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棠經雨 和他一樣
-
和他一樣
“你慢慢說,如果想停,隨時可以停下來。”蘇桓語有些擔憂。
“嗯。”方疏棠抿唇笑了一下,禮尚往來的說了句:“如果你不想聽,也可以隨時叫停。”
蘇桓語無奈笑了笑,這就是以前的小棠,口頭上從不願吃半點兒虧。
方疏棠雙手握著茶杯,慢慢開了口。
的事。”
“可惜,她來晚了一步,師兄早已心有所屬。”
“麵對奶奶的一番真誠心意,師兄選擇向她坦白。
奶奶雖不能接受,傷心失落過後,知道讓師兄迴心轉意無望,最終還是選擇了祝福爺爺和師兄,甚至會主動幫他們打掩護。”
“可惜,在師兄升科室主任前夕,這件事被彆有用心的人捅了出去。
他們接受了審判,經曆了生不如死的刑罰,之後,便是死。”
平堯古城聽過的血色往事尚未遠去,更慘烈的過往便撲麵而至。
蘇桓語握住了方疏棠的手。
他知道,這樣的舊事壓在人的心底,是多麼沉重。
他願意與小棠一起分擔。
方疏棠笑了一下,任蘇桓語握著,壓下眼底的濕意,繼續講。
“為了保護爺爺,師兄托關係,偷偷與奶奶見了一麵,求她想辦法和爺爺成婚,然後一個人揹負了所有的罪名。”
“等爺爺被放出來,直接被老朋友們押到婚禮現場,才知道師兄已經自儘了。”
“爺爺本想跟著去,卻被奶奶找人綁了。說師兄的遺願是讓爺爺好好過完這輩子,並替他照顧好奶奶。如果他不好好聽師兄的話,師兄就不在奈何橋前等他了。他們下輩子,下下輩子就都見不到了。”
“有了對下輩子的憧憬和嚮往,爺爺終於重新撿起了活下去的氣力。”
“他和奶奶結了婚,收養了一個孩子。兩個人共同思念著師兄,就這麼過了一輩子。”
“現在,你能理解十五年前,我媽為何會那麼生氣了吧。”方疏棠苦笑了一下。
蘇桓語傾身過去抱住了他,不知道該怎麼做,才能徹底撫平懷裡人心底的傷痕。
懷裡人卻似早已習慣了這樣的疼痛,“刷拉”一下扯開了心底的傷疤,脫力般伏在蘇桓語肩窩裡,一字一句道。
“因為她做夢都想不到,她的兒子,居然會和她‘爸’一樣,不是個正常人。”
蘇桓語下意識說了句:“你是。”
他看著小棠長大,可以確信,小棠是個正常的、優秀的人,從小到大都是。
“我不是。”方疏棠卻搖搖頭說:“小語,我和爺爺一樣,也喜歡上了一個很優秀的人。
一樣的不合常理,不容於世俗。”
蘇桓語的心跳驟然失速。
到了這一刻,他終於可以確信小棠要說的內容是什麼。
這份心意讓他感動、狂喜又惶恐自責。
感動欣喜的是,小棠竟然和他的心意一樣,他苦苦堅守了這麼多年,這條路的儘頭,居然是一份絲毫不輸於他的誠摯心意。
但,若非他先動了不該有的心思,還冇皮冇臉的在小棠身邊待了這麼多年,小棠也不會被影響。
他憧憬過無數次今天的場景,也早就給自己劃定了結局。
於是,他遵循本能反應,阻止小棠繼續說:“小棠,彆說了。”
方疏棠愣了一下,像是冇有預料到小語會是這樣的反應。
不過他隻怔愣了一瞬,便看透了小語的心思。
於是,他直截了當扯破窗戶紙,不給蘇桓語逃避的機會:“我喜歡你,小語。從很小的時候就開始喜歡你了。”
蘇桓語垂眸看著方疏棠明澈的眼神,徹底愣在了原地。
這世上,冇有人能拒絕小棠,何況是他。
——一個本就對小棠心懷鬼念之人。
“我第一次見你,是你搬進小院的時候。”方疏棠起身,重新倒了一杯熱茶,塞進蘇桓語手裡,講起了蘇桓語不知道的那些往事。
“你跟在蘇叔身後,專注地盯著蘇叔的背影。
院子裡那麼多鮮豔清甜的花朵和水果,竟然冇有引得你多看一眼。
與那些第一次來到小院便歡呼雀躍,一頭紮進院子裡摘花摘果的孩子一點兒都不一樣。”
蘇桓語被方疏棠的話拉回到搬進小院那一天。
他那時候剛經曆了父母離婚,搬離住慣了房子,又要一個人到那個完全陌生的地方生活。
滿心都是抗拒與憤懣,還有一些對於未知的惶恐。
小時候的他根本想不通,為什麼一夜之間,他不僅失去了媽媽,連爸爸也要失去。
雖然爸爸提前告訴過他,不能常到小院陪他,是要忙工作,給他們買新房子。隻要忍過幾年,他們就能住回比原來的家更大更好的房子了。
小蘇桓語那時候還冇學會掩藏心事,他紅著眼睛告訴爸爸,他不在乎住什麼房子,他隻想和爸爸在一起。
他爸爸是怎麼告訴他的呢,說,男孩子不能總這麼黏人,要學會獨立。
說,接下來的幾年,爸爸的任務是好好工作,賺大錢,他的任務是好好學習生活,學會獨立。
爸爸口中“接下來幾年”開始的那一天,便從搬到小院開始。
他記得他跟在爸爸身後,一步一步走向已經註定的“分離”。
他一點兒都不高興,隻想多看爸爸一眼。
“路哥說,你是個可憐的孩子,這麼小就要一個人生活了。”方疏棠還在講:“我也是那時候才知道,蘇叔居然不住小院。”
“我那時候不覺得你可憐,反而很酷。”方疏棠搖頭笑了一下,似是在笑小時候的天真:“那麼小,就敢一個人生活。而我呢,離開爺爺奶奶?連一天都過不下去。”
“所以,我想和你做朋友。”說到這裡,方疏棠歎了口氣:“哪知你自從進了東房的門,就冇怎麼出來過。”
“出來也是低著頭,匆匆去趟廁所,然後又接著閉門不出。”
“我堵了你好幾次,都隻看到你的背影。直到,在教室看到你的那一刻。”
-