是方大學士的門生。”
“方大學士?”李知行無意識得重複著,眼神已見凶狠。
“派去監視書齋的手下剛剛回報,書齋的後院停著一輛青布馬車,今晨天還未亮的時候,夫子帶著一名男青年子進入了書齋,身形,與方祿之十分相似。”
聞言,李知行的瞳孔瞬間收縮。
冰冷的、帶著血腥氣的戾氣在這房間中瞬間瀰漫開來。
“方祿之……”他低聲念著這個名字,每個字都像是從牙縫裡蹦出來的一般,“好……很好!”
他猛地起身,墨色常服劃出淩厲的弧度,帶著斬釘截鐵的殺伐之氣,“點齊人手,跟著我去把蘇曦堯帶回來!”
“是,公子!”秦十三領命,迅速下去準備。
窗外的晨光透進來,落在李知行的半邊臉頰上,卻驅散不了他眼底那濃得化不開的陰鷙。
他慢慢抬起手,指尖輕輕摩挲著掌心那道略微猙獰的傷疤,彷彿已經可以感受到獵物即將落網的興奮。
“蘇曦堯……”他低聲呢喃,彷彿這個女人就在他麵前一般,如同情人間的絮語,卻帶著令人遍體生寒的佔有慾,“你以為……你逃得掉嗎?”
晨光熹微。
書齋後院廂房的桌上,擺著簡單的清粥小菜,卻無人動筷。
“曦堯,陳夫子說得對,李知行這個時候定然已經發現你逃出了郡王府,城門口的盤查隻會越來越嚴,再不走,就真的走不了了!”方祿之眉頭緊鎖,聲音急切,“你我假扮成夫妻,我知道你有諸多不便之處,可這……已經是當下最穩妥的法子了。”
蘇曦堯低著頭,仍帶著掙紮,“我已經連累了房間,怎麼可以再連累陳夫子……”
“蘇姑娘此言差矣!”
房門被推開,陳夫子端著兩碗熱湯走進來,神色溫和,“老夫幫你,並非全然為了昔年恩施的舊情。”
他的眼神閃了閃,帶著一絲追憶的光芒,“若是老夫的訊息無誤,蘇姑孃的親生父親,便是昔年的征西將軍蘇定遠。”
“你怎麼知道?”蘇曦堯愣了一下。
冇等蘇曦堯反應過來,陳夫子便已經先一步跪了下去,“老夫柳州陳文禮,還未曾代柳州父老,謝過令尊昔年的救命之恩。”
“這……”
就連李知行,也被這冥冥之中的牽繫所震驚。
“當年,老夫在京中求學,聽聞北狄進犯,是蘇將軍帶人與北狄人血戰三天三夜,這才守住了柳州城。”陳文禮說著說著,便又一次重重得磕了個頭,“若是冇有蘇將軍,當年的柳州城,早就已經成了人間煉獄。”
“可是,我……”蘇曦堯下意識便想要拒絕。
“蘇姑娘,你聽老夫一言。”陳文禮打斷了蘇曦堯的話,“老夫在城門口有幾個相熟的舊識,他們有幾個都是老夫在柳州的老鄉,你與方公子就假扮夫妻,到時候隻要說你們是我的遠房親戚,前幾日入京來看老夫,如今老夫決定跟著你們一起回柳州看看。老夫的那幾箇舊相識絕不會對我們多加為難。”
“陳夫子。”蘇曦堯望著陳夫子眼中的堅定與拒絕。
所有的顧慮在那一刻,都被暫時得拋諸腦後。
“曦堯謝過先生大恩!”蘇曦堯對著陳夫子,緩緩屈膝,鄭重得行了一個大禮。
綠柳在一旁,雖然一句話都冇有說,但是看著蘇曦堯最終還是選擇了聽他們的話一起離開京城,終於也是放下了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